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8
青藏地区
一、选择题
1.(2020·广西贵港市·中考真题)读图,完成问题。正在修建的川藏铁路穿越的山脉B是(
)
A.喜马拉雅山脉
B.秦岭
C.昆仑山脉
D.横断山脉
(2020·辽宁阜新市·中考真题)
读我国局部铁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图所示铁路线中,①铁路线名称是(
)
A.兰新线
B.沪杭线
C.京包线
D.陇海线
3.沿②铁路线去拉萨,沿途可能看到(
)
A.林海雪原
B.雪山连绵
C.茶园竹海
D.石林溶洞
(2020·四川雅安市·中考真题)
下图是版画“初踏黄金路”,描绘了丰收季节,藏族妇女身着传统服饰满载而归的场景。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图中人物的民族服饰可以反映当地(
)
A.昼夜温差大
B.空气稀薄
C.太阳辐射强
D.寒冷干燥
5.图中描绘的丰收场景可能是(
)
A.沙漠绿洲,人们收获棉花
B.高原河谷,人们收获青稞
C.长江三角洲,农民收割油菜
D.内蒙古牧区,牧民放牧牛羊
(2020·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真题)
我国为应对环境问题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树立了负责任大国形象。2017年6月17~23日,国家电网在青海省首次尝试以100%可再生能源供电一周。此次尝试标志着我国在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下图是青海省电力生产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青海省的电力生产结构中,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量约占(
)
A.五分之一
B.五分之二
C.五分之三
D.五分之四
7.关于青海省电力生产条件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大河下游,水量大,水流急,水能蕴藏量大。水力发电比例最大
B.地处高原,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发电比例超过了四分之一
C.交通条件差,煤炭运输困难。煤炭发电比例最小
D.地形平坦,地势高,风力大。风力发电占一半左右
(2020·湖南益阳市·中考真题)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8.“湛蓝的天空,绵延的雪山,成群的牦牛”所描述的地区是(
)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9.“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景象多发生在(
)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10.甲、乙两区域相比,甲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气候干旱,病虫害少
B.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C.光热条件好,水源充足
D.夏季气温高,晴天多,光照强
(2020·北京中考真题)
下图中阴影区域为我国脱贫攻坚的重点工作区。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该区域贫困人口大幅下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该区域(
)
A.地处中高纬度地区
B.属于我国西北地区
C.包含了青海省全境
D.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12.该区域东南部山区完成从“穷山沟”到“致富村”的转变,主要措施有(
)
①守山护山,发展生态旅游
②靠山吃山,加大陡坡开荒
③保持水土,留住绿水青山
④升级电网,完善基础设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该区域四条旅游线特色为(
)
A.①-越峻岭跨深谷,乐山悦水观大佛
B.②-攀珠峰望冰川,携氧克艰破极限
C.③-登阶梯渡大江,重走茶路游古城
D.④-走大漠迎风沙,千年敦煌探宝窟
(2020·青海中考真题)
影片《攀登者》讲述了中国登山队两次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珠峰)的壮举,完成下列各小题。
14.登山队员攀登珠峰面临的困难有( )
①严寒狂风
②高温热浪
③干燥缺水
④低压缺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影片中,登山队员在珠峰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
A.这些海洋生物曾经生活在陆地上
B.有海洋生物自行爬上了珠峰
C.这里未来是海洋
D.这里曾经是海洋
(2020·山东济南市·中考真题)
近年来,青甘大环线成为一条网红旅游线。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6.青海湖边多见牦牛。它毛长皮厚,体矮身健,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的
(
)
A.冷湿
B.湿热
C.高寒
D.干旱
17.瓜州,因瓜得名,享有“中国蜜瓜之乡”的美誉。瓜州蜜瓜甘甜如蜜的原因是
(
)
A.地形复杂多样
B.距海近,降水多
C.昼夜温差大
D.土壤贫瘠
18.青甘大环线中位于青海和甘肃交界处的景点是
(
)
A.茶卡盐湖
B.张掖丹霞
C.嘉峪关
D.祁连草原
(2020·湖南株洲市·中考真题)
有些外来物种在新环境中急剧繁殖扩散,对当地原有的生物构成威胁,成为外来入侵物种。下图为我国各省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9.下列省份中,外来入侵植物种数最多的是(
)
A.川
B.湘
C.滇
D.闽
20.青海和西藏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少的共同原因是(
)
A.人口密度小
B.对外交流少
C.地势起伏大
D.海拔高度大
21.外来入侵植物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
A.增加当地生物种类
B.加剧当地水土流失
C.减少当地植物总量
D.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2020·青海中考真题)
生长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高原地带的冬虫夏草,因其稀缺性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结合漫画,完成下列各小题。
22.近十年来随着一波又一波“冬虫夏草热”,导致生态危机令人担忧,发生该现象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
