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专题提升训练:电学综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科学专题提升训练:电学综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3-17 19:24:3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科学专题提升训练:电学综合
命题重点与方法要点
命题重点:电学内容是中考命题十分重要的内容,具体重难点一般落实在这些知识点上:串、并联电路特点、电路设计、故障分析判断、动态电路分析,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电功、电功率的计算等。
方法要点:利用电路图协助分析,将题中相关信息标注在图上相应元件附近,将复杂电路通过去表简单化,并分析各表测量的对象。动态电路分析可以变动为静,取几个特殊点看变化。定律、公式在使用时应注意量的一一对应和适用条件。
针对训练
1.
两个额定电压相同的小灯泡,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亮度不同。对两个灯泡的额定功率比较大小时,做以下分析,请你将最合理的排序选出来(  )
①从关系式P=I2R可以知道 ②比较亮的灯泡的电阻较大 ③在相同电压下工作时,灯泡的电功率和它的电阻成反比 ④从关系式P=U2/R可以知道 ⑤串联时流过两个灯泡的电流相同 ⑥所以,串联时那个较暗灯泡的额定功率较大
A.②①③④⑤⑥
B.⑥②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②⑥⑤
D.⑤①②④③⑥
2.
对于“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B.它们的实验电路在教科书中是相同的
C.前者多次实验测量的目的是减少得出结论的偶然性
D.后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
3.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甲、乙两杯中分别倒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H2SO4,合上开关后,发现
V1、V2表读数U1、U2相同,小灯泡正常发光,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将甲溶液中的两极靠近,会发现U2变小
B.若往乙溶液中滴入少量Ba(OH)2溶液,会发现U2变小
C.若往甲溶液中逐渐滴入Ba(OH)2溶液直到过量,小灯泡先变暗后变亮
D.溶液导电的原因是通电后稀H2SO4发生电离的缘故
4.
如图所示,某电子线路板上有一个由三个电阻R1、R2和R3构成的局部电路。已知通过R1和R2的电流分别为4mA
和10mA,则通过R3的电流可能是(  )
A.4mA
B.6mA
C.8mA
D.10mA
5.
如图甲所示,电子沿着水平方向平行地飞过小磁针正上方时,实验表明:小磁针的N极向纸外发生偏转。若将一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上方或正下方,如图乙所示(图中只画出了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上方的情况),请你根据图甲的实验现象,判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不考虑地磁场的影响)(  )
A.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上方时,小磁针的N极向纸外发生偏转B.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上方时,小磁针的N极向纸内发生偏转
C.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下方时,小磁针的N极向纸内发生偏转
D.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上方或正下方,小磁针的N极均向纸外发生偏转
6.
小明以塑料管为连接轴将两个玩具电机的转轴连接起来,并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S闭合后,灯泡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电机都相当于电动机,其工作原理是和动圈式话筒相同
B.甲电机相当于发电机,其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围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C.乙电机相当于电动机,其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D.乙电机都相当于发电机,其工作原理是和扬声器相同
7.
灯L1和灯L2连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电路中无其他用电器,且电源电压保持不变,L1和L2电阻不随温度变化),L1的电阻为20Ω,两灯均发光时,测得L2中的电流为0.2A,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L1和L2两端的电压之比可能是1:1
②L1和L2的电阻之比可能是2:3
③L1和L2的电阻之比可能是2:1
④L1和L2中的电流之比可能是1:1。
A.只有①和②
B.只有③和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均正确
8.
