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谁是最可爱的人 2课时课件(41张PPT+39张PPT)+教案+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7 谁是最可爱的人 2课时课件(41张PPT+39张PPT)+教案+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8 08:45:1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教学设计
课题
《谁是最可爱的人》第二课时
单元
2
学科
语文
年级

学习目标
1、学习揣摩文章三个材料之间的关系以及作者选材的精当。2、学习揣摩作者准确、精炼、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赏析直接叙述与引用相结合的写法。
重点
1、学习揣摩文章三个材料之间的关系以及作者选材的精当。2、赏析直接叙述与引用相结合的写法。
难点
学习揣摩作者准确、精炼、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回忆
巩固,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1、学习揣摩文章三个材料之间的关系以及作者选材的精当。2、学习揣摩作者准确、精炼、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赏析直接叙述与引用相结合的写法。学习材料之间的关系:三个事例前都有一个过渡段(句),请找出来,并说明其作用。比较异同。小结:第一部分(1-3段)和第三部分(15段)以抒情议论为主,首尾呼应,揭示并深化主旨,中间部分,以记叙为主,间杂4、8、9、12、14段抒情议论。所以,本文特色之一——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精读“松骨峰战斗”和“马玉祥烈火中救小孩”关注准确、精炼、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理解三个材料之间的关系问题:可否交换位置?作者谈本文的选材选材的精当和适当的剪裁——特色之三理解直接叙述与引用(课后练习二)松骨峰战斗:(5-7)第5段:先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省略号前的句子),后面是引用营长的话,——概述大意;第6段用自己的话;第7段直接引用;用自己的话叙述描写战斗经过,便于集中笔墨展现壮烈的战斗场面,推动情节发展;引用营长的话,不但使人感到事件真实可信,而且也使文章富于变化。第11-12段:用自己的话介绍人物,推动情节发展,引用马玉祥的话,进一步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也便于展示志愿军战士高尚的内心世界。第13段:直接引用战士对作者所提问题的回答,中间穿插描写战士的举止神态。便于直接表现战士的幸福观,表现他们美丽宽广的胸怀和爱国主义精神,还使读者感到战士仿佛就在眼前,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感。总之,作者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有利于集中笔墨发展情节,引用被采访人的话,有利于真切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增加文字的可信度。二者结合,使得叙述错落变化,既典型又生动。
读勾画笔记批注讨论理解赏析理解
明确学习目标,心中有数了解材料安排的技巧及写作特点特色之一——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特色二——准确、精炼、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特色之三——选材的精当和适当的剪裁课后练习二处理
练习
作业布置:1、完成A+相关练习2、课外阅读黄继光、邱少云故事。3、观看电影《上甘岭》
练习独立完成
拓展提高
课堂小结
这篇通讯采用第一人称,有直接议论、评价,也有客观讲述或转述,有描写叙事,也有抒情议论,选择三件事情层层深入地让我们体会到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表明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回忆
明确本课所学
板书
描写、叙述、议论、抒情结合;准确生动的语言;直接叙述与引述转述;典型的事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教学设计
课题
《谁是最可爱的人》第一课时
单元
2
学科
语文
年级
7
学习目标
1、把握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理解志愿军战士的崇高品质。2、品析文章,学习叙述、抒情、议论的手法。3、积累词语和文学常识。
重点
1、把握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理解志愿军战士的崇高品质。2、品析文章,学习叙述、抒情、议论的手法。
难点
品析文章,学习叙述、抒情、议论的手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由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引入背景介绍:二战结束后,苏美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区占领朝鲜。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武装干涉朝鲜。1950年10月1日,朝鲜党和政府领导人金日成、朴宪永紧急致函毛泽东主席,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朝鲜。1950年10月19日,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部队渡过鸭绿江,抗美援朝。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为了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广大指战员不怕牺牲,浴血奋战,前赴后继,许多英雄儿女的鲜血洒在了朝鲜的土地上。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壮烈牺牲和光荣负伤者共36万余人,其中有14万人长眠在异国他乡(在战斗中牺牲11.5万余人,事故伤亡和病故等非战斗伤亡2.5万余人),在战斗中负伤22.1万余人,失踪、被俘2.9万余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战斗中不畏艰险、英勇顽强,许多战士为之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保卫了国家,也为国家为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板书课题。
听,看
激趣,引入课文
讲授新课
作者简介:魏巍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原名魏鸿杰,曾用名红杨树。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诗集《黎明风景,长篇小说《东方》获首届“茅盾文学奖”。代表作品: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散文《我的老师》。展示学习目标1、把握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理解志愿军战士的崇高品质。2、品析文章,学习叙述、抒情、议论的手法。3、积累词语和文学常识。词语学习整体感知,问题:快速读课文,思考:课文选取了哪三个典型事例?各表现志愿军什么精神?填表格事例精神除了中间的三个例子,文章的开头、结尾以及每个故事叙述完后还有些什么内容呢?读一读,思考各自的作用。
了解作者,补充笔记读读,注音,释义,练习读,勾画,概括
了解文常明确目标重视基础整体感知大意理解文章结构
作业
仿 写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
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
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练习写作
基础提高
课堂小结
课文开头部份的作用,抒发感受为主,用设问设答的方式引出全文的中心。在三个典型事例之间运用反问句过渡,步步紧扣中心。结尾以抒情结合议论作结,前后呼应,进一步强调中心。
回忆
明确本课所学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谁是最可爱的人》基础练习
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坚韧(rèn)
淳朴(chūn)
覆灭(fù)
B.谦逊(xùn)
豁亮(huò)
犁耙(pá)
C.聚歼(jiān)
迸裂(pēng)
摁倒(èn)
D.
掰开(bāi)
憋闷(biē)
过瘾(yǐn)
【答案】D
【解析】A淳朴的“淳”应为“chún”,B犁耙的“耙”应为“bà”,C迸裂的“迸”应为“bèng”
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
B.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儿,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梁那样淳朴可爱。
C.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D.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
【答案】B
【解析】“梁”正确的应写作“粱”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错的一项是(

