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中考复习阶段检测1 多种多样的生物、细胞、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课件 38张ppt 同步word)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浙江省中考复习阶段检测1 多种多样的生物、细胞、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课件 38张ppt 同步word)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3-18 22:21:56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阶段检测1 
多种多样的生物、细胞、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2020·晋中)2014年6月有媒体报道,在介休绵山再次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麝(shè)。该动物体表被毛(如图),据此可推测,麝还应具有的特征是(
)
A.胎生、哺乳    
B.体温不恒定
C.体外受精    
D.牙齿无分化
A
2.(2020·武威)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具有细胞核    B.具有细胞壁
C.具有遗传物质   D.与细菌大小接近
C
3.人体的下列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
)
C
4.(2020·广西)如图所示,人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下列各项中与a结构层次相同的是(
)
细胞―→组织―→a―→系统―→人体
A.婴儿  B.心脏 
C.神经元 
D.血液
B
5.(2019·济宁)如图为植物细胞生命历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表示细胞生长
B.②过程表示细胞分裂
C.③过程表示细胞分化
D.①②③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D
6.红色的苋菜用清水怎么洗,清水中仍不见红色物质;若放入沸水中一烫,水立刻变成红色。这个现象说明(
)
A.在清水中没有物质出入细胞
B.在清水中细胞膜没有选择透过性
C.沸水中细胞的色素分解成小分子
D.沸水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D
7.(2019·遂宁)2015年12月10日瑞典国王为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颁奖,以表彰她从野生植物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由疟原虫引起的疟疾,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下列有关黄花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黄花蒿的细胞有细胞壁,而疟原虫的细胞没有细胞壁
B.黄花蒿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C.黄花蒿细胞内指导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D.黄花蒿植株生长离不开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B
8.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到白血病患者体内后,能给患者不断补充血细胞。干细胞发育成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的各种血细胞。该过程的完成主要是通过(
)
A.细胞生长   
B.细胞分化    
C.细胞成熟    D.遗传物质改变
B
9.(2020·邵阳)如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②③④①
B.①②③④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
C
10.X、Y、Z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已知Z细胞液浓度>Y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浓度。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三者吸失水关系的是(
)
D
11.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下列动物中属于S类动物的是(
)
C
12.(2020·邵阳)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能量的示意图,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丙→甲→乙
B.该食物链中生产者是丁
C.四种生物中含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乙
D.丙与甲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
A
13.(2020·青岛)图甲、乙分别是显微镜结构及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低倍镜下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图甲的⑥
B.图乙中⑦要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左下方移装片
C.图乙中⑦是由染色体和蛋白质组成
D.若观察时视野较暗,可调节图甲的③
C
14.(2019·绵阳)小王想证明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他设计了对照实验:甲组落叶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落叶暴露在空气中。小红对他的实验方案作出了评价,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两组落叶可以用不同的树叶
B.实验时应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C.甲、乙两组落叶都有细菌,未形成对照关系
D.通过对剩余落叶称量,判断细菌是否分解落叶
活性的大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温度是影响酶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如表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A
15.某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如图所示,则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
A.A    B.B
C.C    D.D
A
16.(2020·东营)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并以金合欢幼叶尖端的组织为食。为了研究蚂蚁对金合欢生长的影响,生物小组用金合欢幼苗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的变量是幼苗的存活率和高度
B.蚂蚁以金合欢幼叶尖端的组织为食,对金合欢生长有害
C.蚂蚁“侵食”金合欢,可提高幼苗的存活率并能促进幼苗生长
D.栖居的蚂蚁数量越多,对金合欢生长越有利
C
17.(2019·连云港)如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B.乙表示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
C.丙是能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D.甲、乙、丙三类生物成分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
18.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种绿藻(W、X、Y和Z)在不同水层分布情况,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图中最适应弱光环境的是Y
B.四种绿藻中X主要分布于最上层
C.池塘出现水华后又恢复正常,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池塘中四种绿藻和无机环境可以构成生态系统
C
19.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兔数量与植物数量变化的模式图。该图无法说明的是(
)
A.生产者的数量决定消费者的数量
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C.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D.在食物链中有毒物质会不断地积累
D
★20.如图中A表示的是一种鹰在一个群落中的情况,那么B代表的可能是(
)
A.是该种鹰的天敌种群
B.是与鹰有互利共生关系的一个种群
C.群落中生产者数量变化的情况
D.是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
D
20.D 【解析】一个生态系统中,通常情况下由于能量传递效率的限制,捕食者种群数量少,被捕食者种群数量多。由图可知:图中B的数量大于A,选项A错误;由图明显可知,两种群其中之一的增加导致另一种数量减少,而后者数量减少又导致前者增加,A的变化随B的变化而变化,它们之间是一种捕食关系,B是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21.小莹想了解番茄,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并查找相关资料。图甲是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图乙是
