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件(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件(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12 11:28:23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程标准】
掌握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思考: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怎样在危机中不断发展变化的?
史料阅读,问题导入
针对新冠肺炎引发的疫情席卷全球,《人民日报》在4月2日发表了题为《善于从危机困难中捕捉创造机遇》的文章,文章中表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
其实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就是不断克服危机,在危局中曲折向前的。
材料一:1932年波士顿有超过4.06万个家庭依靠救济生活;在芝加哥,有70万人实业,占整个劳动力大军的40%。1932年的春天,随着经济逐渐探底,成千上万的美国人面临饿死的境地……大萧条从很多方面影响了失业者的家庭,它造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低的出生率。追究大萧条的原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是其中之一。
——马克·C.卡恩斯、约翰·A.加勒迪《美国通史》
危机笼罩下的资本主义世界
材料三:在二、三十年代的大危机中,由于没有制度性的协调平台,各国以邻为壑的危机对策不仅大大加深了危机,而且也成为导致新的世界大战的重要因素。
——章百家《对20世纪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材料二:1930年5月,美国国会为应对经济危机通过对890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引起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报复,形成全球性的关税战、市场战和货币战。……到1935年,世界很大部分地区分裂成5个货币集团,主要是英镑区、美元区、黄金本位区等。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当代卷》
图片二:欧洲的战后废墟
图片一:原子弹爆炸后的广岛
思考:根据材料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面临怎样的困境。
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病,加之第二次世界大战生死存亡的教训,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对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
转危为安的资本主义世界
图四:60年代美国的街头小店
图片三:1950-1970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均增长图
时间
1948—1960
1960—1965
1965—1970
增长率
6.8%
7.9%
11%
图片五: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平均增长率
思考:根据材料,概述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学习清单
1.国家的宏观调控
(1)国内:
(2)国际:
①措施:
①措施:
②特点:
②影响:
③影响:
2.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1)原因:
(2)成就:
(3)影响:
3.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1)表现:
(2)原因:
(3)实质:
4.“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1)含义:
(2)影响:
资本主义是如何转危为安的?
思考: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发生了哪些新变化?请补充学习清单内容。
材料四:就在西方世界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新生国家苏联却是风景那边独好。从1928年到1932
年,也就是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的那几年,苏联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农业国一跃成为工业国,整个社会一派欣欣向荣。苏联五年建设计划的成功引起了西方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
——《大国崛起》
材料五:法国的计划从未超出“指标式”:它向来只设定目标,却不制定生产配额。在这一方面,它同苏联的计划大不一样,后者的本质特点(也是主要缺陷)是坚持按部门、按商品来武断地、严格地规定产品数字。
——[美]托尼·朱特《战后欧洲史:旧欧洲的终结(1945—1953)》
思考:根据材料分析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会制定经济计划,它与苏联的计划经济是否相同。
思考:根据漫画并结合材料六指出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材料六: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就不能保全少数富人。
——肯尼迪
图六:1927年德国关于经济危机的预言性漫画
核心概念、重要结论点拨
1.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在国内,采取一些列措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在国际上,通过建立系列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在金融、贸易等方面的协调,来维护经济利益。
2.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的调整。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但与计划经济有本质区别。
3.二战后,资本主义为加强国际经济协调,建立起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也由此建立起来。这个体系协调了国际利益,维护经济秩序,但美国在此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因此也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
4.福利国家的建立有助于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在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但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资本主义真的转危为安了吗?
合作探究
有人认为: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并没有使资本主义真的转危为安。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请谈谈你的看法。
黑人民权运动
妇女运动
反战运动
2008年经济危机中雷曼兄弟破产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表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所触及的主要是统治手段和方法,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小结
经济大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
国家的宏观调控
“福利国家”建立
第三次科技革命
社会结构变化
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进入黄金时期
“滞胀危机”
社会运动
危机笼罩
转危为安
转危为安?
