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某些金属
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
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
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南宋时期的“南海一号”黄金手镯仍然金光闪闪;打捞出水的一万多枚铜钱保存较好,可记载古船沉没时间;古船携带的铁锅却锈蚀严重,变成了铁疙瘩。
情景引入
镁在空气中燃烧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铁在氧气中燃烧
你学过哪些金属与O2的反应?
实
验
现
象
化学方程式
铝、镁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
?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铜在高温时与氧气反应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点燃
高温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3Fe+2O2
=
Fe3O4
生成白色固体
由红色变为黑色
4Al+3O2=2Al2O3
2Mg+O2=2MgO
2Cu+O2
=
2CuO
【发现规律】
我们从上述实验事实可以发现:
(1)镁、铝比较活泼;
(2)铁、铜次之;
(3)金最不活泼(“真金不怕火炼”)。
(1)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那么为什么我们用的餐
具等日常用品有许多是用铝制的?
这是由于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
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
止铝的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思考】
(2)为何不宜用钢刷来擦洗铝制餐具呢?
若用钢刷擦洗铝制品,容易把氧化铝薄膜除掉,从而起不到保护作用。(一般不用钢丝球清洗)
(3)为何铝比铁活泼,可是铁比铝更容易生锈?
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疏松的铁锈(主要
成分是氧化铁)
【归纳结论】
1.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一:
可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或者相同条件下反应现象的剧烈程度进行判断
2.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温故知新】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药品:
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
Zn
+
H2SO4
=
ZnSO4
+
H2↑
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实验步骤】
B组: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
并比较
发生的现象。
A组:在4支试管里分别放入两小块铜、铁、锌、镁,再分别加入约5
mL稀盐酸,观察现象,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如果有气体生成,判断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
铜放入酸中
铁与酸反应
锌与酸反应
镁与酸反应
讨论:观察这幅图,你有何感想?
我快完
蛋了!
无所谓,我无所谓…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我一点儿
也不在乎!
金属与盐酸的反应
(A组:金属与稀盐酸反应)
金属
现
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镁
锌
铁
铜
反应缓慢,产生气泡,形成浅绿色的溶液
没有明显变化
Fe+2HCl==FeCl2+H2↑
Zn+2HCl==ZnCl2+H2
↑
Mg+2HCl==MgCl2+H2↑
反应较剧烈,产生大量的气泡,放出热量,形成无色的溶液
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的气泡,放出热量,形成无色的溶液
+2
氯化亚铁
(B组:金属与稀硫酸反应)
金属
现
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镁
锌
铁
铜
Mg+H2SO4==MgSO4+H2↑
Zn+
H2SO4==ZnSO4+H2
↑
Fe+
H2SO4
==FeSO4+H2
↑
反应缓慢,产生大量的气泡,放出热量,形成浅绿色的溶液
反应较剧烈,产生气泡,放出热量,形成无色的溶液
没有明显变化
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的气泡,放出热量,形成无色的溶液
+2
硫酸亚铁
思考
为什么镁、锌、铁、铜在相同的条件下与相同浓度的盐酸、稀硫酸反应的现象会不一样呢?
镁、锌、铁三种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但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反应后都生成了氢气,铜与稀盐酸、稀硫酸均不反应。即镁、锌、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Mg
>
Zn
>
Fe
>
(H)>
Cu
【归纳结论】
1.大多数金属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发生反应。
2.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二:
可根据金属是否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Mg
+
H2SO4
==
MgSO4
+
H2↑
Fe
+
H2SO4
==
FeSO4
+
H2↑
Zn
+
H2SO4
==
ZnSO4
+
H2↑
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单质
化合物
单质
化合物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思考: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吗?
CaCO3+2HCl==CaCl2+CO2+
H2O
置换反应用字母怎么表示呢?
A+BC==B+AC
必须是一种单质置换出另一种单质。
学过的反应中有置换反应吗?
H2
+
CuO
==
Cu
+
H2O
C
+
2CuO
==
2Cu
+
CO2↑
CO
+
CuO
==
Cu
+
CO2
√
√
温故而知新
△
高温
△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化合反应:A
+
B
+
…
→
AB…
分解反应:AB…
→A
+
B
+
…
置换反应:A
+BC
→AC
+
B
复分解反应:AB
+
CD
→
AD
+
CB
试判断下列物质的化学反应类型: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1)2Al+6HCl=2AlCl3+3H2↑
(
)
(2)H2CO3=CO2↑+H2O
(
)
(3)Fe+CuSO4=FeSO4+Cu
(
)
(4)CaO+H2O=Ca(OH)2
(
)
C
B
C
A
练一练
将铁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有何现象?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
+
CuSO4====
Cu
+
FeSO4
蓝色溶液
红色
浅绿色溶液
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情景引入
思考:结合前面金属与氧气、稀酸反应表现出来的活泼性顺序,你能否得出金属和盐中的金属的活泼强弱顺序?
