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明朝的统治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17 22:3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 明朝的统治练习题
选择题
1.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出身平民,后来参加农民起义不断壮大实力,最终登上皇位,实现了“从布衣到天子”的逆转。下列人物中与刘邦称帝最相似的是(  )
A.
隋文帝
B.
唐高祖
C.
宋太祖
D.
明太祖
2.明太祖认为元朝灭亡是由于地方和朝臣权力过大所致,为了巩固统治,在地方上
( 
 )
A.设郡县
B.设刺史
C.设行中书省
D.设三司
3.为了解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下列最有价值的文物是(

A.司母戊鼎
B.甲骨文
C.锦衣卫印
D.大相国寺
4.明朝时,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  )
A.“四书”“五经”
B.唐诗
C.元曲
D.宋词
5.
“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个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这样的科举考试要求开始出现在(
)
A.
汉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6.
下列内容不属于明朝“八股取士”规定的是(  )
A.
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B.
考生的答卷,不允许有个人见解
C.
文体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
D.
考生可以针对时弊,谈古论今
7.明朝时期,景德镇以陶瓷举世闻名。最能体现其高超制瓷工艺的是(

A.青瓷
B.白瓷
C.唐三彩
D.青花瓷
8.(明太祖)朱元璋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下列不属于三司分管的是(  )
A.民政
B.司法
C.军务
D.锦衣卫
9.
明代时,盛产青花瓷并且畅销海内外的是(

A.
苏州
B.
景德镇
C.
长安
D.
北京
10.(
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在他三十一年的皇帝生涯中,从未忘记早年的艰辛。他屡屡在诏书中自称“农夫”:“朕本农夫,深知民间疾苦。”这位皇帝是
( 
 )
A.朱元璋 
B.朱棣 
 
C.朱允炆 
D.康熙帝
11.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
D

①废丞相,设三司
②设置厂卫制度
③八股取士
④设三省六部制
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据考证,“南澳1号”古沉船是一艘明代晚期的商船,船上发现了大量当时瓷窑烧制的瓷器,其中最容易找到的瓷器应该是(  )
A.越窑的青瓷
B.邢窑的白瓷
C.哥窑的冰裂纹瓷器
D.景德镇的青花瓷
二、非选择题
13.材料一:
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并逐步建立起一系列的选官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魏晋以来,实行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官员大都从各地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材料三
明朝提倡尊孔崇儒。明朝严格规定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明朝科举还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部分组成,称为“八股文”。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选官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为改变材料二中所反映史实的弊端,隋朝创立了什么样的选官制度?
唐太宗又是怎样完善这一制度的?这一制度的创立有什么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朝的科举考试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对选官制度造成了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自西汉到明朝的选官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4、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突出加强管理的两处边疆地区的名称。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中央实行丞相制度,秦朝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是百官之首。……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高级官员为相。加强皇权,分散相权,以便建立能为皇帝所控制的中央决策系统的措施。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丞相的职权。
(2)材料二中呈现的中央官制与哪一位皇帝有关,与之对应的是他采取的什么措施?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达成此目的,他在地方采取了哪些措施?
(3)据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丞相(宰相)制度的演变过程及其实质。
答案
1-5DDCAD
6-10DDBAD
11-12DD
(1)品行(或:孝廉、品德)
科举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3)实行八股取士。脱离实际,禁锢思想,被录取的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4)由推举到考试选拔的转变。
14、(1)秦朝
(2)行省制度。西藏、台湾(或琉球)。
(3)明朝。明太祖(朱元璋)。
(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15、(1)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2)答案: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强化皇权。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3)中国古代宰相制度从秦汉开始设立,以后历代逐渐削弱宰相的权利,直至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其实质是君主专制(皇权)的逐渐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