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6.1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一课时)说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6.1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一课时)说课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3-17 21:5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一课时)
一、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通过前几单元的学习,学生从化学角度认识了身边的物质,本单元开始深入、细致地研究碳和碳的氧化物;本课题主要介绍碳的单质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本节课重点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碳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同时引导学生体会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间的关系,为以后学习二氧化碳、金属等物质奠定了基础。
2.
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学生对碳单质也有一些感性认识,但不够全面系统,并且存在一些误区:比如对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归类、碳与炭不分;思维方法:对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的关系尚未构建;情感方面:他们渴望获得新知识,并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钻石、玻璃刀、铅笔芯等金刚石、石墨制品分析和探究,了解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学会对比的实验方法,提高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2.通过对金刚石、石墨的用途、性质和结构的推测、验证和分析,初步建立“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学科思想。
3.通过对碳单质在生产、生活中用途的认识,体会化学的应用价值和社会价值。
4.通过对碳单质的研究进展的了解,认识物质的多样性,感受物质的微观结构美,形成科学是发展的观点。
三、教学流程
情景线:
炭翁开店
炭翁之宝
炭翁新品
炭翁更匾
碳翁新传
活动线:
合作探究
分析推理
观察思考
交流讨论
归纳应用
知识线:
木炭、活
金刚石的
C60,石墨
区分
碳单质
性炭和石
物理性质
烯的结构
炭与碳
知识网
墨的物理
和用途,
性质和用
性质和用
物质结构


性质和用
途的关系
思想方法线:
实验探究法、对比分析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思想、学科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难点: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五、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实验探究法,分析推理法,多媒体教学法。
六、教学资源
1.仪器药品:自制简易净水器(
U型管、注射器),烧杯,电池组,导线,灯泡,红墨水,铅笔,活性炭粉,木炭粉。
2.其他资源:多媒体,导学案等。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炭翁开店探究新知
播放《卖炭翁》flash。【提问】:卖炭翁卖的是什么炭?(板书)卖炭翁经营的产品单一,生活悲苦,新时代的卖炭翁在网上开了全国连锁店,开发了新的产品展示现代卖炭翁商店的图片。【提问】:同学们猜猜现在的卖炭翁卖什么炭呢?(板书)【合作探究一】探究木炭、活性炭有哪些物理性质。实验1:观察木炭颜色状态,用手掰一掰,观察广口瓶中活性炭粉的颜色、状态。实验2:利用烧杯、U型管、注射器做木炭、活性炭吸附性的对比实验展示自制简易净水器,(两个注射器和两个U型管中先加一层棉花,再分别加入木炭粉和活性炭粉),讲解实验要点。将学生分为三大组,每一大组分为两个小组。第一大组用烧杯做实验,第二大组用U型管做实验,第三大组用注射器做实验。木炭、活性炭还能吸附有异味的气体,播放木炭吸附NO2的视频(板书)。【提问】它们的吸附性可以应用到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呢?展示图片。我们再次来到卖炭翁商店里发现还经营炭黑和焦炭,介绍两者的用途,展示图片。我们生活中熟悉的这些物质都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一种碳单质——石墨的微小晶体。介绍石墨和铅笔的小知识。【合作探究二】下面我们用铅笔芯做两个实验,探究石墨的物理性质,展示导电装置,介绍实验要点,
实验3:用镊子刮下一些铅笔屑,用手摸一摸铅笔屑。实验4:将导线套在铅笔芯两端,拧紧,将鱼嘴夹夹在电池组两端,观察小灯泡是否变亮,实验完毕将鱼嘴夹取下。引导学生总结石墨的物理性质(板书)。【提问】石墨的每个物理性质,决定它有什么相应的用途呢?展示石墨用途的图片。(板书)石墨的物理性质、用途。
观看动画片,体会卖炭翁的生活艰辛。回答问题:古代卖炭翁卖的是木炭。回答问题:
竹炭,活性炭。小组同学合作进行探究实验。学生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第一大组在两个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红墨水,分别加入等量的木炭粉和活性炭粉,对比观察水的颜色。第二大组学生用U型管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实验,在一个装有木炭粉的U型管中加入红墨水,在另一个装有活性炭粉的U型管中加入等量的红墨水,对比过滤水的颜色。第三大组的学生用注射器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实验,在一个装有木炭粉的注射器中加入红墨水,在另一个装有活性炭粉的注射器中加入等量的红墨水,对比过滤水的颜色。填写实验导学案。观看视频。总结木炭、活性炭的物理性质。学生回答:净水,脱色,空气净化等。倾听,观看图片。小组同学合作进行探究实验。学生摸一摸铅笔屑。连接装置,观察现象,小灯泡变亮。填写实验导学案。回答问题:可做铅笔芯,电极,润滑剂。学生小结。
