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下册《7.2静电现象》强化提优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8题;共56分)
1. A、B、C、D四个带电体,已知D带正电,A和C互相排斥,C和B相互吸引,而B和D相互排斥,则( )
A.A、C带正电,B带负电 B.A、C带负电,B带正电
C.B、C带正电,A带负电 D.A所带电性不能确定
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可以判定( )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3.甲、乙、丙三个带电的轻质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已知乙带负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带正电,丙带正电 B.甲带正电,丙带负电
C.甲带负电,丙带正电 D.甲带负电,丙带负电
第3题图 第5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10题图
4.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5.关于如图所示的验电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验电器的金属箔是绝缘体 B.验电器可以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C.验电器的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用橡胶棒接触金属球,金属箔一定带正电
6.下列各组材料均为导体的是( )
A.塑料和铁 B.盐水和铜 C.铝和煤油 D.空气和石墨
7.两个悬挂着的通草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那么A球一定是(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带与B球相同的电荷
8.小亮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如右图)。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带了电 B.摩擦的方法使气球分子发生转移而带电
C.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D.两气球因带了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铅笔芯和橡皮擦都是绝缘体
B.使用测电笔时,手指不能与笔尾金属体接触
C.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
D.若在某电路中通过两个小灯泡的电流相等,则可以判断两灯泡的连接方式一定是串联
10.如图所示,一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用细线挂住的轻细吸管A端时,吸管发生了转动,对吸管A端带电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若相互吸引,一定带正电 B.若相互吸引,可能带负电
C.若相互排斥,可能带正电 D.若相互排斥,一定带负电
11.小明同学准备有①铅笔芯,②金属刀片,③塑料三角尺,④塑料笔袋,⑤橡皮等物品,以备考试之需,其中属于绝缘体的有( )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④
12.用绝缘丝吊着两个小通草球(轻质),静止时如图所示,它们的带电情况是( )
A.两个球都带正电荷 B.两个球都带负电荷
C.两个球都不带电荷 D.两个球可能带异种电荷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3.如图所示,用一个带负电的a物体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金属球也带上负电,则( )
A.a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b→a
B.b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a上,瞬时电流方向a→b
C.b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a上,瞬时电流方向b→a
D.a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a→b
14.小芳在科技馆用手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有趣现象,如图所示,竖起的头发丝所带电荷是 ( )
A.同种电荷 B.异种电荷 C.正电荷 D.负电荷
15.如图所示,油罐车尾部总装有一条拖在地上的铁链,这主要是为了( )
A.便于摩擦起电 B.便于牵引车辆
C.将产生的热量向外传递 D.将产生的静电转移到大地
16.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相同的验电器,小明同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甲的金属球,乙验电器带有与甲等量的异种电荷,金属箔片都处于张开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两箔片都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玻璃棒接触甲验电器时,瞬间产生电流方向是从箔片流向玻璃棒
C.若用橡胶棒连接甲、乙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则金属箔片的夹角不变
D.若用金属棒连接甲、乙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则金属箔片的夹角不变
17.小晴在镜子前用塑料梳子梳理着自己的一头秀发,想再给头发打一点“水摩丝”,当她把梳过头发的梳子接近从水龙头流出的细水流时,发现细水流偏向梳子,好像自动给梳子上水,这一现象说明( )
A.带上电荷的梳子能吸引细水流 B.梳子有磁性
C.水带上了电荷吸引梳子 D.水有黏性
18.下列物理中一定带正电的是( )
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杯 B.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C.与带负电的物体相互吸引的轻小物体 D.与带负电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的验电器
19.用两根绝缘细线,分别将甲、乙两个带正电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在将乙球慢慢靠近甲球时,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图中的( )
