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习题练习二(附答案))
一、单选题
1.农作物生长需要含较多氮、磷、钾元素的化肥,下列化肥属于含磷复合肥料的是( )
A.
NH4NO3
B.
Ca(H2PO4)2
C.
(NH4)2HPO4
D.
KNO3
2.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
银和稀盐酸
B.
氢氧化钡溶液和硝酸
C.
铝和稀硫酸
D.
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3.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最终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NaOH NaCl KNO3 MgCl2
B.
NaOH Na2CO3 NaCl H2SO4
C.
NaCl Na2SO4 AgNO3 HNO3
D.
FeSO4 NaNO3 KCl HCl
4.生产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
B.
降低新装修房屋内的甲醛含量,最好的方法是紧闭门窗并在房间内放一盆水
C.
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
提倡节日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
5.下列各组固体物质,只用水和组内物质就可相互鉴别的一组是( )
A.
FeCl3、Na2SO4、NaOH、AgNO3
B.
CaCO3、Na2CO3、K2CO3、BaCl2
C.
NaOH、KNO3、CuSO4、NaNO3
D.
BaCl2、CuSO4、MgCl2、NaCl
6.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B.
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
C.
碳酸钾溶液和盐酸
D.
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7.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 )
A.
选项A
B.
选项B
C.
选项C
D.
选项D
8.盐在日常生活中是用途非常广泛的一类物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添加大量的亚硝酸钠来保鲜食品
B.
硝酸钾在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
C.
农业上常用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
用纯碱除去面粉发酵生成的酸
9.下列物质与HCl溶液发生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Zn
B.
Al2O3
C.
Ba(OH)2
D.
Na2CO3
二、双选题
10.(双选)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酸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B.
铜丝插入硫酸铝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C.
点燃棉线,会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
三、填空题
11.海洋是丰富的化学资源宝库。通过晾晒海水,可以得到含少量泥沙的粗盐。
(1)在做粗盐初步提纯的实验时,要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①上图有字母标号的仪器名称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
②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③操作C中看到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④称取5.0
g
NaCl固体,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
NaCl溶液________g。
(2)某小组在实验室里制取O2时,用到了下列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实验室制取氧气应该选发生装置________,收集装置________(两个空都填字母)。
②若用KClO3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起________作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做实验之前,必须要做的一个重要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A、B、C、D分别是氯化钠、硝酸钡、氢氧化钠和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现用一种无色溶液X把A、B、C、D一一鉴别了出来,已知X是含有镁元素的化合物,鉴别方法见图所示。(所加溶液均过量,使反应完全)
完成下列问题:
(1)确定A、B、C、D、X各代表什么物质(用化学式表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X________。
(2)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X和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和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有一种固体混合物质M,其中只可能含有Na2CO3、NaNO3、Na2SO4、CuCl2、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请根据以下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操作①取少量M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操作②向滤出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此时所得溶液仍为无色。
(1)M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2)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操作①后所得的无色溶液中滴加溶液AgNO3溶液,一定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研讨酸、碱、盐相互间反应关系时,甲、乙两组同学利用碳酸钠溶液按照以下步骤完成实验(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
第一步:向碳酸钠溶液中加试剂X,过滤,得白色沉淀;
