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步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步练习(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17 21:5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选择题
1.
新中国成立初期,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的代国歌是(
)
A.《大刀进行曲》
B.《八路军军歌》C.《义勇军进行曲》
D.《国际歌》
3.
周一的清晨,学校都要举行庄严肃穆的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确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遵义会议
4.
首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
A.刘少奇
B.朱德
C.周恩来
D.毛泽东
5.
随着革命的发展,中共中央所在地不断变化,下面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瑞金—北京—延安
B.瑞金—延安—北京
C.北京—瑞金—延安
D.延安—北京—瑞金
6.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纷纷发表评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此评论的主要含义是(
)
A.国内反动势力被彻底清除
B.人民实现当家做主
C.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
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7.
哪一地区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
A.新疆
B.内蒙古
C.西藏
D.海南
8.
西藏和平解放,五星红旗得以飘扬在雪域高原是在(
)
A.1949

B.1950

C.1951

D.1952

9.“将北平改名为北京,通过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的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0.
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银行”,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夜,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驻扎在那里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各种特权被一一取消。这直接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
A.提高了人民地位  B.完成了国家统一
C.加速了民族独立  D.建成了社会主义
12.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该会议内容的是(???? )
A.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B.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C.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13.
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  )
A.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统一
B.说明西藏开始进入社会主义
C.实现了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D.挫败了列强分割西藏的计划
14.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隆重举行,本次会议通过的内容有(  )
①“共同纲领” ②五星红旗为国旗
③抗美援朝 ④采用公元纪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
15.
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三大战役胜利
C.开国大典 D.三大改造完成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9

10

1
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毛泽东按动电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结合材料分析,第一个“天安门”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019
年是这次事件爆发多少周年?第二个“天安门”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个事件的意义。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
9

21
日至
30
日召开。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采用公元纪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国旗为五星红旗。会议选举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10

1
日下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决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
材料二
见下图
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1)简要说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并根据材料一归纳指出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2)材料二图片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从此,中国人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18.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请回答:
(1)这是一座纪念碑碑文的内容,你知道这座纪念碑的名字吗?建此碑是哪一会议上做出的决定?
(2)碑文中“三年以来”指中国历史上的哪一阶段?
(3)“三十年以来”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以来?它标志着什么?
(4)“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的是什么事件?它标志着什么?
(5)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怎样纪念革命先烈,怎样继承革命事业?
答案
1.B
2.C
3.C
4.D
5.B
6.B
7.C
8.C
9.C
10.D
11.C
12.A
13.C
14.B
15.C
16.
五四运动;100
周年;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17.
(1)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讨论并通过了建国的相关事宜;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等。
(2)开国大典。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18.
(1)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2)解放战争时期。
(3)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4)鸦片战争爆发。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开始。
(5)不忘记先烈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们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