浙江省杭州二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州二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1-18 14:1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杭州二中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命题:高一备课组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土坯(pī) 墙垣(yuán) 濒临(bīn) 切磋琢磨(zhuó)
B. 蹙眉(cù) 瓜瓤(rǎng) 乳媪(ǎo) 沂水春风(yí)
C. 脐橙(qí) 绣衾(qīn) 鳜鱼(jué) 蝇头微利(yíng)
D. 倜傥(tǎng) 妊娠(chén) 蓬蒿(hāo) 操舟驾舵(duò)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寥落 掺和 异曲同工 以德抱怨
B.渲染 文身 流觞曲水 殒身不恤
C.门扉 蛊惑 棋开得胜 曲肱而枕
D.婆娑 图象 耸人听闻 画地为牢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盛博士对中国传统的道家、兵家、儒家、法家等都有极高的造诣,因此在分析国际问题时,常常能够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这就使才疏学浅的我感到不知所云了。
B.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面临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只得去搜肠刮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
C.他老是妄自菲薄,明明有实力参加诗歌朗诵比赛,却一直怀瑾握瑜,这次又放弃了。
D.入夜,对于窗的处理也有“党派”之分:有的人窗内加帘,入夜合帘,阻止星月之光侵入;有的人相反,纵使窗内有帘,入夜也不合,甚至欢迎星月之光升堂入室。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铁岭这座赵本山口中的“大城市”看上去冷冷清清,寂静的马路、寥寥无几的行人、难得一见的商业场所,是这座东北城市对人的最初印象。
B.如今,美国许多州持续了十年的人口大幅增长告一段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正蔓延至美国南部和西部大部分地区的持续经济衰退导致的。
C.这个名为“杭州跨年展·醒墨”的展览由王天德、花俊等六位艺术家的个展组成,不论是从形式、规模,还是从持续时间上来说,都是杭州艺术展览史上前所未有的。
D.人类本身就生活在一个辐射的环境中,生活中各种电器不仅有辐射,自然中的石块也可能有辐射,而人体本身也是一个辐射源。
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组是
古人写评论,大致有三类:(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_这三类,未必概全,但纵有遗漏我想也无损于以下事实:古代的文学评论一直以私人性、兴趣和偶然为特色,兴致有便写一点,如没有,则可能一辈子也想不起来写,没有谁处心积虑当什么批评家。
①读了好诗文、好词曲、好小说,逢着妙处,就忍不住批解一番,后来整理出来,好教别人,也知道妙在何处,
②为所编的作品集写一些说明,或出于情意而替别人的书写推荐文字,
③创作之余,有些敝帚自珍的心得、体会,或不得不吐,或值得总结,或欲与友人交流,
④于是借书简、诗词、短论而发。
⑤是为点评。
⑥是为序跋类。
A.①⑤|②④|③⑥ B.②⑥|③④|①⑤
C.③④|①⑤|②⑥ D.①④|②⑤|③⑥
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答题。(3分)
电台想在播报旅游天气预报时在各条信息之间加上一些衔接性的话语,以增加知识性、人文性和亲切感。请你在下面的天气信息之间,为电台设计一段这样的话语,必须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北方漠河 小雪 -22—4摄氏度
云南大理 多云转小雨 12—24摄氏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7—9题。(9分)
陆羽生活在玄、肃、代、德四朝的中唐时期。其中,唐玄宗在位时期对他的影响最大。李隆基即位时,开始推进积极的改革,并有“开元之治”。然其进取之意在社会阶级矛盾增加的情况下,无可奈何之中只有知难而退,他先乞求于儒家,后又转向道家,直至“安史之乱”时已是回天乏术。陆羽在这这种社会环境下度过了青少年时代,虽才华卓著,但难以施展抱负是可想而知的。李隆基虽尊儒重道,同时代也确实出现了李白、杜甫等大诗人,陆羽如能顺此潮流可能也会有所作为。但他出人意料,去开辟前无古人的茶文化事业,并为之著书立说,可能有如下主要原因:他虽然非贫寒出生,且结交名士,但他“居住柴门茅屋,生活非常清苦”,深深扎根于劳苦大众之中,比一般寒士更了解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疾苦。陆羽从小对儒家“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不失信奉,并受“才高志远”的思想影响,他有很多的思考和痛苦,其精神在一段时期内处于积极亢奋和消极颓废的矛盾状态中。这些都激发和决定了陆羽对人生、事业的价值取向及其选择。
《茶经》之经典不仅体现了茶的人文内涵,其科技内涵也很深厚,说明他著书时投入非同一般。所著出书却取名为“经”,非同反响,也易招来非议,其自负和对茶的推崇自不待言。毫无疑问,独以茶为“经”,不排除陆羽是在对纷乱的社会感到无可奈何后寄托情思的一种理性选择。陆羽在其书中所阐述的茶道精神——“精行俭德”非常深刻,这与他一生的追求也是一致的。《茶经》的精要也反映了陆羽对事业的精神和价值取向。
《茶经》之源中的第一句话即开宗明义:“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以“嘉木”一词来为茶树定性,说明其不俗,但也不是难以接近的高雅。其表述恰如其分,回味深远。另一句“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既前后呼应,又使茶人格化了。陆羽喻茶时,很少用华丽的辞藻,但文句却能在平凡中见真美。陆羽是个十足的自然主义者,对自然生长的茶叶特别偏好,如“野者上,园者次”等。他讲究实用,认为竹木乃茶具之佳器,当然他也强调自然与朴素、实用的原则不能以损害茶叶为前提。陆羽的思想可与茶的“品德”相互映衬,这也是他提倡的“精行”。