第二步:向该沉淀中加试剂Y,沉淀全部溶解,生成气体,得无色溶液;
第三步:向该溶液中加试剂Z,过滤,最终得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和硝酸镁溶液。
(1)甲、乙两组同学共进行三次实验,其中所选的试剂均不相同,乙组同学最终得到的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不同于甲组。请将化学式填入下表
(2)请写出甲乙组两次实验中碳酸钠溶液与试剂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B.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C.用食盐水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施用复合肥硝酸钾能使作物枝叶繁茂,并增加抗倒伏能力
16.盐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请分析下列化学反应,回答问题:
①BaCl2+H2SO4===2HCl+BaSO4↓
②CuSO4+2NaOH===Na2SO4+Cu(OH)2↓
(1)从反应物的类别分析,①是盐与酸的反应,②是盐与________的反应;
(2)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①和②都能反应的原因是生成物中都有________;
(3)利用K2CO3溶液和________溶液反应,可制取KOH。
17.“比较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种物质可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请以表2中序号Ⅰ为示例,填写序号
Ⅱ、Ⅲ
中的空格:
(2)室温下,氯化镁与下列物质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MgCl2—AgNO3B.KNO3—MgCl2
C.MgCl2—HCl
D.Mg(OH)2—MgCl2
18.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甲所示﹚,为确认其中的溶质,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猜想与假设]溶质可能为NaCl、NaOH、Na2CO3和NaHCO3中的一种。
[资料查阅]上述四种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
[探究过程]如图乙所示,在操作①后可确定溶质不是NaCl,则其实验现象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进行操作②时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由此又可排除假设物质中的____________。
[探究结论]你认为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上述假设物质中的___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反思](1)若上述探究结论是正确的,操作②产生的气体应是________(写化学式),实验室检验该气体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有同学猜想其中的溶质还可能是Na2SO4,但又没有Na2SO4的上述表列信息.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的相关现象,判断该溶液中的溶质是否是Na2SO4,并叙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明同学想利用已有的知识弄清家里化肥的成分,他看到袋中化肥是一种白色晶体,取少量肥料跟熟石灰一起研磨,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初步判定是一种氮肥。为进一步研究肥料的性质和成分,小明将少量肥料样品带到学校进行探究。
结合探究过程回答,施用该化肥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复合肥料的特征是含有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肥料,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
2.【答案】A
【解析】从备选项可知,主要是利用酸的性质(①可以和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反应、②和碱发生中和反应、③和某些盐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有气体或者沉淀或者水生成)来判断哪些物质能发生反应。
3.【答案】B
【解析】A项,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透明,错误;B项,NaOH与H2SO4反应,但最终得到的溶液为无色透明溶液,正确;C项,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不透明,错误;D项,各物质之间不反应,但硫酸亚铁溶于水呈浅绿色,错误。故选B。
4.【答案】C
【解析】A项,为减少“白色污染”,集中并露天焚烧废弃塑料袋,会造成环境污染,错误;B项,降低居室甲醛含量,应该打开门窗通风换气,错误;C项,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以避免污染水体,是可取的,正确;D项,提倡节日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会造成空气污染,错误。答案C。
5.【答案】A
【解析】略。
6.【答案】B
【解析】A项,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发生复分解反应,错误;B项,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正确;C项,碳酸钾溶液和盐酸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能发生复分解反应,错误;D项,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淀和氯化铜,能发生复分解反应,错误。
7.【答案】C
【解析】A项,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会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错误;B项,铜的活动性比铁的弱,故不能把铁置换出来;氯化银难溶于水所以铜和氯化银不反应故错误;C项,盐酸具有挥发性,过量的盐酸会因加热而挥发,正确;D项,硝酸银会与氯化钠反应把氯化钠除去,错误。故选C。
8.【答案】A