如图,两根绝缘细线吊着一根铜棒,空间存在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棒中通有向右的电流时两线上拉力大小均为F1,若棒中电流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两线上的拉力大小均为F2,且F2>F1,则铜棒所受磁场力大小为(  )
A.F1+F2,
B.F2﹣F1,
C.2F1+2F2,
D.2F1﹣F2
9.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其最大阻值为40Ω)。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移至b端的过程中,R1消耗的电功率随R1电阻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信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电路中最小电流0.4A;②R0的阻值是20Ω;③电源电压10V;④R0消耗的最大电功率10W。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0不变,初始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最右端,但由于滑动变阻器某处发生断路,合上开关后滑片P向左滑过一段距离(x)后电流表才有读数,且电压表的读数U与x、电流表的读数I与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该滑动变阻器滑片P每滑动1cm的阻值变化均相等),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图象可知:断点位置在x等于5cm处
B.根据图象可知:电源电压U0等于1.5V
C.根据图象可知:电阻R等于1Ω
D.根据图象可知:该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没有断路时的总电阻值是9Ω
11.某学生为了测量一物体的质量mx,找到一个力电转换器,该转换器的输出电压正比于受压面的压力(比例系数为k).如图所示,测量时先调节输入端的电压,使转换器空载时的输出电压为0;而后在其受压面上放一个物体,即可测得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的输出电压U.现有下列器材:力电转换器、质量为mo的砝码、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干电池各一个、开关及导线若干、待测物体(可置于力电转换器的受压面上),请完成对该物体质量的测量。为使力电转换器的输入电压可调,并且使电压的调节范围尽可能大,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
(1)实验步骤:①调节滑动变阻器,使输出电压为0
②将砝码m0放在力电转换器上,记下输出电压U0③将待测物体mx放在转换器上,记下输出电压U1,该物体质量mx=_____________。
(2)若去掉ab导线,能否达到设计要求?说明理由。答: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设计要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取四个不同的阻值,可以得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四组对应的值。这四组对应的值在图乙的U﹣I坐标中分别用a、b、c、d四个点表示(坐标原点表示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均为0).由这四个点做出的U﹣I图象为一条直线,延长直线交纵轴(U轴)于E点,交横轴于F点,若电源电压为U0,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0.据此分析:
(1)E点表示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电路处在_________状态。
(2)F点表示的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此时电路处在__________状态。
13.在科技制作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喷泉控制电路,可变电源EF两端提供的电压随时间的周期性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R为5Ω的定值电阻,A为一特殊电子元件,其两端的电压恒为电源电压的1/3.当R的电功率满足PR≥5W时,水泵启动喷水。则t=9s时电阻R的电功率为__________W;该电路持续工作3min,喷水时间共为__________s。
14.图甲是某新型电饭锅的简化电路图。R0为15Ω的定值电阻,其阻值不受温度影响。RT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RT的温度从30℃升高到130℃的过程中,电路总功率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RT的温度达到100℃时,RT的功率为__________W。
15.磁体会向其周围空间散发磁场,磁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我们既不能看见它,也摸不着它。把一枚小磁针放在磁体附近,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证明了磁场的真实存在。我们可用磁感线这一模型来描述磁场的分布。老师为了激发同学们探究科学问题的兴趣,提出了一个非常肯定的结论:磁场中任何两条磁感线不可能相交。金欣是一位善于思考和探究的同学,他想,看似杂乱无章的磁感线,为什么不可能相交呢?他做了一个简单的探究,从而证明了老师的说法是正确的。他的方法是:已知某磁场中过A点有一条已知的磁感线a,假设另有两条磁感线b、c也经过A点,他把一枚小磁针放在A点,结果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小明利用图甲电路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其中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500欧,定值电阻R0阻值为10欧,闭合开关,当滑片从最右端慢慢向左移动,发现最初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动,直到接近左端时电压表指针才开始有所偏转,继续左移,指针偏转角度迅速变大,即该滑动变阻器引起电压表示数发生明显变化的调节区域很小。本实验中,要使滑片每移动一段距离,都能引起电压表示数较为明显的变化,应选择怎样的滑动变阻器?小明用不同的电阻丝代替滑动变阻器,利用图乙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3条长度都为100厘米的粗细均匀电阻丝A、B、C,阻值分别为1欧、20欧、400欧。
②将电阻丝A接入图乙电路,闭合开关,滑片P从最右端移到最左端,记录电压表示数U随滑片移动长度x变化的相关数据,多次测量。
③分别用电阻丝B、C代替A,重复步骤②。
④处理相关数据,获得“电压表示数U随移动长度x变化的关系”如图丙。
(1)图甲实验中,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处于最左端时,导线a与接线柱M处的连接意外断开,此时示数为零的电表是__________。
(2)分析图丙,实验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与电阻丝阻值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利用图乙研究通过R0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在A、B、C三条电阻丝中,你认为选择哪一条电阻丝最合适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网络上有一个国外“牛人”制作的“电池磁力小火车”的视频。视频中,“牛人”把由铁铷合金制作的超强磁铁分别吸附在电池的正负极两端制成“小火车”,并将其整个放入自制的铜质螺线管中,发现电池与磁铁竞然沿着螺线管向右运动起来,直到从螺线管的另一端穿出(如图1)。小明对“小火车”为什么会运动非常感兴趣,便动手进行了实验。
(1)图1中,两侧磁铁之间的线圈中会有电流通过,他由此推测:只有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火车才会受力运动。为验证这一假设,他需要进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2)预测图2中的小火车将向_____运动(选填“左”或“右”);
(3)要让小火车快地过螺线管,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方法);
(4)欲使小火车由静止开始顺利通过螺线管,下列摆放方式可行的是_____。
18.某校物理活动课上,莉莉和小强用一根金属铜线、一块强磁铁、一节一号干电池都分别成功做出了各自简易的电动机,如图甲、乙所示。他俩展示过程中,细心的小敏同学发现两个铜线框的转动方向是相反的。由此小敏提出以下猜想:
A.是莉莉和小强做的铜线框的形状不同造成的。
B.是贴近电池一侧强磁铁的极性不同造成的。
请你从以上猜想中,选择一个你认为合理的猜想,并写出简要的实验验证方法。
19.实验桌上有学生电源、电磁铁、已调零的电流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滑动变阻
器、软铁棒、带横杆的铁架台、刻度尺和
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小华将这些器材
组装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利用该
装置进行实验,证明:“当线圈匝数一定,通过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
磁性越强”。
(1)请写出仪器组装好以后的实验步骤;
(2)请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国家规定燃气灶须安装熄火自动保护装置,在意外熄火(如汤水溢出)时,装置能自动关闭气路。图甲为小华设计的模拟装置示意图,电源电压U=6V,定值电阻R0=200Ω.当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I≤0.02A时,衔铁K被释放从而关闭气路(未画出)启动保护,反之打开气路线电阻不计,热敏电阻Rt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中图线①所示。闭合开关S,问:
(1)电磁铁上端为_____(选填“N”或“S”)极,停止加热(意外熄火)后,随着Rt温度降低,线圈中电流将变_____(选填“大”或“小”)。
(2)当温度为20℃时,电路的总功率是多大?