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强弱如何证明?
【实验】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1.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
2.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3.把另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铝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
实验
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
浸入溶液中的铝丝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浸入溶液中的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
不反应
2Al+3CuSO4==3Cu+Al2(SO4)3
Cu+2AgNO3==2Ag+Cu(NO3)2
结论:活动性强弱
Cu
>
Ag
结论:活动性强弱
Al
>
Cu
1、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置换
Al
>
Cu
>Ag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2、以上反应类型都属于
反应。
也就是说:活泼的金属,可以从较不活泼
的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中把不活泼的金属置
换出来
【归纳总结】
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有X、
Y
、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的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判断X、
Y
、Z的金属活动顺序。
答案:
金属活动性顺序
X>Y>Z
学以致用
1.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若能,写出相
关化学方程式。
(1)银与稀盐酸
(2)锌与硫酸铜溶液
(3)铜与硫酸锌溶液
(4)铝与硝酸银溶液
(5)银与氯化铜溶液
(6)镁与硫酸亚铁溶液
可发生反应的:(2)(4)(6)
(2)Zn
+
CuSO4
=
Cu
+
ZnSO4
(4)Al
+3AgNO3
=
Al(NO3)3
+
3Ag
(6)Mg
+
FeSO4
=
MgSO4
+Fe
【讨论】
黄铜(铜、锌合金)外观和黄金极为相似,有些不法分子常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现在你能想办法鉴别真假黄金吗?
简述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物理
方法
化学
方法
1.加热
变黑
2.稀H2SO4
产生气泡
3.AgNO3溶液
生成银白色固体,溶液变蓝
测密度、测硬度
密度较小、硬度大
是黄铜,不是金
1、金属能与氧气反应(金属越活泼,反应越容易,越
剧烈)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的金属可置换出酸
中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属把位于后面
的金属从它的化合物的溶液中
置换出来。
4.金属活动性顺序
1.下列叙述中,属于金属化学性质的是(
)
A.纯铁是银白色固体
B.铝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C.铜容易传热、导电
D.钨有很高的熔点
B
B
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发出蓝色火焰
B.发出耀眼白光
C.发出黄色火焰
D.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随堂训练
3.小兰家中收藏一件清末的铝制佛像,至今仍保存十
分完好。该佛像未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C.铝不易被氧化
D.铝易被氧化,但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4.将足量的铁粉投入硫酸铜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反
应完毕后过滤,在滤液里含有的物质是(
)
A.Fe2(SO4)3
B.CuSO4
C.FeSO4
D.H2SO4
D
C
5.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
Cu+2AgCl=2Ag+CuCl2
B.
Zn+2AgNO3=2Ag+Zn(NO3)2
C.
2Na+CuSO4=Cu+Na2SO4
D.
2Fe+3CuCl2=2FeCl3+3Cu
B
6.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足量的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
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渣中只含一种金属,该金属
是
A.
Fe
B.
Cu
C.
Ag
(
)
C
7.向含有CuCl2,ZnCl2,HCl的溶液中撒入过量的铁粉,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
A.
ZnCl2
,
HCl
B.
FeCl2
,
CuCl2
C.
CuCl2
,
HCl
(
)
D.
ZnCl2
,
FeCl2
8.有X
Y
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
X
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的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判断X
Y
Z的金属活动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
X>Y>Z
D
9.向FeSO4、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Zn粉。充分
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不溶物A和溶液。把A加入到少量
的稀硫酸中有气体产生,则A中一定有(
),可
能有(
),溶液中一定有的物质是(
),
可能有(
)。
Fe
Cu
Zn
ZnSO4
FeSO4
10.下列关于锌、铁、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均可以导电
B.均可以和氧气反应
C.均可以和稀盐酸反应
D.锌比铁活泼
11.下列关于置换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B.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置换反应不会生成化合物
D.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
A
12.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铁丝表面有红色金属铜生成
B.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C.溶液质量增加
D.铁丝中铁的质量逐渐减少
13.我们知道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Fe>Cu。为验证这一结论,下面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B.将Fe、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C.将Zn、Fe两金属片分别放入CuCl2溶液中
D.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FeCl2溶液中
C
D
14.某溶液中仅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将其分成
A、B两份,各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
涤,分别得到滤渣和滤液
1.将A得到的滤渣加入到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该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
;
2.往B得到的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对应的滤渣中含有
,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
Zn
Cu
Ag
Ag
AgNO3
Cu(NO3)2
Zn(NO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