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六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练习题
一、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A.
反对殖民侵略
B.
反对帝国主义
C.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
积极谋求对外扩张
1949年10月~1950年10月,新中国同苏联、保加利亚、朝鲜、瑞典、丹麦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表明,新中国在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下:
A.
只注重与近邻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B.
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封锁
C.
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D.
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以其超凡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外交艺术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
独立自主原则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互不侵犯原则
D.
互惠互利原则
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再次重申:“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而现时存在的恐惧和疑虑,则将为信任感所代替。”由此可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在中、印、缅之间达成基本共识
B.
消除了中、印、缅之间的矛盾
C.
已被世界各国接受
D.
已写入《联合国宪章》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内容是()
①互相尊重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⑤平等互利?
⑥和平共处
A.
①②③⑤⑥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⑥
D.
②③④⑤⑥
读毛主席语录,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毛主席语录“应当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广到所有国家的关系中去”“五项原则是一个长期方针,不是为了临时应付的”。
A.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
1955年万隆会议上
C.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D.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中
我国某位外交官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那么这位外交官是( )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袁隆平
D.
习近平
“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之所以如此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得到了亚非国家普遍支持
B.
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
C.
彻底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
从源头上根除了世界霸权
《中国共产党历史》载:“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这个“有力武器”指( )
A.
“一个中国”原则
B.
“求同存异”方针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一国两制”构想
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以他的个人魅力和外交机敏化解了一些参会国对新中国不了解而导致的紧张气氛。周恩来的“外交机敏”表现在( )
A.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
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D.
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开始于( )
A.
万隆会议的召开
B.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C.
纳米比亚独立
D.
不结盟运动的成立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团结与合作的会议是( )
A.
万隆会议
B.
日内瓦会议
C.
第26届联大
D.
上海APEC会议
“它是由亚非国家自己处理自己事务的国际会议,会议的成就表明亚非国家已作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引文中的会议是指( )
A.
日内瓦会议
B.
慕尼黑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
万隆会议
1955年4月,万隆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国家主要来自( )
A.
亚洲、非洲
B.
亚洲、拉丁美洲
C.
亚洲、大洋洲
D.
欧洲、亚洲
“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主要目的是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共同抵制美国与苏联的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活动。”由此可以看出与会国( )
①反对冷战
②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③不愿卷入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
④体现了“万隆精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他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为会议成功而努力。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建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在此“宣告”的基础上,后来中国提出的什么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材料二中的国际会议是指哪次会议?这次会议有什么特点?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针对亚非各国的矛盾、分歧提出了什么方针?
能力提升
观察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中反映周总理外交风采的是哪一事件?
这次会议是哪年召开的?
这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什么方针?有何意义?
材料一?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
——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材料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国家只有大小之别,没有高下之分;文明只有特色之别,没有优劣之分。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必须秉持共商共建的发展新理念。
——冯颜利、唐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亚非国家可以“求同”的基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恩来总理进行“补充发言”的背景。
(2)综合上述材料,你可以获得怎样的“中国智慧”?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答】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故C正确。
AB.两项是任务,不符合题干主旨,故AB错误。
D.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故D错误。
故选C。
2.【答案】B
【解答】
B.根据题干信息,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我国与近二十个国家建交,这其中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资本主义国家,有近邻,也有远邦,与这些国家建交,尤其是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就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封锁,故B正确。
A.保加利亚、瑞典、丹麦是欧洲国家,不是中国的邻国,故A错误。
C.题干中没有非洲国家,故C错误。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现今的外交理念,故D错误。
故选B。
3.【答案】B
【解答】
B.据题干“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以其超凡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外交艺术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结合所学可知,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描述。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内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故B正确。
ACD.综上,其余三项与题干不符合,故排除ACD。
故选B。
4.【答案】A
【解答】
A.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再次重申”“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根据所学可知,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故A正确。
B.“消除了”的表述绝对化,故排除B。
C.“被世界各国接受”的表述绝对化,且不符合史实,应是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故排除C。
???????D.该项在题干未体现,故排除D。
故选A。
5.【答案】A
【解答】
①②③⑤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故①②③⑤⑥正确。
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立场,故排除④。
故选A。
6.【答案】A
【解答】
A.据图片信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故A正确。
B.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是“求同存异”的方针,故排除B。
CD.这两项与图片信息不符合,故排除CD。
故选A。
7.【答案】B
【解答】
B.根据题干“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中印两国就在西藏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内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故B正确。
ACD.综合上述分析可知,这三项均错误,故排除ACD。
???????故选B。
8.【答案】B
【解答】
???????B.根据“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和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强调国家之间的平等和互相尊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故B正确。
A.“普遍”的说法绝对化,故排除A。
C.“彻底消除了”的说法绝对化,故排除C。
???????D.“根除了世界霸权”的表述不符合史实,霸权主义仍然存在,故排除D。
故选B。
9.【答案】C
【解答】
C.根据题干“……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为打破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面对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的疑虑和不安,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访华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逐步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所以这个“有力武器”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C正确。
A.“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与题干信息不符,故A错误。
B.“求同存异”方针主要针对亚非国家提出的,与题干信息不符,故B错误。
D.“一国两制”构想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与题干信息不符,故D错误。
???????故选C。
10.【答案】B
根据题干材料中“1955年”“周恩来”可判断是万隆会议。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故选:B。
本题以周恩来的“外交机敏”为切入点,考查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这段评价较难理解,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时间和人物大胆联想。
11.【答案】A
20世纪50年代,许多亚非国家依然受到种族歧视和殖民统治的严重威胁,促进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成为广大亚非国家的共同愿望和要求。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开始于万隆会议的召开。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万隆会议的召开。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开始于万隆会议的召开。
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万隆会议的召开,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答案。
12.【答案】A
据所学知,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面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及与会国家间的分岐和矛盾,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万隆会议的相关史实.
识记万隆会议的相关知识.
13.【答案】D
引文中的会议是万隆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万隆精神”。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万隆会议相关知识的掌握,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万隆会议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14.【答案】A
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万隆会议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万隆会议的相关史实。
15.【答案】C
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会上,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据“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主要目的是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共同抵制美国与苏联的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活动。”可知,这与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有关,体现了与会国反对冷战,加强合作与交流;也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体现了“万隆精神”。①③④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亚非会议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亚非会议的重要意义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亚非会议的相关史实。
16.【答案】(1)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会议:万隆会议(或亚非会议);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方针:“求同存异”方针。
17.【答案】【小题1】万隆会议。
【小题2】1955?年。
【小题3】方针:“求同存异”的方针;意义:促进了同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18.【答案】(1)基础:都有遭受殖民压迫的历史命运;都有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的现实要求。背景: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
(2)兼容并包的交流理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