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1 乘法估算的方法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1 乘法估算的方法冀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17 16:52: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乘法估算的方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0-21页
二、教材分析:
教材选择了儿童熟悉的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动物园门票价位和“92人参观动物园大约需要多少钱?”的问题。让学生先估算大约需要多少钱,再计算。教学时,要先让学生读懂情境图,弄清问题的要求,然后用自己的方法试着估算,在交流估算方法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估算方法的多样化,每个人有每个人估算的习惯和方法,在进行实际计算,并与估算结果进行比较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以及估算和计算结果的不同意义。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基础,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结合具体问题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乘法估算方法的过程,体验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法估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
难点:估算时运用不同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六、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本节内容在教学时要帮助学生读懂情境图,找出图中的教学信息和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试着估算,在交流估算方法和通过计算检验估算结果的过程中,体验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及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估算能力。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我国人口大约十五亿,我国土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我校约有1000多人,池老师大约40岁等等,这些值都是估算值。
现在丫丫就遇到了一个问题需要我们帮忙估算一下,一起看看好吗?
生:学生读题并观察情景图,说一说事情中的数学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
(二)自主探索
1、明确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20页例题教学情境图。
师:根据这幅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买门票大约需要多少钱?”这句话的意思吗?
2、自主探索算法。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算法。
全班交流时,让学生解释估算的过程与方法。
师:你能用估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那就请你试一试。
师:计算一下,看实际需要多少元?
想一想为什么有的估算结果与计算结果相差比较多,怎样做到合理地进行估算.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要用估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指名汇报,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两种算法。
方法1:
10×90=900(元)
92x9≈900(元)
方法2:
90x9=810(元)92x9=810(元)
(1)把9看作10,把92看作90,约需900元。
10×90=900(元)
(2)把92看作90,需810元。
9×90=810(元)
1.小组内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共同总结算法。
2.小组内选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准备作补充。
3.
9×92=828(元)
把92看成90只不过少看了两个9,而把9看成10却多看了1个92,所以把
92看成90更接近计算结果。
(三)实践与应用
1、书上20页:试一试
估算一下:在大桥上观察,1分钟过去了38辆车,大桥上1小时有多少辆车通过?
先让学生明确1小时=60分。接着,让学生根据题意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估算方法。
全班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解释估算的过程和方法。
2、书上21页:练一练第2题
小组合作,估计1千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1千克黄豆和一台盘秤。小组合作估计1千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
学生完成估计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估计方法。
全班交流时,只要学生能提供合理的方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学生可能提供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1:项抓一把黄豆数一数,看看有多少粒,然后,再看一看1千克黄豆能抓几把,接着,用乘法估算的方法得出结果。
方法2:先称出100克黄豆,数一数有多少粒,再用10乘所数的颗粒。
八、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的很认真,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这节课的收获吗?
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1)把一个数看成整十数,原数与整十数不能相差太大。(如上题把9看做10,把92看做90)(2)要考虑运算的方便,要便于口算。
九、布置作业书上21页第1题。
板书设计
估 算
(1)把9看作10,把92看作90,约需900元。
10×90=900(元)
(2)把92看作90,需810元。
9×90=8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