A.烈士们为国奉献、视死如归的光辉事迹将千载万世永不磨灭。
B.那些保家卫国的英雄为了人民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事迹永垂不朽。
C.像他这种奋不顾身、见义勇为的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
D.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意。
【答案】D
【解析】“不以为意”改为“不以为然”。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
B.鲁迅先生的一生,写了不少讽刺揭露反动派罪恶的杂文。
C.在他不断的启发教育下,终于使我认识了错误。
D.还没吃晚饭,我已经做完了作业,只剩下外语作业还没动手。
【答案】A
【解析】B搭配不当;C句式杂糅;D前后矛盾。
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1)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2)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儿,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3)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

(4)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

(5)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答案】抒情
描写
记叙
说明
议论《谁是最可爱的人》基础练习
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坚韧(rèn)
淳朴(chūn)
覆灭(fù)
B.谦逊(xùn)
豁亮(huò)
犁耙(pá)
C.聚歼(jiān)
迸裂(pēng)
摁倒(èn)
D.
掰开(bāi)
憋闷(biē)
过瘾(yǐn)
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
B.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儿,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梁那样淳朴可爱。
C.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D.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错的一项是(

A.烈士们为国奉献、视死如归的光辉事迹将千载万世永不磨灭。
B.那些保家卫国的英雄为了人民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事迹永垂不朽。
C.像他这种奋不顾身、见义勇为的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
D.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意。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
B.鲁迅先生的一生,写了不少讽刺揭露反动派罪恶的杂文。
C.在他不断的启发教育下,终于使我认识了错误。
D.还没吃晚饭,我已经做完了作业,只剩下外语作业还没动手。
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1)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2)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儿,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3)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

(4)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

(5)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共40张PPT)
教学模板PPT
语文部编版
七年级下
《谁是最可爱的人》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揣摩文章三个材料之间的关系以及作者选材的精当。
学习揣摩作者准确、精炼、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赏析直接叙述与引用相结合的写法。
开头的
议论抒情提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三个典型事
例证明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马玉祥火中救小孩
谁是最可爱的人
结尾的议论抒情联系人民的幸福和平生活说明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松骨峰


防空洞中的谈话
复习:
  
第4自然段: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
承上启下,引出事例
承上,点明对敌人的狠; 启下,引出对朝鲜人民的爱
承上启下,引出事例
第9自然段:我们的战士……深厚感情。
第13段前两句:谁都知道……怎样想的呢?
三个事例前都有一个过渡段(句),请找出来,并说明其作用。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三件事后面还各有一个总结的段落,标注出来。
思考:有何异同?
第8段,第12段句式相近,用“朋友”“你”称呼读者,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并连续发问引起读者思考,又以反问句明确表达对志愿军战士的赞颂;
第14段比第8段第12段更进一步,情感流露也更充沛,反复和感叹句结合,更强烈地表达了对志愿军战士地赞颂。
小结:
第一部分(1-3段)和第三部分(15段)以抒情议论为主,首尾呼应,揭示并深化主旨,中间部分,以记叙为主,间杂4、8、9、12、14段抒情议论。所以,本文特色之一——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我们再来一起探究文章的其他特色!
松骨峰壮烈战斗场面的描写
战斗开始
战斗过程
交待时间、地点、人物、我军任务。
描绘出战士的英勇搏斗。
动词:“摔”,“扑”,“抱”等。
写战后战场上的壮烈情景。
动词:“抱”,“摁”,“掐”,“扣”等。
战斗结果
志愿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
人数上:敌众我寡,
装备上:敌优我劣。
以少胜多,我方胜利。
阅读
“松骨峰战斗”
指出本段所写事件的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起因:
结果:
二次战役时;
松骨峰(或书堂站);
一支志愿军部队的先头连:
松骨峰战斗;
去切断敌人逃路,与敌人遭遇;
打死300多敌人,使主力聚歼了敌人。
1.到“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
2.到“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3.到段尾。
按战前、战中、战后
将本段分为三层,并说出这样分层的理由。
壮烈
用一个词概括松骨峰战斗特点(从文中找出)
  
