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陋室铭》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7《陋室铭》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8 16:1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活动目标:
陋室铭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世称濂溪先生,有“诗豪”之称。他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国忧民。有《刘梦得文集》。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
活动目标:
刘禹锡因参加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官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和州县令见刘禹锡是被贬下来的官员,就故意刁难。给他安排了三间小屋,让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便写一幅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又把刘禹锡从城南门迁到城北门,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刘禹锡仍不沮丧,又在门上即兴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知县见刘禹锡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再次把他调到县城中的一间房子中。面对这位势利的县令,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
背景资料
什么叫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常用排比、对偶句。
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
活动目标:
活动一:朗读——读通文章
1.读 :注意字音和节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 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 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活动目标:
活动一:朗读——读通文章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wú|德馨。
苔痕hén|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rú,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tiáo|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shǔ|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注意字音和节奏
活动目标:
活动二:译读——读懂内容
自主学习,疏通文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在:在于,动词
则:就
名:名词作动词,出名,有名
灵:形容词作动词,灵验,神异。
斯:这。是:表示判断,和“否”相对。
惟:只。
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上:方位名词作动词,漫上、长上。入:映入。
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绿
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青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用了互文的手法。
重点字词理解:
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丝竹,这里是借代手法,这里代指音乐声。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案犊:借代手法,指官府文书。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无丝竹之乱耳的“之”:
助词,不翻译,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何陋之有”的“之”:助词,不翻译,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沛公安在?
时人莫之许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参考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在于深,有龙(居住)就神异了。这是简陋的房子,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使室内染上青色。(和我)谈笑的都是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功名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心境,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活动目标:
活动二:品读——读懂内容
找出最能概括文章主旨的语句。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为什么这样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运用类比、起兴,以山水引出陋室。“仙、龙”都是暗喻品德高尚的人。
“陋室” 扣题,“德馨”统领全篇,并引出下文。
活动目标:
活动三:品读——读懂内容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交往人物之博学
——生活情趣之高雅
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陋室不陋”的?是从几个方面来描写的?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环境之清幽淡雅生机盎然
活动目标:
背景补入:

刘禹锡写作此文时,唐朝正一天天衰落下去。朝廷上,牛(牛僧孺、李宗闵)李(李德裕)两党互相排挤,妒贤害能,任人惟亲;官僚士大夫阶层大多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刘禹锡对此深感忧虑却又无力回天,只好独善其身,避而不与那些庸俗的官僚来往。

作者居陋室却不嫌其陋,居于陋室却不失雅致地生活,并能充满感情地描绘陋室,可见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安贫乐道、志趣高洁、品德高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
活动目标:
陋室铭
刘禹锡
活动目标:
活动四:赏读——读明情操
结尾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远大抱负
运用类比,以古代先贤自喻,表明自己也具有同样的志趣和抱负,再次强调陋室不陋。
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
运用引用和反问修辞,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致
(倒装句中的宾语前置句)
托物:
言志:
—— 陋室
(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
——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
贫乐道的情趣。(文章主题)
托物言志—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或说明道理。
这种表明作者志向或感情的写法是什么写法?
蜜蜂可以是勤奋、默默无闻的奉献的象征
竹子有竹节 意味正直、有气节、坚强不屈“立根原在破岩中”
粉笔牺牲自己、造福他人无私的牺牲与奉献,与蜡炬相似
托蜜蜂以言勤奋、奉献默默奉献的人,如清洁工。
托竹子以言孤傲、坚贞有不屈不挠的精神的人,如被俘的共产党人员。
托粉笔以言纯洁,奉献牺牲自己,丰富他人智慧,如老师。
蜜蜂 竹子 粉笔,你可以言何志?

