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七年级下册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这是杭州西子湖边岳飞墓前的一副对联,这副对联中的“忠骨”是指谁?“佞臣”又指谁?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1.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政权的建立和统治。
2.把握金灭辽、金灭北宋的史实。
3.知道南宋的建立,掌握岳飞抗金和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
4.通过学习岳飞抗金的事迹,增强对岳飞等抗金将领的崇敬之情。
5.正确评价宋金议和。
女真族的崛起
俗勇悍、喜战斗,耐饥渴苦寒,骑马悬崖上下如飞,济江河不用舟楫,伏马而渡。——《大金国志》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耶律阿保机
你能根据材料和画像的服装猜出他们生活在哪里?过着怎样的生活?
1、女真的兴起
女真人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女真,或女贞与女直,亦作女真族,可能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地名,南北朝时期称勿吉地名(读音“莫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至金时期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辽朝女真有生女真、熟女真之分。到明朝后期仍然自称为女真,清朝时改为“满州族”。至今也有自称为女真族后代至今,认为与满族不同。“女真”一名最早见于唐初。
2、女真的崛起过程
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12世纪初期,阿骨打起兵抗辽。
1125年,金灭辽。
1127年,金灭北宋。
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他就是金太祖。(建立政权)
3、女真的治国措施
作用: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金太祖模仿汉制,改革军政体制
1
2
3
颁行女真文字
发展生产
金灭辽及北宋
1、金灭辽
金
辽
北宋朝廷想借金的势力收复被辽占领的失地,于是遣使与金联系,双方订立盟约,相约夹攻辽朝。
北宋出兵伐辽,被辽军打得大败。而金军却势如破竹,相继攻占辽的都城和许多地区(大胜)。
1125年,辽被金灭亡。
北宋
2、金灭北宋
金看到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于是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
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
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靖康之变
发生于北宋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因而得名。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从此以后他们过着阶下囚的生活,受尽凌辱,金军还将东京城中公私积蓄掠夺一空。
知识延伸
靖康之变
100多年的时间,女真族由一个受辽控制的少数民族迅速成长为北方最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现在我们就要来分析了,原因何在呢?
活动探究
阿骨打建立金后,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
辽和北宋危机重重,统治者腐败无能,人民不断起义。
北宋决策失误,与金联合夹攻辽朝。
南宋的偏安
1、南宋的建立
北宋灭亡
(靖康之变)
南宋建立
中都
临安
金
南 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1127年
赵构(宋高宗)
临安(杭州)
宋徽宗
宋钦宗
靖康之变
宋高宗
南宋开国之君
定都临安
北宋亡国之君
2、金和南宋的关系
南宋初年,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战
岳母刺字的故事
知识延伸
岳飞小时候家里非常穷,母亲用树枝在沙地上教他写字,还鼓励他好好儿锻炼身体。岳飞勤奋好学,不但知识渊博,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成为文武双全的人才。
当时,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母亲鼓励儿子报效国家,并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孝顺的岳飞不敢忘记母亲的教诲,那四个字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每次作战时,岳飞都会想起“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由于他勇猛善战,取得了很多战役的胜利,立了不少功劳,名声也传遍了大江南北。
有人说岳飞“愚忠”,有人说“岳飞“忠贞爱国”你是如何评价岳飞的?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什么?
活动探究
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
(1)史论结合,有理有据;
(2)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评价;
(3)全面客观评价,不能以偏概全。
一方面岳飞的抗金斗争在客观上维护了人民利益,受到历代人民的尊敬。
另一方面岳飞在抗金斗争顺利发展时候,奉命班师回朝,表现了他忠于封建统治者的一面。总体看,岳飞仍然是忠君爱国的抗金名将,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有人说岳飞“愚忠”,有人说“岳飞“忠贞爱国”你是如何评价岳飞的?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什么?
活动探究
中都
临安
金
南 宋
2、金和南宋的关系
宋高宗、秦桧怕金壮大威胁其统治,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向金求和。宋金达成和议,对峙局面形成。
和
大散关
淮水
南宋对金称臣
每年给金岁币
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视频:宋金和战
2、金和南宋的关系
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
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怂
如何评价宋金议和?
活动探究
①宋金议和是南宋以屈辱的条件换来的和平,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②双方和议以后,形成南北对峙局面,使社会较为安定经济继续发展。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南方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民族交融的加强和社会的进步,这也有力地说明中国各民族战则两伤,合则两利的道理。
辽、西夏、金与宋的战和关系,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社会特点是:多个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民族交往的过程中,有冲突,也有友好交流,共同发展。在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共经历了200多年的时间,在这200年的时间里,宋辽战争进行了25年,宋金战争进行了17年,此后的时间,处于相对稳定的局面。
本课小节
金建国1115年
金灭辽1125年
金灭北宋1127年
岳飞抗金
宋金议和
南宋和金的对峙
南宋建立
1.1115年,女真政权的建立者是( )
A.阿骨打 B.赵匡胤 C.赵匡义 D.赵构
【解析】1115 年,女真族首领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定都会宁。A符合题意。
A
随堂基础检测
2.奋勇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的抗金名将是( )
A.岳飞 B.卫青 C.寇准 D.魏征
【解析】岳飞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不断壮大,害怕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以所谓的“谋反”罪杀害了岳飞。奋勇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的抗金名将是岳飞。因此A符合题意。
A
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汴州:今河南开封)”这是南宋诗人林升所写的《题临安邸》。诗中描绘的情境所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
A.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 B.西湖的优美风景
C.北宋丰富的文化生活 D.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D
【解析】1127 年,北宋灭亡,赵构在临安建立南宋,南宋统治者不思进取,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因此,林升写《题临安邸》”直把杭州作汴州“对南宋统治者进行讽刺。D符合题意。
4.2017年1月3日,位邵阳市高崇山镇的岳飞纪念堂的迁移工程举行了开光庆典。同时,一场关于“岳飞是民族英雄”的讨论也在中学历史教师中悄然兴起。人们纪念岳飞、讨论如何评价岳飞,这是因为( )
A.岳飞的遭遇受到后世的广泛同情
B.岳家军作战勇敢
C.岳飞抗金胜利后达成澶渊之盟
D.岳飞抗金符合广大人民利益
【解析】人们纪念岳飞主要是因为他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手中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故选:D。
D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005年,宋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
材料二: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1)材料一、材料二说明,两宋时期我国政权并立,和和战战。请说出两个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名称。
(2)材料一在历史上称什么?类似的情况发生在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
(3)最能说明材料二这句话的一次战役是哪次?
两宋时期,我国出现了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当时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有:契丹族在北方建立了辽政权;女真族在东北建立了金政权;党项族在西北建立了西夏政权。
1005年,宋辽双方订立和议,辽国撤兵,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北宋时期,北宋与西夏议和,元昊对宋交战,宋给西夏岁币。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反映的是岳飞领导的抗金军队战斗力强大,最能反映这句话的一次战役是郾城会战。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