“匆匆”表示时间紧迫,准备不足;
“很低的”、“光光的”写出地形不利。
这些修饰词语预示着战斗的激烈、艰苦,烘托了战士们不顾个人安危的英雄主义精神。
“匆匆”、“很低的”、“光光的”
等修饰成分有什么表达作用?
    
喊 摔 扑 抱 掐 摁 衔……
写敌人“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意图是什么?
一些动词具体、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壮烈”,请找出来。
朗读最“壮烈”的一段:
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表现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烘托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主义精神。
阅读“火中救小孩”
时间:
地点:
主要人物:
事件:
起因:
结果:
在汉江南岸阻击敌人的日子里;
汉江南岸的一个小村;
  马玉祥;
马玉祥火中救小孩;
敌机袭击,扔燃烧弹;
救出小孩。
指出本段所写事件的六要素。
找出描写马玉祥外貌的语句,
说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象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的淳朴可爱。……显得稍为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没有退净。
表达作者喜爱之情。
我说:“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那,不同!”他说,“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越觉着打得解恨!”
通过人物对话反映马玉祥的思想品质。
马玉祥勇救朝鲜儿童的经过
人物心理活动:“我能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写出战士救朝鲜儿童的思想基础。
用“扑”“拉”“抓”“抱”“跳”“钻”等动词写出战士不怕危险救朝鲜儿童的英勇行为。
揭示出志愿军战士的国际主义精神
环境描写:“火又盛,烟又大”,写出当时环境的危险。
以冻土豆充饥
接石缝的水喝
阅读“防空洞中的谈话”
  
问什么
答 什 么
表现什么精神
不觉得苦吗?
怎么能不觉得?……
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的最大的幸福……
乐于为祖国人民吃苦的幸福观
爱国主义
这一段有三问三答,它们分别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什么品质?请填下表
贡献很大
要求很少
品格很高
想不想祖国
想,但不能回去
时刻把祖国人民的托付记在心上
有什么要求?
什么也不要……想要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
特色之二——
准确、精炼、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和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


