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数学二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第六单元P51、52。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角的认识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初步形成了直角的空间观念。但对锐角、钝角概念比较陌生,尤其要抽象出锐角、钝角的一些特征,困难更大。因此,学生只要通过与直角比较,能认识锐角或钝角就可以了。因此,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创设情境,直观入手。从独立思考、判断推理,到小组合作,寻找发现。在充分展示学生个体优势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在教科书的第51、52。教材首先通过一幅滑滑梯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哪里有角,哪些是直角,哪些不是直角,从而引出锐角和钝角的知识。接着,通过用三角板的直角进行比较,最后给出锐角、钝角的名称。教学重点是认识并会判断锐角、直角、钝角。教学难点是用语言准确地概括锐角、钝角的特征。教学关键是确定判断的标准,由具体到抽象的感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锐角和钝角的概念,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使学生知道锐角、直角、钝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3.使学生知道角的大小只与它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而与所画出的边的长短无关。
4.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分类、操作、比较等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分析、抽象等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5.通过实践,与他人合作和交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感受生活中数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建立锐角和钝角的概念,能正确辨认出直角、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量变式的角。
【渗透点选择】
1.“课前准备热身赛”环节:一方面,学生通过找三角板中的最大角(直角),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复习以前学过的角的知识。另一方面,旋转三角板再找出直角和它的顶点与两边,由静到动,由常规到变式,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2.“谈话引入复习角”环节:创设全民健身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简笔画,找出角和直角,并对它们的特征进行回顾,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角的兴趣。
3.“积极探究感知角”环节:通过自主、合作(同桌2人)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归纳、展示和师生小结,得出角的分类、角的验证、角的大小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归纳小结的能力和继续进行探究的兴趣。
4.“拓展延伸创造角”环节:学生通过折一折、拼一拼等形式,进一步延伸关于角的知识,培养乐于合作、乐于探究、勇于探索的精神。
5.“总结提升研究角”环节:学生通过对自己在当堂课中掌握的知识的回顾和对作业的了解,激发继续参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兴趣。
【教学用具】
1.教师准备
(1)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
(2)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记录表。
2.学生准备
(1)课本、铅笔、橡皮、三角尺、垫板。
(2)同桌2人合作。
【教学环境】
1.硬环境:有多媒体设备的普通教室。
2.软环境:创设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软环境。
3.座位形式:秧田型。
【课的类型】
渗透型授新课。
【教学课时】
共1课时(35分钟)。
【教学设计思路】
本着全感启动、全员互动、全程变动的思考,我考虑本节课的教学定位于自主、合作探究活动并存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考虑让每个学生的眼、耳、口、脑、身体等同时、全方位地、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或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或集体交流,形成师生互动互助的立体化交流网,让学生们在合作交流中学习;同时通过有序变化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始终能饶有兴趣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乐此不疲,有收获感和充实感,让他们在资助建构中学!因此,整堂课按照“课前准备热身赛”——“谈话引入复习角”——“积极探究感知角”——“拓展延伸创造角”——“总结提升研究角”五个环节展开教学,层层递进,夯实基础又不乏互动与创意,让二年级学生在35分钟内提升效益,学有收获,并提升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过程】
时间 分配 教学环节 教师导学 学生学习 课题研究
3分钟
5分钟 课前准备热身赛。
一、谈话引入
复习角
1.师:各位同学,下午好!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角”(板书),你们准备好了吗?课前我们先来玩个热身游戏吧!
三角板上有几个角?
谁上来找到最大的那个角?它是什么角?你能找出这个直角的顶点和两边吗?
我旋转手中的三角板,你还能快速地找出其中的直角吗?它的顶点和两边你能指出来吗?
2.同桌两人一组合作游戏:
1)取三角尺一块。
2)找出最大的角。
3)指顶点与两边。
4)旋转再找和指。
5)换同桌来完成。
(师生问候)
1.师:你们可真棒,奖励
大家一则新闻:
今年3月起,学校倡导大家从自身做起,共同改变观念,“每天运动一小时”以应对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越来越普遍的“城市病”。近期广播操比赛、跑步锻炼也风靡一时。
2.请你找一找画面中的角。
3.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的特征?不同之处呢?