(3)装置启动保护时,Rt的最高温度是多少?
(4)若仅将Rt更换为图线②所示的热敏电阻(两只热敏电阻的吸、放热本领相同),小华发现装置启动保护的灵敏度会降低,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科学研究表明:冬天用38~43℃热水泡脚有利于身体健康,小牧用零花钱给妈妈买了一个电热足浴盆。图1中甲、乙是该品牌足浴盆的电路图(局部)和产品铭牌(最大功率被污染)。电路中的电动机带有按摩装置,S2为普通开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1)足浴盆中的电热丝R和电动机既能独立工作,也能同时工作。S1为温控开关,当温度低于某设定值时,开关自动闭合;当温度高于某设定值时,开关自动断开。为使足浴盆按要求工作,图2提供的电路可以接入题中“1”、“2”、“3”接线柱的是_____(选填序号)。
(2)小敏妈妈某次用足浴盆洗脚时,足浴盆正常工作,电路中总电流随时间的关系如图1丙内所示,0﹣3min为加热阶段,使水温达到预设温度;3min﹣20min电路的工作过程是_____(选填序号)
A.电动机一直工作,电热丝间歇工作
B.电热丝一直工作,电动机间歇工作
(3)足浴盆电热丝R的阻值为多少?足浴盆的最大功率为多少?
(4)上述过程中足浴盆共消耗了多少电能?
22.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人们经常要与电梯打交道。如图甲所示是某种升降电梯的简化模型,它由轿厢、配重、电动机、钢丝绳、定滑轮等部件组成,其中轿厢的质量为780kg。电梯某次搭载一位质量为70kg的乘客上楼,轿厢启动上升的路程与时间关系(s﹣t)如图乙所示,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与时间关系(P﹣t)如图丙所示,电动机的工作效率为64%,不计钢丝绳的重力和一切摩擦。求:(g取10N/kg)
(1)当该乘客站立在静止的轿厢内时,双脚的受力面积为500cm2,则乘客对轿厢的压强为多少帕?
(2)电梯电动机启动上升10s内,电梯运动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10s内电动机消耗的电能是多少焦?
(3)电梯配重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电梯配重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科学专题提升训练:电学综合
命题重点与方法要点
命题重点:电学内容是中考命题十分重要的内容,具体重难点一般落实在这些知识点上:串、并联电路特点、电路设计、故障分析判断、动态电路分析,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电功、电功率的计算等。
方法要点:利用电路图协助分析,将题中相关信息标注在图上相应元件附近,将复杂电路通过去表简单化,并分析各表测量的对象。动态电路分析可以变动为静,取几个特殊点看变化。定律、公式在使用时应注意量的一一对应和适用条件。
针对训练
1.
两个额定电压相同的小灯泡,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亮度不同。对两个灯泡的额定功率比较大小时,做以下分析,请你将最合理的排序选出来(  )
①从关系式P=I2R可以知道 ②比较亮的灯泡的电阻较大 ③在相同电压下工作时,灯泡的电功率和它的电阻成反比 ④从关系式P=U2/R可以知道 ⑤串联时流过两个灯泡的电流相同 ⑥所以,串联时那个较暗灯泡的额定功率较大
A.②①③④⑤⑥
B.⑥②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②⑥⑤
D.⑤①②④③⑥
解析:判断灯泡电功率大小的步骤是:串联时流过两个灯泡的电流相同;从关系式P=I2R可以知道;较亮灯泡的电阻较大;从关系式P=U2/R可以知道;在相同电压下工作时,灯泡的电功率和它的电阻成反比;所以,串联时那个较暗灯泡的额定功率较大。
答案:D
2.