A. B. C. D.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B.在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C.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通草球时,能将其吸引过来,则通草球一定带正电
D.接有电源的电路中一定有电流流过
21.带电体之间的静电力是通过电场产生的。如图所示,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带同种电荷的物体A和B,可以这样分析A带电体所受的静电力;A处于B激发的电场中,就受到了由B指向A的作用力。关于B带电体受到的静电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B处于A激发的电场中,就受到了由A指向B的作用力
B.B处于自身激发的电场中,就受到了由A指向B的作用力
C.A处于B激发的电场中,就对B产生了由B指向A的作用力
D.A处于自身激发的电场中,就对B产生了由B指向A的作用力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第27题图
22.如图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与吸管的一端摩擦使其带电,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吸管,吸管两端都能与玻璃棒相互吸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管两端都带负电 B.吸管两端都带正电
C.吸管的一端带正电,一端不带电 D.吸管的一端带负电,一端不带电
23.把细条形锡箔纸放在支架上,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锡箔纸A端,A端会主动靠近橡胶棒,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锡箔纸始终都不带电
B.锡箔纸靠近橡胶棒,是因为同种电荷互相吸引
C.橡胶棒靠近时,A端因得到电子而带上正电,与带负电的橡胶棒相互吸引
D.橡胶棒靠近时,A端因静电感应而带上正电,与带负电的橡胶棒相互吸引
24.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甲排斥乙,乙吸引丙,用丝绸与玻璃棒摩擦过后,丝绸所带的电荷与丙物体所带电荷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甲带正电 B.乙带负电 C.丙带正电 D.甲带负电
25.东汉时期的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乱龙》中记录了“顿牟掇芥(dùnmóuduōjiè)”。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经过摩擦的琥珀或玳瑁的甲壳(顿牟)能吸引(掇)芥菜子、干草等的微小屑末(芥)。这一记述说明( )
A.自然界只存在一种电荷 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创造了电荷
C.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D.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 )
A.地毯中夹有钢丝 B.油罐车尾部常拖有一条铁链
C.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时,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 D.电脑屏幕上会吸附灰尘
27.如图所示的“吸引现象”中,与静电无关的是( )
A.图甲,梳头后塑料梳子能吸引小纸屑
B.图乙,干燥天气,衣服表面容易吸附灰尘
C.图丙,用气球摩擦头发,头发会随气球飘起
D.图丁,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
28.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 )
A.晚上脱化纤毛衣时会有火花产生 B.油罐车尾部常拖一条铁链
C.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 D.电视机屏幕上会吸附灰尘
二.填空题(共12题;共24分)
29.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由于_________(选填“失去”或“得到”)电子而带负电;验电器的工作原理与图中_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的现象相同
第29题图 第30题图 第31题图 第33题图
30.小慧同学将泡沫塑料块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后靠近碎纸屑,看到碎纸屑被吸起来(如图所示)这是______现象,这说明带电体具有_______的性质;她又看到有部分纸屑马上掉落下去,这说明了_________。
31.如图所示是游客在科技馆触碰静电球的情景,她的头发蓬松飞扬,是因为_____(填“同 种”或“异种”)电荷互相排斥;如果静电球带的是负电,则触碰过程中电流方向为_____(填“从球向人”或“从人向球”)。
32.“粘”字常用来表述一些物理现象,例如: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这是因为分子间有________;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是由于吸盘受到________的作用;刚从冰箱的冷冻室拿出的冰棒会“粘”住舌头是因为液体瞬间________的缘故;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绒是因为衣服带了________的缘故。
33.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塑料丝会变得_____________ ( 选填“靠拢”或“蓬松”),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了________电荷 (选填“同种”或“异种”)。
34.带有大型用电器的车间中要时刻保证无尘环境,因为带电体会______,如图所示为某装置放电时的震撼情景,此时形成了从接收器到发射器方向的电流,由此判断发射器发射______(选填“正”或“负”)电荷到接收器;车间中如果有工人作业需要穿橡胶底的鞋,原因是橡胶属于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第34题图 第35题图 第42题图
35.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电视机在工作时屏幕表面________.如图所示,无风条件下卡通造型的铝箔气球两次均向带电棒靠近但未接触,则气球_____(选填“不带电”、“带正电” 或“带负电”).
