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短文三篇 课件(21张)——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0 短文三篇 课件(21张)——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7 22:0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法)


蒙田(1533—1592),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散文家。出身新贵族,辞官回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户读书思考。但是他也喜欢出游,他把读书心得、旅途见闻、日常感想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成《随笔集》
蒙田《随笔集》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同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经典

【走进蒙田】
  第一段:从“度日”谈起,阐释了对生命的认识,阐释为什么要热爱生命。
第二段:过渡。
第三段:揭示生的本质即死,阐释怎样热爱生命。
【整体把握】
1.作者在第一段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表现在哪些地方?
日子分为两种对比:
“坏日子”要“消磨”、“要飞快的去‘度’”;
“好日子”要“慢慢”“细细地”“赏玩”“领略”“品尝”。
“哲人”和“我”对生命的不同看法作对比:
他们“打发”、“消磨”、“无视”它,认为生命是“苦事”、“贱物”;
“我认为生命是”“值得称颂”、“富有乐趣”,是“自然的厚赐”,“是优越无比的”

【理解分析】
【理解分析】
2.
“我”热爱生命,但为什么“对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
因为乐于生的人好好地享受了生活,对于死亡就不会感到遗憾。而“我”热爱生活,“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当需要告别人生的时候,“我”会毫不惋惜。
【理解分析】
3.一、三段内容各有什么侧重点?
第一段侧重从不同的生活态度,表明为什么要热爱生活。
第三段着重从生与死,生命的短暂谈怎样热爱生命──抓紧时间、有效利用时间、使生命过得丰盈充实。
“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就感到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
【深入思考】
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关心生活,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更好地享受生活。
【深入思考】
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用“丰盈充实”的生活使生命相对延长。
【深入思考】
【内容总结】
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享受生命赋予的快乐,让生活过得丰盈充实,对于死亡也不会感到苦恼。
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苏格拉底
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
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尔
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谚语
【人生名言】
善待生命
人生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
???但我可以扩展它的宽度
我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
???但我可以时时展现笑容
我不能全然预知明天
???但我可以充分利用今天
我不能要求事事顺利
??但我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学会善待生命
善待自己
???人生便少了许多遗憾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法)
帕斯卡尔
  
  莱兹·帕斯卡尔,法国17世纪最具天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一生体弱多病,只活了三十九岁,但在身后却为自己留下了高耸的纪念碑。他的主要著作是《外省通信》和《思想录》。
【作者简介】
  帕斯卡尔的思想深受另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蒙田的影响。蒙田认为思想很难保留和捕捉,因为人的记忆能力差,念头过多,要捕捉到有价值的思想全靠运气。于是帕斯卡尔追随蒙田《随笔录》的方式,记录下偶然闪现出的思想,并保持原貌,这就是《思想录》。这些零星无序的思想比逻辑演绎的思想更加真实、细致,是一种智慧而不是胡思乱想。
【作者简介】
  第一段
(1)
:人与自然界的万物区别开来的主要标志是人能够思想。
  第二段(2-4):提出“思想形成人的伟大”的观点。
  第三段(5):指出人追求自己的尊严,应求之于思想的规定。
【整体把握】
为什么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苇草:脆弱
 人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
思想:
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
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
宇宙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概括宇宙。
  
【深入理解】
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人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
  
【深入理解】


(美)富尔格姆
第一部分:,提出文章的观点“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我都在幼儿园就学过。”
第二部分:列出十七条信条,并加以归纳阐释。
第三部分:突出十七条中的一条:出门时手拉手,紧挨在一起。强调人与人要团结,要关爱,要有集体精神。
【整体把握】
【合作交流】
哪一条触动了你?引发了你这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