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水 总结提升(知识梳理+典例追踪+高分探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水 总结提升(知识梳理+典例追踪+高分探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3-18 11:12:0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章总结提升
(?http:?/??/?www.21cnjy.com?)
考法1、地球上的水循环产生的原因
(2020秋?惠民县期末)下列关于水循环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冰川上的积雪汽化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
B.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熔化成小水滴,有的凝固成小冰晶
C.积雪液化后变成水,汇入江河
D.清晨的露水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A、冰川上的积雪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这是升华过程,故A错误。
B、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液化成小水滴,有的凝华成小冰晶,故B错误。
C、积雪变成水是熔化过程,故C错误。
D、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过程,故D正确。
故选:D。
[题组冲关](2020秋?抚顺期末)如图所示对于地球的水循环中所涉及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1·cn·jy·com
(?http:?/??/?www.21cnjy.com?)
A.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变成小水滴﹣﹣液化
B.水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升华
C.小水滴与寒冷气流接触,变成小冰粒﹣﹣凝固
D.水蒸气在寒冷高空急剧降温,变成小冰晶﹣﹣凝华
:A、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由气态的水蒸气变成液态的水,是液化现象。故A正确;
B、水吸热,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故B错误;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由液态的小水珠变成固态的小冰粒,是凝固现象。故C正确;
D、水蒸气在寒冷高空急剧降温,变成小冰晶,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故D正确。
故选:B。
考法2、利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现象
(2020秋?武昌区校级期中)水是人类生存环境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三态变化,地球上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三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升华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
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
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
:A、海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A错误;
B、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
C、水蒸气变成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C错误;
D、雪花变成水属于熔化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题组冲关](2020秋?龙泉驿区期末)如
(?http:?/??/?www.21cnjy.com?)图是青藏铁路为保护冻土而采用的一种高效热导装置,叫做“热棒”。热棒的密闭空心内装有一些液态氨,液氨沸点较低,在冬季,土中热量使该液体蒸发到顶部,通过散热片将热传导给空气,冷却后又变为液体回到下部,以保持冻土冷冻状态不松软。关于“热棒”中发生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化、液化
B.熔化、凝固
C.升华、凝华
D.升华、液化
:热棒的密闭空心内装有一些液态氨,在冬季,土中热量使该液体蒸发到顶部,通过散热片将热传导给空气,冷却后又变为液体回到下部,整个过程中液态氨→气态氨→液态氨,氨先汽化后液化。21·世纪
教育网
故选:A。
考法3、溶液 溶解度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http:?/??/?www.21cnjy.com?)
A.将甲的溶液从t2℃降到t1℃,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
B.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各100
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D.乙中含有少量甲,要提纯乙通常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A、将甲的溶液从t2℃降到t1℃,溶液不一定变成饱和溶液,故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正确;
B、t2℃时,甲乙的溶解度不相等,故甲、乙的饱和溶液各100
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不相等,错误;
C、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比较物质的溶解度,错误;
D、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故乙中含有少量甲,要提纯乙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错误;
故选:A。
[题组冲关]张老师在讲授溶液时,用固体M做了如下实验,图一中甲、乙、丙、丁是充分搅拌后静置的现象,请回答相关问题(忽略水的挥发):2-1-c-n-j-y
(?http:?/??/?www.21cnjy.com?)
(1)上述实验可以判断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二对应的 
 (填序号)。
(2)甲、乙、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呈饱和状态的是 
 (填序号)。
(3)根据图二,若要使丁烧杯中的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加入 
 g的M固体。
(4)分别将100gA、C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时,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21
cnjy
com
A.A,C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A<C
C.溶液的质量:A>C
D.溶质的质量分数:A>C
:(1)30℃时,丙烧杯中50g水溶解固体15g后,没有固体剩余,所以M物质的溶解度在30℃时,大于或等于30g,所以判断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二对应的A;
(2)甲、丙的烧杯底部没有固体剩余,所以可能是饱和溶液,乙烧杯底部有固体剩余,所以一定是饱和溶液;
(3)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
(?http:?/??/?www.21cnjy.com?),30℃时,M物质的溶解度是46g,所以要使丁烧杯中的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加入M固体的质量是:23g﹣15g=8g;
(4)分别将100gA、C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时,
A.A是饱和溶液,C是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降低温度,不会影响溶剂的质量,所以所含溶剂质量:A<C,故B正确;
C.A会析出晶体,C不会晶体,所以溶液的质量:A<C,故C错误;
D.A物质30℃时的溶解度大于C物质10℃时的溶解度,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A>C,故D正确。
故选:BD。
故答案为:(1)A;(2)乙;(3)8;(4)BD。
向分别盛有40g硝酸钾和40g氯化钠的烧杯里,各加入100g100℃的热水,充分搅拌。根据溶解度表中相关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来源:21cnj
y.co
m】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A.
