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牛顿第一定律—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素材(共6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1 牛顿第一定律—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素材(共6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3-19 09:12:40

文档简介

(共60张PPT)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R·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学习目标
1.知道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2.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理解物体的惯性。
4.会运用惯性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
课前自学准备
课标要求
1.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我们用同样的斜面,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而通过换毛巾、棉布来改变桌面的粗糙程度,研究
对小车运动的影响,这里采用的是
的方法。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对实验事实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
得出的,因此
用实验直接验证这一定律。
阻力
课前自学准备
预习检测
控制变量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推理而概括
不可能
3.物体保持
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
,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
。惯性大小只与物体
有关,
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不容易

原来运动状态
性质
惯性
质量
质量
改变
4.
滑旱冰时,不蹬地面也能向前滑,是利用

惯性
同学们玩过滑板车吗?
滑板车滑行时,人没有蹬地,车还继续前进。如果我们不再蹬地,它最终就会停下来,这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车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谁正确?
课堂教学展示
新课导入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知识点一
1.维持运动真的需要力吗?
课堂教学展示
进行新课
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滑板车的现象呢?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
VS
通过实验研究
运动和力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2.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目的: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提出问题1: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影响因素有斜面坡度,小车质量,小车起始高度,水平面的阻力。
提出问题2:研究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的距离s和水平木板对它的阻力f的关系,你认为应该如何进行?
运用控制变量法:
必须让其他因素相同,只让表面粗糙程度不同(如毛巾、棉布,木板)。
演示实验
在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
同一小车从静止下滑
到达斜面底端速度相同
毛巾表面
棉布表面
比较小车滑行的距离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木板表面
观察实验并记录表:
表面状况
阻力的大/小
车运动距离远/近
车速减小的快/慢
实验记录表:
实验次数
表面状况
阻力的大小
小车运动的
距离
小车速度减小的情况
1
毛巾
2
棉布
3
木板









三种表面中,毛巾粗糙,棉布略光滑,木板最光滑,毛巾上阻力最大,棉布阻力次之,木板阻力最小,可以看出,阻力小,小车运动距离远。
表面越光滑,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
,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
结论:



从三次实验现象可以得到怎样的描述?
牛顿第一定律
知识点二
进一步推测
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就不会减小,它将永远运动下去。
分析类似实验
牛顿
总结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
牛顿第一定律
(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该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2.该物体所受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等效于0。
两种状态必须且只能居其一
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定律,而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由该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静者恒静,动者恒动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的本质: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与运动的关系
惯性
知识点三
1.认识惯性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想一想:
用硬纸板盖住盛水的玻璃杯,然后在纸板上面放上鸡蛋,当用力快速击打纸板时,鸡蛋将会如何运动?
鸡蛋掉入水杯中
想想议议
当用弹簧片迅速打掉垫片时,钢球没有被垫片带走,却落在柱顶的凹坑里。
上述实验均表明:钢球和鸡蛋均具有惯性。
在现实中,你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例子呢?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
汽车突然由静止启动,乘客向后仰
2.理解惯性
(1)普遍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及所处状态无关。
(2)大小:惯性的大小仅取决于物体的质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3)性质:保持运动状态不变,也就是说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4)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是力。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区别和联系:
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原因是物体具有惯性。如果物体没有惯性,那么就不会存在牛顿第一定律这一规律。所以说惯性是因,牛顿第一定律是果。
惯性的应用与防止
知识点二
掷铅球
投篮
跳远
紧固锤头
也要避免惯性带来的危害
雨雪天减速
开车系安全带
磁悬浮列车均采用全封闭的车厢,其原因之一是要防止高速运动的列车上掉落的物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事故。
1.如下图所示,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每次都让小车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开始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知识点1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课堂教学展示
随堂演练
(1)每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到达水平面时的
相同。
(2)若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3s后停止,位置如上图所示,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m/s。
速度
由图示可知,小车的路程为63.00cm=0.63m,则小车的平均速度:

0.21
(3)小车在铺有毛巾表面上滑行距离最短,是因为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一切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它将

(摩擦力大)
阻力大
做匀速直线运动
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可以通过大量的实验直接证明出来
B.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牛顿第一定律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
×
知识点2
牛顿第一定律
×

