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9820011671300196850-155575 八年级物理单元综合测试
第八章〈力和运动〉1
八年级物理单元综合测试
第八章〈力和运动〉1
310515184150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_____组_____号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_____组_____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第一位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物理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亚里士多德 D.阿基米德
2. 一颗正在竖直向上飞行的子弹,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
2148205174625那么它将( )
A. 先减速上升,后加速下降
B. 沿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
C. 立刻停在空中
D. 立刻向下加速运动
3.如图所示,苹果从树上落下的
过程中,其惯性( )
A. 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变大 D.不变
4. 惯性现象是非常普遍的,下列事例中利用了惯性的是( ?)
A.苹果熟了,从树上落向地面
B.投掷铅球时运动员要先把铅球甩几圈再抛出去
C.公路上的汽车要按限速要求行驶
D.公交车上一般都安装有供站立者使用的拉手
5. 司机在驾驶汽车时必须要系上安全带,系上安全带可以( )
A减小汽车的惯性,防止发生事故
B.减小司机的惯性,防止发生事故
C.减小因汽车突然减速造成的伤害
D.减小因汽车突然加速造成的伤害
6. 杨扬同学梳理了下图中相关的力学知识,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
1974856985
A.在甲图中,所砌墙壁与铅垂线平行时,说明墙壁竖直
B.在乙图中,锤柄向下撞击凳子时,锤头由于惯性就紧套在锤柄上
C.在丙图中,拉动木块的速度越快,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就越大
D.在丁图中,用力压或拉弹簧时,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7. 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下列能使木块受到的滑动
摩擦力增大的是( )
A.增大木块的拉力 B.改变木块运动方向
C.在木块上加砝码 D.使木块的速度增大
8.一个小孩用20N的水平推力推桌子,桌子未被推动,
则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
A.大于20N B.等于20N C.小于20N D.以上均有可能
9. 如下图,分别用照相机拍摄(每0.1s拍摄一次)的小球在四种
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小球受到平衡力作用是( )
21907520320
10.一个苹果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受到的重力与苹果对桌面的圧力是一对平衡力
B.苹果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苹果受到的重力小于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
D.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大于苹果对桌面的压力
11.下列的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20955016510
12.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木块一定不受摩擦力的是( )
28575038735
13.某市举办龙舟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龙舟静止时没有惯性,运动起来后才有惯性
B.龙舟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运动员不再划浆,龙舟会慢慢停下来,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运动员用浆向后划水使龙舟前进, 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4.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最终甲队获胜。
1748155165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B.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C.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D.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15.下列与体育运动有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初中学生50m跑步的测试成绩一般是30s
B.在运动鞋底做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掷出的铅球,铅球由于惯性最终落回地面
D.踢足球时,脚对球的作用力和球对脚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16.小明得到一个玩具吹镖(由一个细长筒和金属镖头组成),想试
着用它去射地上的目标.他把重为G的小镖头以一定速度正对着
目标A点吹出,如图.忽略镖头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下列关
于镖头能否射中A点的预测中,正确的是( )
211455047625A
A
A. 一定能够射中A点
B. 一定射在A点左侧
C. 一定射在A点右侧
D. 控制速度大小,以上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每小格1.5分,共36分)
17. 用钢笔写字时,笔尖与纸面之间的摩擦为 摩擦;用圆珠
笔写字时,笔里头的小钢珠与纸面之间的摩擦为 摩擦;
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 摩擦。自行车轮胎
上有许多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采用增大 的方法来
增大 。
18. 一辆匀速运动的汽车,向右急转弯时,坐在汽车座位上的乘客会
感到向 倒,这是因为乘客和汽车在未转弯时处于???