今天回头来看美国走过的百年中……基本上在原有的思想和政体的框架内不断更新、变化……,一个世纪独领风骚,其秘诀在于渐进主义的改良。
——资中筠《二十世纪的美国》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
课堂练习
1.历史图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下列图片反映出共同的经济特征是(  )
A.国有企业主导国家经济发展
B.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转型
C.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
D.能源与交通业全由国家经营
C
A
时间
GNP年增长率
失业率
物价指数年增长率
1968—1972年
4.3%
3.2%
4.8%
1973—1975年
2.4%
5.3%
9.4%
2.下表反映了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A.西方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B.数字的变化与自由放任政策有关
C.导致社会福利开支不断增加
D.此后各国普遍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3.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
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
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了对经济
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随着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
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B(共24张PPT)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程标准】
掌握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史料阅读,情景导入
西方的政治选举经常性的被看作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
今天我们就以二战后英国的议会选举来看一下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1945年7月,英国议会下院大选。原本信心满满、认为凭借丘吉尔在战争中的功劳定能顺利当选的保守党,却在大选中惨败。工党胜出得以组阁,工党领袖克莱门特·艾德礼当选为英国新一届首相。
探究问题一:丘吉尔领导的保守党为何赢得了战争却败于选举?
材料一:在1945年的竞选宣言中保守党只是做出了社会保障,建设住房方面的许诺,但反对当时已是潮流,已是民意的国家干预方针。并且,丘吉尔竞选宣传的侧重点在外交、帝国和国防战备,这些在战争后人民已经厌倦的东西上,甚至提出了“准备进行又一场巨大而恐怖的战争”。
1945年工党发表了题为《让我们面向未来的》的竞选宣言,提出“战争中的胜利必须伴随着繁荣的和平”,突出民生,主张和平。不仅如此,工党还对选民一直关注大的农业,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提出了详细具体的政策措施。
——摘编自赵玉峰《
1945年英国大选工党胜出的原因探析?》
思考:保守党、工党的竞选纲领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1932年夏秋之际,英国的危机达到了最严重的地步。1931-1932年,失业工人达300万,占全部劳动力的1/4。危机对英国农业的打击较为严重,1930-1932年间,农产品价格下降34%,致使农业生产严重缩减。危机对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英国外贸打击也很沉重。出口贸易锐减,国际收支首次出现逆差。英镑的稳定地位受到猛烈冲击。
——《全球通史》
材料三:战争给英国带来的是“胜利与悲剧”。“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呢?它是一堆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即使我们卖掉了我们的全部黄金和国外资产,也不能付清订货的一半贷款。”
——丘吉尔在1947年的讲话
材料五:就在西方世界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新生国家苏联却是风景那边独好。从1928年到1932
年,也就是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的那几年,苏联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农业国一跃成为工业国,整个社会一派欣欣向荣。苏联五年建设计划的成功引起了西方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
——《大国崛起》
材料四:罗斯福执政的12年间,工业指数到1937年,已超过1929年的3.4倍。国有企业资本1939年比1929年增加近一倍。美国工业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的比重,由1929年的48.5%上升到1945年的60%。
——《当代世界的经济与政治》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两党竞选纲领,指出工党为何在竞选中战胜保守党。
材料六:二战后,英国经济萧条。工党政府在资本不足、外汇短缺及人民要求改善生活的压力下,不得不在经济体制方面进行改革,这些改革主要是通过国有化和“福利国家”政策来完成的。英国也由此成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典范。
——杜奇华《战后英国艾德礼工党政府的内外政策》
探究问题二: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进行经济调整?