A.塔里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三江源地区
23.该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我们应( )
A.为了保护环境,禁止放牧
B.因地制宜,合理发展畜牧业
C.在本地区中西部大力种植水稻、油菜
D.为了增加牧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牛羊数量
(2020·江苏泰州市·中考真题)
读青海省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24.青海省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是(
)
A.青
西宁
B.苏
南京
C.浙
杭州
D.川
昆明
25.图中阴影部分为三江源地区,“三江”指(
)
A.黄河、长江、珠江
B.黄河、长江、澜沧江
C.黄河、珠江、澜沧江
D.长江、珠江、澜沧江
26.连接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的铁路线是(
)
A.京沪线
B.京九线
C.京广线
D.青藏线
二、综合题
27.(2020·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国家因地制宜开展西部脱贫工作,实现共同富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设专项资金在新疆三地州成立手工地毯加工有限公司,主要加工手工羊毛地毯;西藏自治区的琼结县建设了我国“首个贫困村光伏农场”,将光伏发电与现代化科技农业有机融合,增加农业光照率,提高农作物产量。
材料二:如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简图。
(1)新疆三地州位于___________(地形区),国家在此还建立了一批重大水利工程为解决西北地区突出的___________问题。
(2)我国建设“首个贫困村光伏农场”是利用高原丰富的___________资源。
(3)西藏自治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东南部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
(4)据图信息分析,西藏自治区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
(5)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当地政府在新疆三地州成立手工地毯加工有限公司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
28.(2020·辽宁营口市·中考真题)读某铁路沿线景点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铁路线名称是_____线,它连接了青海省的西宁和西藏自治区的_____;受当地_____(填气候类型)气候的影响,沿途可以欣赏到青藏高原的高寒风光。
(2)A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的名称是_____湖。
(3)照片甲是被称为“高原之舟”的_____(填畜种名称)。
(4)该铁路穿越了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_____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关于该地区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黄河、长江、怒江的发源地
B.湖泊和沼泽是该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C.青海省的西宁有“日光城”之称
D.该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
29.(2020·辽宁辽阳市·中考真题)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的三江源地区,位于_____省南部,被誉为“________”。
(2)三江源中的“三江”分别是:A____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
(3)图中穿过三江源地区的_______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
(4)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其中,水土流失加剧、_________等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了退耕还林(草),________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8
青藏地区
一、选择题
1.(2020·广西贵港市·中考真题)读图,完成问题。正在修建的川藏铁路穿越的山脉B是(
)
A.喜马拉雅山脉
B.秦岭
C.昆仑山脉
D.横断山脉
【答案】D
【解析】读图可得,B是横断山脉,该山脉属于南北走向,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交界处,也是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故选D。
(2020·辽宁阜新市·中考真题)
读我国局部铁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图所示铁路线中,①铁路线名称是(
)
A.兰新线
B.沪杭线
C.京包线
D.陇海线
3.沿②铁路线去拉萨,沿途可能看到(
)
A.林海雪原
B.雪山连绵
C.茶园竹海
D.石林溶洞
【答案】2.D
3.B
【解析】2.读图可知,①铁路线是从连云港到兰州的铁路线,名称是陇海线。兰新线是从兰州到乌鲁木齐的铁路线,京包线是从北京到包头的铁路线,沪杭线是从上海到杭州的铁路线。故根据题意选D。
3.读图可知,②铁路线是青藏线,从西宁到拉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高原海拔高,有许多雪山和冰川,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所以根据题意选B。
(2020·四川雅安市·中考真题)
下图是版画“初踏黄金路”,描绘了丰收季节,藏族妇女身着传统服饰满载而归的场景。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图中人物的民族服饰可以反映当地(
)
A.昼夜温差大
B.空气稀薄
C.太阳辐射强
D.寒冷干燥
5.图中描绘的丰收场景可能是(
)
A.沙漠绿洲,人们收获棉花
B.高原河谷,人们收获青稞
C.长江三角洲,农民收割油菜
D.内蒙古牧区,牧民放牧牛羊
【答案】4.A
5.B
【解析】4.图中人物是藏族居民,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其服饰是藏袍。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高寒,该服饰与高寒气候区昼夜温差大相关,A正确。故选A。
