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7.1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说课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7.1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说课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3-17 22:0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第七单元
课题一
《燃烧和灭火》
第一课时
说课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作用
《燃烧和灭火》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一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知道一些物质能燃烧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并且在内容编排上更加贴近生活。通过学习,学生再次体会到化学研究的就是我们身边的物质,同时对于增强化学教学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常见灭火器的使用和火场逃生常识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锻炼设计方案,动手实验,语言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增强防安全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过程
二、学情分析
我所执教的学校是一所乡镇学校,从整体情况来看,薄弱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一般,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浓厚,尤其对化学实验很感兴趣。在认知方面,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蜡烛、红磷、木炭、铁丝等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为本节课的学习作好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在能力方面,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于探究式教学也越来越适应,而且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三、教法与学法的选取
(一)教法分析
由于本节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燃烧现象比较熟悉,所以在解决本节课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这两个重点问题上,我将采用“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这一理念,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结构为基奠,采用探究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以合作交流为载体,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影视资料、演示实验、学生动手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以期达到预定教学目标。
(二)学法指导
基于学情和教材特点,本节课学生将采用合作探究、分析归纳的学习方法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过程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本节课设计中,我将以导为主向(创设情境、激趣引课)、以学为主体(合作探究,提升能力,)、以练为主渠(及时检测、学以致用),以结为主线(总结反思,巩固提升),以拓为主意(拓展延伸,回归生活)体现新课程理念。
(一)导——创设情境、激趣引课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如果说上课能提供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将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将以问题导入,“相信纸杯可以烧开水吗?”当学生感到疑惑并充满好奇时,演示“纸杯烧开水”实验,让学生清晰地看见水被烧开到沸腾的现象。这与学生认为纸杯很容易被点燃的固有思维形成强烈的冲击,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最后告知学生纸杯能够烧开水的原理就藏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学——合作探究,提升能力
既然要研究燃烧和灭火,首先,学生要对“什么是燃烧?”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燃烧概念的理解程度是突破本节重难点的一个基础。因此,我将让学生回顾生活中木材、蜡烛等物质燃烧的共同点,从学生熟悉的燃烧现象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燃烧的概念。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联想生活实际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环节一、探究燃烧的条件
有了燃烧的概念这一基础,在探究燃烧的条件这个重点问题上,将直接引导学生根据对燃烧概念的理解来对燃烧所需要的条件进行大胆的猜想,并引导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木条、小石块、小煤块等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自主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讨论设计实验之前,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1、先讨论确定实验方案再动手实验,2、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注意实验安全,3、实验结束以后迅速收好实验仪器。整个探究过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所在,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将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在学生需要时及时给出指导和建议。实验结束以后,由各组学生代表汇报该组实验方案、实验现象以及得出的实验结论。
设计意图:
1、通过概念提出猜想,培养学生通过真切的感性认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在学生活动之前提出要求,既保障了课堂效率,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3、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最大程度的使每一位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既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真正的主人,也在发现问题、讨论解决时,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探究的曲折与乐趣,突破难点的同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环节二、白磷燃烧实验
演示白磷燃烧实验,考虑到空气污染问题和实验的安全性,我将课本上的实验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实验演示的过程中,通过水中的白磷,试管中的白磷和红磷不同的现象来引导学生对燃烧的条件有进一步明确、清晰的认识,认识到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此时,趁热打铁,回到纸杯烧开水的实验,引导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对实验进行揭秘。
设计意图:
1、改进实验,将实验在密封体系中进行,体现了绿色化学的理念。
2、对实验进行揭秘,前后呼应,既解决了学生课前的疑问,又增强了学生对燃烧条件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环节三、灭火的原理
引导学生思考课本上讨论题中油锅、纸箱、森林着火用的灭火方法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对比燃烧所需要的条件引导学生总结出灭火的原理即是破坏燃烧条件,且破坏其一即可。
学生活动——
“灭火大比拼”此前,学生虽然对日常生活中的灭火方法比较熟悉,但未与灭火原理相联系,因此,将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将蜡烛熄灭,并解释该方法的灭火原理。
设计意图: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将理论升华到实践,让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灵活运用。选用不同的灭火方法也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发散性。
环节四、联系生活
灭火器在校园中,商场里,图书馆内都是随处可见,但学生对灭火器仍然感到非常陌生,且不知该如何使用,对于这一现象,我将把灭火器带入课堂,并利用一段视频资源为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灭火器及其使用方法。最后,向学生普及一些火场中逃生自救的小常识。
设计意图:
1、将灭火器带入课堂,走近学生,可消除学生对灭火器的陌生感,进而利用直观的视频画面和解说使学生充分了解常见灭火器的使用。
2、通过普及火场逃生常识让学生明白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是服务于生活,并增强学生的防火安全意识。
(三)练——及时检测、学以致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因此,我将给学生出示几道与生活有关的练习题。
设计意图:
用实际问题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于查漏补缺,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既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知识,又使学生领会到化学是一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它能指导和改变我们的生活,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四)结——总结反思,巩固提升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学生及时复习,可加深记忆痕迹。但临近下课,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分散,一味的讲解很难达到总结巩固的目的。所以,我将摒弃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而是引导学生结合板书自己去归纳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共同获取知识,在归纳总结中提高自学能力,从而享受成功的乐趣。
(五)拓——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延伸任务:找一找校园中哪些地方有灭火器,并阅读灭火器铭牌上的内容,了解其原理及使用方法。
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2、把知识再次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体会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与生活,从而感受学习的重要性和快乐。
五、板书设计
燃烧和灭火
可燃物
氧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
设计意图:
这样设计板书直观明了,突出了教学重点,有利于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构建知识框架。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由生活中燃烧现象得出燃烧概念,由燃烧概念引发对燃烧条件的猜想及探究,也由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法归纳总结出灭火的原理,并将灭火的原理运用于生活之中,为学生普及常见灭火器的使用和火场逃生自救的方法,整堂课成功贯穿了“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这一理念。本节课所选材料,也多都是生活中看似不起眼、不经意的东西,如纸杯,蜡烛,沙土,抹布等,通过在课堂上的演绎、变化,实现了由科学世界向现实生活的回归,让学生感到化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但是,再好的设计也会存在不足。在进行白磷燃烧实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关注实验现象,对于实验装置的改进,课堂上只是一笔带过,没有向学生明确地讲明其改进原理,忽略了鼓励学生养成对科学进行大胆探索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尽管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但我会时刻带着各位专家的期待和鼓励,在教育教学的路上,热情不断的追求和探索!?
以上说课,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缺一不可
缺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