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 梯形--《梯形的认识》 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 梯形--《梯形的认识》 西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17 21:1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教科书/西南师大课标版2001版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题:梯形的认识

时:
第1课时
授课对象:
四年级学生
授课者:
(一)目标确定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陈述:通过观察、操作、认识梯形。
2、教材分析:《梯形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六课时的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为平行于垂直,画垂线,点到直线的距离,解决问题,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认识梯形的特征,四边形的关系。而梯形的认识是在学生学行与垂直,划过垂线,而且学过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锻炼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认识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再介绍两种特殊的梯形,加深学生对梯形本质属性的理解,为以后学习梯形的面积和四边形的其他知识打定基础。本节课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创新的能力。
3、学情分析:在本学段中,学生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画高的方法,这些都为学习梯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对于画高这一难点在学习上还是会有些吃力。本节课就是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让他们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二)学习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猜想、讨论、验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掌握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的名称,体会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提高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及学具的摆放和动手画一画,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数学学习活动,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学习重点:理解梯形的概念,认识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学习难点:会画梯形的高。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方格纸、各种平面图形、梯形、概念图。
(三)评价任务:
1.同桌互相说一说,梯形的特点。
2.通过小组合作,自学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并且会画高。
3.动手拼一拼,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图形。
4.能独立完成课堂练习题。
为了更好的实现学习目标,使目标、教学、评价达到一致,我设计了9个学习活动,同时对每个教学环节都作出了适时的评价,以保证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四)学习过程预案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1图形引入,激起兴趣
同学们好,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什么?说出它的名字!(课件出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如果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随意交叉摆放,重叠的部分是什么图形呢?(出示课件显示重叠部分)大家观察的可真仔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梯形的认识。(板书)
学生能根据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特点,初步的认识梯形,了解转化的思想。
环节2联系生活,初步感知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梯形?谁来说一说!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生活中的梯形,我们一起来看!谁能来指一指!那你能在学具中找到梯形吗?好开始吧!请举起你手中的梯形,让大家都看到!你找对了吗?你们可真棒!请大家观察你手中的梯形,它们有什么特点?刚才大家发现了梯形有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不平行,你能用学过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吗?好,开始吧!孩子们,通过刚才的验证我们知道了: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板书)
学生由抽象的图形转化到生活当中,再由生活转化到抽象的图形,让孩子们加深印象,更深入地感知梯形。
环节3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梯形各部分还有名称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自学课本66页,我们先来看一下(活动一)自学要求:1、了解梯形上各部分的名称。2、在老师给你准备的梯形中指一指并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2、利用手中的三角尺作梯形的高,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么画高的。(课件出示)明确要求了吗?好!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始吧!一会找同学汇报!哪个小组给大家指指各部分名称,并演示一下作高的过程。(贴图形)这几个小组都汇报的特别棒,这几个孩子画的高位置一样吗?那梯形的高有多少条呢?对,梯形的高有无数条。大家刚才都自学的特别棒,出示活动二你能在方格纸上画一个梯形吗?并标出它各部分的名称!(课件出示)开始吧!评价:这个同学的动手操作能力真强!他画的又快又好!
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说出梯形的各部分名称。小组成员能够合作完成梯形的高。小组代表能比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画高的过程。大部分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汇报梯形各部分的名称以及表述画高的过程。
环节4认识特殊梯形
老师在巡视时,发现了这两位同学画的梯形(出示等腰、直角梯形粘到黑板上)。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画的梯形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样的梯形起个名字吗?你太了不起了!和数学家起的名字一样。我们把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用手边比划边说),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课件出示)活动三出示活动要求,开始拼吧!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汇报!你拼成了一个长方形,你拼的是一个等腰梯形,你拼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原来平面图形之间还有这样的练习呢!大家可真棒!
大部分学生们都能看出两个特殊梯形的特点并且准确说出他们的名字。
环节5巩固练习,拓展新知
完成基础练习1、准确找到梯形,并说出他们各部分的名称。2、判断题。拓展练习1、指出图中有几个梯形。
基础练习的1、2、全班至少85%的学生能够完成。拓展训练的1全班至少有80%的学生能够正确说出。
环节6回顾总结   
反思提升
师: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总结学习收获,教师适时、适当补充。
学生能说出梯形的特点。学生能够说出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并且会画高。学生能准确说出两种特殊梯形。
【作业设计】
基础练习:
一、先说出下面哪些图形是梯形,再分别指出这些梯形的上底、下底和腰。
二、判断
(1)梯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3)除直角梯形外,一个梯形的高一定比它的腰短。(
)?
拓展练习:
下图中有几个梯形?把它们指出来。
《梯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梯形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我设立的学习目标是
1、通过操作、观察、猜想、讨论、验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掌握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的名称,体会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提高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及学具的摆放和动手画一画,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数学学习活动,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当回过头来反思这节课,总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和许多不足的地方,具体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与联系,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
对梯形的特征研究,我努力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从众多平面图形中找到梯形,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梯形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初步感知梯形“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不平行”。在建立梯形表象过程中,让学生利用学过的验证方法进行验证。
二、精选习题,整合知识点,用足用好每道习题
本节课的知识点是比较多的,包括梯形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的特殊性、画梯形的高等,为此,该如何能够选好习题,整合知识,给学生留足思考和探究的空间,显得尤为重要。从判断是否是梯形开始,到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及高,再通过分类认识两种特殊梯形,进而认识到特殊梯形的底、腰及高的特殊性。
三、精心设计课堂中的每个问题。
  让学生自学书本66页的上底、下底、腰和高之后,我没有简单地让学生说答案,而是请一位学生上来边指边说:上底是……下底是……,这样,既有了认识的结果,同时也是对梯形各部分名称的巩固。在汇报第二个直角梯形时,其实孩子们已经看出来直角梯形的直角边也是梯形的一条高,我应该提醒孩子说出来,而不是一点都不提示,应该明确:如果梯形的一条腰和梯形的底互相垂直,那么这条腰就是梯形的高。同时学生也了解到并不是在上面的就叫上底,在下面的就叫下底。
四、我的遗憾?
在说梯形特点的时候,找的孩子太少了,应该多让学生来说一说。而且在自学梯形各部分名称的时候,应该让孩子们来说一说如何判断梯形的上下底,这样在画高的时候孩子们就不容易画错,还有这节课的板书有点少,比如梯形的高有无数条,应该也板书出来,而不是一带而过。而且在教授特殊梯形的时候,提问的学生有点太少了,在说直角梯形高的时候应该多找几个孩子说一说。
教学是一门有着缺憾的艺术。做为教者的我们,往往在执教后,都会留下或多或少的遗憾,只要我们用心思考,不断改进,我相信,我们的课堂就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