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 6.3 三角形与四边形 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 6.3 三角形与四边形 沪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18 20:5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角形和四边形》说课

我的说课内容是新教材二年级第二期第五单元的内容《三角形和四边形》,它是本册教材的又一重难点,针对教材和学生低龄化特点以及学习情况,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够认识三角形、四边形及多边形
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搭一搭、分一分辨别三角形、四边形及多边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判断、动手操作、推理等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根据本课的教材特点和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我认为这节课的重难点是:
能使学生理解和辨别三角形、四边形及多边形,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提升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体现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为主,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这节课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以贝贝春游带的很多东西这一情景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举出两种不同形状的图形,从而揭示课题。
第二层次是新授三角形和四边形,也是本节课的重头之重。我将此层次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图形王国中,以小巧和小亚提出的“哪些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哪些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这两个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分一分等活动,初步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知道它们是怎样的图形。
第二部分,三角形的认识。遵循低年级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通过刚才第一部分分得的各种各样的三角形,顺应我提出的两个问题“三角形是怎样的图形”,“三角形有几个角,几条边”,让学生试着用小棒去搭,通过小组探究,深刻理解三角形是怎样的图形。学生在搭三角形过程中,小组成员互相讨论,逐步能够完整回答出三角形是怎样的图形。在三角形练习反馈部分,我通过层层练习对三角形的知识进行巩固反馈,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课堂互动。
第三部分,认识四边形,我完全放手让学生共同学习,通过讨论、用小棒搭四边形等形式,自主学习,完成对四边形的知识探究。学生通过小组互动学习,理解四边形是怎样的图形,也能够自己得出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第四部分,认识多边形。在本节课上,大量的拼搭三角形和四边形,使学生得出了三角形、四边形是怎样的图形,从而能够马上为各种各样的多边形找到适合的名字。
第三层次,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动手操作,因此,我精心设计两层动手练习。
第一个层次是基础性练习,为动物王国里的动物画出它们的领地,并说说它们的领地是什么图形。同时,多媒体课件演示,形象,直观,也给学生一种刺激,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思维效果,促进动手能力和群体互动。(多媒体演示)
第二个层次是综合性练习,具体形象的思维形式是低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加强学生的直观操作活动。由看图直接找出这副图中有几个三角形,几个四边形。本着“合作探究”的教育思想,这一练习采取了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并与学生的独立思考学习方式有机结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扮演了研究者、小老师的多种角色,使他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第四层次总结。和以往的上课不同,本节课的总结除了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我还加入了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三角形和四边形这一部分。三角形和四边形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也注意到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最后我还让学生用小棒自己搭图形,利用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知识,结合搭的这两种图形,组成美丽的图画。灵活运用教材,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了一块合适的沃土。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以表扬为主,教育为主,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在板书方面,我采用图文并茂,作到整齐板书,清清楚楚,便于全课总结。本节课较多的采取了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小组互动,通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小组成员对知识的探究。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合作探究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意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经过实践,本节课达到教学目标,收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