对于“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B.它们的实验电路在教科书中是相同的
C.前者多次实验测量的目的是减少得出结论的偶然性
D.后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
解析: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而“伏安法测量电阻”时不需要利用控制变量法,A错误;这两个实验都需要测量出通过电阻的电流和其两端的电压,实验电路图都是相同的,B正确;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分析多组数据,得出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减少得出结论的偶然性,C正确;伏安法测电阻阻值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D正确。
答案:A
3.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甲、乙两杯中分别倒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H2SO4,合上开关后,发现
V1、V2表读数U1、U2相同,小灯泡正常发光,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将甲溶液中的两极靠近,会发现U2变小
B.若往乙溶液中滴入少量Ba(OH)2溶液,会发现U2变小
C.若往甲溶液中逐渐滴入Ba(OH)2溶液直到过量,小灯泡先变暗后变亮
D.溶液导电的原因是通电后稀H2SO4发生电离的缘故
解析:A、若将甲溶液中的两极靠近,相当于缩短甲电阻长度,电阻变小,乙不变,电路电流就变大,所以U1就变小,故错误。B、加入少量Ba(OH)2,能与部分H2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H2O,溶液离子减少,导电性变弱(也就是相当于电阻增大),乙电阻变大,回路其他电阻不变,乙电阻分压加大,所以U2加大,故错误;C、加入Ba(OH)2时它能与H2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H2O,溶液离子减少,导电性变弱(也就是相当于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直到加的量正好和硫酸完全反应,甲溶液其实就是水和沉淀,中学视水不导电,电路断路,灯泡会变暗直到不亮;继续加氢氧化钡甲就变成氢氧化钡溶液,又有离子,溶液导电性又逐渐增加,电流逐渐变大,灯泡会变亮,多以灯泡是先变暗后变亮,故正确;D、导电是因为稀硫酸会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使溶液导电,并不是使硫酸电离才导电的,故错误;
答案:C
4.
如图所示,某电子线路板上有一个由三个电阻R1、R2和R3构成的局部电路。已知通过R1和R2的电流分别为4mA
和10mA,则通过R3的电流可能是(  )
A.4mA
B.6mA
C.8mA
D.10mA
解析:由图可知R1、R2、R3的连接方式有以下几种可能:
①R1和R2并联后,再和R3串联,此时流过R3的电流为I=4mA+10mA=14mA;
②R1和R3并联后,再和R2串联,此时流过R3的电流为I=10mA-4mA=6mA;
③R2和R3并联后,再和R1串联,此时R1的电流应该大于R2的电流,而题目R2中电流是10mA,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故流过R3的电流可能是6mA或14mA。
答案:B
5.
如图甲所示,电子沿着水平方向平行地飞过小磁针正上方时,实验表明:小磁针的N极向纸外发生偏转。若将一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上方或正下方,如图乙所示(图中只画出了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上方的情况),请你根据图甲的实验现象,判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不考虑地磁场的影响)(  )
A.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上方时,小磁针的N极向纸外发生偏转B.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上方时,小磁针的N极向纸内发生偏转
C.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下方时,小磁针的N极向纸内发生偏转
D.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上方或正下方,小磁针的N极均向纸外发生偏转
解析:甲图中,一束电子沿着水平方向平行向右飞过小磁针上方时,因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且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故此时电流的方向是从右到左,由题知小磁针的N极向纸外发生偏转;乙图中,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上方,电流的方向与甲图相反,由于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所以小磁针所在位置的磁场方向与甲图相反,则小磁针的N极向纸内发生偏转;乙图中,若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下方,因通电直导线上方和下方的磁场方向相反,所以可知小磁针的N极会向纸外发生偏转;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B
6.
小明以塑料管为连接轴将两个玩具电机的转轴连接起来,并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S闭合后,灯泡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电机都相当于电动机,其工作原理是和动圈式话筒相同
B.甲电机相当于发电机,其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围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C.乙电机相当于电动机,其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D.乙电机都相当于发电机,其工作原理是和扬声器相同
解析:据图可知,右边的电路有电源,当乙电路闭合后,乙会转动,说明乙是电动机,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
乙转动同时会带动甲转动,由于电动机内部是有磁场和线圈组成,所以甲在乙的带动下,线圈会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故甲相当于一个发电机,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故C正确,ABD错误。
答案:C
7.
