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七年级音乐下册 
歌曲《流浪者之歌》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印度民歌《流浪者之歌》,了解世界 
艺术多元文化,感受体会充满神秘、诱惑色彩的印度音乐风格。 
2、知识与技能: 
(1)学唱印度民歌,感受印度音乐运用装饰音(上波音)点缀旋律, 
曲调迂回曲折呈下行走向的体现的风格特征。 
(2)初步感受印度音乐的两个要素:拉格—旋律的框架,用于表达音乐中的情绪与色彩;塔拉—— 音乐中强拍在1、5、7拍上的规律,用于计算音乐进行周期。通过唱与律动体验印度音乐融歌舞于一体的艺术特点。21cnjy.com 
3、方法与过程:通过欣赏、聆听—学唱—感悟—实践等教学过程 
让学生 感受、体验印度音乐风格。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阶段过渡到中学阶段性格多为活泼,愿意与老师交流,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1~6年段学生有明显变化。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人教学中。21·cn·jy·com 
3重点难点 
准确、完整,感情的演唱歌曲《流浪者之歌》感受印度音乐风格。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预习﹒交流﹒评价 
1、音乐游戏 
2、聆听音乐辨别音乐风格,并说明选择理由。(印度) 
3、展示课题《印度音乐之旅》 
活动2【讲授】新知﹒巩固﹒展示 
(二)学唱印度民歌《流浪者之歌》 
引导学生发现难点:装饰音——上波音 
2、解决难点:学唱上波音 
3、学唱《流浪者之歌》,感受体会迂回曲折,呈下行的旋律走向。 
打手号视唱。(注意:手号位置随着音的高低而变化) 
加快视唱速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随播放音频,画旋律感受旋律的走向。 
出示线条图,选择相吻合的一幅线条图,并说明选择原因。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师归纳印度音乐的两个特征: 
a、使用装饰音点缀旋律; 
b、旋律迂回、曲折,其曲调呈下行走向。 
4、学唱歌词,感受体会歌词的意境与旋律特点的联系。 
5、认识印度音乐两要素:拉格、塔拉。 
1)“拉格”的概念:一种旋律框架,复杂的音节体系。源于梵文意为感染人的心灵和情绪是“情绪、色彩的变幻”。21教育网 
2)感受印度音乐拉格音阶: 
sa ri ga ma pa da ni sa’ 
沙 利 咖 马 帕 达 尼 沙 
3)音乐实践:运用拉格音阶中音的唱法来唱一唱《流浪者之歌》 
4)“塔拉”概念:节奏、节拍的总称。用固定的节拍周期来计算音乐进行的时间。 
5)律动:模仿打出艾迪塔拉的重拍周期。 
6)尝试运用艾迪塔拉算一算《流浪者之歌》经历了多少次重复周期? 
活动3【活动】训练﹒拓展﹒提高 
1、视频欣赏印度歌舞《蒙格尼》感受印度歌舞音乐。 
2、音乐实践活动:印度舞律动。 
活动4【作业】纠错﹒归纳﹒整理 
归纳小结,和着《流浪者之歌》行印度舞律动性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