侧重点
1.松骨峰战斗
2.马玉祥火中救小孩
3.防空洞中的谈话
对敌人的狠
对朝鲜人民的爱
以上二者的思想基础
共同表现志愿军指示是“最可爱的人”,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顺序可颠倒吗?
这三个事例有什么内在联系?
我追求着最本质的东西:……对于伟大祖国的爱,对朝鲜人民深厚的同情,和在这个思想基础上产生的革命英雄主义。
在朝鲜时,我曾写了一篇《自豪吧,祖国》的通讯,里边写了二十多个我认为最生动的例子。……例子堆得太多了,好像记账,哪一个也说得不清楚、不充分。以后写《谁是最可爱的人》,就只选择了几个例子,在写完后又删掉了两个。事实告诉我: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清楚明白的,也会是突出的。”
作者谈本文的选材
文章选取典型事例来表达中心思想。三个故事(松骨峰战斗、勇救朝鲜儿童、吃雪),分别选取最有代表性的生动事例,从不同侧面提示志愿军战士的优秀品质---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描绘了“最可爱的人”的英雄形象。
选材的精当和适当的剪裁——特色之三
作者在叙述事件时,既用了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又不时引用受访者的话。在文中标注出来,体会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松骨峰战斗:(5-7)
第5段:先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省略号前的句子),后面是引用营长的话,——概述大意;
第6段用自己的话;
第7段直接引用;
用自己的话叙述描写战斗经过,便于集中笔墨展现壮烈的战斗场面,推动情节发展;引用营长的话,不但使人感到事件真实可信,而且也使文章富于变化。
第11-12段:
用自己的话介绍人物,推动情节发展,引用马玉祥的话,进一步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也便于展示志愿军战士高尚的内心世界。
第13段:直接引用战士对作者所提问题的回答,中间穿插描写战士的举止神态。
便于直接表现战士的幸福观,表现他们美丽宽广的胸怀和爱国主义精神,还使读者感到战士仿佛就在眼前,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感。
总之,作者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有利于集中笔墨发展情节,引用被采访人的话,有利于真切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增加文字的可信度。二者结合,使得叙述错落变化,既典型又生动。
总结:
这篇通讯采用第一人称,有直接议论、评价,也有客观讲述或转述,有描写叙事,也有抒情议论,选择三件事情层层深入地让我们体会到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表明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一切都好起来了
——关于疫情后城市重启的通讯
记者:王嘉兴
鲁冲
2020年的春天不可阻挡地到来了。
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严酷考验的华夏大地上,一座又一座城市从严冬中苏醒了。
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一名医生说,是他在急诊科又开始处理骨伤病人的时候;一名警察说,是回到原先的岗位督促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时候;一位住在商业街边的居民说,是发现放了两个月“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的大屏幕又开始播放热热闹闹的商业广告的时候……
课堂练习:
在环卫工人老严的眼里,城市苏醒的时间与他的工作量紧密相关。
他负责清扫的街道是城市最繁华、人流量最高的商业街之一。有那么一段时间,这里寂静得只剩下扫帚划过地面的声音。他的工作前所未有地轻松:只需清扫落叶,不用再面对一小时不管就满溢的垃圾桶、不计其数的奶茶杯和串签——可是这轻松让老严感受到的是一种从未经历过的憋闷和紧张。嘈杂的叫卖声消失了,灯牌也不亮了,所有的店铺大门紧闭,就连空气都寂静得似乎被冻住了。
春天来临的时候,老严又听到规律的、曾令他感到厌烦的噪音,他又开始劳累了——垃圾桶又开始慢慢满起来,每隔两三个小时就得清理了。他一边划动着扫帚一边愉快地嘀咕着“好了,好了,好起来了”。
就在老严负责清扫的这条街,服装店、副食店的店主们纷纷接到通知,可以回店里做清洁、备货,准备开业了。消毒药水的味道渐渐被食物的香味替代,外卖员的叫喊声不时穿过街道,“81号!好了没有?”“快点哟,152号客户在催呢!”
最近一周,外卖小哥陈锋跑了200单,是疫情期间最低谷时的两倍。陈锋告诉记者,尽管与平日的一周400单仍有距离,但他确信,一切都正在好起来。他骑着摩托再不能一人一条车道在路上随便跑了——路上的车多起来了,甚至偶然有车辆发生刮蹭。陈锋又要小心避让汽车和行人了。
陈锋接到的订单内容越来越丰富:之前只有送正餐饭食的,渐渐地,年轻人喜欢的奶茶店、小零食店的外卖也开始了!最让陈锋兴奋的是,他最喜欢的潘家米粉店开门了。在等单的时候,陈锋可以抽空在这家价廉味美的餐馆嗦一碗米粉。和其他食客一样,嗦完粉的陈锋总是满面笑容。
米粉店的潘老板印象最深的顾客是一个胖嘟嘟的年轻小伙。刚开始允许堂食那几天,根本没有人来店里坐着吃。终于,这一天,这个年轻人走进来,犹豫几秒钟,坐下了,摘了口罩:“老板,一碗细粉,……额,加粉。”这胖小伙可能住在附近,没有疫情的时候,经常光顾潘老板的小店,总是像这天一样,笑眯眯的。
潘老板告诉记者,重新开业后,她把新做的准备过年期间涨价的牌子找了出来,拿抹布擦干净上面的积灰,然后用记号笔把价钱改回平日的价格。“其实我们的食材成本涨了,给我送米粉、蔬菜的小贩都感慨生意不好做。但现在是特殊时期,大家都不容易,我们一起渡过难关,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生意有的是时间做。”
是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切都正在好起来了。
多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恢复为普通患者就诊的医院,援鄂医生们回到家乡救死扶伤,
武汉本地医生从呼吸科回到自己的科室;所有公交车恢复运行,所有地铁又继续在轨道上穿行,所有银行网点恢复营业;高三初三的学生回到校园迎接高考中考,其他年级的孩子
也仿佛听到了春风中的呼唤……
下午,钟楼传来6声钟响,老严该下班了,他期待钟声再次淹没在商业街的人声鼎沸里,这个直脾气的中年人告诉记者,他会继续啰嗦那些不守规矩的摊贩和乱丢垃圾、乱吐痰的人。陈锋骑着摩托继续穿梭在大街小巷,晚上的外卖生意不错,如果运气好还能抢到几单顺路的。潘老板准备好第二天开店需要的食材,将店面打扫干净,该回家关心孩子今天的作业了……
这一天,一个市民外出散步后,捡回一根冒着青芽的树枝插在阳台上:“我已经错过了大半个春天,现在要抓住春天的尾巴。”
(摘录改编自《中国青年报》)
1.这篇文章作者依次采访了几位普通的人物?接下来,记者最可能会去采访谁?你的依据是什么?
2.第11段划线句若改为“这个年轻人走进来,犹豫几秒钟后坐下并摘了口罩”,句意虽变化不大,但表达效果不同。请品析原句的表达效果。
3.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春天”,除了指随着自然季节更替而来临的春季,这两处所写的“春天”还有哪些含义?
1.这篇文章作者依次采访了几位普通的人物?接下来,记者最可能会去采访谁?你的依据是什么?
第一问:环卫工人老严,外卖小哥陈锋,潘家米粉店老潘;
第二问:给米粉店送食材的小贩;
第三问:理由:本文人物的出场采用了串联式的结构,“就在老严负责清扫的这条街……外卖员的叫喊声不时穿过街道”,由环卫工人老严引出外卖小哥陈锋,“最让陈锋兴奋的是,他最喜欢的潘家米粉店开门了”,由外卖小哥陈锋引出米粉店的潘老板。然后关注潘老板的语言“其实我们的食材成本涨了,给我送米粉、蔬菜的小贩都感慨生意不好做”,由此推测,结束对潘老板的采访后,紧接着,记者最可能采访并详写的是给米粉店送食材的小贩。
2.第11段划线句若改为“这个年轻人走进来,犹豫几秒钟后坐下并摘了口罩”,句意虽变化不大,但表达效果不同。请品析原句的表达效果。
原句中用逗号多次停顿,这直接表现了年轻人选择堂食时反复思考、慎重决定的心理过程;还间接体现了小店里没有堂食的顾客,店主热切希望这个年轻人坐下来就餐,因而目光紧随,对他的一举一动十分关注。
3.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春天”,除了指随着自然季节更替而来临的春季,这两处所写的“春天”还有哪些含义?
文中写到春天,既表明城市重启的进程,如春天万物复苏一样不可阻挡;又体现了在城市重启之际,人们对大好春光的珍惜、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渴望能夺回被疫情耽误的时间。
作业布置:
1、完成A+相关练习
2、课外阅读黄继光、邱少云故事。
3、观看电影《上甘岭》(共41张PPT)
教学模板PPT
语文部编版
七年级下
新知导入
你了解抗美援朝吗?
走进抗美援朝的历史
朝鲜
韩国