总之,茶改变了陆羽的人生,陆羽催化了茶的文化内涵。
(节选自《中华茶文化》)
7.下列关于陆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陆羽是一个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
B.陆羽是一个才华卓著却消极颓废的寒士
C.陆羽是一个在当时难以施展抱负的人
D.陆羽是一个讲究实用,偏好自然的人
8.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茶经》语言平凡,是一部人文内涵和科技内涵都很深厚的空前绝后的茶叶专著,它改变了陆羽的人生。
B.在当时社会阶级矛盾增加的背景下,陆羽的进取之意只能知难而退,并乞求于儒、道两家。
C. 陆羽认为野生的茶叶优于人工培植的,虽然他喜爱竹木的茶具,但如果茶具损害了茶叶,这也是不可取的。
D.凭借陆羽的才华,如果他顺应当时的潮流,一定会有所作为。他著《茶经》,虽招来非议,却也足见其自负。
9.根据文意,阐述“陆羽催化了茶的文化内涵”的具体表现。(3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2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10—13题。(9分)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其之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 (节选自《报任安书》)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幽:囚禁
B.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发愤:抒发愤懑
C.虽万被戮 被:遭受
D.书不能悉意 悉:全都,都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某所,而母立于兹 置杯焉则胶
C.仲尼厄而作《春秋》 D.故且从俗浮沉
抟扶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司马迁认为真正勇敢的人是不用守节而死的,自己之所以忍辱负重是因为“私心有所不尽”,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了作者的生死观和荣辱观。
B.作者以古代仁人志士受辱著书的例子自比,是为了说明痛苦的环境更能磨砺人的意志,逆境比顺境更能造就人。
C.司马迁认为自己希望通过著书立说来抵偿所受的侮辱的这一想法并不是人人都能理解的,其中隐晦地表达了希望任安能了解自己苦衷之意。
D.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骈散结合的句式、丰富的例子,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呐喊、愤怒的抗争,虽愁思欲绝,却激昂劲健,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5题。(6分)
凡人相与号呼者贵之则曰公贤之则曰君自其下则尔汝之虽公卿之贵天下貌畏而心不服则进而君公退而尔汝者多矣。独王子猷①谓竹君,天下从而君之无异辞。今与可②又能以墨象君之形容,作堂以居君,则与可之于君,信厚矣。
(节选自苏轼《墨君堂记》)
【注】①王子猷,名徽之,王羲之第五子,任达放诞,生性爱竹。
②与可,即文同,字与可,北宋著名画家、诗人,他种竹、画竹,被后人奉为“墨竹之宗”。
14.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凡 人 相 与 号 呼 者 贵 之 则 曰 公 贤 之 则 曰 君 自 其 下 则 尔 汝 之 虽 公 卿 之 贵 天 下 貌 畏 而 心 不 服 则 进 而 君 公 退 而 尔 汝 者 多 矣。
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今与可又能以墨象君之形容,作堂以居君,则与可之于君,信厚矣。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7题。(6分)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6.子贡援引《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应对孔子有何用意?(3分)
17.孔子为什么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3分)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题。(6分)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孟子》)
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内则》)
子曰:“事父母几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②而不怨。”(《论语·里仁》)
[注]①几:轻微,婉转。②劳:操劳。
18.结合上述几则材料,概括儒家的孝道观,并对其进行简要评析。(6分)
(五)古诗文默写。(6分)
1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亭送别》)
(2)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记念刘和珍君》)
(3)鹏之背,_______________;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
(4)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__________________,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________________。(《论语》)
(5)仰之弥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焉在后。(《论语》)
四、作文(40分)