5.青藏地区的主体是青藏高原,该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高寒,该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该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所以图中描绘的丰收场景可能是高原河谷,人们收获青稞和小麦,B正确。故选B。
(2020·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真题)
我国为应对环境问题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树立了负责任大国形象。2017年6月17~23日,国家电网在青海省首次尝试以100%可再生能源供电一周。此次尝试标志着我国在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下图是青海省电力生产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青海省的电力生产结构中,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量约占(
)
A.五分之一
B.五分之二
C.五分之三
D.五分之四
7.关于青海省电力生产条件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大河下游,水量大,水流急,水能蕴藏量大。水力发电比例最大
B.地处高原,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发电比例超过了四分之一
C.交通条件差,煤炭运输困难。煤炭发电比例最小
D.地形平坦,地势高,风力大。风力发电占一半左右
【答案】6.D
7.B
【解析】6.由图可以看出,青海省的电力生产结构中,使用的水力、太阳能和风力都属于清洁能源,约占生产电量的百分之八十(五分之四)。故选D。
7.青海省位于大河下游,水量较小、水流急,水能蕴藏量大,水力发电比例最大,故A错误。地处高原,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发电比例超过了四分之一,故B正确。交通条件差,煤炭运输困难,煤炭发电比重小,但不是最小的,最小的是风力发电,故C错误。地形平坦,地势高,风力较小,风力发电不到十分之一,故D错误。故选B。
(2020·湖南益阳市·中考真题)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8.“湛蓝的天空,绵延的雪山,成群的牦牛”所描述的地区是(
)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9.“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景象多发生在(
)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10.甲、乙两区域相比,甲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气候干旱,病虫害少
B.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C.光热条件好,水源充足
D.夏季气温高,晴天多,光照强
【答案】8.C
9.A
10.D
【解析】8.读图可知,甲为西北地区,乙为北方地区,丙为青藏地区,丁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雪山连绵,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主要的畜种是牦牛,在青藏地区可以看到湛蓝的天空、绵延的雪山、成群的牦牛。故选:C。
9.读图可知,甲为西北地区,乙为北方地区,丙为青藏地区,丁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多沙漠戈壁景观,该地区距离海洋远,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昼夜温差大,且植被覆盖率低,风力强盛,在风力侵蚀下形成的形态,常见的主要有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城堡等,所以经常有“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景象。故选:A。
10.甲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乙地区位于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相比,我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高,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故选:D。
(2020·北京中考真题)
下图中阴影区域为我国脱贫攻坚的重点工作区。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该区域贫困人口大幅下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该区域(
)
A.地处中高纬度地区
B.属于我国西北地区
C.包含了青海省全境
D.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12.该区域东南部山区完成从“穷山沟”到“致富村”的转变,主要措施有(
)
①守山护山,发展生态旅游
②靠山吃山,加大陡坡开荒
③保持水土,留住绿水青山
④升级电网,完善基础设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该区域四条旅游线特色为(
)
A.①-越峻岭跨深谷,乐山悦水观大佛
B.②-攀珠峰望冰川,携氧克艰破极限
C.③-登阶梯渡大江,重走茶路游古城
D.④-走大漠迎风沙,千年敦煌探宝窟
【答案】11.D
12.C
13.C
【解析】11.由图可知,该区域地处中低纬度地区(纬度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A错;包括我国青藏地区的大部分及西北地区的一小部分等,B错;包括了青海省的绝大部分(如青海省的西宁不在该区域),C错;是我国藏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D对。故选D。
12.由图可知,该区域的东南部山区主要是指我国横断山区,我国横断山区完成从“穷山沟”到“致富村”的转变,主要措施有守山护山,发展生态旅游,保持水土,留住绿水青山,升级电网,完善基础设施等,靠山吃山,加大陡坡开荒会破坏环境,加剧贫困,①③④对,②错。故选C。
13.图中①旅游路线没有经过四川省,看不到乐山大佛,路线②能看到乐山大佛,A错;②旅游路线没有经过珠穆朗玛峰,不能攀珠峰望冰川,路线④可以攀珠峰望冰川,B错;③旅游路线主要经过了我国横断山区、青藏高原东南部,能够登阶梯渡大江,重走茶路游古城,C对;旅游路线④没有经过甘肃敦煌,看不到敦煌莫哥窟,路线①能看到敦煌莫哥窟,D错。故选C。
(2020·青海中考真题)
影片《攀登者》讲述了中国登山队两次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珠峰)的壮举,完成下列各小题。