×
实验+推理
条件:不受外力
3.下列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




撑杆跳运动员上升是由于受到杆的弹力,不是惯性现象.
D
知识点3
惯性
2.某公共场所为了提醒大家注意地面湿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提示牌。请你指出该指示牌中所给情境与实际不相符的地方,并运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解析:地面湿滑时,人鞋底与地面间的阻力(摩擦力)变小,鞋底容易打滑,下半身脚运动变快,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仍然要保持原先较慢的速度运动,因此,人上身向后倒去。
该指示牌中所给情境与实际不相符的地方:人不会向前倒,应该是向后倒。理由是:人在行走时,如果脚下鞋子与地面的阻力(摩擦力)太小,鞋底打滑,人脚运动加快,由于惯性,上身仍然要保持原先的速度运动,因此,人上身向后倒去。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小结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维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惯性的应用与防止
如图所示是小明自创的“大炮”示意图。当瓶内产生的气体增多时,瓶塞会水平向右冲出,若此时所有外力全部消失,瓶塞将(

A.立即沿竖直方向下落到地面上
B.向上运动
C.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D.立即静止
拓展延伸
C
提示: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同学们在一起讨论运动和力的关系.小明认为,一切物体只有受力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不受力总是静止的;小华认为,一切物体只有受力才能保持静止,不受力总是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解答:他们的说法都不对。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本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不变,原本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见教材P19动手动脑学物理)
课后反馈总结
习题解答
2.如图,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落下.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解答:这是因为中间的棋子由于受到力的作用,沿力的方向飞出,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而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在重力的作用下,上面的棋子落回原来的位置.
3.分析下列现象是怎样利用惯性的。
(1)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灰。
(2)标枪运动员为取得好成绩,掷标枪前需要助跑。
拍打窗帘,窗帘由于力的作用,由静止变为运动,浮灰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就和窗帘分开。
先助跑可使标枪投掷时获得较大的速度,而标枪具有惯性,将保持投掷时的速度向前运动,从而运动较长的距离(即投掷得较远)。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伽利略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 
 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 
 .?
2.“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

阻力



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
的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
 
 而概括出来的.我们周围的物体都要受到力的作用,因此不可能用 
 来直接验证这一定律.?
3.条件理解:
4.两种状态: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推理
实验
1.该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2.该物体所受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等效于0。
静者恒静,动者恒动
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
运动的物体以末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三、惯性
1.定义: 
 物体都有保持原来 
 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2.大小:只取决于质量,与运动无关
3.表现:物体不受力是保持原来状态不变
物体受力时体现在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4理解:
一切
运动状态
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1、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为了小车_到达斜面底端速度相同__
突破点一
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静止下滑
2.如何观察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测量滑行停止距离和观察速度减小的快慢下滑
D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力和运动的关系
运动状态不改变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静止状态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不受力
受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等效于0
受力
物体受力情况
物体运动情况
突破点二
2、正在运动着的物体,若所受的各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
A.立即停下来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逐渐停下来
D.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
3、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受力的物体不会运动
B.停止用力,运动的物体就会停止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
C
动者恒动
4、下列关于物体惯性的说法属于正确的
(
)
A.只有静止物体才能有惯性
B.只有运动物体才能有惯性
C.物体速度越大,它的惯性就越大
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D
3、惯性的理解误区:
(是错误的)
(1)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有惯性.
(2)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速度小的物体惯性小.
(3)运动的物体很难立刻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结论: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突破点三