灯L1和灯L2连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电路中无其他用电器,且电源电压保持不变,L1和L2电阻不随温度变化),L1的电阻为20Ω,两灯均发光时,测得L2中的电流为0.2A,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L1和L2两端的电压之比可能是1:1
②L1和L2的电阻之比可能是2:3
③L1和L2的电阻之比可能是2:1
④L1和L2中的电流之比可能是1:1。
A.只有①和②
B.只有③和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均正确
解析:①若两灯串联,通过两灯的电流:I1=I2=0.2A,I1:I2=1:1;∵U1=I1R1=0.2A×20Ω=4V,U2=U﹣U1=6V﹣4V=2V,∴U1:U2=4V:2V=2:1,R1:R2=U1:U2=2:1;
②若两灯并联,则U1=U2=6V,U1:U2=1:1;R2===30Ω,R1:R2=20Ω:30Ω=2:3,I1:I2=R2:R1=30Ω:20Ω=3:2;由上分析可知①②③④都有可能。
答案:D
8.
如图,两根绝缘细线吊着一根铜棒,空间存在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棒中通有向右的电流时两线上拉力大小均为F1,若棒中电流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两线上的拉力大小均为F2,且F2>F1,则铜棒所受磁场力大小为(  )
A.F1+F2,
B.F2﹣F1,
C.2F1+2F2,
D.2F1﹣F2
解析:令铜棒的重力为G,安培力的大小为F,则由平衡条件得:2F1=G﹣F﹣﹣﹣﹣①
当电流反向时,磁场力变为竖直向下,此时同样根据导体棒平衡有:2F2=G+F﹣﹣﹣﹣②
由①和②可得:G=F1+F2,则:F=F2﹣F1,故B正确。
答案:B
9.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其最大阻值为40Ω)。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移至b端的过程中,R1消耗的电功率随R1电阻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信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电路中最小电流0.4A;②R0的阻值是20Ω;③电源电压10V;④R0消耗的最大电功率10W。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10.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0不变,初始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最右端,但由于滑动变阻器某处发生断路,合上开关后滑片P向左滑过一段距离(x)后电流表才有读数,且电压表的读数U与x、电流表的读数I与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该滑动变阻器滑片P每滑动1cm的阻值变化均相等),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图象可知:断点位置在x等于5cm处
B.根据图象可知:电源电压U0等于1.5V
C.根据图象可知:电阻R等于1Ω
D.根据图象可知:该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没有断路时的总电阻值是9Ω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由图乙可知,当x<5cm时,电压表示数保持1.5V不变,当x>5cm时,电压表示数才发生变化,所以,断点处离变阻器最右端5cm,电源电压U0=1.5V.故A、B不符合题意;
当x=5cm时,由乙、丙图可知,电压表示数U1=1.35V,电流表示数I1=0.15A,
因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R2===4Ω,故滑动变阻器滑动5cm电阻的改变量是△R=R1﹣R2=9Ω﹣4Ω=5Ω,
所以从断点处滑片P向左滑动的过程中,该滑动变阻器滑片P每滑动1cm的阻值变化是1Ω;
该滑动变阻器没有断路时的总电阻值R总=9Ω+5cm×1Ω/cm=14Ω.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11.某学生为了测量一物体的质量mx,找到一个力电转换器,该转换器的输出电压正比于受压面的压力(比例系数为k).如图所示,测量时先调节输入端的电压,使转换器空载时的输出电压为0;而后在其受压面上放一个物体,即可测得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的输出电压U.现有下列器材:力电转换器、质量为mo的砝码、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干电池各一个、开关及导线若干、待测物体(可置于力电转换器的受压面上),请完成对该物体质量的测量。为使力电转换器的输入电压可调,并且使电压的调节范围尽可能大,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
(1)实验步骤:①调节滑动变阻器,使输出电压为0
②将砝码m0放在力电转换器上,记下输出电压U0③将待测物体mx放在转换器上,记下输出电压U1,该物体质量mx=  。
(2)若去掉ab导线,能否达到设计要求?说明理由。答: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设计要求,理由是 ab接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左侧与转换器并联,则力电转换器的输入电压最小可以为零,最大可以为电源电压,测量范围较大;而将ab撤去后,力电转换器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则根据串联的分压原理,转换器上的电压不会达到零;当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时电压最小,故使电压的范围变小,可能无法使转换器的输出为零 。
解析:(1)先调节滑动变阻器使输出电压为0,
当将砝码m0放在力电转换器上时,受到的压力为m0g,此时输出电压U0=Km0g,则k=;
当测物体mx放在转换器上时,受到的压力为mxg,
此时输出电压U1=Kmxg=mxg,解得:mx=;
(2)ab接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左侧与转换器并联,则力电转换器的输入电压最小可以为零,最大可以为电源电压,测量范围较大;
而将ab撤去后,力电转换器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则根据串联的分压原理,转换器上的电压不会达到零;当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时电压最小,故使电压的范围变小,可能无法使转换器的输出为零,达不到实验要求;