36.摩擦起电实质上是电子在物体之间的转移;与A摩擦过的物体B带正电,则在摩擦过程中________(填“A”或“B”)得到电子。在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越梳头发变得越蓬松,这是由于头发带________(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37.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 (正/负) 电荷的粒子——电子,进而认识到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实质上是 发生了转移。
38.用久了的电风扇扇叶上布满灰尘,这是种 现象,本质是电荷在物体间的 ,而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所以扇叶上布满灰尘。
39.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因与空气发生了摩擦发生电子得失的现象,其中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带 电,飞机则带 电。如果在着陆过程中没有将静电放掉,当地勤人员接近时,可能危及生命,所以飞机的特殊轮胎常用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材料做成,从而避免造成危害。
40.近年来,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利用静电除尘可以去除空气中的PM2.5颗粒,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
41.工厂里经常使用静电除尘技术,用一块带电的金属板,把浮尘吸附在金属板上,静电除尘的原理是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用毛皮靠近轻小球,轻小球被排斥,则该轻小球带 电。
42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带 电,靠近碎纸屑时出现如图现象,这说明 _,细心的小明发现,少数纸屑接触玻璃棒后马上“跳开”了,其原因是 。
三.解答题(共4题;共20分)
43.利用我们身边的常见物品也可以完成一些物理小实验:
(1)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如图(1)所示),用手向下捋几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细丝越来越_____(选填“蓬松”或“紧密”),而手与塑料细丝带上的是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2)如图(2)a、b所示装置均为比较简易的验电器,它们都可以用来检验某物体是否带电,由图中现象可知,图b装置是依据_____的原理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图a装置工作原理与图b装置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3)如图(3)所示,把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互相排斥,这个带电物体所带的是_____(选填“正”或“负”)电荷,这是因为这个带电体在摩擦的过程中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4.学习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之后,小沈同学大胆的猜想,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否与两电荷所带的电荷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呢?于是他如图(1)所示,做起了实验.Q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把系在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A、B、C三处,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体的作用力的大小.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力的大小是通过丝线偏离竖线的角度显示出来的,这种研究方法称之为_____(类比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
(2)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悬挂在丝线上的小球应用_____
A.小钢球 B.塑料泡沫小球
(3)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电荷量一定时,_____,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越大;
(4)做完以上实验后,用另一个小球靠近带正电的Q时,情景如图(2)所示,则另一个小球的带电情况是_____.
A.带负电 B.不带电 C.二者都有可能
45.趣味链接 人类对火的认识和利用,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自己。可以说人类文明史,就是火的利用史。今天再让你见一下具有灵性的火焰。灵性一:李斌用手摩擦一束细塑料包扎带,由于静电作用,包扎带会张开。当他把火焰靠近包扎带时发现包扎带会合拢。灵性二:如图所示,李斌在带电体A的附近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发现火焰会偏向A,且离A越近,火焰偏得越厉害。
拓宽延伸
(1)从以上材料中你认为火焰灵性一的原因是 。
(2)灵性二中其火焰偏向A的原因是 ;就“火焰离A越近,偏得越厉害”的现象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
46.请阅读《无处不在的静电》并回答下列各题。
无处不在的静电
在干燥的北方冬季,人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现象。这些神奇的静电是怎样产生的呢?原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内带正电的质子数与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数相等,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但是电子环绕于原子核周围,一经外部因素影响即脱离轨道,离开原来的原子A而侵入其他的原子 B.A原子因减少电子而带有正电,B原子因增加电子而带负电,从而造成电子分布不平衡。这些外部因素包括各种能量(如机械能、内能、化学能等)。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就会发生电子的转移,若在分离的过程中电荷难以中和,电荷就会积累使物体带上静电。从一个物体上剥离一张塑料薄膜时就是一种典型的“接触分离”起电,在日常生活中脱衣服产生的静电也是“接触分离”起电。固体、液体甚至气体都会因接触分离而带上静电。各类物体都可能由于移动或摩擦而产生静电,所以说静电现象无处不在。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摩擦起电是 能转化为电能。
(2)下列所列举的四种微粒中,其中尺度最大的应该是
A.分子B.电子C.原子D.质子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事例中比较容易产生静电的是
A.穿全棉的衣服B.使用加湿器增加房间湿度C.使用尼龙围巾
(4)静电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质子发生了转移B.电子发生了转移C.原子核发生了转移
教师样卷
一、选择题(共28题;共56分)
1. A、B、C、D四个带电体,已知D带正电,A和C互相排斥,C和B相互吸引,而B和D相互排斥,则( )
A.A、C带正电,B带负电 B.A、C带负电,B带正电
C.B、C带正电,A带负电 D.A所带电性不能确定
【答案】B 解析:D带正电,B和D相互排斥所以B也带正电;C和B相互吸引,则C带负电;A和C相互排斥,所以A带负电.故选B.
