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沪教版(上海)六年级数学下册5.2.1数轴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沪教版(上海)六年级数学下册5.2.1数轴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19 04:3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2(1)数轴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与温度计的类比,了解数轴的概念,会画数轴。
2.知道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能说出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的点所表示的数,知道任何一个有理数在数轴上都有唯一的点与之对应。
过程方法
1.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轴概念。
2.通过数轴概念的学习,初步体会对应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会利用数轴解决有关问题。
情感态度
通过对数轴的学习,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进而初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性。
【教学重点及难点】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回忆正负数的意义并回答以下问题:
在一条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有一个学校,学校东50m和西150m处分别有一个书店和一个超市,学校西100m和东200m处分别有一个邮局和医院,以学校为“基准”,并把向东记作“+”,向西记作“-”,用正负数表示书店、超市、邮局、医院的位置.
归纳:
1.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0,叫原点;
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的方向为负方向;
3.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方法依次表示-1,-2,-3,…
二、强化概念,深入理解
复习数轴的概念:小学时我们学过数轴,知道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我们总结一下,用一条直线表示有理数,这条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生:有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比如2可以用数轴上的位于原点右边2个单位的点表示,false可以用数轴上位于原点右边false个单位的点表示,false可以用数轴上位于原点左面的false个单位的点表示.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
例题1 指出下图数轴上的点A,B,C,D,E分别表示什么数.
让学生先说出数轴上原点右面的点表示的数,对于位于数轴上原点左面的点所表示的数,学生可能会答错,比如D点表示的数到底是false还是false,这个容易错的地方应该在学生最初学习的时候就及时提出来,避免以后犯错.
师:分数和小数在数轴上能表示吗?请试着在数轴上表示出1.5,-2.5, .
观察数轴上有理数排列的大小规律: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____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____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个单位长度.
讨论:
1.数轴上,会不会有两个点表示同一个有理数?
2.会不会有一个点表示两个不同的有理数?
思考:
1.观察上面数轴,哪些数在原点的左边,哪些数在原点的右边,由此你有什么发现?
2.每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由此你又有什么发现?
3.如何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分数或小数?如:1.5,-false怎样表示.
归纳总结:画数轴注意事项
(1)原点、单位长度和正方向三要素缺一不可;
(2)直线一般画水平的;
(3)正方向用箭头表示,一般取从左到右;
(4)取单位长度应结合实际需要,但要做到刻度均匀.
总结:
一、数轴
1.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2.数轴的画法.
3.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原点右边的数是正数,原点左边的数是负数,0是正负数的分界限.
当堂练习(第一课时)
1.下列所示的数轴中,画得正确的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在数轴上点A表示(  )
A.-2 B.2 C.±2 D.0
3.在数轴上,0和-1之间表示的点的个数是( )
A.0个 B.1个 C.2个 D.无数个
4.点A为数轴上表示-2的动点,当点A沿数轴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点B时,点B所表示的数为 ( )
A.2 B.-6 C.2或-6 D.不同于以上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B.数轴的长度是有限的
C. 一个有理数总可以在数轴上找到一个表示它的点
D. 所有整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分数就不一定能找到表示它的点
6.下图中所画的数轴,正确的是( )

7.画出数轴并标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3false,4,2.5,0,1,7,-5.
8.如图所示,在数轴上有A、B、C三个点,请回答:

将A点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C点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它们各自表示新的
什么数?
(2)移动A、B、C中的两个点,使得三个点表示的数相同,有几种移动方法?
参考答案:
1.A. 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