4.找到的角里有没有你们学过的直角?你怎么那么肯定?
1.听,个别回答。
生:3个。
生:最大的那个角是直角。
生上前指一指。
生:能。
个别学生上前来指出。
2.两人一组合作。
1.听并跃跃欲试。
2.找出画面中的角并交流。
3.它们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角是有大小的。
4.生:用三角尺的直角来验证。
谈话引入,活跃气氛、了解学生状况、已有知识基础掌握情况、领会要求与任务情况等。
创设全民健身的情境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表示各种运动的简笔画中找到三种角,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18分钟 二、积极探究
感知角
(一)分角——初步了解新知。
1.同桌2人说说悄悄话:刚才找到的角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教师巡视。)
2.师:请学生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分的?
(板书:比直角小的角;比直角大的角)
3.师小结:我们听到分的标准不同,分出来的结果也不同。你们觉得哪种分法比较好?为什么?
1.学生两人一组操作。
2.交流分享。
预设:
按是不是直角分两类;按角的大小分三类。
3.交流、互动形成共识。
通过两人合作探究,对三种角进行科学的分类,得出结论。
(二)认角——理解锐角、钝角的含义。
1.引导学生给锐角、钝角起名。(板书锐角、钝角)
2.生活中有没有锐角、直角、钝角呢?找一找!
(教师PPT展示生活中的角,钟面上的角,考考你们的眼力。)
3.你是怎么判断这些角比直角小或比直角大呢?
4.连连看。(掌握验证锐角、钝角的方法。)
1)出示比较容易判断的锐角和钝角,让学生判断。
2)出示与直角接近的锐角和钝角,让学生判断。
5.用三角尺来判断下面的角是什么角?
6.那你们能不能尝试着画一画角。
要求:
1)模仿老师,画一个开口朝上(北)的锐角。
2)模仿同学,画一个开口向下(南)的钝角。
3)尝试画一个开口朝左(西)的锐角和朝右(东)的直角。
7. 抢答:
1)锐角比直角( )。
2)一个直角加一个锐角是( )。
3)锐角、直角、钝角的大小关系是( )。
4)红领巾有2个( )角和1个( )角。
8.师小结:现在我们认识了直角、锐角和钝角。一般大家能通过目测来确认。但当不能目测时,可借助三角板的直角比较验证。 1.生回答:大于直角的是钝角;小于直角的是锐角。
2.学生在教室里找。
3.生:观察出来的。
目测得到的!
4.观察并交流。
5.完成练习纸上内
容。
6.模仿老师画锐角、钝角。(完成在练习纸上)
7. 听、判断、回答。
8.听并领悟。
在命名角、寻找角、画画角的基础上更好地判断角。
分三次操作,在变式与合作中画角与量角。
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
(三)比角——掌握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1. 利用学具,拼出两个直角,进行观察。
(1) (2)
师:比较一下,这里两个角,哪个比较大?为什么?(一样大小)
2.讨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3.师生归纳: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要看角两边的开合情况,叉开越大,角越大。
4.打开书本,划下关键的词句。 1.观察、思考,
得出结论。
2.讨论,达成共识。
3.听和记。
划下关键内容。
(即当堂知识点。)
通过学具和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掌握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岔开的大小关系密切的道理。
4分钟 三、拓展延伸
创造角 1. 用我们的身体创造角。
2.请大家动手,用纸折出直角、锐角、钝角来。 1.起身做出锐角、钝角、直角。
2.折并展示。 通过转变教学方式,调整课堂气氛。
5分钟 四、总结提升
研究角
1.小结:通过今天对角的进一步学习,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
2.设计类作业:
(1)结合全民健身运动,设计一些涉及到角的运动项目的简笔画。
(2)思考:一个长方形纸片,剪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
在总结本堂课的所学后,通过作业布置的层次性,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
【板书设计】
复习 角 评价
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比直角小 直角 比直角大
角是有大小的。 1、2、7 6 3、4、5、8
认识了直角。 锐角 钝角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