朝鲜全图
中国
二战结束后,苏美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区占领朝鲜。
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武装干涉朝鲜。
北朝鲜
南朝鲜(韩国)
朝鲜分裂:大韩民国在美战区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苏战区成立。
1950年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
美军越过三八线向北进军
美军B-29轰炸机编队
轰炸朝鲜和我国东北边境
1950年10月1日,朝鲜党和政府领导人金日成、朴宪永紧急致函毛泽东主席,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朝鲜。
在目前敌人趁着我们严重的危急,不予我们时间,如要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则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急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1950年10月19日,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部队渡过鸭绿江,抗美援朝。
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板门店
彭德怀代表中方签字
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
为了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广大指战员不怕牺牲,浴血奋战,前赴后继,许多英雄儿女的鲜血洒在了朝鲜的土地上。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壮烈牺牲和光荣负伤者共36万余人,其中有14万人长眠在异国他乡(在战斗中牺牲11.5万余人,事故伤亡和病故等非战斗伤亡2.5万余人),在战斗中负伤22.1万余人,失踪、被俘2.9万余人。
黄继光(1930—1952年)
四川中江人。
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掩护部队前进而英勇牺牲。
邱少云在潜伏时,为了保证战斗胜利和部队的安全,严守纪律,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直至壮烈牺牲。
邱少云(1931—1952年)
四川铜梁人。
毛泽东主席的儿子毛岸英长眠于朝鲜的大地上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战斗中不畏艰险、英勇顽强,许多战士为之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保卫了国家,也为国家为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最可爱的人”这个称呼最早出于谁之口呢?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
谁是最可爱的人


新知讲解
这篇通讯是
作者:魏

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原名魏鸿杰,曾用名红杨树。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诗集《黎明风景,长篇小说《东方》获首届“茅盾文学奖”。代表作品: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散文《我的老师》。
学习目标:
1、把握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理解志愿军战士的崇高品质。
2、品析文章,学习叙述、抒情、议论的手法。
3、积累词语和文学常识。
坚韧(  )  淳(
  )朴  迸( 
 )裂
掰(  )断  豁(
  )亮  摁(
  )倒
踹( 
 )门  犁耙(  )  憋( 
 )闷
谦逊(

覆(
)灭
过瘾(

山岗(

掷(
)下
军隅(
)里
千载万世:
永垂不朽:
奋不顾身:
词语:
rèn
chún
bèng
bāi
huò
èn
chuài

biē
xùn

yǐn
指千秋万代,形容经历的时间久远。载:读音?zǎi,“年”的意思,
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指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gǎng
zhì





快速读课文,思考:课文选取了哪三个典型事例?
各表现志愿军什么精神?