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可以判定( )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答案】D
3.甲、乙、丙三个带电的轻质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已知乙带负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带正电,丙带正电 B.甲带正电,丙带负电
C.甲带负电,丙带正电 D.甲带负电,丙带负电
【答案】C
第3题图 第5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10题图
4.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答案】D
5.关于如图所示的验电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验电器的金属箔是绝缘体 B.验电器可以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C.验电器的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用橡胶棒接触金属球,金属箔一定带正电
【答案】B
6.下列各组材料均为导体的是( )
A.塑料和铁 B.盐水和铜 C.铝和煤油 D.空气和石墨
【答案】B
7.两个悬挂着的通草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那么A球一定是(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带与B球相同的电荷
【答案】D
8.小亮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如右图)。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带了电 B.摩擦的方法使气球分子发生转移而带电
C.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D.两气球因带了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答案】C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铅笔芯和橡皮擦都是绝缘体
B.使用测电笔时,手指不能与笔尾金属体接触
C.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
D.若在某电路中通过两个小灯泡的电流相等,则可以判断两灯泡的连接方式一定是串联
【答案】C
10.如图所示,一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用细线挂住的轻细吸管A端时,吸管发生了转动,对吸管A端带电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若相互吸引,一定带正电 B.若相互吸引,可能带负电
C.若相互排斥,可能带正电 D.若相互排斥,一定带负电
【答案】B
11.小明同学准备有①铅笔芯,②金属刀片,③塑料三角尺,④塑料笔袋,⑤橡皮等物品,以备考试之需,其中属于绝缘体的有( )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④
【答案】 C 解析:铅笔芯是石墨做成的是导体,各种金属都是导体;塑料、橡皮是绝缘体.
12.用绝缘丝吊着两个小通草球(轻质),静止时如图所示,它们的带电情况是( )
A.两个球都带正电荷 B.两个球都带负电荷
C.两个球都不带电荷 D.两个球可能带异种电荷
【答案】 D 解析: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因此一个小球带电,另一个小球不带电时二者也能相互吸引,所以两个球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D项正确.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3.如图所示,用一个带负电的a物体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金属球也带上负电,则( )
A.a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b→a
B.b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a上,瞬时电流方向a→b
C.b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a上,瞬时电流方向b→a
D.a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a→b
【答案】 A 解析:a带负电,有多余的电子,接触验电器时,电子转移到金属球b上;电子带负电,电流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电流方向从b到a.
14.小芳在科技馆用手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有趣现象,如图所示,竖起的头发丝所带电荷是 ( )
A.同种电荷 B.异种电荷 C.正电荷 D.负电荷
【答案】A
15.如图所示,油罐车尾部总装有一条拖在地上的铁链,这主要是为了( )
A.便于摩擦起电 B.便于牵引车辆
C.将产生的热量向外传递 D.将产生的静电转移到大地
【答案】D
16.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相同的验电器,小明同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甲的金属球,乙验电器带有与甲等量的异种电荷,金属箔片都处于张开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两箔片都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玻璃棒接触甲验电器时,瞬间产生电流方向是从箔片流向玻璃棒
C.若用橡胶棒连接甲、乙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则金属箔片的夹角不变
D.若用金属棒连接甲、乙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则金属箔片的夹角不变
【答案】AC
17.小晴在镜子前用塑料梳子梳理着自己的一头秀发,想再给头发打一点“水摩丝”,当她把梳过头发的梳子接近从水龙头流出的细水流时,发现细水流偏向梳子,好像自动给梳子上水,这一现象说明( )
A.带上电荷的梳子能吸引细水流 B.梳子有磁性
C.水带上了电荷吸引梳子 D.水有黏性
【答案】A
18.下列物理中一定带正电的是( )
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杯 B.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C.与带负电的物体相互吸引的轻小物体 D.与带负电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的验电器
【答案】A
19.用两根绝缘细线,分别将甲、乙两个带正电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在将乙球慢慢靠近甲球时,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C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B.在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C.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通草球时,能将其吸引过来,则通草球一定带正电
D.接有电源的电路中一定有电流流过
【答案】 B 解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橡胶棒吸引通草球,则通草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若电路是断路,则电路中不会产生电流,因此应选B.