状态,汽车向右急转弯,乘客的脚和下半身随车向右转弯。而乘
客的上半身由于???? ,还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乘客会
感向?? ?倒。
19. 小红用15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3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
运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若小红改用20N的水平推力
沿同一水平面推着该物体运动,则此时4438650127635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
20. 起重机的钢绳吊着5×103 N的重物,先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后静止在空中,再以1m/s的速度匀速下降,在这三个运动状态下,钢绳对重物的拉力分别为F1、F2、F3,则F1 ____ F2 _____ F3。
(填“>”、“<”或“=”)
21.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下,其运动的速度越
来越小,那么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一定 零?(选填“大于”
“小于”“等于”),合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 。
20256507937522. 一种转盘桌,在大桌面与活动
桌面之间装有转盘,转盘的主
要结构就是一滚珠轴承,从物
理学的角度看,装滚珠轴承的
目的是 ;随着桌面上
物品的增加,活动桌面转动的灵敏度减小,其原因是 。
23. 一个物体同时受两个力作用,每个力的大小都是F.若这两个力
的三要素相同,则它们的合力大小为???? ;若将其中一个力
2412365177800反向,则它们的合力大小为???? 。
24. 如图所示,下面挂着5N重物的吸盘吸
附在天花板上,吸盘和细钩的总重力是
0.5N。吸盘没有掉下来,说明它还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作用力。
这个力的大小是 N,其施力物体是 。
25. 如图甲,地面上放有一物体重100N,若一人用F=20N的力竖直向
上提, 则物体所受合力为??? ;若人改用水平向右F=20N的
2092325161925力拉物体加速运动(如图乙),
则物体对人的拉力??? 20N,
此时物体所受阻力??? 20N。
(后两格选填“>、< 或 =)
三、实验、探究题(除标注外每小格1分,共19分)
26. 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滑到铺有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木板的平面上,小车在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如下图所示。问:
8140706364605?
①实验中要让小车每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做
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 。
②通过分析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就越????? ,
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 ?。
③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
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 运动。可见,
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7. 为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小康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26670021590
(1)实验中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
小,应使木块在弹簧测力计拉力的作用下 运动。
这里用到的物理原理是: 。
(2)比较图 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可知: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图甲和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
相同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4)小康在测量摩擦力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很难读数,
其原因是 。
2467610180975 (5)小康对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右图的改进,从而解决了上述问题,
这样改进的优点是:
。
某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0955031750?
???
(1)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通过调整???? ??
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2)实验时发现,当F1稍大于F2时,木块依然能保持静止状态,
原因是????????? ? ???,
你的改进方案是????????????????? ?????? ??。
(3)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木块扭转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松手后
瞬间,木块不能保持静止状态。这说明二力平衡时,应该满足的
条件是????????????????。
29. 某物理小组为了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设计的实验 装置如图所示。把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的滑块通过轻绳绕过定滑轮,绳的另一端悬挂托盘。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使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回答下列问题:
876300-73660
(1)为了测量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
A.滑块的质量m1??? B.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2。
(2)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表达式为f =???????? 。
(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该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点:
?????????????????????? ????。
四、综合能力题(3+2+8,共13分)
30. 如图甲所示,是某人沿斜坡滑雪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的0点画出
该人所受重力G、支持力F和阻力f的示意图。
31. 如乙图,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右运动。
请画出木块运动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力的示意图。
403225192405
184785074295
318071548260乙
乙
121475576835甲
甲
32. 质量是2t的汽车,沿水平公路向东行驶,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
是2000N,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1倍,求汽车所受合力的大
小和方向。(g取10N/kg)
单元测试 第八章<力和运动>答案
1-4.ABDB 5-8.CCCB 9-12.BBBA 13-16.DDBC 17.滑动 滚动 静 粗糙程度 摩擦
18.左 向前运动 惯性 左 19.15 15 20. = = 21.大于 相反
22.减小摩擦 摩擦力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23.2F 0 24. 5.5 大气
25.0 = < 26. ①初速度相同 ②小 远 ③匀速直线 改变
27.(1)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2)乙和丙 (3)压力 接触面越粗糙 (4)很难保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5)无论长木板怎样运动,木块相对于桌面来说都处于静止状态,示数较稳定
28.(1)砝码的质量(砝码的大小、砝码的多少);
452056576200f
F
G
f
F
G
(2)木块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用小车(小卡片)代替木块进行实验
(3)二力平衡时这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
29.(1)B (2)m2g
(3)无法随意调节砝码的大小,难以使木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定滑轮的摩擦力会影响实验、等等)
3669030228600f