1.
2.
3.
松骨峰战斗
马玉祥火中救小孩
防空洞中的谈话
革命英雄主义
国际主义
爱国主义
课文选取了哪三个典型事例?各表现志愿军什么精神?
除了中间的三个例子,文章的开头、结尾以及每个故事叙述完后还有些什么内容呢?读一读,思考各自的作用。
阅读前三自然段
1、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起什么作用?
2、点题的句子是哪一句?
抒情。
唤起读者感情共鸣。
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设问
设问的作用是引人注意。
第二段: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觉到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提示下文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
总结上文
……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
第三自然段运用了两个冒号,先找出来,再说明它们各表示什么。
——排比。
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有什么表达作用?
使语句整齐,语气酣畅,感情强烈
表情朗读: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
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
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松骨峰战斗”照应
“马玉祥火中救小孩”照应
“防空洞中的谈话”照应
“意志”
“品质”
“气质”和“胸怀”
四个排比句和后文的三个典型事例有照应,请指出其照应关系。
从切身感受提出志愿军战士是
“最可爱的人”
归纳段意
阅读结尾两段
1、为什么用第二人称“你”?
交谈,使读者感到亲切,易于接受,易于引起共鸣。
2、六个“当你……”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排比。
3、为什么运用排比?
使语气酣畅,感情强烈,感染力强。
六个“当……的时候”写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要写?
写的是祖国人民的和平幸福生活。
将这种和平幸福的生活和志愿军战士在朝鲜吃苦联系起来,说明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议论和抒情。
总结三个事例,赞扬战士可爱,引起读者共鸣。
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
结尾两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它起什么作用?
点题和呼应开头的是哪一句?
——“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最后一段归纳段意:
联系祖国人们的和平幸福生活,说明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这两段和开头三段有什么共同点?
运用抒情和议论的手法

1
从切身感受提出——
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中心)
2
用三个典型事例证明
3
联系祖国人民的和平幸福生活,说明——
领会作者思路



议论抒情
三个典型事

马玉祥火中救小孩
谁是最可爱的人



议论抒情
松骨峰


防空洞中的谈话
课堂总结
课文开头部份的作用,抒发感受为主,用设问设答的方式引出全文的中心。在三个典型事例之间运用反问句过渡,步步紧扣中心。结尾以抒情结合议论作结,前后呼应,进一步强调中心。
全文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抒情和议论的写法,有助于深化中心。
课堂练习
仿 写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
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
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仿写示例
祖国的山河是那样的
 
 和   ,
祖国的历史是那样的   和   ,
祖国的人民是那样的   和   ,
祖国的未来是那样的   和   。
仿写示例2
我们学校的环境        ,
我们学校的设备        ,
我们学校的老师        ,
我们学校的学生        。
作业布置
1、背诵第3段的排比句
2、完成A+练习
开头的
议论抒情提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三个典型事
例证明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马玉祥火中救小孩
谁是最可爱的人
结尾的议论抒情联系人民的幸福和平生活说明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松骨峰


