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三大改造课件 (34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三大改造课件 (34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18 22:0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
简单的问题:
?
也许连爸爸妈妈都感觉迷糊的问题:
中国是一个什么社会性质的国家?
中国是什么时候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
的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共同纲领》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
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5课
三大改造
---探索进入社会主义
那么到底是什么时间、什么事件标志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呢?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生产部门)
解读标题
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1950年土地改革
---农民的土地私有制
考考你:回想一下第三课的内容,说说在三大改造之前,农村实行怎样的所有制?
已知3亿人,要分7亿亩土地和
297万头耕畜,求人均可分得耕地多少亩?多少人可分得一头耕畜?
7÷3≈2.3(亩)
297
0000
÷3
0000
0000

0.001(头/人)
答:人均可分得耕地2.3亩,约1000人可分得一头耕畜。
1
÷
0.001
=
1000
(人)
这道数学题里出现的数字都是当时真实的数据,来算算吧!
太分散
很脆弱
要集中
土地交公
国家投资
机械生产
集体经营
“……给农业生产合作社以适当的物质援助,例如农业的低利贷款、兴修水利、建立技术推广站和建立较大的新式农具站等……”

1953.
中共中央
探究点: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在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的公有财产,原本人为分割开的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
这非常有利于大型耕作工具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所以合作社也用上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庄稼的收成提高了好几倍!
材料1
邱爷爷是农民,在土地改革是分到了一块地,可是邱家劳动力少,只有邱爷爷一个大男人。一个儿子才八岁,三个女儿两个已经出嫁了,另一个比儿子还小。这可愁坏了邱爷爷,这时村里号召实行互助组,邱爷爷找到张伯伯和王叔叔说:“党中央号召咱自愿成立互助组,咱三家组成一个组吧!
互助组解决了当时农业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弊端。
材料2
张伯:好呀,我家的驴咱一起用。老邱,你家没钱买玉米种子,我先借给你,秋后再还也不迟。
王叔:我家也有一头驴,还有四把锄头。邱爷,花生种没钱买,你就用我的,来年再还也行。
那年秋天,三家的庄稼都获得了丰收。
解决了当时贫困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的问题。
材料3
邱爷:他张伯,如今老天爷也不下雨,地里干了,赶明儿到咱家挖口井怎么样?咱不能亏了咱的庄稼苗苗呀!
张伯:好呀!说干就干,今儿下午咱就开工。明天就让咱的庄稼苗苗喝饱了。
解决了当时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水利问题,集体能共同抵御自然灾害。
材料
4邱爷:老张,老王,咱们得响应党的号召,咱们的地和老吴家的、老李家的还有老孙家的一起入股,统一播种、收割,年终谁家地上的粮食归谁家。
“对,咱们的驴、骡子、马、劳动力、锄头再加上老李家的那个喷雾器放在一起,统一使用。”
张伯:可我不会用那喷雾器
邱爷:怕什么,不是有老李吗?
王叔:老邱,你是种地的好把式,你就负责扶犁吧。
解决了当时的生产技术问题,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农民报名参加合作社。
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
小小电影院
小小电影院
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合作化
材料一:许多木器手工业者看了合作社的锯木板机器,都看了又看,舍不得离开。他们说,一部锯木板机器可抵40个锯木匠的劳动,这在个体分散生产的情况下,即使不吃饭也要积上十七八年收入,才能买上一部。真是:
“想想合作实在好,个体分散办不到,组织起来乐道道,机器生产效率高。”
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合作化
1.背景:农业合作化的成功推动了手工业合作化
2.形式: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从企业角度说,它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的资本主义性质,这对于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不利的;而企业又拥有较先进的现代化手段,这对于我国的工业化的建设非常有利。
从资本家角度来说,他们既有拥护党和政府的领导、希望国家富强的一面,也有对工人的剥削的一面。
也就是是说: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的过程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财产没收显然有失公允,可不没收,他们又存在剥削,显然与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不相吻合。
怎么办?
1、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
(由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社会主义的一大创举。)
“公”指什么?“私”指什么?
何为“公私合营”?
(国家)、(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
怎样实行“公私合营”?
公私合营:公(国家)私(私人)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2.改造方式
3.政策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占34.4%,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这一方式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公私合营的两种形式
针对官僚资本主义,我们国家所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国家强制没收
针对民族资本主义,我们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是什么?
“赎买”
为什么针对民族资本主义,我们要采取这样的措施呢?
  苏懋晋(1880-1964),1937年投资24000银元创办了烟台建德和渔行。抗战胜利后,渔行合资发展,更名为烟台裕兴义渔业公司。1951年秋天,为响应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的号召,苏懋晋带领他的渔行,毅然捐献15万元,为志愿军购买一架战斗机。苏懋晋还让两个孙子一起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苏懋晋(1880-1964)
  荣毅仁(1916—2005),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1950年6月,荣毅仁同志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聆听了毛泽东主席的教诲,使他深受鼓舞。他坚决拥护并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在国家发行胜利折实公债时,他主动认购650万份。他积极支持抗美援朝,捐献七架半飞机和大量衣物。
荣毅仁(1916—2005)
思考:国家对民族资本家采取赎买政策的原因
民族资本家为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需要充分发挥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工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
1956年北京人民庆祝公私合营
天津盛锡福帽厂实行公私合营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向毛泽东送喜报。
行业
改前
改后
农业
农民土地私有制
集体所有
手工业
手工业者私有
集体所有
资本主义工商业
资本家私人所有
国家所有
(1)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变革)
四、三大改造的实质和意义
1952私有占据主导,到1956年最明显的是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比例上升占据主导;个人经济、私营经济减少,资本主义经济消失
(2)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注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只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或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而土地改革彻底推翻了封建制度。
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五、三大改造的局限性
启示:各产业协调发展、经济建设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
课堂小结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和平赎买
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趁热打铁
1.(
)政策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A.拍卖
B.兼并
C.赎买
D.没收
C
2.下列史实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
②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③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④西藏和平解放
A.
①③②④     B.
④①③②
C.
②④①③     D.
④①②③
B
1954年9月
1956年底
1957年底
1951年
趁热打铁
3.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从此中国进入(

A、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B、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