5、用尺子迅速打出下面的棋子,上面的棋子到底会怎么样?
答:叠在一起的棋子原来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当尺子打出了下面的棋子,由于上面的棋子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上面棋子落在正下方。
——解释惯性现象的一般格式:
①?
说清物体原来是处于什么状态
(运动或静止)
②?
说出后来发生什么变化;
③?
物体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
(运动或静止)状态。
④所以……。
突破点四怎样解释惯性现象
答:乘客随车一起向前运动,汽车突然刹车,乘客的脚随车一起停下来,而身体的上部由于惯性保持原来向前运动的状态,所以乘客就会向前倾;反之,汽车突然起步,乘客的脚随车向前运动,而身体的上部由于惯性保持静止状态,所以乘客就会向后仰。
6、为什么突然刹车时,车内的乘客向前倾,而突然启动时,车内的乘客向后仰?
练一练
答:先助跑一段,运动员就具有向前较快的速度,跳起后身体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以增加跳远的距离。
7、跳远时助跑为什么可以增加跳远的距离,提高成绩?
8、锤头松了,通常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请你说说这是为什么?
答:锤头和锤柄原来一起向下运动,当锤柄突然停止,锤头由于惯性还要继续保持原来向下的运动状态,所以锤头能紧套在锤柄上
练一练
知识点1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
B.每次实验时,应保持水平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C.水平表面越粗糙,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快
D.实验表明,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
B
粗糙程度不同,所受摩擦阻力不同
知识点2 牛顿第一定律
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直接实验的结果
B.牛顿第一定律是对伽利略等前人研究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C.牛顿第一定律是对亚里士多德说法的肯定
D.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虽然现在无法实现,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总有一天会做出来
3.忽略一切阻力,原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大石头被另一块小石头水平撞击,大石头的运动情况是( 
 )
A.始终静止不动
B.动了一点点,很快停下来
C.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慢慢停下来
D.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B
D
撞击给其一个速度,动者恒动
知识点3 对惯性的理解
4.(2018武汉)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标枪运动员通过助跑提高成绩,利用了运动员自身的惯性
B.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的下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
C.拍打窗帘清除上面的浮灰,利用了窗帘的惯性
D.将脸盆里的水泼出去,利用了水的惯性
5.郑州市高架桥发生堵车现象,大多是因为两部同向行驶的汽车发生“追尾”造成的.如图所示.汽车B刹车后由于 
 仍撞到汽车A上;观察汽车A的尾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此时对汽车A中的司机起保护作用的是 
 (选填“安全气囊”或“汽车头枕”).?
D
惯性
形状
汽车头枕
标枪惯性
锤头惯性
灰尘惯性
1.(2018杭州)大游轮向东匀速直线行驶,小金面朝游轮前进方向,在游轮上的A位置竖直向上起跳,落下时的位置在(不计空气阻力)( 
 )
A.A位置的东侧
B.A位置的西侧
C.A位置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2018衡阳)如图所示,若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断裂,假设所有力同时消失,此后,小球的运动情况是( 
 )
A.匀速直线下落
B.匀速直线上升
C.匀速直线斜向运动
D.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C
D
运动的物体以末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3.大老虎从静止开始加速追赶小羚羊,快追上时,羚羊突然急转弯逃脱了老虎的捕捉,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老虎静止时没有惯性
B.老虎加速过程中惯性增大
C.老虎惯性大不易转弯
D.老虎惯性小不易转弯
4.(2018德阳)在水平轨道上有一辆实验车,其顶部装有电磁铁,电磁铁下方吸有一颗钢珠.在实验车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钢珠因断电下落.如图是描述钢珠下落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钢珠下落的路径.以实验车为参照物,正确描述钢珠下落路径的示意图是( 
 )
C
B
5.公交驾驶员进行驾驶技能比赛时,可通过“一杯水”来考验驾驶员的行车技术.将一杯水静置在公交车的置物台上(如图),司机突然刹车时,杯中水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仍保持水平
B.将向前溢出
C.将向后溢出
D.会溢出,但不能确定溢出方向
6.行驶中的汽车遇到意外情况多数情况下需要减速,关于汽车在减速过程中惯性知识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紧急刹车时,汽车由于惯性而减速
B.为防止汽车突然减速造成对乘客的伤害,乘客可系上安全带,这样可以减小惯性
C.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速度大导致惯性变大而造成的
D.汽车超载不容易减速是由于超载会增大汽车的惯性
B
D
7.作为经典力学的先驱,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正确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8.如图所示,给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木板),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自由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小车在 
 表面速度减小得最慢;伽利略对类似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通过 
 得出: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后来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揭示
 
 关系的牛顿第一定律.?
改变
木板
推理
力和运动
9.“旋蛋实验”可以判断一个鸡蛋是生鸡蛋还是熟鸡蛋: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快速旋转该鸡蛋,用手制动后又立即释放,如果鸡蛋又“自动”转动起来,那么这个鸡蛋一定是 
 鸡蛋,这是因为 
.