14.登山队员攀登珠峰面临的困难有( )
①严寒狂风
②高温热浪
③干燥缺水
④低压缺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影片中,登山队员在珠峰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
A.这些海洋生物曾经生活在陆地上
B.有海洋生物自行爬上了珠峰
C.这里未来是海洋
D.这里曾经是海洋
【答案】14.C
15.D
【解析】14.由题目可知,攀登珠峰的队员会遇到严寒狂风、低压缺氧的困难,珠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气候严寒、冰雪覆盖,不用担心缺水,故选C。
15.登山队员在珠峰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说明了此处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抬升形成了新的陆地,故选D。
(2020·山东济南市·中考真题)
近年来,青甘大环线成为一条网红旅游线。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6.青海湖边多见牦牛。它毛长皮厚,体矮身健,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的
(
)
A.冷湿
B.湿热
C.高寒
D.干旱
17.瓜州,因瓜得名,享有“中国蜜瓜之乡”的美誉。瓜州蜜瓜甘甜如蜜的原因是
(
)
A.地形复杂多样
B.距海近,降水多
C.昼夜温差大
D.土壤贫瘠
18.青甘大环线中位于青海和甘肃交界处的景点是
(
)
A.茶卡盐湖
B.张掖丹霞
C.嘉峪关
D.祁连草原
【答案】16.C
17.C
18.D
【解析】16.由图可以看出,在青海湖边多见牦牛毛长皮厚,体矮身健,主要是适应当地高寒的气候特点,故选C。
17.瓜州有“中国蜜瓜之乡”的美誉,瓜州蜜甘甜如蜜的主要原因是当地气候干旱,光照
充足、昼夜温差大,故选C。
18.由图可知,青甘大环线中位于青海省与甘肃交界处的景点是祁连草原,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张掖丹霞和嘉峪关位于甘肃省,故选D。
(2020·湖南株洲市·中考真题)
有些外来物种在新环境中急剧繁殖扩散,对当地原有的生物构成威胁,成为外来入侵物种。下图为我国各省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9.下列省份中,外来入侵植物种数最多的是(
)
A.川
B.湘
C.滇
D.闽
20.青海和西藏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少的共同原因是(
)
A.人口密度小
B.对外交流少
C.地势起伏大
D.海拔高度大
21.外来入侵植物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
A.增加当地生物种类
B.加剧当地水土流失
C.减少当地植物总量
D.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答案】19.C
20.D
21.D
【解析】19.四川简称川或蜀,湖南简称湘,云南简称云或滇,福建简称闽,据图可知,云南省(简称云或滇)和广东省(简称粤)外来入侵植物种数最多,大于等于300。故选C。
20.青海和西藏都位于青藏高原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海拔高度大,是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少的共同原因。故选D。
21.外来物种入侵农田、森林、牧场,导致农作物、林木、牧草减产、破坏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一些外来入侵物种能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类健康。故选D。
(2020·青海中考真题)
生长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高原地带的冬虫夏草,因其稀缺性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结合漫画,完成下列各小题。
22.近十年来随着一波又一波“冬虫夏草热”,导致生态危机令人担忧,发生该现象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
A.塔里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三江源地区
23.该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我们应( )
A.为了保护环境,禁止放牧
B.因地制宜,合理发展畜牧业
C.在本地区中西部大力种植水稻、油菜
D.为了增加牧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牛羊数量
【答案】22.D
23.B
【解析】22.由题目可知,冬虫夏草生长在35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以上四个地区中,只有三江源地区最适合冬虫夏草的生长,故选D。
23.由上题可知,该地区是三江源地区,这里由于海拔高,突出特征是高寒,生态环境脆弱,应该因地制宜、合理发展畜牧业,而不是禁止放牧,也不适合大力种植水稻、油菜,更不能大幅度地增加牛羊数量,故选B。
(2020·江苏泰州市·中考真题)
读青海省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24.青海省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是(
)
A.青
西宁
B.苏
南京
C.浙
杭州
D.川
昆明
25.图中阴影部分为三江源地区,“三江”指(
)
A.黄河、长江、珠江
B.黄河、长江、澜沧江
C.黄河、珠江、澜沧江
D.长江、珠江、澜沧江
26.连接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的铁路线是(
)
A.京沪线
B.京九线
C.京广线
D.青藏线
【答案】24.A
25.B
26.D
【解析】24.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地区,简称青,行政中心是西宁,A正确。故选A。
25.图中阴影部分为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指长江、黄河、澜沧江,B正确。故选B。
26.连接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的铁路线是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D正确。故选D。
二、综合题
27.(2020·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国家因地制宜开展西部脱贫工作,实现共同富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设专项资金在新疆三地州成立手工地毯加工有限公司,主要加工手工羊毛地毯;西藏自治区的琼结县建设了我国“首个贫困村光伏农场”,将光伏发电与现代化科技农业有机融合,增加农业光照率,提高农作物产量。
