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走进新时代
目录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
学习目标
知道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01
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02
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03
视频:大江大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材料一:1978年,新华社记者沈祖润等到安徽的定远、凤阳、嘉山去采访,看到的情况使他们心酸。安徽凤阳县前五生产队,10户人家有4户没有大门,3户没有桌子,68人中有40多人没有棉裤。
还有一组令人震惊的数字:1978年,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农民生活水平不如20世纪50年代,有三分之一的农民生活水平不如30年代。
材料二:1976年,在安徽的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村民一起劳动,一起分享劳动成果。却出现“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的劳动状态。
头遍哨子不买帐,
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顺口溜
人民公社政社合一:
统一经营,集中劳动,
统一分配,吃大锅饭。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背景:
(1)农村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和政社合一的体制弊端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
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农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
农民赞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歌谣
农民对土地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
形式: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责任
利益
特点: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是个贫困村。1978年,安徽省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旱。小岗村生产队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他们艰苦地干了一年,粮食获得大丰收。他们还了贷款,生活有了改善,自农业合作化以来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打心里乐开了花。
开始时间: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说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
1980年产粮
1981年产粮
1982年产粮
5.02亿公斤
6.70亿公斤
7.15亿公斤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人均有很大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