显微镜结构图。请回答:
(1)图甲中小莹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_______(填字母)。为了看到更大的物像,小莹应转动图乙[____],选择放大倍数更____的物镜。
(2)番茄果肉属于_____组织,富含维生素___,有助于预防坏血病。
(3)果肉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________,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该细胞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_和液泡。
bdca


营养
C
细胞膜
细胞壁
22.植物体能够由小到大,主要依靠细胞的______使细胞数目增多,其次是依靠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在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________的数量加倍,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对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下图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其正确的变化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_____。
分裂
染色体
a→c→d→b
23.用一根玻璃针将一个变形虫(注:变形虫的身体就是一个细胞)切为两半,有核的一半能继续存活,无核的一半死亡。如果将一个变形虫的核取出,无核部分能短期生存,但不能繁殖后代,单独的细胞核则不能生活下去。如果在去核后三天,再植入一个细胞核,这个变形虫能正常生活。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________在细胞产生后代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2)正常细胞的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是___________。
(3)从上述实例可知,细胞能正常完成多项生命活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核
相互依存
细胞必须保持完整
24.(2019·广安)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
统中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示意图,请据图
分析作答:
(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条食物链。
(2)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污染,
则图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_________。
(3)在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
的生物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
(4)若此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则如图哪条曲线最能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吃虫鸟的数量变化?____。
3
猫头鹰
绿色植物
D
25.(2019·娄底)如图一表示某淡水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图一中具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全才给分)。图二中的1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__。
甲→乙→丙→戊,甲→丁→丙→戊,甲→丙→己→戊
丙或己
(2)由于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未经严格处理就排放,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水质发生了恶化,水体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锐减,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有一定限度。
(3)图三中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数字代表推动碳循环的生理过程,则D和E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
_______,②③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动调节能力
分解者、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9分)
 
26.为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李明同学在两片载玻片上都滴上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如图所示)。用放大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再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草履虫时,应从培养液的____(填“表”或“底”)层吸取。为限制草履虫运动过快,应在液滴中放少许______________。

棉花纤维
(2)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目的是____。
A.刺激草履虫    
B.给草履虫供氧
C.连通两个液滴    D.杀死草履虫
C
(3)用镊子夹取一点某种物质,放在2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迅速观察两液滴中的草履虫的变化(1号载玻片起对照作用),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结论是:
①若左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_______(填“有利”或“有害”)刺激。
②若右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左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_______(填“有利”或“有害”)刺激。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草履虫靠_______吸入氧,排出二氧化碳。
有利
有害
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趋向于有利刺激,躲避有害刺激
表膜
27.请同学们将“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探究活动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黄粉虫幼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
(2)作出假设:黄粉虫幼虫具有避光的生活习性,光会影响其生活。
(3)制定计划:①实验材料黄粉虫幼虫应选一条还是若干条?________。
②纸盒应是透光的还是不透光的?___________。
(4)实施计划:①在明亮和阴暗两种实验环境的中央分别放入_________黄粉虫幼虫。
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黄粉虫幼虫数目,统计10次,取平均值。
若干条
不透光的
10条
③实验记录如下:
(5)得出结论:一段时间后,在_____环境中的黄粉虫幼虫分布较多。
下图哪条曲线能表示阴暗环境中这种数量变化(
)
阴暗
D
(6)表达交流:①实验选用的黄粉虫幼虫数量为什么不用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照实验设计只允许有一个_________,其他条件都相同。
只用一条黄粉虫幼虫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
实验变量
28.鱼类受精卵的孵化受水温影响很显著,下列表格和曲线图是某种鱼的受精卵在不同水温中孵化的实验结果:
请根据图、表数据分析回答: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可以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鱼卵孵化率与水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温会影响鱼卵的孵化吗
鱼卵的平均孵化率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3)根据图中折线分布,你发现水温与鱼卵平均孵化时间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数据可以说
明生物与环境之间
的关系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5)若将14℃和42℃两组鱼受精卵所处的水温分别逐步调节到26℃,结果14℃组的能孵化出鱼苗,而42℃组的不能孵化出鱼苗,原因是:42℃组的鱼受精卵________。
随着水温的升高,鱼卵的平均孵化时间减少
生物的生
长发育受环境的影响
已经死亡
四、解答题(29题10分,30题9分,共19分)
29.某学习小组调查了A、B两区稻田,统计了稻飞虱(水稻的害虫)和青蛙(稻飞虱的天敌)的数量变化情况,并绘制成如下曲线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该稻田生态系统
中的一条食物链。
(2)从图中Ⅰ点开始,A区
稻飞虱逐渐减少。请分析
找出其中的一项原因。
(3)B区施用了杀虫剂甲胺
磷一段时间后:①稻飞虱的数量增长至比施药前还多,为什么?