材料二:如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简图。
(1)新疆三地州位于___________(地形区),国家在此还建立了一批重大水利工程为解决西北地区突出的___________问题。
(2)我国建设“首个贫困村光伏农场”是利用高原丰富的___________资源。
(3)西藏自治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东南部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
(4)据图信息分析,西藏自治区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
(5)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当地政府在新疆三地州成立手工地毯加工有限公司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
【答案】塔里木盆地
干旱
太阳能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地形因素
雅鲁藏布江谷地或雅鲁藏布江沿岸
该地以畜牧业为主,羊毛原料充足
【详解】
(1)新疆三地州位于塔里木盆地,国家在此还建立了一批重大水利工程为解决西北地区突出的干旱问题,该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
(2)我国建设“首个贫困村光伏农场”是利用高原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3)读图可得,西藏自治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
(4)据图信息可得,西藏自治区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或雅鲁藏布江沿岸,该地区地形较平坦、海拔较低、水源较充足。
(5)当地政府在新疆三地州成立手工地毯加工有限公司的优势条件是:该地气候干旱,以畜牧业为主,羊毛原料充足,毛纺织工业发达。
28.(2020·辽宁营口市·中考真题)读某铁路沿线景点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铁路线名称是_____线,它连接了青海省的西宁和西藏自治区的_____;受当地_____(填气候类型)气候的影响,沿途可以欣赏到青藏高原的高寒风光。
(2)A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的名称是_____湖。
(3)照片甲是被称为“高原之舟”的_____(填畜种名称)。
(4)该铁路穿越了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_____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关于该地区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黄河、长江、怒江的发源地
B.湖泊和沼泽是该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C.青海省的西宁有“日光城”之称
D.该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
【答案】青藏
拉萨
高原山地
青海
牦牛
三江源
B
【详解】
(1)依据位置,图中铁路线是青藏线,它连接了青海省的西宁和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由于该铁路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突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高寒,气候为高原山地气候,受当地气候的影响,沿途可以欣赏到青藏高原的高寒风光。
(2)依据位置,图中A是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青海省境内,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最大的内陆湖。
(3)照片甲是牦牛,毛长皮厚可以适应青藏地区的高寒环境,是青藏高原特有畜种,被称为“高原之舟”。
(4)青藏铁路穿越了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该地区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湖泊和沼泽是该地区重要的调蓄器,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有“日光城”之称,该地区地势高耸,雪山连绵,故选B。
29.(2020·辽宁辽阳市·中考真题)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的三江源地区,位于_____省南部,被誉为“________”。
(2)三江源中的“三江”分别是:A____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
(3)图中穿过三江源地区的_______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
(4)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其中,水土流失加剧、_________等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了退耕还林(草),________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
【答案】青海
中华水塔
长江
黄河
澜沧江
青藏
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
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
【详解】
(1)由图可知,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被称为“中华水塔”,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2)三江源中的“三江”是指A表示的长江、B表示的黄河和C表示的澜沧江。
(3)图中穿过三江源地区的是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
(4)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为破坏,三江源地区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等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了退耕还林、全面禁猎等措施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