1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取四个不同的阻值,可以得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四组对应的值。这四组对应的值在图乙的U﹣I坐标中分别用a、b、c、d四个点表示(坐标原点表示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均为0).由这四个点做出的U﹣I图象为一条直线,延长直线交纵轴(U轴)于E点,交横轴于F点,若电源电压为U0,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0.据此分析:
(1)E点表示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 0 、 U0 电路处在 断路 状态。
(2)F点表示的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 0 、  。此时电路处在 通路(电压表被短路) 状态。
解析:(1)由图象知横坐标表示的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纵坐标表示的是电路中的电流。E点位于纵坐标轴上,此时电路的电流为零,即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由于电路是一个正确的电路,要使电路中电流为零,只能是开关S断开造成的。由于电路中的电流为零,所以以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为零。即电源电压全部加在了滑动变阻器的两端,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U0。
(2)F点位于横坐标轴上,即电压表的示数为零,电路中的电流不等于零,说明电路是通路,即s闭合。由此可知,滑动变阻器没有接入电路,即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左端。此时只有R0接入电路,所以电路中的电流I=U0/R0
13.在科技制作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喷泉控制电路,可变电源EF两端提供的电压随时间的周期性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R为5Ω的定值电阻,A为一特殊电子元件,其两端的电压恒为电源电压的1/3.当R的电功率满足PR≥5W时,水泵启动喷水。则t=9s时电阻R的电功率为 20 W;该电路持续工作3min,喷水时间共为 90 s。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与电子元件A串联。
(1)由图乙可知,t=9s时,UEF=15V,因电子元件A两端的电压恒为电源电压的1/3,所以,此时R两端的电压:UR=(1﹣)UEF=×15V=10V,
此时电阻R的电功率:PR===20W;(2)当R的电功率满足PR≥5W时,R两端的电压:UR′≥==5V,此时电源的电压:UEF′≥UR′=×5V=7.5V,
由图乙可知,0~3s内UEFAB均匀增加,大于7.5V电压的时间为1.5s,
由对称性可知,3s~6s内UEF大于7.5V电压的时间也为1.5s,
所以,该电路持续工作3min,喷水时间共为×1.5s=90s。
14.图甲是某新型电饭锅的简化电路图。R0为15Ω的定值电阻,其阻值不受温度影响。RT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RT的温度从30℃升高到130℃的过程中,电路总功率的变化规律是: 先增大后减小 ;当RT的温度达到100℃时,RT的功率为 640 W。
解析:(1)由图乙知,随着温度的升高,热敏电阻RT的电阻先变小,到100℃电阻达到最小,然后随温度的升高电阻又逐渐增大,根据P=知,在总电压一定时,电路总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15.磁体会向其周围空间散发磁场,磁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我们既不能看见它,也摸不着它。把一枚小磁针放在磁体附近,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证明了磁场的真实存在。我们可用磁感线这一模型来描述磁场的分布。老师为了激发同学们探究科学问题的兴趣,提出了一个非常肯定的结论:磁场中任何两条磁感线不可能相交。金欣是一位善于思考和探究的同学,他想,看似杂乱无章的磁感线,为什么不可能相交呢?他做了一个简单的探究,从而证明了老师的说法是正确的。他的方法是:已知某磁场中过A点有一条已知的磁感线a,假设另有两条磁感线b、c也经过A点,他把一枚小磁针放在A点,结果发现 小磁针静止在一个方向,而不是左右摆动 。
解析:磁感线的方向表示的就是磁场的方向,所以把一枚小磁针放在A点,小磁针静止在一个方向,而不是左右摆动,故磁感线不能相交。
答案:小磁针静止在一个方向,而不是左右摆动。
16.小明利用图甲电路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其中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500欧,定值电阻R0阻值为10欧,闭合开关,当滑片从最右端慢慢向左移动,发现最初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动,直到接近左端时电压表指针才开始有所偏转,继续左移,指针偏转角度迅速变大,即该滑动变阻器引起电压表示数发生明显变化的调节区域很小。本实验中,要使滑片每移动一段距离,都能引起电压表示数较为明显的变化,应选择怎样的滑动变阻器?小明用不同的电阻丝代替滑动变阻器,利用图乙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3条长度都为100厘米的粗细均匀电阻丝A、B、C,阻值分别为1欧、20欧、400欧。
②将电阻丝A接入图乙电路,闭合开关,滑片P从最右端移到最左端,记录电压表示数U随滑片移动长度x变化的相关数据,多次测量。
③分别用电阻丝B、C代替A,重复步骤②。
④处理相关数据,获得“电压表示数U随移动长度x变化的关系”如图丙。
(1)图甲实验中,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处于最左端时,导线a与接线柱M处的连接意外断开,此时示数为零的电表是__________。