②青蛙为什么会减少?至少从两个方面分析原因。
(4)上述调查表明:生物治虫和杀虫剂治虫,哪种效果更好?为什么?
【答案】(1)水稻→稻飞虱→青蛙 (2)青蛙数量增加 (3)①农药的使用毒杀了青蛙,并对稻飞虱进行了选择,存活的抗药性稻飞虱没有了天敌而迅速增加 ②农药的使用和稻飞虱的减少 (4)生物治虫的效果更好,因为这样不污染环境,也不破坏生态平衡
30.如图1为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文字代表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图1中的____;请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1为农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对秸秆还田起重要作用的生物是图1中的____。该生物能够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为_________________等。

戊→丁→丙→乙

二氧化碳、水
(3)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则体内重金属浓度最大的生物是图1中的____。
(4)如图2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的变化曲线,请尝试用曲线画出该生态系统中鼠的相对量变化情况。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答案】如图阶段检测1 多种多样的生物、
细胞、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2020·晋中)2014年6月有媒体报道,在介休绵山再次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麝(shè)。该动物体表被毛(如图),据此可推测,麝还应具有的特征是(  )
A.胎生、哺乳    
B.体温不恒定
C.体外受精    
D.牙齿无分化
2.(2020·武威)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具有细胞核    
B.具有细胞壁    
C.具有遗传物质    
D.与细菌大小接近
3.人体的下列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  )
4.(2020·广西)如图所示,人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下列各项中与a结构层次相同的是(  )
A.婴儿    B.心脏    C.神经元    D.血液
5.(2019·济宁)如图为植物细胞生命历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表示细胞生长
B.②过程表示细胞分裂
C.③过程表示细胞分化
D.①②③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6.红色的苋菜用清水怎么洗,清水中仍不见红色物质;若放入沸水中一烫,水立刻变成红色。这个现象说明(  )
A.在清水中没有物质出入细胞    
B.在清水中细胞膜没有选择透过性
C.沸水中细胞的色素分解成小分子    D.沸水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7.(2019·遂宁)2015年12月10日瑞典国王为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颁奖,以表彰她从野生植物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由疟原虫引起的疟疾,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下列有关黄花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黄花蒿的细胞有细胞壁,而疟原虫的细胞没有细胞壁
B.黄花蒿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C.黄花蒿细胞内指导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D.黄花蒿植株生长离不开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8.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到白血病患者体内后,能给患者不断补充血细胞。干细胞发育成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的各种血细胞。该过程的完成主要是通过(  )
A.细胞生长    B.细胞分化    C.细胞成熟    D.遗传物质改变
9.(2020·邵阳)如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②③④①    B.①②③④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
10.X、Y、Z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已知Z细胞液浓度>Y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浓度。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三者吸失水关系的是(  )
1a体外长有毛皮,胎生…………哺乳类
1b体外没有毛皮,卵生………………2
2a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R类
2b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3
3a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S类
3b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4
11.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下列动物中属于S类动物的是(  )
 
12.(2020·邵阳)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能量的示意图,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丙→甲→乙
B.该食物链中生产者是丁
C.四种生物中含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乙
D.丙与甲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
13.(2020·青岛)图甲、乙分别是显微镜结构及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低倍镜下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图甲的⑥
B.图乙中⑦要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左下方移装片
C.图乙中⑦是由染色体和蛋白质组成
D.若观察时视野较暗,可调节图甲的③
14.(2019·绵阳)小王想证明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他设计了对照实验:甲组落叶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落叶暴露在空气中。小红对他的实验方案作出了评价,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两组落叶可以用不同的树叶
B.实验时应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C.甲、乙两组落叶都有细菌,未形成对照关系
D.通过对剩余落叶称量,判断细菌是否分解落叶
