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25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25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18 13:0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17-19世纪欧美
课标:通过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初步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创立的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1688年)
自主学习,完成基础知识:
1、17世纪初,统治英国的封建王朝是哪个?国王宣扬什么思想?实行怎样的统治?
2、英国曾通过《大宪章》确立了什么权力原则?在这个原则下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詹姆士一世的专制统治,使议会和王权的关系如何?
3、议会和王权矛盾是如何激化的?
4、革命爆发的时间、标志事件,过程及结束标志。
5、《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由此,英国形成了什么政治制度?
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来自苏格兰,推崇“君权神授”,
强行征税,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英国议会制度的确立
①《大宪章》
《大宪章》维护教俗贵族的特权,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

”和“
”的基本原则。
②上下院的形成
下院:骑士、平民(市民、新兴资产阶级)
权力:征税权
13世纪确立议会制度
2、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来自苏格兰,推崇“君权神授”,
强行征税,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继位后专横有增无减
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1628年
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权利请愿书》
查理一世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的权力。
限制王权
国王
假意应允解散议会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议会
封建专制统治
王权
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宣扬“君权神授”
擅自强征新税
随意解散议会
阻碍
议会
王权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封建势力
时间
1640
1649
1660
1688
议会重新召开(革命开始)
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建立共和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1640—1688)
1653
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随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克伦威尔驱散议会,实行军事独裁
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却没有终结个人专权的统治。
护国主
议会
王权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封建势力
时间
1640
1649
1660
1688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议会重新召开(革命开始)
光荣革命
(革命结束)
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建立共和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1640—1688)
1653
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旧王朝的复辟
1660年5月8日,英国议会通过决议:重建革命前的君主政体,恢复了君主制,邀请查理二世复位。查理二世登上王位后就撕毁诺言,进行反攻倒算,实行血腥报复。
一位顽固的君主,继续前任的政策,意图恢复天主教在英国的统治,英国人民的怨恨越来越多。
詹姆斯二世(1685—1688)
查理二世(1660—1685年在位)
旧王朝的复辟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威廉三世
詹姆斯二世的女儿:玛丽
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议会做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资产阶级保留了国王,以妥协的方式确立民主制,这场不流血的政变被称为“光荣革命”。
议会
王权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封建势力
时间
1640
1649
1660
1688
民主
专制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议会重新召开(革命开始)
光荣革命
(革命结束)
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建立共和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1640—1688)
1653
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特点:
长期性、复杂性
曲折性、妥协性(不彻底性)
认识: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新事物
(资本主义制度)战胜旧事物
(封建制度)是不可抗拒的必然规律。
三、《权利法案》(革命的成果)
1、颁布时间:
2、颁布机构:
1689年
英国议会
目的:
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
《权利法案》
①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
议会定期召开、
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
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
②国王不经议会许可:
不能随意废除法律
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不得征收捐税。
限制国王的立法权
限制财政权
③今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限制宗教自由权
《权利法案》
影响
①确立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背)
也称“议会君主制”,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在这种政体下,议会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君主只是国家权力的象征,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影响
法治
人治
专制
民主
②从此,分歧可以在议会中协商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权力受到宪法制约和限制的君主制。
特点:(1)君权受到限制,法律高于王权;
(2)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
(3)议会掌权(实际以首相或内阁为核心)。
美国签署《独立宣言》
英国工业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发生的地区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
——马克思
1.对英国: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为英国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2.对世界:
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制定《权利法案》
确立君主立宪制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成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借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几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会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6.除经议会同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慕或维持常备军,皆馬非法。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限制王权
限制立法权
限制财政权
限制军事权
限制司法权
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制约,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肯定议会的“自由”
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资本主义产生,较其他国家发达
B.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C.查理一世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D.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2.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A.处死查理一世   
B.成立共和国
C.发生“光荣革命”  
D.颁布《权利法案》
3.“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说明(

A.革命前后国王地位没变,议会发生了变化
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同掌权
C.革命前后议会和国王互换位置且发生质变
D.革命只改形式未变本质
C
4、据新华社伦敦5月12日电: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为首相,并授权他组建新一届政府。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这种政治制度源于:(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人民宪章》
5、英国的《权利法案》实质是(  )
A保障了资产阶级独掌共和国大权
B使议会获得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
C废除了英国的君主制度
D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1)“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典故表明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了约束。这一约束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材料体现了英国哪种政治制度?
(3)它是哪场革命的成果?
(4)这场革命意义是什么。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是17世纪英国的
谚语,意思是“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
权威。屋子可能很破旧,屋顶可能摇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
?
君主立宪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权利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