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18 21:1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圆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理解并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能正确熟练地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操作步骤。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折一折、量一量、猜一猜等亲身体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自主发现、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会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
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四、教学难点:
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熟练掌握画圆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
学具:圆规、圆形卡片、直尺。
教师:多媒体课件、微课、两个圆片。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宜宾什么最出名吗?当然是我们的五粮液。宜宾被称为“中国酒都”。那这幅图你们熟悉吗?这是宜宾五粮液的大门。
请观察,上面标志的外圈和内圈都是什么形?(圆形)课件再出示水池、石桌、石凳的图片,让学生说它们的上面的面的形状。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面都是圆形的,如:钟表、装饰盘、饭桌、自行车等,那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形的?车轴应装在什么位置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索其中的秘密。(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索圆的秘密
1.以前我们学了那些平面图形?圆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发现: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图形,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2.尝试画圆。
同学们,你们能画圆吗?如果没有圆规的帮忙呢?(用圆形的物品画)但这样不方便。所以我们要请圆规帮忙。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圆规。
课件出示圆规,观察并认识圆规的构成,师简要介绍圆规两脚的功能。同学们用圆规来试试看。能不能画出一个圆来?
思考:画出的圆为什么有大有小呢?(圆规张开的大小不同)
画出的圆为什么位置不同呢? (斜尖点的位置不同)
3.微课进行圆的介绍
通过微课讲解,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再进行填空练习和判断练习来巩固半径、直径的含义。
4.学生画圆
先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画圆的步骤,在进行巩固练习。
(三) 探究圆的特征
1.刚才我们知道了圆的各部分名称,我们以前学习平面图形时都要研究图形的特征,那么圆又有些什么特征呢?
利用手中的圆片、直尺、圆规等工具,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并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完成汇报单。
同圆内,有( )条半径,长度都( )。
同圆内,有( )条直径,长度都( )。
同圆内,直径和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在哪里
2.谁愿意把自己的发现和大家分享一下? 你能说说你是怎样发现的吗? 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谁能解释一下前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强调“在同一个圆里”?
你能用字母表示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吗?
3.小结: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掌握了圆的特征,谁来总结一下圆有哪些特征?
4.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1)完成练习三第2题。
(2) 判断题。
①所有圆的直径都相等。( )
②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③在同一圆内,只可以画100条半径。( )
④直径是4cm的圆比半径是3cm的圆要大些。( )
⑤画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是4厘米。( )
(四)回顾总结,引发思考。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圆有哪些认识7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想一想: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的? 车轴装在什么地方?
(五)拓展延伸
669925952501、
2、在一个周长是40厘米的长方形中,刚好画了3个相同的圆,如图,这个圆的半径是多少厘米?
66992520447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