20.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发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树木。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却无人问津,而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这年轻人开始还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父亲,父亲听后老泪纵横。原来,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你对香木的命运有怎样的理解,对年轻人的行为又有怎样的看法?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标题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杭州二中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答卷
第Ⅰ卷 选择题(共27分)
1 2 3 4 5 7 8 10 11 12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73分)
6.(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3分)
凡 人 相 与 号 呼 者 贵 之 则 曰 公 贤 之 则 曰 君 自 其 下 则 尔 汝 之 虽 公 卿 之 贵 天 下 貌 畏 而 心 不 服 则 进 而 君 公 退 而 尔 汝 者 多 矣。
15.(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6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0分)(答在作文纸上)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答案:
1. A(B 瓜瓤ráng C鳜鱼guì D妊娠shēn )
2.B ( A 以德报怨 C旗开得胜 D图像 )
3.B( A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说话的人语言混乱,不着边际。B无米之炊,喻缺少必要条件无法办成的。C怀瑾握瑜,喻人有高尚纯洁的品格。D升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4.C (A 主客颠倒。将“对”改成“给”。B 句式杂糅。D语序不当。将“不仅”置于“生活中各种电器”之前。)
5.B
6.评分标准:1、突出旅游天气预报的特点。2、巧妙穿插天气信息。3、语言得体、亲切、用一种以上修辞手法。例如:北方的漠河尽管气温低达—22—4摄氏度,但她用洁白的雪花迎接远方的客人;云南的大理则以温柔的小雨期待你的光临,12—24摄氏度的适宜气温,登苍山,泛洱海,相信朋友们会流连忘返的。温馨提醒:若到漠河,千万多穿衣服;若到大理,别忘了带伞哦。
7.答案:B (“消极颓废”不对)
8.答案:C(A.空前,但非“绝后”,且改变陆羽人生的是茶,而非《茶经》; B 这是李隆基,不是陆羽; D “一定有所作为”和“招来非议”错。)
9.答案:
1.将茶叶人格化。
以“嘉木”一词来为茶树定性,表现出茶的不俗也高雅;(1分)
赋予茶以“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与作者的思想和追求一致。(1分)
2.将所著的书以“经”来命名,是作者对纷乱的社会感到无可奈何后寄托情思的一种理性选择。(1分)
10.D(尽其全部,完全表达)
11.A
13.我虽然怯懦,想苟且偷生,但也还能识别取舍的界限,怎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的侮辱中呢?
12.B(“是为了说明痛苦的环境更能磨砺人的意志,逆境比顺境更能造就人。”错)
14.凡人相与号呼者/贵之则曰公/贤之则曰君/自其下则尔汝之/虽公卿之贵/天下貌畏而心不服/则进而君公/退而尔汝者多矣。
15. 如今文与可又能用墨画出竹君的形态,建造堂室来安置竹君,文与可对于竹君,实在是优厚啊。
(象,描摹。形容,形貌、神色。居,给……居住。信,确实,实在。)
16.切磋琢磨是加工骨角玉石的各种方法(1分),子贡这里引用诗句,比喻(1分)人有了好的本质,还要致力于学问,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或者表述为“求学之道应精益求精”)(1分)
17.子贡由谈人生道理而领悟到了《诗经》的深意(1分),反映孔子对学生能举一反三的重视、肯定(2分)。(仅回答“告诸往而知来者”得1分)
18.子女不仅在生活上要赡养父母而且要十分尊重父母;子女要顺从父母的意志,遵从父母的意愿,使父母开心;父母若有错误,子女可用委婉的语气进行劝谏,以免陷父母于不义。(3分)此孝道观应一分为二来看,一方面受儒家的孝道观的熏陶和约束,华夏子孙养成了尊老、温和、礼让、爱、和衷共济、热爱和平的性格,有利于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维护社会稳定。但另一方面这种孝道观的弊端也日益明显,成为了一些封建的糟粕:如愚忠愚孝、强烈的等级观、个人权利与自由意识的淡薄等。(3分)
19.(略)
20.【立意提示】
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立意也是多样的。下面提供几种参考:
(1)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沉香”的经历,但往往不能发现并珍惜它,反而对别人的“木炭”羡慕不已,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利令智昏、本末倒置,让蝇头小利蒙蔽了自己智慧的双眼。
(2)现实生活中,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十分严重,往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如果你是一个人才,你就不能被动的去等别人来发现你,而应该主动去实现你的价值。
(4)做事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墨守成规,思想僵化,要像材料中的年轻人那样,改变想法,舍得放弃,才能达到“一抢而空”的效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