通过精美的动画,引起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引出木炭这一物质。从新的情景中引出活性炭这一物质。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实验,了解木炭、活性炭的物理性质,并学会对比的实验方法,提高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木炭吸附有异味的气体。了解木炭、活性炭的用途。了解炭黑、焦炭的用途。让学生明确物质分类。感受石墨的润滑性。探究石墨的导电性。了解石墨的用途,培养学生总结能力。
环节二炭翁之宝构建新知
在卖炭翁商店我还发现了金伯利品牌。【提问】同学们知道金伯利是什么品牌?展示金伯利城市图片。钻石就是由金刚石打磨出来的,金刚石有什么用途呢?展示金刚石用途的图片,这些用途可以推知金刚石有什么样的物理性质呢?(板书)金刚石物理性质,用途。展示硬度的小知识。【提问】我们对比分析金刚石和石墨,思考:同是又碳元素组成的碳单质,为什么他们的物理性质有这么大的差异?播放金刚石石墨结构视频。分析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交流讨论一】那么活性炭的吸附性由什么决定的呢?【交流讨论二】1.用什么原料制人造金刚石呢?2.这是什么变化?3.改变什么呢?
学生回答:钻石。观看图片,思考问题。
通过图片回答金刚石可做钻石,玻璃刀,钻头。并推知金刚石透明,坚硬。阅读。观察板书,对比分析。观看视频。分析讨论,总结: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结构决定了它的吸附性。用同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石墨。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改变它们的结构。
承上启下过渡到金刚石的学习。了解金伯利的来历。通过用途推知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开阔视野。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新的思维方法。应用学到的思维方法。加深学生对金刚石、石墨是不同的物质的理解。
环节三炭翁新品拓展新知
卖炭翁又引进了一系列高端的碳单质产品,播放视频了解C60,播放习主席访问曼彻斯特大学石墨烯研究所的新闻。展示图片碳纳米管。【交流讨论三】1.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吗?2.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混合物吗?3.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
观看视频,了解C60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及石墨烯的相关发展。阅读教材,了解碳纳米管。交流讨论,分享结论。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同种元素可以组成混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通过对碳单质的研究进展的了解,认识物质的多样性,感受物质的微观结构美,形成科学是发展的观点。同时,突破难点,解决易错点。
环节四炭翁更匾深化新知
【提问】卖炭翁经营这么多种碳单质,这个炭字还合适吗?改成哪个字更贴切呢?
交流讨论,改成石字旁的碳字。
使学生区分碳与炭,解决易错点。
环节五碳翁新传巩固新知
【情景剧】《小小卖碳翁》。展示《卖碳翁新传》。
学生展示。学生阅读、思考。
巩固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记住他们的物理性质,并能说出相应的用途,初步学会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维方法。同时认识了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充分体会到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因为有了化学,才有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因为有了化学,才有了多姿多彩的生活,同学们努力学习化学吧,也许下一种碳单质就是由你发现的!
布置作业
结合本节知识及上网查阅资料,为《卖碳翁》连锁店制作一期宣传简报。家庭小实验:自制炭黑。
八.板书设计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一课时)
C60
吸附性
疏松多孔
炭黑、木炭、活性炭、焦炭(混合物)
石墨———————碳的单质——————金刚石
铅笔
润滑剂
电池
用途
钻石
玻璃刀
钻头
体现
决定
深灰色
润滑性
导电性
物理性质
透明
天然最硬
质软
体现
决定
强折光性
结构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九、教学反思
我以炭翁开店、炭翁之宝、炭翁新品、炭翁更匾、碳翁新传为教学情境,以驱动问题为导向,以实验探究为载体,通过探究实验、图片展示、实物出示和视频播放等方式,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巧妙结合,同时将合作探究、分析推理、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归纳应用的学习活动融入其中,使学生不仅学到相应的知识,学会了方法,还体验了探究的乐趣,初步形成化学思想观念,提升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