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18 21:4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下
授课日期
课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主设计
其他
课标
分析
课标摘录:
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二、课标分解:
1.学生学什么?
讲述开国大典是指新中国的筹建过程,主要是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建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是指西藏和平解放的内容和开国大典的意义。
学到什么程度?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关内容,知道建立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学生根据教材和出示的相关材料总结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相关人物和意义。
学习
目标
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和图文史料,能够说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关内容。
2.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和阅读材料,分析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和图文资料,能够说出西藏和平解放的内容和意义。
教学的过程
教学板块(注明各板块解决的目标序号及所用时间)
设计意图
第一板块 动机激发 ( 3分钟)
(前备知识、创设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前备知识
简单概述本册课本《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的基本概况和基本脉络。分为四个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创设情景导入
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刻着这样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前仆后继、英勇不屈的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迎来了崭新的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是怎样筹建起来的?首都、国歌、国旗是怎样确定的?
呈现目标
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和图文史料,能够说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关内容。
2.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和阅读材料,分析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和图文资料,能够说出西藏和平解放的内容和意义。
本课是八年级《中国历史》第一课,要在讲这节课之前大致给学生讲解中国现代史的主要内容和时代分期。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求知欲,吸引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明确学习目标
第二板块:自主尝试、合作交流(目标1、2、3)( 25分钟)
一、自学尝试1(提出问题、自学探究、尝试解决)(5分钟)
提出问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背景。(结合会议召开时间去分析总结)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哪个纲领性文件?这个文件具有什么作用?
3.会议具体通过了哪些内容?
4.会议确立了一个怎样的制度?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2到3页内容,根据学习目标和小标题在教材上圈画答案,并做好标注
教师活动:提问和巡视,了解学情。
合作交流1(确定问题、生生展示合作、师生合作、再次尝试练习、反馈纠正)(6分钟)
确定问题
1.确定问题(1min)
结合巡视学生完成情况有目标进行提问,检测课本基本知识梳理情况
生1(C等级):预设问题 1结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回答出政协会议召开的背景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纲领性文件和文件起到的作用3会议通过了哪些内容4确立了一个怎样的制度(提问几个C等级学生了解自学情况;若回答不正确,转而提问B等级学生)
生2(B等级):(若回答正确,代表2/3同学掌握;若回答不正确,代表有2/3学生未掌握,此时要进行生生合作)
……
2. 生生展示合作
根据预设问题,第一个问题同学们回答的不是很完善,不能准确说出背景,需要进一步生生合作。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进行讨论,结合上学期所学的知识,讨论一下当时的背景,(国民党政权被推翻,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基本取得了胜利。)
3.师生合作:预设学生对于上述几个问题合作之后基本能答出来,步步引导学生让学生试着去对问题的答案进行相应的记忆。比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可以用七个“一”来进行记忆。一个政府:中央人民政府,一位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主,一面旗帜:五星红旗,一首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一个首都:北京,一座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一种纪年法:公元纪年法。
自学尝试2(提出问题、自学探究、尝试解决)(5分钟)
根据学生自学,教师提问情况.结合史料,再次自学
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高37.94米。碑座镶嵌着八幅浮雕: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战争、渡江战役。概括而生动地表现出我国近百年来惊天动地的革命史实。
  碑身正面镌刻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
材料二: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泽东
提问: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指的是哪些历史史实?
合作交流2(确定问题、生生展示合作、师生合作、再次尝试练习、反馈纠正)(4分钟)
1. 确定问题
结合巡视学生完成情况有目标进行提问:
生1(C等级):预设问题,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以来是指哪些历史史实。(若回答不正确,继续提问C等级学生;若回答正确,转而提问B等级学生。若回答正确,代表2/3同学掌握;若回答不正确,代表有2/3学生未掌握,预测学生表格列举不太规范,此时要进行生生合作。)……
生生展示合作
预设问题:根据人民英雄纪念碑在1949年建立,分析三年以来特指的是哪件事?三十年以来特指的是哪件事?一千八百四十年是哪件事?(把具体史实的时间确定在1946年,1911年,1840年。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知识,树立时空观念。)预设C和B等级均不能正确回答
3师生合作:直接引导学生说出相关史实:解放战争,辛亥革命,鸦片战争。这三个历史史实正好印证了中国人民三个阶段的不屈不挠的抗争,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自学尝试3(提出问题、自学探究、尝试解决)(5分钟)
提出问题:
1.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
2.开国大典标志着什么?
3.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和相关人物。
4.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4到5页内容,根据学习目标和小标题在教材上圈画答案,并做好标注
教师活动:提问和巡视,了解学情。
由于问题非常基础,并且在课本上均有明显标注,此时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划出相应答案,不需要进行合作探究。
围绕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认真阅读教材的能力,找出基本史实
精准掌握学生自学情况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从理解角度快速识记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培养学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围绕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认真阅读教材的能力,找出基本史实
第三板块:小结反思( 2分钟)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第四板块:检测迁移( ≥10分钟)
当堂检测: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了,当时的历史背景是( )
A.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到来 B.西藏已经和平解放了
C.土地改革运动广泛开展 D.人民解放战争基本胜利结束
2.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A.①②④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邀请她北上对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应该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4.过节贴春联是中国特有的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写照。下列春联中,反映建国初期的是 ( )
A.新四军拼命抗日 老百姓安心过年
B.万里山河归人民 五亿群众庆新生
C.宁要社会主义草 不要资本主义苗
D.世博亚运扬国威 改革发展创奇迹
二、《百练百胜》相关内容
巩固基础知识,强化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年级学科
组长签字:
审核意见:
审查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