【解析】A项,亚硝酸钠具有毒性,不能用于保鲜食品,错误;B项,硝酸钾的组成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料,正确;C项,硫酸铜具有杀菌的作用,能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正确;D项,碳酸钠能与面团发酵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从而除去酸,正确。故选A。
9.【答案】A
【解析】A项,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正确;B项,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水,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错误;C项,氢氧化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错误;D项,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错误。故选A。
10.【答案】AD
【解析】A项,硫酸铵属于铵态氮肥,熟石灰具有碱性,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正确;B项,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铜丝插入硫酸铝溶液中,不反应而无明显变化,错误;C项,点燃棉线,有烧纸的气味,错误;D项,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正确。故选AD。
11.【答案】(1)①烧杯 玻璃棒 ②引流 ③有大量晶体析出 ④50
(2)①B D ②催化 2KClO32KCl+3O2↑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
12.【答案】(1)HCl Ba(NO3)2 NaCl NaOH MgSO4
(2)MgSO4+Ba(NO3)2===Mg(NO3)2+BaSO4↓ MgSO4+2NaOH===Na2SO4+Mg(OH)2↓
【解析】镁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形成白色沉淀;钡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形成白色沉淀;碳酸镁和碳酸钡能溶于盐酸,硫酸钡不能溶于盐酸。
13.【答案】(1)氯化铜、硫酸钠 硝酸钠
(2)Na2CO3+BaCl2===BaCO3↓+2NaCl BaCO3+2HCl===BaCl2+H2O+CO2↑
(3)NaCl+AgNO3===NaNO3+AgCl↓
【解析】根据氯化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碳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14.【答案】①HCl AgNO3 ②Ba(NO3)2 MgSO4 BaSO4 ③MgSO4 H2SO4 Ba(NO3)2 BaSO4
(2)BaCl2+Na2CO3===BaCO3↓+2NaCl MgCl2+Na2CO3===MgCO3↓+2NaCl
【解析】根据能与碳酸根反应会生成的沉淀只能是碳酸盐沉淀,碳酸盐沉淀只能溶于酸,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只有氯化银和硫酸钡。①碳酸钠与X反应生成碳酸镁沉淀,加入的Y应是一种酸,才能溶解沉淀生成气体,加入的Z应当提供银离子。②X只要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能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就可以了,最终得到的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只要是氯化银或硫酸钡即可。
15.【答案】C
【解析】A项,石灰乳和硫酸铜都具有杀菌作用,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可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正确;B项,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可以用于清除铁器表面的铁锈,正确;C项,食盐氯化钠与水垢不反应,不能用于清除水垢,错误;D项,氮元素能促进枝叶繁茂,钾元素能使茎秆粗壮,故用复合肥硝酸钾能使作物枝叶繁茂,并增加抗倒伏能力,正确。
16.【答案】(1)碱 (2)难溶物(或不溶物或沉淀) (3)氢氧化钙[或Ca(OH)2或氢氧化钡或Ba(OH)2]
【解析】(1)氢氧化钠属于碱;(2)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两种化合物在反应中相互交换成分,产物中有沉淀生成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则反应才能进行;(3)考虑K2CO3溶液既能和可溶性碱反应又能产生沉淀物,才能制的KOH。
17.【答案】(1)①H2SO4+BaCl2===2HCl+BaSO4↓
②新酸
③CuSO4+2NaOH===CuSO4+Cu(OH)2↓
④盐
(2)A
【解析】硫酸和氯化钡的反应为H2SO4+BaCl2===2HCl+BaSO4↓过程中是酸和盐的反应产生新的酸和新的盐;氢氧化钠可以和盐反应产生另一种碱和盐;比如CuSO4+2NaOH===CuSO4+Cu(OH)2↓;KNO3—MgCl2;MgCl2—HCl;Mg(OH)2—MgCl2这三种无法发生反应,因为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18.【答案】石蕊试液变成蓝色 氢氧化钠 碳酸钠 碳酸氢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可能达到10%,而碳酸钠溶液可以 CO2 将气体通入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若滴加石蕊试液变成蓝色,则不含有硫酸钠
【解析】[探究过程]根据三种物质溶液的酸碱性及对石蕊试液的作用分析;根据氢氧化钠不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解答。
[探究结论]利用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中溶质溶解度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判断溶液的可能性。
[探究反思](1)根据碳酸钠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及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进行二氧化碳的检验进行分析;
(2)根据硫酸钠溶液显中性分析。
19.【答案】该化肥易溶于水 该化肥的水溶液显酸性 硫酸铵 不能与显碱性的物质混合使用
【解析】铵盐与显碱性的物质反应时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硫酸根离子能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硫酸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