15.某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如图所示,则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
A.A    B.B
C.C    D.D
16.(2020·东营)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并以金合欢幼叶尖端的组织为食。为了研究蚂蚁对金合欢生长的影响,生物小组用金合欢幼苗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没有蚂蚁生
活的金合欢
有蚂蚁生
活的金合欢
10个月的存活率/%
43
72
幼苗生长的
高度/厘米
5月25日至6月16日
0→6.2
0→31.0
6月17日至8月3日
6.2→10.2
31.0→72.9
A.实验的变量是幼苗的存活率和高度
B.蚂蚁以金合欢幼叶尖端的组织为食,对金合欢生长有害
C.蚂蚁“侵食”金合欢,可提高幼苗的存活率并能促进幼苗生长
D.栖居的蚂蚁数量越多,对金合欢生长越有利
17.(2019·连云港)如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B.乙表示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
C.丙是能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D.甲、乙、丙三类生物成分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18.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种绿藻(W、X、Y和Z)在不同水层分布情况,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图中最适应弱光环境的是Y
B.四种绿藻中X主要分布于最上层
C.池塘出现水华后又恢复正常,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池塘中四种绿藻和无机环境可以构成生态系统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9.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兔数量与植物数量变化的模式图。该图无法说明的是(  )
A.生产者的数量决定消费者的数量    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C.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D.在食物链中有毒物质会不断地积累
★20.如图中A表示的是一种鹰在一个群落中的情况,那么B代表的可能是(  )
A.是该种鹰的天敌种群
B.是与鹰有互利共生关系的一个种群
C.群落中生产者数量变化的情况
D.是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21.小莹想了解番茄,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并查找相关资料。图甲是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图乙是显微镜结构图。请回答:
 第21题图
(1)图甲中小莹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________(填字母)。为了看到更大的物像,小莹应转动图乙[____],选择放大倍数更________的物镜。
(2)番茄果肉属于________组织,富含维生素________,有助于预防坏血病。
(3)果肉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____________,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该细胞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和液泡。
22.植物体能够由小到大,主要依靠细胞的________使细胞数目增多,其次是依靠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在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____________的数量加倍,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对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下图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其正确的变化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
 第22题图
23.用一根玻璃针将一个变形虫(注:变形虫的身体就是一个细胞)切为两半,有核的一半能继续存活,无核的一半死亡。如果将一个变形虫的核取出,无核部分能短期生存,但不能繁殖后代,单独的细胞核则不能生活下去。如果在去核后三天,再植入一个细胞核,这个变形虫能正常生活。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____________在细胞产生后代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2)正常细胞的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3)从上述实例可知,细胞能正常完成多项生命活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24.(2019·广安)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作答:
(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污染,则图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
(3)在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_。
(4)若此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则如图哪条曲线最能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吃虫鸟的数量变化?________。
25.(2019·娄底)如图一表示某淡水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第25题图
(1)请写出图一中具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____________(答全才给分)。图二中的1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____。
(2)由于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未经严格处理就排放,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水质发生了恶化,水体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锐减,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有一定限度。
(3)图三中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数字代表推动碳循环的生理过程,则D和E分别代表____________,②③分别表示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9分)
