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18 14:4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华容县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 一 历 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时量80分钟,共100分。答题前,考生既要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本试卷上,还要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条形码横向平整地粘贴在规定区域。
2、回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按题号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共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刘斌在《良渚文化与良渚古城考古的意义》中说:“对良渚古城遗址和良渚文化的深入研究,有力地改变了中华文明起源于晚商时期这一传统观念。良渚文化已进入成熟文明和早期国家阶段,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在中国都邑发展史和中华文明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良渚文化说明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
②良渚文化有力证明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历史
③史料实证是历史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④良渚文化在中国都邑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商鞅变法两次颁布“分异令”,强调“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旨在
A. 剥夺旧贵族的特权 B. 鼓励发展小农经济
C. 培植新兴地主阶级 D. 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戍边,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该斩首,情急之下,两人揭竿而起。但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秦简,按照竹简记载的法律规定,陈胜、吴广的戍边任务因为大雨而延期,根本不会导致二人被斩首。由此可见
A. 《史记》的记载都须经过考古证实
B. 《史记》和秦律的相关记载完全错误
C. 《史记》中陈涉故意曲解秦律
D. 哪个表述更接近史实需补充史证
钱穆先生认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
A. 权力中枢决策规范化 B.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C. 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 D. 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
脍炙人口的《木兰辞》是北朝民歌,也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艺术形式上,反映了北方民族妇女的特色;从文字而言,词兼胡汉,“天子”“可汗”并用。这反映了
A. 少数民族为中华文化增添色彩 B. 北方女性具有男子的英雄气概
C. 民族融合的趋势开始出现 D. 儒家思想观念已深入人心
北魏实行“均田令”、辽实行“蕃汉分治”和西夏仿唐宋建制,其最大意义是
A. 巩固了中央集权 B. 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
C. 保留了本民族的传统 D. 维护了国家统一
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情况的是
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其余地区分设行中书省,并派遣官员管辖。行省的长官为丞相或平章政事,由其统领属下的路、府、州、县,掌管辖区内的钱粮、兵甲、屯种、漕运以及其他军政要务。这样设置旨在
A. 提高行政效率 B. 分化地方权力
C. 加强中央集权 D. 处理民族关系
王守仁说:“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怜悯之心)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兄便是悌。”由此可见,王守仁认为
A. 发明本心要抛弃“三纲五常” B. 格物致知才能真正体悟天理
C. 致良知须经历循序渐进的过程 D. 致良知是个体自觉自愿的行动
右下图是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制作的大事年表。据此可知他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君主专制强化
B. 清朝抗击外来侵略的战绩
C. 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D. 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
右图是我国某时期台湾地区的地图,它可以佐证
A. 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
B. 清康熙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C. 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D. 《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侵占台湾
《清高宗实录》、“文景之治”、《永乐大典》三个专有名词中的“高宗”“文景”“永乐”分别是
A. 谥号、年号、年号 B. 尊号、谥号、庙号
C. 年号、尊号、庙号 D. 庙号、谥号、年号
如表是有关太平天国时期妇女的部分史料。由此可以判断太平天国
内  容 出 处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天朝田亩制度》
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 洪秀全《幼学诗》
当我们行走在(南京)街上时,沿途可以看到不少的女子……许多人骑着马,其余的人则是步行,大多数人都是天足 《慕维廉牧师的一封信》(1861年)
A. 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 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
C. 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 D. 冲击了社会成员的固有角色定位
在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被视为“国策”,洋务运动标志着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发展工业。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最成功、最有远见的举措是
A.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 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C. 创办新式学堂 D. 筹划海防,创办近代海军
黄兴在黄花岗起义前夕大书:“丈夫不为情死,不为病死,当为国杀敌而死。”1912年10月,南京临时政府北迁后,他从上海乘舰经鄂返湘,大江夜航,感而赋诗,其中有“惊人事业随流水,爱我园林想落晖”之句。黄兴诗意由悲壮到凄凉,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是
A.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民主共和名存实亡
B.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被袁世凯废除
D. 袁世凯复辟帝制
有人说,“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中国并非黑暗一片,中国社会还在进步。”下列不能证实这一观点的是
A. 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B. 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C. 中国社会稳定,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种因素不断成长
1924—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这说明
A. 工农运动推动国民大革命发展 B. 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成果
C. 政党联合产生了巨大力量 D. 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成功
1927年11月后,诸如“暴动割据”“农村割据”“割据局面”“割据地带”等词语频繁在中国共产党的文献中出现。这说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A. 完全放弃了俄国革命模式 B. 对革命道路有了新的认识
C. “左”倾错误思想占主导 D. 开始认识到农民革命
1937年3月6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对共只可编其部队,而决不许其成立军部或总指挥部。”而到8月18日,蒋介石终于同意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任命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这种变化根源于
A. 共产党力量的不断增强 B. 日本侵略严重威胁国民政府统治
C. 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D. 国内外各种抗日力量的不断施压