旋转的鸡蛋,用手制动后,随蛋壳转动的蛋清和蛋黄由于惯性,不会马上停下来,立即释放后,蛋清和蛋黄又会带动蛋壳转动起来
10.(2018扬州)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
(1)如图(甲)所示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释放,目的是 
.
由图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
 .如果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小车将
.?
使小车在水平轨道上有相同的速度
越远
做匀速直线运动 
(2)在辨析图(乙)小明、小华的观点,
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为什么设计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而不设计探究推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理由是 
.
.
 .?
如果设计探究推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由于物体在推力的作用下运动时,也要受到阻力的作用,会使实验过程更复杂而不易操控
知识点1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 维持 物体运动的原因;而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 不需要 (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 阻力 。?
2.为了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
1
)在实验中应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同一高度 由静止开始滑下,目的是 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
(
2
)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远 (
选填“远”或“近”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慢 (
选填“快”或“慢”
);?
(
3
)进而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
知识点2 牛顿第一定律
3.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静止 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任何力,则保持 静止 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突然不受任何力,不管物体原先怎样运动,都要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
4.每当卫星在空中进行变轨时,卫星都得向外喷火,如图所示。从力的作用效果来看,这说明力能使物体的 运动状态 发生改变。倘若卫星在飞行的过程中,突然失去一切外力的作用,卫星将做 匀速直线 运动。?
5.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当运动员用脚踢球,足球沿着地面向前运动,说明力 改变 了足球的运动状态;足球离开脚后 不受 (
选填“受到”或“不受”
)人的作用力,仍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停下来,这段距离足球受到 阻力 的作用,运动状态 改变 (
选填“改变”或“不改变”
)。?
6.如图所示,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在到达B点时,此时小球受到的一切外力消失,小球将 做匀速直线运动 ;到达最高点A点时,此时小球受到的一切外力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 。?
7.原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突然撤去所有外力,物体做 匀速直线 运动。?
8.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状态
B.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不变
C.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就改变
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一定不会保持静止状态
9.小冬用绳子拴着一石块(
如图所示
),使石块绕手做圆周运动,如果石块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石块将(
B
)
A.立即停止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继续做圆周运动
D.速度越来越慢直到停止运动
10如图,设想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沿曲线由A向B运动,当到B点时突然撤去力F,那么此后物体的运动路线是(
B
)
A.a
B.b
C.c
D.无法确定
运动的物体以末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11.如图所示,小球静止在弹簧上。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若小球受到的重力突然消失,下列关于小球的运动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仍保持静止状态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先做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D.先做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减速直线运动
12.如图所示,伽利略在探索“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有以下步骤: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能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斜面没有阻力,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持续运动下去。
(
1
)上述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科学推论,将这些事实和推论进行分类和排序,正确的是 C (
填字母
);?
A.事实②→事实①→推论③→推论④B.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③→推论④
C.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④→推论③D.事实②→推论③→推论①→推论④
(
2
)伽利略由此得出: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将
会 永远匀速运动下去 ,由此开创了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但是伽利略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论述没有牛顿论述的全面,原因在
于 没有考虑到静止物体不受力时的情况 。?
知识点3 惯性
13.一切物体不论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都具有一种
 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 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 惯性 。惯性是 物体 (
选填“物质”或“物体”
)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它只和 质量 有关。?
14.甲、乙两种公路对轿车限速分别为50
km/h和70
km/h,同一辆轿车在两种公路上均以最高速度行驶时,它具有的惯性 一样大 (
选填“甲大”“乙大”或“一样大”
)。?
15.列车进站前提前关闭发动机,列车由于 惯性 ,仍能前进一段路程,到达停车位置。?
16.下列交通提示用语和惯性无关的是(
D
)
A.车辆转弯,请坐稳扶好
B.雨天路滑,请减速慢行
C.注意安全,请保持车距
D.遵守交规,请靠右行驶
知识点4 惯性现象
17.在汽车刹车时,坐在车里的乘客会向前倾倒。这种现象可以用以下四句话来解释,这四句话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B
)
①乘客猝不及防,向前倾倒
②汽车很快停止运动,乘客下半身也很快随车停止运动
③乘客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然向前运动
④坐在车里的乘客随汽车向前运动,司机发现情况立即刹车
A.④①②③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18.粘上灰尘的衣服,用手轻轻拍打几下,就干净多了。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这四句话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D
)
①灰尘与衣服分离落向地面,衣服便干净了
②一手拿着粘有灰尘的衣服,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
③灰尘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④衣服受力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由静止运动起来
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19.如图所示,在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中,中俄轰炸机应在目标上空 A 处投弹才能击中目标,这是由于炸弹具有 惯性 。?
20.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下来,其惯性就消失了
B.战斗机在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其惯性
C.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此时飞船失去了惯性
D.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球受重力而竖直下落,说明球没有惯性
21.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个物体甲和乙,其中M>m,将它们放在水平且光滑的足够长的车板上,如图所示。车以速度v向右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时,(
A
)
A.甲、乙两物体都以原来的速度v向右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
B.甲物体运动得快,乙物体运动得慢,两物体相撞
C.乙物体运动得快,甲物体运动得慢,两物体间距离增大
D.甲、乙两物体都静止
运动的物体以末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