均能形成100℃时氯化钠和硝酸钾
(?http:?/??/?www.21cnjy.com?)的饱和溶液
B.
将上述2只烧杯内的物质在100℃时各自蒸发掉50g水,有晶体析出的是硝酸钾
C.
将上述2只烧杯内的物质降温至20℃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氯化钠
D.
当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要从中得到纯净的硝酸钾,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答案】D
如图所示,将水分别滴入装有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硝酸铵固体溶解时会吸收热量
B
(?http:?/??/?www.21cnjy.com?).
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会放出热量
C.
A,B两只烧杯的溶液中都有固体析出
D.
A,B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保持不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D
【解析】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溶
(?http:?/??/?www.21cnjy.com?)液温度明显降低,故A正确,不符题意;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B正确,不符题意;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有晶体析出;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也有晶体析出,故C正确,不符题意;
D.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减小,溶剂的质量不变,所以溶液变稀,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21教育网
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21cnjy.com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②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③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④推广节水器具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能够解决我国的缺水
(?http:?/??/?www.21cnjy.com?)问题,但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故错误;②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会对农作物造成危害,不能起到节约用水的目的,故错误;③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故正确;④推广节水器具能够很好的节约用水,可以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故正确;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www.21-cn-jy.com
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如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咸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
?
?)www-2-1-cnjy-com
A.
海洋水
B.
冰川水
C.
地下淡水
D.
湖泊咸水
【答案】A
【解析】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
(?http:?/??/?www.21cnjy.com?)如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咸水等,其中海洋水是水圈的主体,占总储量的96.53%;陆地水(河湖水、冰川水、土壤水、地下水)占总储量的3.467%;大气水只占总储量的0.001%。淡水只占水体总储量的2.53%,而目前人类可以开发利用的淡水又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因此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海洋水。
故选A。【出处:21教育名师】
下列实验所选试剂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选试剂
A
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
硝酸银溶液
B
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C
除去CaCl2溶液中的稀盐酸
碳酸钙
D
除去N2中混有的O2
灼热的铜网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A.稀硫酸和稀盐酸均能与硝酸银
(?http:?/??/?www.21cnjy.com?)溶液反应,分别生成硫酸银、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所选试剂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所选试剂能达到实验目的;
C.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稀盐酸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选项实验所选试剂能达到实验目的;
D.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实验所选试剂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版权所有:21教育】
如图所示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分布图,下列有关水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中最重要的是海水
B.
陆地淡水目前人类都可以大量使用
C.
冰川水属于海水
D.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案】D
【解析】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中最重要的是
(?http:?/??/?www.21cnjy.com?)陆地淡水,海水不属于淡水资源,故A错误。
B.陆地淡水目前人类不可以大量使用,要节约使用,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故B错误。
C.冰川水属于淡水,故C错误。
D.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故D正确。
故选D。21
cnjy
com
下图是某同学“自制汽水”的课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自制汽水属于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装汽水的塑料瓶属于__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3)白糖属于人体六大营养素中的________(填“糖类”“油脂”或“蛋白质”)。
(4)打开汽水瓶塞,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与________有关。
(5)柠檬酸(C6H8O7)与小苏
(?http:?/??/?www.21cnjy.com?)打发生反应能生成柠檬酸钠(C6H5O7Na3)和二氧化碳等,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混合物;(2)合成材料;(3)糖类;(4)气压;(5)C6H8O7+3NaHCO3=C6H5O7Na3+3H2O+3CO2↑
【解析】(1)自制汽水中有白糖、果汁
(?http:?/??/?www.21cnjy.com?)、水等,属于混合物;
(2)装汽水的塑料瓶属于合成材料;
(3)白糖属于人体六大营养素中的糖类;
(4)打开汽水瓶塞,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与压强有关;
(5)柠檬酸(C6H8O7)与小苏打发生反应能生成柠檬酸钠(C6H5O7Na3)和二氧化碳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C6H8O7+3NaHCO3=C6H5O7Na3+3H2O+3CO2↑。
故答案为:(1)混合物;(2)合成材料;(3)糖类;(4)气压;(5)C6H8O7+3NaHCO3=C6H5O7Na3+3H2O+3CO2↑。
小红在学习了物质的溶解这一专题后,对“
(?http:?/??/?www.21cnjy.com?)气体在液体中溶解能力强弱与气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20?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10?mL某碳酸饮料(饮料中溶解有二氧化碳气体),并用胶头封闭注射器针孔。在图Ⅰ中,小红用力向外拉动注射器,管中出现许多小气泡;图Ⅱ中,用力向里推注射器,小气泡减少。
(1)图Ⅰ中,小红向外推注射器活塞的目的?______
(2)请尝试分析,图Ⅱ中小红用力向里推动注射器后小气泡减少的原因的原因______。
(3)气体的溶解度还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请解释“一些工厂向河里排放热水,会造成河里的鱼因缺氧而死亡”:______。
【答案】减小压强
?
