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3-18 16:4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课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主备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理解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依靠介质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3.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速一般不同,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温度和种类有关
4.了解回声,知道人耳区分两个声音应满足的条件之一:时间间隔大于0.1s
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与价值观: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的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难点:用实验来探究物理知识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到我们的耳朵的呢?
二、探究过程
1.声音的发生。
将碎纸屑放在扬声器_??????????????????_扬声器不发出声音时发现纸屑是不动的,当扬声器发出声音时纸屑是跳动的,这两个对比试验说明 。
将发声的音叉轻轻地、浅浅地接触水面,水面上水花飞溅,若音叉不反发声,水面风平浪静。这两个对比试验说明 。
换用其他的发声体重做上面的试验,均得到相同的结论,所以说 。
2.声音的传播
将正振铃的闹钟放进玻_??????????????????_ (填“能”、“不能”)听到铃声;将罩内的空气用抽气机抽去一部分,这时感到听到的声音变 了,若再抽去一部分空气,听到的声音再 。
若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被抽去,里面是真空我们就听不到铃声了。这个试验说明 。
声音由 ____?????°è??_朵,所以我们听到别的同学的讲话声;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用手轻敲桌底时能听到桌底传来的声音,这说明 能传声;钓鱼时岸上人的喧哗能将鱼儿吓跑,这说明 能传声。能传声的物质称之为 。
3.声音的声速
甲同学将耳朵靠近自来水管的左端,_???????????¨????¤?_敲击水管的右端,过一会儿甲同学听到了两次声音,第一次是从管上传来的,第二次是从空气中传来的。这个现象说明 。
阅读课本_???????°?è????????_可以总结出同温度时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在同种介质中,若介质的温度不同声音的传播速度也 。
4.声音的反射和回声
问题:对着山崖大喊一声,会发生什么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人耳区分两个声音的条件: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就会 回来,若反射回的声音比原声晚 s以上,则人就听到反射后的声音,称之为回声。
5.典型训练
例1. 一列火车以38km/h的速度前进,在距某一隧道口600m处鸣笛,问当列车司机听到回声时,火车头距隧道口多远?
四、当堂检测: 1.声音_?????±_ 产生的,吹箫时 在振动;树叶哗哗的响声时 在振动,拉二胡时 在振动;敲锣时 在振动,当用手按住锣面时,发生就没有了,这说明当物体的振动停止了, 也就停止了。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不能传声。在介质中声源周围会产生 ,声音就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3.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与 和 有关,在同种介质中温度越 ,声速越大。
五、课堂小结: 一、声音的产生
二、声音的传播 声速
三、回声及两个声音的区别条件
六、作业布置(设计) 长江作业本
七、教后反思:
探究过程答案: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减小;变大;变大;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固体;液体;介质
3. 说明声音分别经过两种不同的介质传来,且声音经钢铁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不同的;不同
当堂检测答案:1.振动;箫;树叶;琴弦;锣面;声音
2.介质;真空;声波;
3.传播声音的介质;温度;高;快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_21?????????è?????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