防空洞中的谈话
板书设计一切都好起来了
——关于疫情后城市重启的通讯
记者:王嘉兴
鲁冲
2020年的春天不可阻挡地到来了。
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严酷考验的华夏大地上,一座又一座城市从严冬中苏醒了。
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一名医生说,是他在急诊科又开始处理骨伤病人的时候;一名警察说,是回到原先的岗位督促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时候;一位住在商业街边的居民说,是发现放了两个月“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的大屏幕又开始播放热热闹闹的商业广告的时候……
在环卫工人老严的眼里,城市苏醒的时间与他的工作量紧密相关。
他负责清扫的街道是城市最繁华、人流量最高的商业街之一。有那么一段时间,这里寂静得只剩下扫帚划过地面的声音。他的工作前所未有地轻松:只需清扫落叶,不用再面对一小时不管就满溢的垃圾桶、不计其数的奶茶杯和串签——可是这轻松让老严感受到的是一种从未经历过的憋闷和紧张。嘈杂的叫卖声消失了,灯牌也不亮了,所有的店铺大门紧闭,就连空气都寂静得似乎被冻住了。
春天来临的时候,老严又听到规律的、曾令他感到厌烦的噪音,他又开始劳累了——垃圾桶又开始慢慢满起来,每隔两三个小时就得清理了。他一边划动着扫帚一边愉快地嘀咕着“好了,好了,好起来了”。
就在老严负责清扫的这条街,服装店、副食店的店主们纷纷接到通知,可以回店里做清洁、备货,准备开业了。消毒药水的味道渐渐被食物的香味替代,外卖员的叫喊声不时穿过街道,“81号!好了没有?”“快点哟,152号客户在催呢!”
最近一周,外卖小哥陈锋跑了200单,是疫情期间最低谷时的两倍。陈锋告诉记者,尽管与平日的一周400单仍有距离,但他确信,一切都正在好起来。他骑着摩托再不能一人一条车道在路上随便跑了——路上的车多起来了,甚至偶然有车辆发生刮蹭。陈锋又要小心避让汽车和行人了。
陈锋接到的订单内容越来越丰富:之前只有送正餐饭食的,渐渐地,年轻人喜欢的奶茶店、小零食店的外卖也开始了!最让陈锋兴奋的是,他最喜欢的潘家米粉店开门了。在等单的时候,陈锋可以抽空在这家价廉味美的餐馆嗦一碗米粉。和其他食客一样,嗦完粉的陈锋总是满面笑容。
米粉店的潘老板印象最深的顾客是一个胖嘟嘟的年轻小伙。刚开始允许堂食那几天,根本没有人来店里坐着吃。终于,这一天,这个年轻人走进来,犹豫几秒钟,坐下了,摘了口罩:“老板,一碗细粉,……额,加粉。”这胖小伙可能住在附近,没有疫情的时候,经常光顾潘老板的小店,总是像这天一样,笑眯眯的。
潘老板告诉记者,重新开业后,她把新做的准备过年期间涨价的牌子找了出来,拿抹布擦干净上面的积灰,然后用记号笔把价钱改回平日的价格。“其实我们的食材成本涨了,给我送米粉、蔬菜的小贩都感慨生意不好做。但现在是特殊时期,大家都不容易,我们一起渡过难关,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生意有的是时间做。”
是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切都正在好起来了。
多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恢复为普通患者就诊的医院,援鄂医生们回到家乡救死扶伤,
武汉本地医生从呼吸科回到自己的科室;所有公交车恢复运行,所有地铁又继续在轨道上穿行,所有银行网点恢复营业;高三初三的学生回到校园迎接高考中考,其他年级的孩子
也仿佛听到了春风中的呼唤……
下午,钟楼传来6声钟响,老严该下班了,他期待钟声再次淹没在商业街的人声鼎沸里,这个直脾气的中年人告诉记者,他会继续啰嗦那些不守规矩的摊贩和乱丢垃圾、乱吐痰的人。陈锋骑着摩托继续穿梭在大街小巷,晚上的外卖生意不错,如果运气好还能抢到几单顺路的。潘老板准备好第二天开店需要的食材,将店面打扫干净,该回家关心孩子今天的作业了……
这一天,一个市民外出散步后,捡回一根冒着青芽的树枝插在阳台上:“我已经错过了大半个春天,现在要抓住春天的尾巴。”
(摘录改编自《中国青年报》)
这篇文章作者依次采访了几位普通的人物?接下来,记者最可能会去采访谁?你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第一问:环卫工人老严,外卖小哥陈锋,潘家米粉店老潘;
第二问:给米粉店送食材的小贩;
第三问:理由:本文人物的出场采用了串联式的结构,“就在老严负责清扫的这条街……外卖员的叫喊声不时穿过街道”,由环卫工人老严引出外卖小哥陈锋,“最让陈锋兴奋的是,他最喜欢的潘家米粉店开门了”,由外卖小哥陈锋引出米粉店的潘老板。然后关注潘老板的语言“其实我们的食材成本涨了,给我送米粉、蔬菜的小贩都感慨生意不好做”,由此推测,结束对潘老板的采访后,紧接着,记者最可能采访并详写的是给米粉店送食材的小贩。
第段划线句若改为“这个年轻人走进来,犹豫几秒钟后坐下并摘了口罩”,句意虽变化不大,但表达效果不同。请品析原句的表达效果。
【答案】
原句中用逗号多次停顿,这直接表现了年轻人选择堂食时反复思考、慎重决定的心理过程;还间接体现了小店里没有堂食的顾客,店主热切希望这个年轻人坐下来就餐,因而目光紧随,对他的一举一动十分关注。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原句为“这个年轻人走进来,犹豫几秒钟,坐下了,摘了口罩”,用逗号多次停顿,停顿的过程就是反复思考、慎重决定的心理过程,表现了年轻人选择堂食时的犹豫与慎重;另外,年轻人的每一次停顿、每一个动作都细致入微地刻画出来,写出了店主对他的关注,体现了店主的印象之深刻。间接写出店内顾客的稀少,也表现了店主希望这个年轻人能坐下来就餐的心情之迫切。
3.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春天”,除了指随着自然季节更替而来临的春季,这两处所写的“春天”还有哪些含义?