26.为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李明同学在两片载玻片上都滴上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如图所示)。用放大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再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草履虫时,应从培养液的____________(填“表”或“底”)层吸取。为限制草履虫运动过快,应在液滴中放少许____________。
(2)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刺激草履虫    B.给草履虫供氧
C.连通两个液滴    D.杀死草履虫
(3)用镊子夹取一点某种物质,放在2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迅速观察两液滴中的草履虫的变化(1号载玻片起对照作用),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结论是:
①若左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____________(填“有利”或“有害”)刺激。
②若右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左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____________(填“有利”或“有害”)刺激。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草履虫靠____________吸入氧,排出二氧化碳。
27.请同学们将“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探究活动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黄粉虫幼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
(2)作出假设:黄粉虫幼虫具有避光的生活习性,光会影响其生活。
(3)制定计划:①实验材料黄粉虫幼虫应选一条还是若干条?____________。
②纸盒应是透光的还是不透光的?____________。
(4)实施计划:①在明亮和阴暗两种实验环境的中央分别放入____________黄粉虫幼虫。
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黄粉虫幼虫数目,统计10次,取平均值。
③实验记录如下:
环境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
明亮
5
3
2
2
2
2
3
2
1
1
阴暗
15
17
18
18
18
18
17
18
19
19
(5)得出结论:一段时间后,在____________环境中的黄粉虫幼虫分布较多。
下图哪条曲线能表示阴暗环境中这种数量变化(  )
(6)表达交流:①实验选用的黄粉虫幼虫数量为什么不用一条?____________。
②对照实验设计只允许有一个____________,其他条件都相同。
28.鱼类受精卵的孵化受水温影响很显著,下列表格和曲线图是某种鱼的受精卵在不同水温中孵化的实验结果:
水温
(℃)
14
18
22
26
30
34
38
42
平均
孵化
率(%)
0
55
70
92
84
56
6
0
  第28题图
请根据图、表数据分析回答: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可以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鱼卵孵化率与水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图中折线分布,你发现水温与鱼卵平均孵化时间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数据可以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5)若将14℃和42℃两组鱼受精卵所处的水温分别逐步调节到26℃,结果14℃组的能孵化出鱼苗,而42℃组的不能孵化出鱼苗,原因是:42℃组的鱼受精卵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29题10分,30题9分,共19分)
29.某学习小组调查了A、B两区稻田,统计了稻飞虱(水稻的害虫)和青蛙(稻飞虱的天敌)的数量变化情况,并绘制成如下曲线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该稻田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2)从图中Ⅰ点开始,A区稻飞虱逐渐减少。请分析找出其中的一项原因。
(3)B区施用了杀虫剂甲胺磷一段时间后:①稻飞虱的数量增长至比施药前还多,为什么?
②青蛙为什么会减少?至少从两个方面分析原因。
(4)上述调查表明:生物治虫和杀虫剂治虫,哪种效果更好?为什么?
30.如图1为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文字代表生物,请回答:
 第30题图
(1)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图1中的________;请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____________。
(2)若图1为农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对秸秆还田起重要作用的生物是图1中的________。该生物能够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为____________等。
(3)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则体内重金属浓度最大的生物是图1中的________。
(4)如图2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的变化曲线,请尝试用曲线画出该生态系统中鼠的相对量变化情况。
参考答案
阶段检测1 多种多样的生物、细胞、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一、选择题
1.A 2.C 3.C 4.B 5.D 6.D 7.B 8.B 9.C 10.D 11.C 12.A 13.C 14.A 15.A 16.C 17.D 18.C 19.D
20.D
二、填空题
21.(1)bdca ③ 大 (2)营养 C (3)细胞膜 细胞壁
22.分裂 染色体 a→c→d→b
23.(1)细胞核 (2)相互依存 (3)细胞必须保持完整
24.(1)3 (2)猫头鹰 (3)绿色植物 (4)D
25.(1)甲→乙→丙→戊,甲→丁→丙→戊,甲→丙→己→戊 丙或己 (2)自动调节能力 (3)分解者、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三、实验探究题
26.(1)表 棉花纤维 (2)C (3)①有利 ②有害 (4)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趋向于有利刺激,躲避有害刺激 
(5)表膜
27.(3)①若干条 ②不透光的 (4)10条 (5)阴暗 D (6)①只用一条黄粉虫幼虫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 ②实验变量
28.(1)水温会影响鱼卵的孵化吗 (2)鱼卵的平均孵化率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3)随着水温的升高,鱼卵的平均孵化时间减少 (4)生物的生长发育受环境的影响 (5)已经死亡
四、解答题
29.(1)水稻→稻飞虱→青蛙 (2)青蛙数量增加 (3)①农药的使用毒杀了青蛙,并对稻飞虱进行了选择,存活的抗药性稻飞虱没有了天敌而迅速增加
②农药的使用和稻飞虱的减少 
(4)生物治虫的效果更好,因为这样不污染环境,也不破坏生态平衡
30.(1)戊 戊→丁→丙→乙 (2)甲 二氧化碳、水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乙
(4)如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