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1 乘法估算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1 乘法估算 冀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17 20:3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四课时 乘法估算 课时 1
教 学

标 知识与技能:能结合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乘法的简单估算,体验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乘法估算方法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体验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估算意识。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分析)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难点:了解估算的结果和计算结果的不同意义。
学情 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的估算要求是: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估算,在授课前,我先让学生复习有关的旧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
教法 三疑三探
学法 合作、探究、交流
教具 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后札记反思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口算:
400×3= 300×6= 240×3=  60×70=
 2.求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429 591 7892 8170
(二)提出问题
读课题。思考读了课题你有哪些问题(生自由回答)
(三)教师总结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师:1、学生读题并观察情景图,说一说事情中的数学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一).小组合探。
出示合探问题:
为什么有的估算结果与计算结果相差比较多,怎样做到合理地进行估算。
如果实际带钱买票,还这样估算的话,钱够不够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2.教师点拨或精讲。
(1)重点了解“大约”的意思。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试做。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方法一:(1)把9看作10,把92看作90,约需900元。
   10×90=900即92×9≈900(元)
方法二:(2)把92看作90,需810元。
   9×90=810即92×9≈810(元)
方法三:(3)把9看成10,需920元。
   10×92=920即92×9≈920(元)
全班交流时,重点讲解估算的过程。
三、质疑再探:(3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四、运用拓展(17分钟)
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作业设计
1、估一估算一算
42×19≈ 54×12≈ 15×31≈ 48×22≈ 99×61≈
2、双休日全班29个同学去葫芦岛庄园参观,每张门票8元,带250元够吗?
3、小军在电脑上写了一篇400字的游记,他平均每分钟打53个字,8分钟能打完吗?
答案:1、80, 600, 450, 1000, 6100。
2、29×8≈240(元)240<250,够。
3、53×8≈400(字)400=400,能。

教 学

计  乘法估算
方法一: 方法二:
10×90=900 9×90=810
92×9≈900(元) 92×9≈810(元)
方法三:
10×92=920
92×9≈920(元)
? 实际钱数: 9×92=8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