21.带电体之间的静电力是通过电场产生的。如图所示,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带同种电荷的物体A和B,可以这样分析A带电体所受的静电力;A处于B激发的电场中,就受到了由B指向A的作用力。关于B带电体受到的静电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B处于A激发的电场中,就受到了由A指向B的作用力
B.B处于自身激发的电场中,就受到了由A指向B的作用力
C.A处于B激发的电场中,就对B产生了由B指向A的作用力
D.A处于自身激发的电场中,就对B产生了由B指向A的作用力
【答案】A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第27题图
22.如图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与吸管的一端摩擦使其带电,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吸管,吸管两端都能与玻璃棒相互吸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管两端都带负电 B.吸管两端都带正电
C.吸管的一端带正电,一端不带电 D.吸管的一端带负电,一端不带电
【答案】D
23.把细条形锡箔纸放在支架上,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锡箔纸A端,A端会主动靠近橡胶棒,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锡箔纸始终都不带电
B.锡箔纸靠近橡胶棒,是因为同种电荷互相吸引
C.橡胶棒靠近时,A端因得到电子而带上正电,与带负电的橡胶棒相互吸引
D.橡胶棒靠近时,A端因静电感应而带上正电,与带负电的橡胶棒相互吸引
【答案】D
24.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甲排斥乙,乙吸引丙,用丝绸与玻璃棒摩擦过后,丝绸所带的电荷与丙物体所带电荷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甲带正电 B.乙带负电 C.丙带正电 D.甲带负电
【答案】A
25.东汉时期的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乱龙》中记录了“顿牟掇芥(dùnmóuduōjiè)”。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经过摩擦的琥珀或玳瑁的甲壳(顿牟)能吸引(掇)芥菜子、干草等的微小屑末(芥)。这一记述说明( )
A.自然界只存在一种电荷 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创造了电荷
C.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D.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答案】D
2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 )
A.地毯中夹有钢丝 B.油罐车尾部常拖有一条铁链
C.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时,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 D.电脑屏幕上会吸附灰尘
【答案】C
27.如图所示的“吸引现象”中,与静电无关的是( )
A.图甲,梳头后塑料梳子能吸引小纸屑
B.图乙,干燥天气,衣服表面容易吸附灰尘
C.图丙,用气球摩擦头发,头发会随气球飘起
D.图丁,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
【答案】D
28.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 )
A.晚上脱化纤毛衣时会有火花产生 B.油罐车尾部常拖一条铁链
C.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 D.电视机屏幕上会吸附灰尘
【答案】C
二.填空题(共12题;共24分)
29.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由于_________(选填“失去”或“得到”)电子而带负电;验电器的工作原理与图中_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的现象相同。
【答案】得到 甲
第29题图 第30题图 第31题图 第33题图
30.小慧同学将泡沫塑料块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后靠近碎纸屑,看到碎纸屑被吸起来(如图所示)这是______现象,这说明带电体具有_______的性质;她又看到有部分纸屑马上掉落下去,这说明了_________。
【答案】摩擦起电 吸引轻小物体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31.如图所示是游客在科技馆触碰静电球的情景,她的头发蓬松飞扬,是因为_____(填“同 种”或“异种”)电荷互相排斥;如果静电球带的是负电,则触碰过程中电流方向为_____(填“从球向人”或“从人向球”)。
【答案】同种 从人向球
32.“粘”字常用来表述一些物理现象,例如: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这是因为分子间有________;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是由于吸盘受到________的作用;刚从冰箱的冷冻室拿出的冰棒会“粘”住舌头是因为液体瞬间________的缘故;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绒是因为衣服带了________的缘故。
【答案】引力 大气压 凝固 静电
33.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塑料丝会变得_____________ ( 选填“靠拢”或“蓬松”),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了________电荷 (选填“同种”或“异种”)。
【答案】蓬松 同种
34.带有大型用电器的车间中要时刻保证无尘环境,因为带电体会______,如图所示为某装置放电时的震撼情景,此时形成了从接收器到发射器方向的电流,由此判断发射器发射______(选填“正”或“负”)电荷到接收器;车间中如果有工人作业需要穿橡胶底的鞋,原因是橡胶属于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答案】吸引轻小物体 负 绝缘体
第34题图 第35题图 第42题图
35.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电视机在工作时屏幕表面________.如图所示,无风条件下卡通造型的铝箔气球两次均向带电棒靠近但未接触,则气球_____(选填“不带电”、“带正电” 或“带负电”).