制作时间轴是学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有关人民解放战争的时间轴中空白处应填写
A. 国民党发动重点进攻 B. 国民党围攻中原解放区
C.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 国共两党北平和谈
口号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反映,不同性质的口号起着不同的作用。下列口号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打土豪,分田地” 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A. ③①②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③②④ D. ④①②③
一直到1952年,河北定县都没有一台大型农机具。1955年,定县农民开始使用拖拉机耕地,1958年又开始使用柴油机和电动机灌溉农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B. 国家以农业为经济建设中心
C.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D. 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下图是创作于1964年的宣传画。该作品旨在
A. 国家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B. 表达农业服务国家工业建设的诉求
C. 倡导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风尚
D. 说明青年成为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
从1978年到2017年,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36000多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13400多元;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这表明
A. 社会经济呈现快速发展 B. 改革开放是富民之路
C. 调动了广大农民劳动生产的积极性 D. 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
面对中国新冠病毒防控取得的巨大胜利,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评价说:“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这里的“制度”主要指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
二、非选择题(26题20分,27题12分,28题18分,共5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指定位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分析比较北宋首都东京与唐朝首都长安(见下图),就可以发现唐宋之间的巨大社会变革,也可以从这个中原大都市中看到“商业革命”的真实状况。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社会。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等的平民社会。
——钱穆《理学与艺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宋代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的主要表现。(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东京较之唐朝长安有哪些发展。(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宋代社会出现了哪些新变化?(6分)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此前长达两千年的时间里,中国人控制了东亚地区的政治和经济活动,当欧洲人进入这一片领域的时候,他们并没有特别的优势,中国人也只是把欧洲人视为必须容忍的竞争对手,而不是一个入侵者,这与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景象非常不同,这种均衡一直到19世纪中期才被彻底击破。
材料二:2010年7月26-28日,美韩在……黄海水域进行军演。由于黄海演习地点靠近中国,部分中国民众反应激烈;中国外交部和中国军方也相继表态,反对此次美韩黄海演习。
材料三:凡事都有两面性,尤其在历史这方面,有些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口岸以使他们长时期的在经济上压榨中国……看圆明园和故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被掠到海外的国宝不知有多少。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略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让中国人知道了固步自封的危害,也让那些怀着天朝上国思想的老顽固们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时代过去了,中国必须向世界看齐,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与全球化。
(1)根据材料一,指出“均衡”被打破的标志,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历史的转折”对中国产生的影响。(4分)
(2)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为什么中国从官方到民间激烈反对美韩黄海军演。(4分)
(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4分)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从站起来到强起来,再到富起来的光辉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49年至1978年,是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了新中国的政治制度体系和经济基础,调动了各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本前提。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指出图片反映的三件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7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政治制度体系和经济基础的内容。(6分)
(3)材料三中史实A与史实C代表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标志事件,依据二者内在关系,添加一个史实B,并说明理由。(5分)
华容县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选项,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1--5.CBDAA 6--10.BBCDD 11--15.BDDCA 16--20.CCBBB 21--25.CACBA
二、非选择题(26题20分,27题12分,28题18分,共5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指定位置。)
26、(1)表现:
工业化:制瓷业、矿冶业、印刷业的发展;
商业化:基层市场蓬勃涌现,榷场贸易繁荣,海外贸易发展;
货币化: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城市化:东京、临安城市人口多时均超过百万,是著名的大都会。(8分)
(2)打破了坊市的地域限制;夜市、早市相连,商业经营突破了时间限制;东京市民文化生活更丰富,多处设有瓦肆。(6分)
(3)变化:宋代平民地位上升,社会门第观念淡化;人身依附关系趋向自由;官府管控更为松弛等。(6分)
27. (1)标志:鸦片战争。(1分) 影响:中国大门被迫打开,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分)
(2)历史上,黄海海域发生过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大战、威海卫之战,清政府战败后,被迫割地、赔款、开埠,领土和主权遭到严重损失,带来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2分) 军演地点选择在黄海严重伤害了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威胁中国安全。(2分)
(3)直接影响: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2分)间接影响:进一步惊醒了中国人,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2分)
28.(1)事件: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成立。(3分)
联系: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新中国成立的根本前提;五四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力量。(4分)
(2)新中国政治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
经济基础: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3分)
(3)史实: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分)
理由:史实A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史实C是中国推出“一带一路”战略,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对外开放的另一重要里程碑。AC都是中国对外开放史上的重大事件,史实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