压强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
?
河水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量减少
【解析】:(1)用力向外拉动
(?http:?/??/?www.21cnjy.com?)注射器时压强变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小,会出现气泡,故填:减小压强;
(2)用力向里推注射器,压强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该增大,故填:压强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
(3)工厂向河里排放热水,造成河水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量减少,造成河里的鱼因缺氧而死亡;故填:河水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量减少。
此题是验证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推拉注射气实际上就是对压强进行变大变小的实验,对气体来说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反之越小。
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http:?/??/?www.21cnjy.com?)
小红同学用图1装置对学校附近某河水的水质进行净化,经过此装置后,所得水为??????????(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1·c·n·j·y
溶液的温度/℃
75
65
50
35
20
析出固体M的质量/g
0
0
2.0
4.5
8.4
(2)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
(?http:?/??/?www.21cnjy.com?)温度为80
℃、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上表: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65
℃时,??????????(填“能”“不能”)判断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②40
℃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能达到目的的有??????????。
A.升温
?
???
B.降温
?
????????
C.加固体M
??
D.恒温蒸发水
(3)如图(2)实验,将水加入到试管中,观
(?http:?/??/?www.21cnjy.com?)察到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饱和石灰水变浑浊,则X固体可能为??????????,由此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
【答案】(1)混合物?(2)①不能;②BCD
(3)氢氧化钠固体;X固体溶解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解析】(1)将浑浊的河水通过简易净水器进行
(?http:?/??/?www.21cnjy.com?)净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用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中仍然含有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2)①温度降到65℃时无晶体析出,因此无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②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加入溶质的方法完成,观察图表可知:M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故也可采用降温的方法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①不能;②BCD;
(3)观察到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饱和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试管内的气压增大,溶液的温度升高,因此加入的物质应该是溶于水放出热量,使瓶内压强大于大气压,a端液面会下降,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变小,故符合条件的可以是氢氧化钠固体;由此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X固体遇水放热;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故答案为:NaOH固体;
X固体遇水放热,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
(?http:?/??/?www.21cnjy.com?)
(1)t1℃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____乙(填“>”、“<”或“=”);
(2)t2℃时,配制18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需称量甲的质量____g;
(3)由图二推测硝酸钾是图一中的____物质(填“甲”或“乙”);
(4)图二“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一中表示为____(填序号)。
A.b点→a点?????????????
B.c点→a点??????
C.b点→c点?????????????
D.c点→d点
【答案】(1)>(2)80(3)甲(4)B
【解析】(1)由图一可以看出,t1℃时,甲物
(?http:?/??/?www.21cnjy.com?)质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2)由图一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是80g,该温度下,80g甲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达饱和,所得饱和溶液质量为180g,所以,t2℃时,配制18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需称量甲的质量80g;
(3)由图一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是80g,乙的溶解度约是50g,根据图二,t2℃时,100g水中加入60g硝酸钾完全溶解,可知图一中,甲表示硝酸钾;
(4)t2℃时,100g水中溶解60g硝酸钾,所得硝酸钾溶液不饱和,将该烧杯中的溶液降温至某一温度时恰好达到饱和溶液,该过程中溶质、溶剂质量均未变,该操作过程在图一中可表示为从c点到a点,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章总结提升
(?http:?/??/?www.21cnjy.com?)
考法1、地球上的水循环产生的原因
(2020秋?惠民县期末)下列关于水循环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冰川上的积雪汽化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
B.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熔化成小水滴,有的凝固成小冰晶
C.积雪液化后变成水,汇入江河
D.清晨的露水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题组冲关](2020秋?抚顺期末)如图所示对于地球的水循环中所涉及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1cnjy.com
(?http:?/??/?www.21cnjy.com?)
A.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变成小水滴﹣﹣液化
B.水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升华
C.小水滴与寒冷气流接触,变成小冰粒﹣﹣凝固
D.水蒸气在寒冷高空急剧降温,变成小冰晶﹣﹣凝华
考法2、利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现象
(2020秋?武昌区校级期中)水是人类生存环境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三态变化,地球上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三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升华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
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
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
[题组冲关](2020秋?龙泉驿区期末)
(?http:?/??/?www.21cnjy.com?)如图是青藏铁路为保护冻土而采用的一种高效热导装置,叫做“热棒”。热棒的密闭空心内装有一些液态氨,液氨沸点较低,在冬季,土中热量使该液体蒸发到顶部,通过散热片将热传导给空气,冷却后又变为液体回到下部,以保持冻土冷冻状态不松软。关于“热棒”中发生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汽化、液化
B.熔化、凝固
C.升华、凝华
D.升华、液化
考法3、溶液 溶解度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甲的溶液从t2℃降到t1℃,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
B.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各100
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D.乙中含有少量甲,要提纯乙通常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题组冲关]张老师在讲授溶液时,用固体M做了如下实验,图一中甲、乙、丙、丁是充分搅拌后静置的现象,请回答相关问题(忽略水的挥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http:?/??/?www.21cnjy.com?)