(2)分析图丙,实验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与电阻丝阻值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利用图乙研究通过R0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在A、B、C三条电阻丝中,你认为选择哪一条电阻丝最合适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图甲中: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R0的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电流;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处于最左端时,导线a与接线柱M处的连接意外断开,电路中只有R0与电流表串联在电源两端,则电流表由示数;电压表由于一个接线柱没有接通电路,所以没有示数。(2)图乙中,电阻R0与电阻丝A串联,电压表测量的两端的电压,由于串联电路中电阻的阻值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大;所以,当电阻丝阻值变大时,电阻丝两端的电压变大,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所以,电阻丝阻值越大时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越大。(3)由图丙可知:在A、B、C三条电阻丝中,电阻丝的滑片移动过程中,使用B电阻丝时,电压表示数始终能发生较明显的变化,且示数变化范围较大,故选择B电阻丝。
答案:(1)电压表
(2)电阻丝阻值越大时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越大(3)选择B电阻丝最合适;原因是电阻丝的滑片移动过程中,使用B电阻丝时,电压表示数始终能发生较明显的变化,且示数变化范围较大。
17.网络上有一个国外“牛人”制作的“电池磁力小火车”的视频。视频中,“牛人”把由铁铷合金制作的超强磁铁分别吸附在电池的正负极两端制成“小火车”,并将其整个放入自制的铜质螺线管中,发现电池与磁铁竞然沿着螺线管向右运动起来,直到从螺线管的另一端穿出(如图1)。小明对“小火车”为什么会运动非常感兴趣,便动手进行了实验。
(1)图1中,两侧磁铁之间的线圈中会有电流通过,他由此推测:只有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火车才会受力运动。为验证这一假设,他需要进一步的操作是 将电池的一端与磁铁断开 ;
(2)预测图2中的小火车将向 左 运动(选填“左”或“右”);
(3)要让小火车快地过螺线管,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增强磁铁的磁性(或者使螺线管的绕线更密集以增加与磁铁接触的那一段螺线管匝数、或增加电池电压以增大螺线管中电流从而增强其磁场)。 (写出一种方法);
(4)欲使小火车由静止开始顺利通过螺线管,下列摆放方式可行的是 A 。
18.某校物理活动课上,莉莉和小强用一根金属铜线、一块强磁铁、一节一号干电池都分别成功做出了各自简易的电动机,如图甲、乙所示。他俩展示过程中,细心的小敏同学发现两个铜线框的转动方向是相反的。由此小敏提出以下猜想:
A.是莉莉和小强做的铜线框的形状不同造成的。
B.是贴近电池一侧强磁铁的极性不同造成的。
请你从以上猜想中,选择一个你认为合理的猜想,并写出简要的实验验证方法。
解析:据题可知,此时线框的运动方向相反,即所受磁场力的方向相反,由于磁场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据图能看出,此时电流的方向相同,所以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磁场的方向不同导致的,即贴近电池一侧强磁铁的极性不同造成的,故猜想B合理;具体验证方法如下:①按图甲组装,观察铜线框的转动方向;②改变图甲中强磁铁的极性,保持铜线框的形状,观察铜线框的转动方向;分析:若铜线框的转动方向相反,说明猜想B正确。
19.实验桌上有学生电源、电磁铁、已调零的电流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滑动变阻
器、软铁棒、带横杆的铁架台、刻度尺和
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小华将这些器材
组装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利用该
装置进行实验,证明:“当线圈匝数一定,通过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
磁性越强”。
(1)请写出仪器组装好以后的实验步骤;
(2)请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解析:(1)电磁铁对软铁棒的吸引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说明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所以可用利用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来表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2)将学生电源、电磁铁、滑动变阻器、开关和电流表串联接在电源上,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3)实验步骤:
①闭合开关S前,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0,并记录在表格中;
②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到适当位置,待测力计稳定时,读出电流表示数I、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并将I、F记录在表格中,断开开关S;
③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到适当位置,增大电流,读出电流表示数I、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并将I、F记录在表格中,断开开关S;
④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
(4)实验数据记录表:
实验次数
电流大小(A)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电磁铁磁性强弱(弱、强、较强)
1
2
3
20.国家规定燃气灶须安装熄火自动保护装置,在意外熄火(如汤水溢出)时,装置能自动关闭气路。图甲为小华设计的模拟装置示意图,电源电压U=6V,定值电阻R0=200Ω.当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I≤0.02A时,衔铁K被释放从而关闭气路(未画出)启动保护,反之打开气路线电阻不计,热敏电阻Rt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中图线①所示。闭合开关S,问:
(1)电磁铁上端为 S (选填“N”或“S”)极,停止加热(意外熄火)后,随着Rt温度降低,线圈中电流将变 小 (选填“大”或“小”)。
(2)当温度为20℃时,电路的总功率是多大?