陋室铭
设喻
引题
陋室
不陋
古贤自喻 反诘点题
山 水 喻 陋室
仙 龙 喻 德馨
清幽雅致 (景)
博学多识 (友)
高雅脱俗 (趣)
陪衬比喻 托物言志
安贫乐道、高洁傲岸
小结: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
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
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
文句精美而脍炙人口,久为传
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
的。通过对室居情景的描绘,
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
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
道的情趣。
活动目标:
活动五:——背诵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孔子云:“何陋之有?”
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
3、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 。
, 。
4、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 。
5、文末提到三位古人,起什么作用?
6、文中在内容上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以古贤自喻,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强调陋室不陋。
出门测
孔子云:何陋之有?
中考链接1:
1,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斯是陋室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 /皆以美于徐公
解析:A:判断词是/这。B:助词,的/到
C:两个都 解为“就”D:可以/以为
C
2.下而哪组句子中, 红色词的意义相同?
A:有仙则名/名之者谁?
B:斯是陋室/微斯人,吾谁与归
C:苔痕上阶绿/
群臣吏民能而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可以调素琴/吴广素爱人
中考链接2:
A::名:“出名” /“取名”
B:两个“斯”都是“这”的意思
C:“上”:“映入” /“上等”
D:“素”:“不加装饰” /“平时”
B
(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4,湖南郴州)
A.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来收束全文,突出自己就是和孔子同一类的君子。
B.作者从环境幽雅、交往高雅、生活情趣高雅三方面来表现陋室不陋。
C.“铭”是用于述功或

D.“何陋之有”巧妙回应开头“惟吾德馨”,不将孔子原话全部引用,显得含蓄无穷,引人深思。

中考链接
C
劝勉的古代文体,作者为陋室
作铭,显然是为了表述自己对那些沉迷官场者的劝勉。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首以山水类比,表明陋室也有山水般的“名”与“灵”;后文又以“诸葛庐”“子云亭”类比,表明三者均因主人德高而显名。
B.“调素琴”与“无丝竹”,前者悦耳,暗示自得其乐的 陋室生活;后者是作乐俗音 ,从正反两面描写的是同一情操,并不矛盾。
C.本文以两个知名历史人物的名室来类比陋室,说明陋室不陋是因为主人品德高尚,日后也能
D.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2013,广西玉林市)

C
像诸葛亮一样为国效力、建功立业。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用“山有仙为名山,水有龙成胜水”的观点, 自然引出“陋室”,突出“惟吾德馨”这个核心。
B.本文通过对“陋室”内外情景简要而生动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C.本文句式整齐, 节奏分明,音韵谐美,读起来抑扬顿挫, 体现了一种整齐与错综相结合的和谐美。
D.全文议论起笔,推出 一语统摄全篇;次写恬静气氛、往来人物、平常生活:无一“德”字,却处处言“德”。
(2016,湖北随州市)

D
“陋室”
作业:仿 写
看了刚才的陋室铭,了解了刘禹锡借陋室以言志,表现自己不贪恋富贵荣华,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你能否借鉴他们的写法写一篇仿作?
      
友情提醒:
1.为自己要仿写的内容选定标题,如“电脑铭”,“考试铭”,“旅游铭”“书房铭”等等;
2.仿写练笔的句式要基本相同,最好能大致押韵;
3.主题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活动目标:
学生铭
天赋不高,有志则行。
成绩不佳,发奋则灵。
斯是求学,唯苦唯勤。
读书破万卷,求知凭悟性。
谈笑添学问,思辨助长进。
可以明事理,冶性情。
无世俗之乱耳,有墨香之赏心。
学海巧为舟,书山行捷径。
吾辈云:“何乐而不为?”
活动目标:
交友“铭”
友不在多,知心就行。貌不在美,心仁则灵。斯是好友,唯吾真情。遭难舍身救,遇福共分享。彼此存信任,处事有默契。可以同生死,共患难。无争吵之乱耳,无猜嫉之劳形。战国廉蔺交,盛唐李孟情。好友云:“君交如水。”
《陋室铭》改七言诗
山不在高有仙名,
水不在深有龙灵。
斯是陋室不显陋,
惟吾德馨享清名。
门前苔痕上阶绿,
室内草色入帘青。
座上谈笑有鸿儒,
往往来来无白丁。
兴来可以调素琴,
无趣亦可阅金经。
无他丝竹之乱耳,
再无案牍之劳形。
若夫南阳诸葛庐,
至若西蜀子云亭。
先儒孔子作榜样
不嫌其陋有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