F
f
F
30.如图所示(3分)
31.如图所示(2分)
32.解:m车=2t=2×103kg(1分), G车=m车g=2×104N(2分)
f=0.01G=0.01×2×104N=200N(2分)
则汽车所受合力F合=F牵-f=2000N-200N=1800N(2分), 方向向东(1分)
解析:
1.历史上首先由亚里士多德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后来伽利略认为此观点错误,提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A. 伽利略最早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并用斜面实验结合推理对这一观点进行了验证,符合题意。
B. 牛顿是在伽利略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不是第一个提出这一观点的科学家,不符合题意。
C. 帕斯卡的主要贡献是对液体压强的研究,发现了帕期卡原理,不合题意。
D. 阿基米德总结了阿基米德原理以及杠杆原理等,不合题意。
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进行分析,即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因为子弹在运动,当子弹所受的一切外力都消失时,子弹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ABC错。
3.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苹果下落过程,质量不变,速度变快,因为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惯性不变。
4.A.苹果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
B.运动员投掷铅球时,先把铅球甩几圈可以使铅球出手时有较大的速度,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从而抛的更远,故B选项是利用惯性的;
C.限速行驶是为了防止遇到紧急情况时,因为惯性无法及时让车停下来造成伤害,故C是防止惯性带来危害;
D.公交车上的拉手是防止车突然启动或突然刹车时,因为惯性人向后倾倒或向前倾倒,造成伤害,故D是防止惯性带来危害.
5.①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的决定因素是质量;
②汽车刹车时,如果没有安全带的保护,驾驶员会因为自身惯性向前运动而发生事故.所以要让安全带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
A. B. 汽车和司机的质量是一定的,有无安全带,汽车行驶速度大小,汽车和司机的惯性都不变。不符合题意;
C. 司机原来和车一起向前运动,紧急刹车时,车由运动突然变成静止,而司机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容易撞到挡风玻璃发生伤害,使用安全带可以起到保护作用。符合题意;
D. 司机原来和车一起向前运动,突然加速时,司机由于具有惯性,会向后运动,座椅可以对实际起到保护作用。此时安全带不起作用。不符合题意。
6.A.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应用于重锤线,检查墙壁是否垂直;故A正确;
B. 当锤柄向下撞击凳子时,锤柄由运动变为静止,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就紧套在锤柄上;故B正确;
C. 木块与木板间的压力和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大小不变,与木块的运动速度无关;故C错误;
D. 用力压或拉弹簧时,弹簧由于受力而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正确。
7.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的运动情况或受力情况无关.
A. 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所受拉力无关,A错误;
B. 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与木块的运动方向无关,B错误;
C. 在木块上加砝码,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增大,则滑动摩擦力增大,C正确;
D. 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木块的速度无关,D错误。
8.当用20N的水平推力推桌子,没推动时,因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可以认为是推力与摩擦力相平衡,大小相等。 不要误以为没推动就是推力小于摩擦力,更不要误以为推动了就是推力大于摩擦力,而要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判断,如果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一定受的是平衡力,二力平衡,大小就相等。
物体静止时受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由于推力与摩擦力二力平衡,大小相等,推力是20N,所以摩擦力也等于20N。
9.(1)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体现在速度大小及方向的变化;
(2)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A. 照片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变快)都发生变化,则说明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A错误;
B. 照片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不变,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说明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B正确;
C. 照片反映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竖直向下),但速度在逐渐变大,即做加速运动,则说明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C错误;
D. 照片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变慢)都发生变化,则说明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D错误;
10.(1)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2)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A. 苹果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苹果对桌面的压力垂直桌面向下。两个力方向相同,并且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此选项错误;
B. 苹果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竖直向上,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此选项正确;
C. 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此选项错误;
D. 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和苹果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此选项错误。
1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是: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接触;变滑动为滚动。
A. 轮胎上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即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在轴承中加滚珠,即变滑动为滚动,是减小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
C、运动鞋底上的鞋钉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力握紧球拍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12.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是摩擦力;
A、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既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也没有运动趋势,所以物体和地面之间不存在摩擦力,符合题意;
