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17 20:3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秦统一中国
秦统一六国
秦巩固和维护统治的措施
军事
政治
经济
文化
交通


公元前221年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统一货币、度量衡
统一文字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北修长城抵御匈奴
南通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
温故知新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本课重点: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
本课难点:秦的暴政与秦末农民
起义的影响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秦的暴政
——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
自主学习(1)
任务:请同学们快速的阅读课本有关“秦的暴政”文字,然后思考:
秦的暴政体现在哪些方面?
1、沉重的赋税
材料一: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全国总人口约2000万
40万北击匈奴,
修筑长城
50万开凿灵渠,
戍守五岭
70万建阿房宫,
修骊山墓
修驰道,
运粮饷
2、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共300万人
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阿房,阿房,亡始皇。
——秦朝民谣
秦始皇陵墓地宫想象图
秦始皇陵墓地宫想象图
庞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万里长城
束颈的铁钳
铁桎(zhì
脚镣)
秦朝刑具
(陕西临潼出土)
3、严酷的刑罚
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一记载说明秦代的刑法有什么特点?
焚书坑儒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文化的传播,阻碍教育的发展。
材料四:
秦二世即位后下令将秦始皇无子的妃嫔全部陪葬,把修骊山墓地里机弩的工匠全部活埋在墓中,诛杀兄弟、姊妹22人,杀害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
秦二世胡亥
4、秦二世更加残暴
“伐无道,诛暴秦”
直接原因:
二、陈胜、吴广起义
根本原因:
遇雨误期,要被斩首
秦的暴政
想一想:如果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
结果: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
大泽乡
起义被秦军镇压下去
在陈县建“张楚”政权
二、陈胜吴广起义(小组合作完成)
1、时间:
地点:
领导人:
政权:
揭竿而起
口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e
2、秦朝的灭亡
项羽
巨鹿之战
时间
公元前207年
地点
巨鹿
结果
击败秦军主力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领一支起义军直抵秦都咸阳。秦王子婴被迫出城投降,秦灭亡。
意义: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农民大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着后世成千上万的农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巨鹿
破釜沉舟
前207年,
秦朝灭亡
鸿门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三、楚汉之争
时间:
目的:
人物:
结果:
公元前206年—前202年
争夺帝位
刘邦
VS
项羽
刘邦(胜)
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依据材料,归纳刘邦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



1.沉重的赋税
2.繁重的徭役
3.严酷的刑罚
4.秦二世更残暴统治
秦的暴政
秦末农民
战争
前期:公元前209年大泽乡
陈胜、吴广起义
后期:项羽、刘邦起义
公元前207年
秦亡
楚汉之争
刘邦胜
小结
得民心者得天下
时间
重大事件
公元前221年
秦灭六国,秦朝建立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秦朝灭亡
公元前206
---前202年
楚汉之争
本课小结
公元前221-前202年重大事件表
w
作业:查找成语故事:这课书的内容涉及的成语故事很多,大家查找一下(包括课本、成语词典和课外读物),看谁找到的多。
“指鹿为马”、
“破釜沉舟”、
“约法三章”、
“楚河汉界”、
“十面埋伏”、
“四面楚歌”、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霸王别姬”“暗渡陈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