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教案)
考考你的眼力:
你能在120秒之内找出下面两组图片的不同吗?(每组有五处不同)
(轻松一下!让学生谈谈找茬的心得。其实病句和找茬一样都有一定的规律,引导学生善于总结知识点的规律,做题争取做到又快又准。)
留意句中的并列短语
句中有并列成分,应考虑语序是否得当,搭配是否恰当,照应是否明确,并列词语有无从属或交叉关系,前后是否照应。
1.留意并列词语语序有无不当,注意不是并列关系
例(1)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要求。(“听取”与“研究”换位)
(2)学生、领导和老师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老师”和“领导”换位)
(3)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出版物”包括“报刊”,“报刊”包括“杂志”)
2.留意并列词语与其他成分搭配有无不当
(1)并列短语充当句子的主语时,常常会和谓语、宾语不搭配。
例
A: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和伟大的形象,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革命品质”与“浮现”不搭配)
??
B: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工业和农业”与“国家”不搭配)
(2)并列短语充当句子的谓语时,常常会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1:在今年全区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各级领导要求我们,一定要改进和提高复习质量,确保学科成绩稳步上升。(“改进和提高”与“质量”不搭配)
例2:一举占领和歼灭敌人高地上留守的一个团。(“占领和歼灭”与“一个团”不搭配)
(3)并列短语充当句子的宾语时,常常不能和谓语搭配。
例: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看到”与“乡音”不搭配)
例: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安排”后面是由四个并列短语组成的宾语,显然,“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不能与谓语“安排”搭配)
(4)并列短语充当句子的修饰成分,往往和中心语不能搭配。
例:围绕“农民增收”这一问题,该信用社大力支持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重点向特色化、优质化、技术化农户优先发放贷款。(“优质化”与“农户”不搭配)
例:要掌握走私犯活动的规律,以便稳准狠地识别和打击他们。(“稳准狠”与“识别”不搭配)
例: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都被他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清晰的思路”与“感染”不搭配)
(5)句中出现了两组并列短语,留意它们往往不能构成对应关系。
例:由于各地、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菜篮子”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菜篮子”产品由长期短缺、品种单调到品种丰富多样、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转折。(前后两个并列词语不照应)
例: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前后两个并列词语不照应)
3
.留意并列词语可能造成歧义
???
例: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存入了两家银行。(“和”既作连词又可作介词)
(结合练习中的例子讲解知识点,再将知识点总结,制成表格如下,让知识点更直观具体。)
特征
具体描述
常见语病
例子
并列成分
并列的名词
有包含交叉关系
报刊和杂志
语序问题
个人、社会、集体
和附属词产生歧义
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80%的男人和女人
并列的动词
和前后的名词不搭配
增强和提高水平
和主语不搭配
他的思路启发感染了我
语序问题
提高并保障民生
并列的主语或谓语
相互之间不搭配
士兵和武器全部放假
他的思路启发感染了我
并列的形容词副词
重复或矛盾
差不多快写完了
日前正在排练
留意句中的介词和连词
1、当句子以介词“为了、由于、通过、经过、对、对于、作为、关于、在……中
、当------的时候、
在、
当、从”
等开头时,要检查句子是否缺主语。
例1: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小。(删去“在”“中”)
例2:在校庆八十周年展出的一系列图画作品,完全是由004级文科班学生创作的。(删去“在”)
2、(1)介词“与”“和”“对”“对于”等在句中,考虑主客是否搞颠倒.,
例3: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考试,对于一些商家已经成为一种谋取巨大利益的“副业”,因此便对其推波助澜,煽风点火,唯恐其不瘟不火。(在“商家”后加“来说”)
例4: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起来大不相同。(应是“今年”和“去年”比较)
例5.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确实很熟悉的。(应为“对青年人来说”、“对四十岁以上的人来说”)
(2)如果句中有“关于”“对”“对于”考虑是否混淆了三个词的用法
例:3月17日六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大事做了详细报道。(“关于”改为“对”)
(结合练习中的例子讲解知识点,再将知识点总结,制成表格如下,让知识点更直观具体。)
特征
具体描述
常见语病
例子
介词
介词在主语前
(动词在主语前)
主语残缺
经过他的帮助,使我认识到……
打开课本,是一个丰富的世界。
介词在主语后
换主语,结构混乱
老师经过讲解,我们明白了……
介词“对”或“对于”
主客倒置
这门课对于我们很难。
两词混用
对于减少浪费很重要
介词“为”
或“组成”“构成”
或“动词在后”
前面缺少“以”“由”
(以)他为中心的领导小组
面对(由)明星组成的球队
句式杂糅
本着以……为原则
xx的成分是xx、xx组成的
留意关联词 .
