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八下 第7单元第2章第2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八下 第7单元第2章第2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课件(2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3-19 16:1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通过用心学习,你将知道
基因、DNA、染色体和细胞核四者之间的关系
体细胞中基因、DNA、染色体存在的规律
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规律
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
一: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的关系
阅读教材29页最后三个自然段,画出描述这四者关系的语句,同座尝试说出它们的关系
基因在哪里?
生物体
细胞
染色体
基因
DNA
细胞核
DNA
蛋白质
染色体
基因1
基因2
细胞核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细胞核
染色体
DNA
蛋白质


二:体细胞中染色体、DNA和基因存在的规律
物种
染色体数
(体细胞)
DNA数
(体细胞)
猩猩
(24对)
(24对)
果蝇
(4对)
(4对)
玉米
(10对)
(10对)
水稻
(12对)
(12对)
1.不同生物的细胞内(
)和(
)数目不同
2.
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
)存在,DNA也是(
)存在的,
3同一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与DNA数量(

分析以上表格数据可知
染色体
DNA
成对
成对
相同



人的体细胞中,基因怎样存在?
因为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的,所以基因也是(
)的,而且位于成对染色体的(
)位置上.
成对
相同
32对
20对
12对
4对
10对
23对
性腺发育不良
缺少一条X染色体
病因:
症状:
常见于女性。身体矮小;肘外翻;显蹼颈。性腺发育不良,乳房不发育,故无生育能力。30%伴有先天性心脏病。
认真阅读教材第31页最后一个自然段,完成学案任务三
三:染色体在生物体生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1883年,比利时的胚胎学家比耐登
马蛔虫
(2对染色体)
精子
卵细胞
受精卵
(2对染色体)
生殖细胞
(2条染色体)
(2条染色体)
2、1890年---1891年德国科学家对多种
生物观察研究,证实: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 
 ,且不是
一半,是
染色体各有一条中进入
精子或卵细胞。
减少一半 
任意的
每对
形成精子(23条)(染色体减少一半)
形成精子的细胞(23对)
形成卵细胞(23条)(染色体减少一半)
形成卵细胞的细胞(23对)
卵细胞(23条)
精子(23条)
受精卵(46条23对)
父方
×
母方
23对染色体
23对染色体
生殖细胞:
亲代:
子代:
23条
23条
23对
1.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精子
卵细胞
受精卵
2.子代的每对染色体中,都是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
A
a
A
a
四: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