(3)装置启动保护时,Rt的最高温度是多少?
(4)若仅将Rt更换为图线②所示的热敏电阻(两只热敏电阻的吸、放热本领相同),小华发现装置启动保护的灵敏度会降低,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 由图乙可知,随着熄火后Rt温度降低,图线②所对应的热敏电阻要比图线①所对应的热敏电阻需降温至更低的温度才能启动保护,因此灵敏度降低 
解析:(1)已知电源正负极,根据电流流向,由安培定则可知,电磁继电器中电磁铁下端为N极,上端是S极,
停止加热(意外熄火)后,随着Rt温度降低,由图2中图线①知,Rt的阻值增大,线圈中电流将变小;
(2)当温度为20℃时,热敏电阻Rt=250Ω,电路的总电阻为:R=Rt+R0=250Ω+200Ω=450Ω,
(3)由图乙可知,随着熄火后Rt温度降低,图线②若仅将R1更换为图线②所对应的热敏电阻要比图线①所对应的热敏电阻需降温至更低的温度才能启动保护,因此灵敏度降低。
21.科学研究表明:冬天用38~43℃热水泡脚有利于身体健康,小牧用零花钱给妈妈买了一个电热足浴盆。图1中甲、乙是该品牌足浴盆的电路图(局部)和产品铭牌(最大功率被污染)。电路中的电动机带有按摩装置,S2为普通开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1)足浴盆中的电热丝R和电动机既能独立工作,也能同时工作。S1为温控开关,当温度低于某设定值时,开关自动闭合;当温度高于某设定值时,开关自动断开。为使足浴盆按要求工作,图2提供的电路可以接入题中“1”、“2”、“3”接线柱的是 C (选填序号)。
(2)小敏妈妈某次用足浴盆洗脚时,足浴盆正常工作,电路中总电流随时间的关系如图1丙内所示,0﹣3min为加热阶段,使水温达到预设温度;3min﹣20min电路的工作过程是 A (选填序号)
A.电动机一直工作,电热丝间歇工作
B.电热丝一直工作,电动机间歇工作
(3)足浴盆电热丝R的阻值为多少?足浴盆的最大功率为多少?
(4)上述过程中足浴盆共消耗了多少电能?
解析:(1)足浴盆中的电热丝R和电动机既能独立工作,也能同时工作。所以要求R与电动机并联,且每个支路都有开关。根据这一要求可以选择出正确的电路;图C符合条件;
(2)0﹣3min为加热阶段,可知加热时R的电流为2I,3﹣5min,电路总电流为3I,说明此时电动机也在工作,且电动机的工作为电流IM=3I﹣2I=I;
5﹣6min,电路总电流变成I,说明此时只有电动机单独工作。之后的工作状态都是如此循环;所以是电动机一直工作,电热丝间歇工作。故选择A;
(3)从图乙可以找到电动机的功率表PM=440W;工作电压U=220V;可以求出电动机的工作电流IM=I=;R单独工作的电流IR=2I=2×2A=4A,
电阻;电路的最大电流I最大=3I,所以P最大=UI最大=220V×3×2A=1320W;
(4)由丙可知,20min内,R工作了t1=8min,电动机工作了t2=17min,所以消耗的总电能:
W=UIRt1+PMt2=220V×4A×8×60s+440W×17×60s=8.712×105J;
22.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人们经常要与电梯打交道。如图甲所示是某种升降电梯的简化模型,它由轿厢、配重、电动机、钢丝绳、定滑轮等部件组成,其中轿厢的质量为780kg。电梯某次搭载一位质量为70kg的乘客上楼,轿厢启动上升的路程与时间关系(s﹣t)如图乙所示,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与时间关系(P﹣t)如图丙所示,电动机的工作效率为64%,不计钢丝绳的重力和一切摩擦。求:(g取10N/kg)
(1)当该乘客站立在静止的轿厢内时,双脚的受力面积为500cm2,则乘客对轿厢的压强为多少帕?
(2)电梯电动机启动上升10s内,电梯运动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10s内电动机消耗的电能是多少焦?
(3)电梯配重的功能是 减少电动机的负荷,省电 ,电梯配重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3)配重可以给轿厢一个向上的拉力作用,防止空载时轿厢下滑,电动机需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轿厢内的人较多,也可以减少电动机的拉力,起到省电的作用。后8s的速度v===2m/s,由P===Fv得:电动机对轿厢的拉力:F拉===2000N,
轿厢和乘客的总重力:G总=m总g=(780kg+70kg)×10N/kg=8500N,
配重的重力:G配=G总﹣F拉=8500N﹣2000N=6500N,
配重的质量:m配===650k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