【答案】
文中写到春天,既表明城市重启的进程,如春天万物复苏一样不可阻挡;又体现了在城市重启之际,人们对大好春光的珍惜、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渴望能夺回被疫情耽误的时间。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要求理解其语境义,要结合上下文分析。开头的“春天”,用“不可阻挡”来写其特点,结合下文“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严酷考验的华夏大地上,一座又一座城市从严冬中苏醒了”可知,这里的“春天”表明城市重启的进程,如春天万物复苏一样不可阻挡,点明了文章的主题;最后的“春天”,结合上文“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切都正在好起来了”“一个市民外出散步后,捡回一根冒着青芽的树枝插在阳台上”分析可知,这里的“春天”表明在城市重启之际,人们对大好春光的珍惜、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抓住春天的尾巴”指渴望能夺回被疫情耽误的时间,深化了文章的主旨。一切都好起来了
——关于疫情后城市重启的通讯
记者:王嘉兴
鲁冲
2020年的春天不可阻挡地到来了。
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严酷考验的华夏大地上,一座又一座城市从严冬中苏醒了。
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一名医生说,是他在急诊科又开始处理骨伤病人的时候;一名警察说,是回到原先的岗位督促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时候;一位住在商业街边的居民说,是发现放了两个月“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的大屏幕又开始播放热热闹闹的商业广告的时候……
在环卫工人老严的眼里,城市苏醒的时间与他的工作量紧密相关。
他负责清扫的街道是城市最繁华、人流量最高的商业街之一。有那么一段时间,这里寂静得只剩下扫帚划过地面的声音。他的工作前所未有地轻松:只需清扫落叶,不用再面对一小时不管就满溢的垃圾桶、不计其数的奶茶杯和串签——可是这轻松让老严感受到的是一种从未经历过的憋闷和紧张。嘈杂的叫卖声消失了,灯牌也不亮了,所有的店铺大门紧闭,就连空气都寂静得似乎被冻住了。
春天来临的时候,老严又听到规律的、曾令他感到厌烦的噪音,他又开始劳累了——垃圾桶又开始慢慢满起来,每隔两三个小时就得清理了。他一边划动着扫帚一边愉快地嘀咕着“好了,好了,好起来了”。
就在老严负责清扫的这条街,服装店、副食店的店主们纷纷接到通知,可以回店里做清洁、备货,准备开业了。消毒药水的味道渐渐被食物的香味替代,外卖员的叫喊声不时穿过街道,“81号!好了没有?”“快点哟,152号客户在催呢!”
最近一周,外卖小哥陈锋跑了200单,是疫情期间最低谷时的两倍。陈锋告诉记者,尽管与平日的一周400单仍有距离,但他确信,一切都正在好起来。他骑着摩托再不能一人一条车道在路上随便跑了——路上的车多起来了,甚至偶然有车辆发生刮蹭。陈锋又要小心避让汽车和行人了。
陈锋接到的订单内容越来越丰富:之前只有送正餐饭食的,渐渐地,年轻人喜欢的奶茶店、小零食店的外卖也开始了!最让陈锋兴奋的是,他最喜欢的潘家米粉店开门了。在等单的时候,陈锋可以抽空在这家价廉味美的餐馆嗦一碗米粉。和其他食客一样,嗦完粉的陈锋总是满面笑容。
米粉店的潘老板印象最深的顾客是一个胖嘟嘟的年轻小伙。刚开始允许堂食那几天,根本没有人来店里坐着吃。终于,这一天,这个年轻人走进来,犹豫几秒钟,坐下了,摘了口罩:“老板,一碗细粉,……额,加粉。”这胖小伙可能住在附近,没有疫情的时候,经常光顾潘老板的小店,总是像这天一样,笑眯眯的。
潘老板告诉记者,重新开业后,她把新做的准备过年期间涨价的牌子找了出来,拿抹布擦干净上面的积灰,然后用记号笔把价钱改回平日的价格。“其实我们的食材成本涨了,给我送米粉、蔬菜的小贩都感慨生意不好做。但现在是特殊时期,大家都不容易,我们一起渡过难关,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生意有的是时间做。”
是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切都正在好起来了。
多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恢复为普通患者就诊的医院,援鄂医生们回到家乡救死扶伤,
武汉本地医生从呼吸科回到自己的科室;所有公交车恢复运行,所有地铁又继续在轨道上穿行,所有银行网点恢复营业;高三初三的学生回到校园迎接高考中考,其他年级的孩子
也仿佛听到了春风中的呼唤……
下午,钟楼传来6声钟响,老严该下班了,他期待钟声再次淹没在商业街的人声鼎沸里,这个直脾气的中年人告诉记者,他会继续啰嗦那些不守规矩的摊贩和乱丢垃圾、乱吐痰的人。陈锋骑着摩托继续穿梭在大街小巷,晚上的外卖生意不错,如果运气好还能抢到几单顺路的。潘老板准备好第二天开店需要的食材,将店面打扫干净,该回家关心孩子今天的作业了……
这一天,一个市民外出散步后,捡回一根冒着青芽的树枝插在阳台上:“我已经错过了大半个春天,现在要抓住春天的尾巴。”
(摘录改编自《中国青年报》)
这篇文章作者依次采访了几位普通的人物?接下来,记者最可能会去采访谁?你的依据是什么?
第段划线句若改为“这个年轻人走进来,犹豫几秒钟后坐下并摘了口罩”,句意虽变化不大,但表达效果不同。请品析原句的表达效果。
3.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春天”,除了指随着自然季节更替而来临的春季,这两处所写的“春天”还有哪些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