关于关联词常出错的情况:
1、关联词语成对用,要注意关联词与主语的位置是否颠倒。(句子前后主语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后;前后主语不一致关联词放在主语前。)
2、分句顺序是否正确(特别是递进复句),分句间关系同关联词是否吻合,
3、关联词是否搭配,分句间有无必然的逻辑关系,分句间语意自然形成的关系是否与关联词所表达的关系相符,尤其要防止强加因果。
例1:由于技术水平低,这些产品的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高。(前后主语不一致)
例2:这本书出版好几年了,所以作者最近作了较大修改。(“出版好几年”不能作为“做较大修改”的理由)
例3:此次植树助学公益活动,不仅能加快京郊地区的绿化建设,而且种下的主要是晚秋贡梨的树苗。(无递进关系且前后顺序颠倒)
例4: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的一步。(递进关系,前后顺序颠倒)
例5: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根树枝。(缺必要的关联词,在后各分句前加“而且”)
例6:.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关联词搭配不当,应为必要条件,用“只有……才”)
(结合练习中的例子讲解知识点,再将知识点总结,制成表格如下,让知识点更直观具体。)
留意句中的两面词或否定词
两面词往往前后不照应,句中如果出现多个否定词往往否定不当。即出现“是否”“是不是”“能否”“能不能”“好不好”等词,考虑是否存在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语病。.否定、多重否定加反问考虑语意是否明确
例
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能否”与“无疑”不搭配)
留意句中的近义词看是否重复累赘?
句中出现“十分”
“非常”“很”
“过分”等副词,考虑有没有造成语义的重复。
句中前后两个词由于习惯说法常常会造成语义重复。注意避免某些词语意义的重复,如人民生灵涂炭、群众民怨沸腾、浑身遍体鳞伤、许多莘莘学子、值得可歌可泣、正方兴未艾、各自分道扬镳、独自孑然一身、被人贻笑大方、付诸于、他们俩人、我的拙作、您的令尊、大约……左右互相厮打、这其中、这期间、见诸于、亲眼目睹、共同协商、非常嗜好、过度酗酒、一致公认、前来光顾、开始启动、无故旷课、热切渴望、悬殊很大、多年的夙愿、可堪称、致信给、留下的遗毒、至少------以上、万一若、切忌不要贪睡、涉及到、被------所接受、年轻的小伙子、并非是、从心里由衷感谢、将近4%以上、囊括全部、先进楷模、突然恍然大悟、这个中原因等
例:.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万一”和“若”重复)
例:随着通讯日渐发达,收集几乎成为大家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删去“不可缺少”)
留意代词?病句考题中出现代词,往往有指代不明的毛病。
例.:今天老师又在班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自己”指代不明)
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指代不明)
例: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我的进步很大,因为老师对自己都是严格要求的。(“自己”指代不明)
读句子显得特别别扭,要当心句式杂糅。
例:有的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太重造成的。(“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与“是心理负担太重造成的”两句杂糅)
例:中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关键在于人生观在起决定作用。(“关键在于人生观”和“人生观在起决定作用”杂糅在一起)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杂糅格式(括号内为正确的形式):
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
是为了------为目的的(是为了------,------为目的的)
??
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由于------下(由于------,在------下)
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
???
经过------下(经过------,在------下)
借口------为名(借口是------,以------为名)??????
因为------的原因(因为------,是------的原因)
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靠------取得的)??
????
大多以------为主(多是------,以------为主)
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由------配制而成的)
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
留意数量词和集体概念的的词语?要考虑搭配是否恰当,是否歧义。
??