【答案】带电 不带电
36.摩擦起电实质上是电子在物体之间的转移;与A摩擦过的物体B带正电,则在摩擦过程中________(填“A”或“B”)得到电子。在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越梳头发变得越蓬松,这是由于头发带________(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答案】A 同种
37.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 (正/负) 电荷的粒子——电子,进而认识到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实质上是 发生了转移。
【答案】. 负 电子
38.用久了的电风扇扇叶上布满灰尘,这是种 现象,本质是电荷在物体间的 ,而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所以扇叶上布满灰尘。
【答案】.静电;转移;吸引轻小物体。
39.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因与空气发生了摩擦发生电子得失的现象,其中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带 电,飞机则带 电。如果在着陆过程中没有将静电放掉,当地勤人员接近时,可能危及生命,所以飞机的特殊轮胎常用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材料做成,从而避免造成危害。
【答案】.负;正;导体。
40.近年来,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利用静电除尘可以去除空气中的PM2.5颗粒,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
【答案】.吸引轻小物体。
41.工厂里经常使用静电除尘技术,用一块带电的金属板,把浮尘吸附在金属板上,静电除尘的原理是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用毛皮靠近轻小球,轻小球被排斥,则该轻小球带 电。
【答案】.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正。
42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带 电,靠近碎纸屑时出现如图现象,这说明 _,细心的小明发现,少数纸屑接触玻璃棒后马上“跳开”了,其原因是 。
【答案】. 正 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纸屑与玻璃棒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三.解答题(共4题;共20分)
43.利用我们身边的常见物品也可以完成一些物理小实验:
(1)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如图(1)所示),用手向下捋几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细丝越来越_____(选填“蓬松”或“紧密”),而手与塑料细丝带上的是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2)如图(2)a、b所示装置均为比较简易的验电器,它们都可以用来检验某物体是否带电,由图中现象可知,图b装置是依据_____的原理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图a装置工作原理与图b装置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3)如图(3)所示,把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互相排斥,这个带电物体所带的是_____(选填“正”或“负”)电荷,这是因为这个带电体在摩擦的过程中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答案】蓬松 异种 带电物体可以吸引其他轻小物体 不相同 负 得到
44.学习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之后,小沈同学大胆的猜想,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否与两电荷所带的电荷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呢?于是他如图(1)所示,做起了实验.Q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把系在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A、B、C三处,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体的作用力的大小.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力的大小是通过丝线偏离竖线的角度显示出来的,这种研究方法称之为_____(类比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
(2)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悬挂在丝线上的小球应用_____
A.小钢球 B.塑料泡沫小球
(3)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电荷量一定时,_____,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越大;
(4)做完以上实验后,用另一个小球靠近带正电的Q时,情景如图(2)所示,则另一个小球的带电情况是_____.
A.带负电 B.不带电 C.二者都有可能
【答案】转换法 B 电荷间的距离越小 C
45.趣味链接 人类对火的认识和利用,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自己。可以说人类文明史,就是火的利用史。今天再让你见一下具有灵性的火焰。灵性一:李斌用手摩擦一束细塑料包扎带,由于静电作用,包扎带会张开。当他把火焰靠近包扎带时发现包扎带会合拢。灵性二:如图所示,李斌在带电体A的附近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发现火焰会偏向A,且离A越近,火焰偏得越厉害。
拓宽延伸
(1)从以上材料中你认为火焰灵性一的原因是 。
(2)灵性二中其火焰偏向A的原因是 ;就“火焰离A越近,偏得越厉害”的现象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
【答案】(1)火焰周围充满了正、负离子,细塑料包扎带靠近时,正负离子就会转移到塑料包扎带上,塑料包扎带由于带上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
(2)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火焰离A越近,吸引力越大。
46.请阅读《无处不在的静电》并回答下列各题。
无处不在的静电
在干燥的北方冬季,人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现象。这些神奇的静电是怎样产生的呢?原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内带正电的质子数与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数相等,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但是电子环绕于原子核周围,一经外部因素影响即脱离轨道,离开原来的原子A而侵入其他的原子 B.A原子因减少电子而带有正电,B原子因增加电子而带负电,从而造成电子分布不平衡。这些外部因素包括各种能量(如机械能、内能、化学能等)。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就会发生电子的转移,若在分离的过程中电荷难以中和,电荷就会积累使物体带上静电。从一个物体上剥离一张塑料薄膜时就是一种典型的“接触分离”起电,在日常生活中脱衣服产生的静电也是“接触分离”起电。固体、液体甚至气体都会因接触分离而带上静电。各类物体都可能由于移动或摩擦而产生静电,所以说静电现象无处不在。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摩擦起电是 能转化为电能。
(2)下列所列举的四种微粒中,其中尺度最大的应该是
A.分子B.电子C.原子D.质子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事例中比较容易产生静电的是
A.穿全棉的衣服B.使用加湿器增加房间湿度C.使用尼龙围巾
(4)静电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质子发生了转移B.电子发生了转移C.原子核发生了转移
【答案】.(1)机械;(2)A;(3)C;(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