(1)上述实验可以判断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二对应的 
 (填序号)。
(2)甲、乙、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呈饱和状态的是 
 (填序号)。
(3)根据图二,若要使丁烧杯中的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加入 
 g的M固体。
(4)分别将100gA、C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时,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21·cn·jy·com
A.A,C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A<C
C.溶液的质量:A>C
D.溶质的质量分数:A>C
向分别盛有40g硝酸钾和40g氯化钠的烧杯里,各加入100g100℃的热水,充分搅拌。根据溶解度表中相关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1·c·n·j·y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A.
均能形成100℃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饱
(?http:?/??/?www.21cnjy.com?)和溶液
B.
将上述2只烧杯内的物质在100℃时各自蒸发掉50g水,有晶体析出的是硝酸钾
C.
将上述2只烧杯内的物质降温至20℃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氯化钠
D.
当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要从中得到纯净的硝酸钾,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如图所示,将水分别滴入装有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硝酸铵固体溶解时会吸收热量
B.
(?http:?/??/?www.21cnjy.com?)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会放出热量
C.
A,B两只烧杯的溶液中都有固体析出
D.
A,B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保持不变21教育网
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②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③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④推广节水器具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如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咸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
?
?)21·世纪
教育网
A.
海洋水
B.
冰川水
C.
地下淡水
D.
湖泊咸水
下列实验所选试剂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选试剂
A
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
硝酸银溶液
B
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C
除去CaCl2溶液中的稀盐酸
碳酸钙
D
除去N2中混有的O2
灼热的铜网
A.
A
B.
B
C.
C
D.
D
如图所示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分布图,下列有关水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中最重要的是海水
B.
陆地淡水目前人类都可以大量使用
C.
冰川水属于海水
D.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www-2-1-cnjy-com
下图是某同学“自制汽水”的课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自制汽水属于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装汽水的塑料瓶属于__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3)白糖属于人体六大营养素中的________(填“糖类”“油脂”或“蛋白质”)。
(4)打开汽水瓶塞,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与________有关。
(5)柠檬酸(C6H8O7
(?http:?/??/?www.21cnjy.com?))与小苏打发生反应能生成柠檬酸钠(C6H5O7Na3)和二氧化碳等,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红在学习了物质的溶解这一专题后,对“
(?http:?/??/?www.21cnjy.com?)气体在液体中溶解能力强弱与气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20?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10?mL某碳酸饮料(饮料中溶解有二氧化碳气体),并用胶头封闭注射器针孔。在图Ⅰ中,小红用力向外拉动注射器,管中出现许多小气泡;图Ⅱ中,用力向里推注射器,小气泡减少。
(1)图Ⅰ中,小红向外推注射器活塞的目的?______
(2)请尝试分析,图Ⅱ中小红用力向里推动注射器后小气泡减少的原因的原因______。
(3)气体的溶解度还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请解释“一些工厂向河里排放热水,会造成河里的鱼因缺氧而死亡”:______。2-1-c-n-j-y
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http:?/??/?www.21cnjy.com?)
(1)小红同学用图1装置对学校附近某河水的水质进行净化,经过此装置后,所得水为??????????(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1
cnjy
com
溶液的温度/℃
75
65
50
35
20
析出固体M的质量/g
0
0
2.0
4.5
8.4
(2)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
(?http:?/??/?www.21cnjy.com?)0
℃、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上表: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www.21-cn-jy.com
①65
℃时,??????????(填“能”“不能”)判断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②40
℃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能达到目的的有??????????。
A.升温
?
???
B.降温
?
????????
C.加固体M
??
D.恒温蒸发水
(3)如图(2)实验,将水加入到试
(?http:?/??/?www.21cnjy.com?)管中,观察到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饱和石灰水变浑浊,则X固体可能为??????????,由此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
(?http:?/??/?www.21cnjy.com?)
(1)t1℃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____乙(填“>”、“<”或“=”);
(2)t2℃时,配制18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需称量甲的质量____g;
(3)由图二推测硝酸钾是图一中的____物质(填“甲”或“乙”);
(4)图二“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一中表示为____(填序号)。
A.b点→a点?????????????
B.c点→a点??????
C.b点→c点?????????????
D.c点→d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