B、物体受到拉力作用,进行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和地面之间发生相对运动,物体和地面之间存在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C、物体沿着斜面匀速下滑,存在相对运动,物体和斜面之间存在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D、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物体有下滑的趋势,物体和斜面之间存在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13.①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不是力,而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②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A. 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所以龙舟静止时有惯性,运动起来也有惯性。此选项错误;
B. 龙舟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具有惯性的原因,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此选项错误;
C. 运动员不再划龙舟,龙舟会慢慢停下来,原因是龙舟受到水的阻力作用。此选项错误;
D. 运动员用桨向后划水,对水施加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就会对船桨产生向前的反作用力使龙舟前进。此选项正确。
1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物体甲给物体乙一个作用力时,物体乙必然同时给物体甲一个反作用力,拔河比赛中,靠的是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大小。因为他们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1)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于拔河的两个队,甲对乙施加了多大拉力,乙对甲也同时产生一样大小的拉力,故AB错误;
(2)双方之间的拉力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因素,哪边能获胜就取决于哪边的摩擦力大,甲队获胜,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故C错误;D正确。
15.A. 中学生生50m跑步测试成绩一般是7s左右。此选项错误;
B. 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运动鞋底做有花纹是为了增大鞋底的粗糙程度,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摩擦。此选项正确;
C. 掷出去的铅球,在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速度增大,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此选项错误;
D. 踢足球时,脚对足球的作用力和球对脚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此选项错误。
16.如果忽略重力的影响,小镖头以一定速度正对着目标A点吹出,会射中目标,由于重力的存在,会影响小镖头的运动方向,因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小镖头一定射中在A点右侧,故C正确。
17.摩擦力的产生原因是由于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1)摩擦力分为三种,一是静摩擦力,二是滑动摩擦力,三是滚动摩擦力。根据不同摩擦的特点,结合生活经验,对各个实例进行分析;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脱离;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趋势,但并没有在表面滑动,所以两者之间的摩擦是静摩擦;用钢笔写字时,笔尖与纸面之间发生了滑动,所以两者之间的摩擦为滑动摩擦。
圆珠笔写字时,笔头里的小钢珠在纸面写字时不停地滚动,所以两者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
(2)油桶放倒推,把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力,推起来更容易;汽车的车轮是凹凸不平的,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18.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据此分析回答.
以乘客的上半身为研究对象,在转弯前,它跟汽车一起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向右急转弯时,乘客的下半身受到车和座位的作用,改变了运动方向,随车向右转弯,但上半身由于惯性,它仍然要保持原来运动的状态,所以乘客会向左倒。
19.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都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据平衡力的条件进行判断;当受力不平衡时,物体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据此分析解答.
(1)重30N的物体,在15N水平推力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大小是15N.
(2)小红将推力增大到20N时,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摩擦力不变仍为15N.
20.平衡状态指的是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分析重物的三种运动状态都处于平衡状态;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到三种运动状态下钢绳对重物拉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21.当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则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当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
合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同向时,物体速度增加,当合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反向时,物体的速度减小.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说明物体做减速运动,是因为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故物体所受合力一定大于零,并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知道其中一个力可求两个力.
22.(1)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3)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摩擦;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摩擦.
在转盘内安装滚珠轴承,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属于减小摩擦;
随着放在活动桌上的菜的增加,桌面上的质量不断增大,从而可知其重力也不断增大,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此时的重力即为压力。由此可知其压力不断增大,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摩擦,所以随着放在活动桌上的菜的增加,活动桌面转动的灵敏度明显减小。
23.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方法为:两力同向时,合力为二力之和;两力反向时,合力为二力之差.
当两力方向相同时,合力F合=F+F=2F;当两力反向时,合力F′=F?F=0.
24.由图可知,重物之所以吸附在天花板上没有掉下来,是因为吸盘内部气压小于外部大气压,压强差产生的压力
与重力平衡,所以这个力的大小是5.5N,其施力物体是大气。
25.用20牛竖直向上的力去提重力为100N的物体,物体将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受拉力、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物体在水平向右20的拉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则拉力大于物体受到摩擦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则物体对人的拉力等于20N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零,由平衡条件可以求出合力或摩擦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拉车,车会给人ー个反作用力.且ー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
29.解:(1)(2)使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等于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f=G=m2g,
所以实验中应测量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2
(3)因为砝码的质量是不连续的,所以拉力的大小不能连续调节,难以使拉力恰好等于滑动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