例:想起过去500多个岁月,我不禁流下了眼泪。(“500多个”不能修饰集体概念的名词)
例: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表降低,减少只能用分数)
例:.三个学校的学生会干部在教导处开会,研究本学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问题。(表意不明,是“三个学校”还是“三个学生会干部”)
特征
具体描述
常见语病
例子
数量词
平均值(均价、速度等)
和“每”重复
每个人的平均年龄
数量大小范围
表述重复
至少……以上、接近50左右
数量减少降低使用了倍数
不合逻辑
减产5倍
日期、时间
具体时间日期
使用不当、重复
截止时间是……
截至7号到8号
1、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嫦娥二号”航天飞行器在圆满完成了探月任务后,飞离月球,开始新的宇宙探测之旅。
B.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所以,食品生产企业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
C.在世人的广泛关注下,“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终于如期成功举办了。
D.为让市民及时了解更多更新的信息,南京市在网络上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微博城市广场。
B
下面是某位主持人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几处语病,请按要求修改。
夏季是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做好饮食卫生工作是目前我们的当务之急。今天,
我们有幸请来了从事肠道疾病研究多年,在问内医学界小有名气的王健教授。他将用生动
的案制告诉大家,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做法并非没有问题,只要及时纠正,才能获得健康。
①文中有一处重复累赘,应删去“
▲
”一词。
②文中有一处语言不得体,应将“”改为“
▲
”。
③文中有一处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
▲
”改为“
▲
”。
①删去“目前”一词②“小有名气”改为”很有影响”(或“卓有成就”、“享有盛誉”等)③“只要”改为“只有”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B.在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
C.王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D.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A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生活如旅行,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能更好地(
)生命的美好,觅得怡心的美景。
享受思考的乐趣,就要让思考绕过一道弯,多角度(
)那难得一见的美景。只要多角度思考,才能察事物之全貌,品难见见之美景。关于人生,我们不妨多角度地思考一番:我们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可以是最可爱的;我们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可以是最勤奋的;
,
。这一切表明,角度犹如思考的魔方。
(2)文中画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1分)
修改后为:
(2)(1分,关联词错误,“只要……就”的句式不得分)只有多角度思考,才能察事物之全貌,品难见之美景。(多角度思考,才能察事物之全貌,品难见之美景。)
5、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近年来,韩国学习汉语的人数迅速增加。①韩国人掀起了学习汉语。②汉语取代日语成为韩国第二外语的原因,是因为韩国人敏感地意识到中国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
修改①:
。
修改②:
。
修改①:韩国人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
修改②:汉语之所以取代日语成为韩国第二外语,是因为韩国人敏感地意识到中国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把它们找出来,加以改正。
文化与修养共存,智慧与幸福同在。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①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②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③如果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①处,杂糅,删去“的过程”。②处,一面和两面搭配不当,在“养成”前添加“能否”;或将“能否”删去。③处,语序不当,把“从小”调到“培养”前。(每处1分)
7、下面语段中,表述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
A为建设“富裕、文明、秀美”的新扬州,我市开展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B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有效的工作和广泛的宣传,扬州市民的文明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C但是,文明也要看到身边还存在不文明现象,少数人的文明习惯还没有养成,与“创建”要求还有距离。
D文明只要不断提高文明意识,从小事做起,才能真正养成文明的好习惯。
C。A项缺少成分“的活动”。B项语序颠倒应为“广泛的宣传和有效的工作”。D项搭配不当应为“只有……才……”。?
下列语段有好几处毛病,请用规定的符号直接在原文上修改。(不超过4处)
清华,中国高等学府的代表。它百年沧桑,始终屹立于教育高峰。即使时光流转,但精英之风采,长久留存。海峡两岸清华的合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在这百年校庆之际,“新派文史”栏目与“看历史”杂志联手,共举“百年清华”盛典。无论你是社会名流,还是普通一员,只要对“清华”二字心存感慨,皆可一诉感想写信给这所百年学府。
(1)“百年沧桑”前面加上动词“历经”;(2)关联词语不搭配,“即使”改为“虽”或“虽然”,删掉也可以;(3)“海峡两岸清华的合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与本段内容无关,删掉;(4)“看历史”改为《看历史》;(5)“一诉感想”与“写信给这所百年学府”调换位置。(改对1处得1分,得满分3分为止。其他改法,只要合理也可。)?
9、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铁军情·盐阜情》纪念新四军重建军部七十周年音乐会在央视三套播出。这场音乐会让全国观众在享受高品位的视听艺术盛宴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水绿盐城”的崭新风貌和独特mèi力。央视已把这场音乐会成为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的重头戏之一,在央视频道多次播出。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盛宴______________
崭新______________
mèi力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shèng
zhǎn
魅
(2)将“成为”改为“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