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
1.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能正确计算混合运算试题。
2.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3.能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4.进一步提高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引导学生经历整理所学相关知识的过程,并通过一定的综合练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6.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应用加法运算律和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多媒体课件。
一、引入复习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小数,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二、指导复习
1.复习四则运算。
(1)复习加、减、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指导学生完成第109页总复习中第1题的(1)(2)(3)题。
(2)复习小数的加、减法。
指导学生完成下列各题。
3.4+1.53=
2.61-2.5=
3.19+5.27=
8.34-5.96=
指名说一说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口答引导学生归纳如下:
相同点:
a.相同数位对齐;
b.从最低位算起;
c.在加法中,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在减法中,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却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不同点:
小数加、减法计算中,要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并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而整数加、减法计算中,得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3)复习混合运算。(整数与小数)
①指导学生完成下列各题。
39+[20÷(5×4)]
0×(985+763)
3.1+5.23-6.71
2.6-0.58-0.97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反馈、交流。
全班交流时,教师提问学生整数与小数的混合运算遵循的法则一样吗?然后说一说混合运算的顺序,并引导学生归纳如下:
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算式,一般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既含有加、减,又含有乘、除的算式,应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可以同时算的,要同时算。
含有中(或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中(或小)括号里面的运算,再算中(或小)括号外面的运算。
②补充练习。
4.5-2.83+5.76 12.78-(10-7.25)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集体订正。集体订正时,教师强调: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
2.复习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1)复习整数运算定律。
先让学生想一想: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然后指名口答,进行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口答,教师整理并板书如下:
①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②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或a×(b+c)=a×b+a×c
(2)复习简便计算。
教师指出: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出示下列补充练习题:
125+87+75 99×86 35×18+82×35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集体订正。集体订正时指名板书,并让板书的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的依据是什么。
(3)复习小数的运算定律。
整数的加法定律能推广到小数吗?请简便计算下列各题。
3.1+2.56+6.9
7.88+2.3-5.68
三、指导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111页“练习二十五”的相关练习题。
1.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全班集体订正时,教师根据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本题要求验算,交流时,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验算方法,并让学生说一说验算过程的依据是什么。
2.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组织全班核对。
3.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运算,要求学生合理地选择适当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说说这些计算的依据。
4.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集体订正。集体订正时,教师指名板演,并让板演的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的依据。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外作业
完成教材习题和同步练习册对应练习。
甲、乙两数的和是43.648,如果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数就等于乙数。甲、乙两数分别是多少?
【答案】甲是39.68,乙是3.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