思考:面对困难的局面,艾德礼领导的工党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材料七:战后美国对一些新兴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等投入大量资金。美国通过国家力量扩张国外市场,从50年代中期起,为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进行补贴。
材料八: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政府(1945—1958)自1946年起,开始实行由莫纳所倡导的“装备和现代化计划”,从而使法国的经济又带上某种“计划经济”的色彩。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战后世界史》
思考:与此同时,美国、法国分别实施了怎样经济政策?三国经济政策共同特点是什么?产生怎样的影响?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福利国家”子目,思考:
1.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构建国际经济秩序的?并分析其影响。
2.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完善社会福利,建立起“福利国家”。“福利国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九:艾德礼政府在执政期间获得选民的支持但与王室处于一种紧张关系。伊丽莎白女王在1947年5月17日写的一封信就说到,她对“社会主义政府”完全没有兴趣。
——百度百科
探究问题三:英国艾德礼政府的经济调整是不是在走向社会主义?
材料十: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
——戴高乐
思考:
1.据材料十并结合所学分析资本主义的计划与社会主义的计划是否相同。
2.根据漫画并结合材料十一指出“福利国家”是不是在向社会主义迈进。
材料十一: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就不能保全少数富人。
——肯尼迪
探究问题四:从撒切尔夫人的改革看资本主义经济调整能否消除其弊端?
材料十二:1979年撒切尔夫人率领保守党重夺政权,开始了保守党长达18年执政。她强调“一个国家,如果它的经济和政治生活被国有化和政府控制、统治的话,是不可能繁荣兴旺的”。撒切尔夫人执政时率先在西方国家中减少国家的过度干预。宣称对英国的“懒人”模式宣战,大刀阔斧地削减公共开支和社会福利。……不过数年,撒切尔夫人的改革大见成效,英国经济发展据西方前列。
——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
材料十三:撒切尔夫人遏制国家权力,削减福利。有了“效率”
,却少了“公平”,出现财富创造与分配的新失衡矛盾
。不少中下层人民承受改革苦果,失业上升、生活水平下降,成为社会不满的重大原因。……1997年大选,保守党惨败下台,12年在野。撒切尔夫人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告终。
——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变革》
思考:撒切尔夫人为什么要继续进行改革?是如何改革的?结果如何?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
今天回头来看美国走过的百年中……基本上在原有的思想和政体的框架内不断更新、变化……一个世纪独领风骚,其秘诀在于渐进主义的改良。
——资中筠《二十世纪的美国》
思考:根据材料结合上述所学,谈谈对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妇女运动
学生运动和反越战运动
1.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在国内,采取一些列措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在国际上,通过建立系列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在金融、贸易等方面的协调,来维护其经济利益。
2.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的调整。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但与计划经济有本质区别。
4.“福利国家”的建立有助于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在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但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5.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固有弊端依旧存在。
3.二战后,资本主义为加强国际经济协调,建立起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也由此建立起来。这个体系协调了国际利益,维护经济秩序,但美国在此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因此也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调整主要有两个方向:
★政策制度(宏观调控政策、社会福利制度)
★技术支持(第三次科技革命)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115页、116页,“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子目,思考:
1.
第三次科技革命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2.
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成就有哪些?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十四:二战后美、德、日就业人口分布变化
经济部门
年份
美国
联邦德国
日本
农业
1950
12.2
23.2
50.7
1990
2.8
5.1
7.2
工业
1950
34.7
42.2
22.2
1990
25.8
40.5
33.6
服务业
1950
48.9
32.4
26.6
1990
71.4
54.4
59.2
材料十五:自20世纪40年代起,西方几个主要的现代化国家的社会分层结构中,均先后出现了以管理人员和公职人员为主的新中间阶层,亦称“中产阶层”、“新中产阶级”
。20世纪80年代以来,稳定保持在发达国家人口比例的25%-30%左右,已成为推动现代化社会发展、引导社会消费、稳定社会形势、定型社会规范及主流社会价值观的主体力量。
探究问题五:根据材料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发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教材分析变化的原因。
1.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智能化、自动化,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2.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实质是生产力发展在生产关系上的反映。
经济大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
国家干预经济
建立福利国家
加强国际协调
第三次科技革命
社会结构变化
对内
生产关系的调整
生产力的发展
对外
资本主义新变化
小结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何启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