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文言文二则 同步导学案+课时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文言文二则 同步导学案+课时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8 15:40:4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品预习导学案
14.文言文二则
【学习目标】
1.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理解句子,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4.体会并学习文章是如何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
【背景资料】
孟子(约前372
—前289)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列子:
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
【自主预习】
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给下列生字注音并组词。












鸿





(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3)指导朗读。
弈秋,通国之/
善弈者也。使弈秋/
诲二人弈,其一人/
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一人/

/
听之,一心以为
/
有鸿鹄
/
将至,思
/
援弓缴
/
而射之。虽
/
与之
/
俱学,弗若之矣。为是
/
其智弗若与?曰:非
/
然也。
孔子东游,见
/
两小儿
/
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
/
日始出时
/
去人近,而
/
日中时
/
远也。”
一儿曰:“我以
/
日初出远,而
/
日中时
/
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
/
大如车盖,及日中
/
则如盘盂,此不为
/
远者小
/

/
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
/
沧沧凉凉,及其日中
/
如探汤,此不为
/
近者热
/

/
远者凉乎?”
孔子/
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
/
汝多知乎?”
(4)弈秋:
通国:
惟弈秋之为听:
援:
缴:
之:
弗若:
为:
与:
然:
辩斗:
以:
日中:
车盖:
及:
盘盂:
沧沧凉凉:
探汤:
孰:
为:
汝:
知:
2.再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有感情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学弈》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
②非然也(
)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
④为是其智弗若与(
)
(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
(3)翻译:惟弈秋之为听。
译文:
(4)《学弈》这个故事,写了跟弈秋学下棋的两个人表现不同,一个(
),另一个(
),所以学习结果也不相同。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
,不可
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
(5)两小儿争辩什么?各自的观点是什么?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孔子不能决也。
②孰为汝多知乎?
(7)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摘抄积累】
4.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片段赏析】
5.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弈秋,通国之
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______
,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____
之矣。
这是其智弗若与?日:

(1)按原文填空。
(2)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什么道理,请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A、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B、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C、学习必须不怕困难,
知难而进。
(4)你自己是否有过这种经历,又有怎样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链接】
《孟子》的经典名句: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参考答案】
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给下列生字注音并组词。
援yuán(援助)
俱jù(恐惧)
弗fú(弗莱)
辩biàn(辩论)
鸿hóng(鸿鹄)
沧cāng(苍凉)
(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jiāng(将来)

jiàng(将士)
(3)略
(4)弈秋:“秋”是人名,因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诲。鸿鹄: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援:引,拉。
缴:系在箭上的丝绳,文中指带有丝绳的箭,射出后可以将箭收回。
之: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弗若:不如。
为:因为。
与:同“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这里读
yú。
然:这样。
辩斗:辩论,争论。
以:认为。
日中:正午。
车盖:古时车上的圆形篷盖,像雨伞一样。
及:到,到了。
盘盂:盛物的器皿。圆的为盘,方的为盂。
沧沧凉凉:寒凉。
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这里指天气很热。汤,热水。
孰:谁。
为:同“谓”,说。
汝:你。
知:同“智”,智慧。
2.《学弈》记叙了两个跟弈秋学下棋的人,一个人专心致志,另一个人三心二意,结果后一个不专心听的人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
说明了做什么事情都得专心致志才能成功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通过写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何时离人远,何时离人近,但因为他们各有依据,就连博学的孔子也不能做出正确判断的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
敢于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边、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3.有感情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①教诲
②这样
③引,拉
④聪明才智
(2)C
(3)只听弈秋的教导。
(4)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儿射之
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
(5)答:观点①
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依据②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6)①孔子不能做出判断。②谁说你智慧多呢?
(7)
①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
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应不断学习。
②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③我们要学习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
学习态度。
④说明了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
4.(略)
5.(1)善弈者
专心致志
弗若
非然也
(2)前一人专心致志,而后一人却三心二意。
(3)B
(4)有过
曾经上课的时候没好好听课,导致课后作业都不会写,从此我明白了做事情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习
14.文言文二则
一、给加点字注音。
?
??
??
??
?
盂(
)
沧(
)
孰(
)
汝(
)
多知(
)乎
二、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
)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
1.两小儿辩斗(
)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
3.及其日中如探汤(
)(
)
4.孔子不能决也(
)
5.孰为汝多知乎(
)(
)
四、翻译下列句子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五、文学常识填空。
1.《学弈》这篇课文选自《
》。孟子是我国古代的(
)、(
)。
2.《学弈》这篇课文通过两个学生不同的学习(
),其学习的结果(
)。从中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
)。
3.《两小儿辩日》选自《
》,据说是____朝____所作,但可能是后人假托的。
4.《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儿辩论一天中太阳大小的变化情况,一个从__角度出发,一个从__
角度出发,故得出相反的结论。说明了____、____道理,表现了他们____
的可贵精神。
六、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文的意思。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注:①我所欲也:是我所想要的。②熊掌:熊的脚掌,是珍贵的食品。
③亦:也。④二者:指鱼和熊掌。⑤兼:同时都得到。⑥會:舍弃。
⑦取:选择。⑧生:生命。⑨义:正义
参考答案:
一、盂(yú)
沧(cāng)
孰(shú)
汝(rǔ)
多知(zhī)乎
二、1、的
2、弈秋的教导;鸿鹄
3、他,指前一个人
三、1.争辩,争论
2.认为
距离
3.到
热水
4.判断
5.谁
通”智”
四、1.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2.太阳刚出来时像个大圆车蓬,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子或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五、1、孟子·告子
思想家、教育家。
2、态度、截然不同、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决不能三心二意。
3.《列子·汤问》

列御寇
4.视觉
触觉
知识无尽
学无止境
独立思考
探索真理
六、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不能同时都得到时,我选择熊掌而舍弃鱼。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生命和正义不能同时都得到时,我选择正义而舍弃生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