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力
目录
思维导图
01
易错点剖析
02
重点突破
03
思维导图
易错点剖析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三种情况:(1)物体速度大小的改变,如: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即物体速度增大,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即物体速度减小.(2)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如:物体做曲线运动.(3)物体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两者同时改变,如汽车减速过弯道,钟摆左右来回摆动.
易错点1 对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理解
【例1】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易错提示: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由于只注意到速度大小不变,而忽略了其方向在不断改变,也就是说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在不断改变.
正解:运动员把飞来的足球踢出去,使足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核外电子绕核匀速转动,虽然电子运动速度的大小没有改变,但电子的运动方向在不断改变.刚刚起飞的火箭加速上升.综上所述,选项A、C、D都错误.小孩匀速从滑梯上滑下,小孩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选项B正确.
答案:B
1. 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A
学以致用
竖直向下是指无论物体与支持面的关系如何变化,重力的方向总是与水平面垂直.
易错点2:对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理解
【例2】一物体重5 N,分别作出图Z7-1中该物体在水平面上和在斜面上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易错提示:由于受思维定式的影响,把重力的方向都画成与支持面垂直.
答案:如图Z7-2所示.
2. (2020盐城)在图Z7-3中画出小车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学以致用
如答图Z7-1所示.
重点突破
重点1:力的相互作用
重点分析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一定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A对B施加作用,反过来B对A也施加作用,相互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是方向相反,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1. 如图Z7-4所示,用电线将电灯吊在天花板上,下述几对力中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
A.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B.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C.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D.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A
2. (2020枣庄)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从物理学角度看
( )
A. 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
B. 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更大
C. 鸡蛋对石头没有作用力
D. 石头和鸡蛋之间同时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
D
3. 如图Z7-5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 N的力推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 N
B. 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
C. 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 N推力的作用
D. 甲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4. 我们背书包时,可以感到书包对肩膀有压力,由此可见,不仅我们对__________施加了力,书包对__________也施加了力.
书包
我们
重点2:力的作用效果
重点分析 力的作用效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不变就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也就是物体处于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上述两种状态外,其他运动状态都是变化的.
5. (2019桂林)“梅西在发任意球时,能使足球由静止绕过人墙钻入球门.”该现象说明( )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以上说都不对
C
6.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它的运动状态不变
B. 船员向后划水船就前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用相同的力击打球的不同部位,球的旋转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A
7.如图所示实例中,力的作用效果有一个与其他不同的是( )
D
8.在同一点用力拉弹簧,弹簧就伸长;压弹簧,弹簧就缩短.拉弹簧时,用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这个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 跟力的作用点有关
B. 跟力的大小有关
C. 跟力的方向有关
D. 跟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
D
重点3:力的示意图作图
重点分析 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在力的示意图中,线段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线段的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9. 水平冰面上有一重为300 N的雪橇,受到的拉力为35 N,方向与水平面成40°角.请在图Z7-6中画出雪橇所受到拉力的示意图.
如答图Z7-2所示.
10.(2019北海)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在图Z7-7中画出该物体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图.
如答图Z7-3所示.
11.(2020孝感)如图Z7-8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B与弹簧相连,弹簧处于伸长状态,物体A与小车B均静止.请画出物体A的重力示意图(O为物体A的重心);以及弹簧对小车B的弹力示意图.
如答图Z7-4所示.
12. 如图Z7-9所示,用绳子竖直悬挂一个小球,将一斜面物块慢慢靠近小球,并刚好与之接触(绳子仍然竖直,且小球静止).请作出小球此时所受力的示意图.
如答图Z7-5所示.
重点4:弹簧测力计
重点分析 要熟练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13. 两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自重均为0.5 N,按如图Z7-13所示的方式(甲“正挂”,乙“倒挂”)悬挂起来,图中钩码为2 N,甲、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 )
A. 2.5 N、2.5 N
B. 2.5 N、2 N
C. 2 N、2.5 N
D. 1.5 N、2 N
A
14.(2019常德)如图Z7-11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均不计,物重G=5 N,则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__________N,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__________N.
5
5
15.(2020广东)如图Z7-12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检查指针、弹簧与外壳之间是否__________,指针是否__________.
卡住
指零
16. (1)如图Z7-13所示,该弹簧测力计所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过__________,在使用前若指针没有指在零刻度线处,则需先__________;物体M的重力大小为__________.
(2)有一个弹簧测力计,弹簧及其构件完好. 由于某次错误地使用,使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再也无法回复到零刻度线,只能校到0.2 N处,你估计具体的错误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弹簧测力计还能用吗?________(填“能”或“不能”). 如果用它测力时,读数为3.6 N,那么这个力的大小实际为_________.
5 N
调零
2 N
测量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能
3.4 N
重点5:重力
重点分析 重力是因为地球的吸引产生的,施力物体是地球,任何在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17.某人骑自行车沿直坡道向下匀速滑行,自行车把上挂有一只水壶,如图Z7-14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壶内的液面不水平
B.绳与坡道一定垂直
C.绳的拉力一定等于水的重力
D.绳始终在竖直方向
D
18. (2020惠山区二模)如图Z7-15所示是“判断重力的方向”实验,为了能与重力的方向形成对比,使用了一杯水,以水面作为参考面,改变悬线OA的方向,我们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细线拉球的力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球拉细线的力.
OA与水面始终垂直
竖直向下
等于
19. 远距离货物流通大多采用集装箱运输,某规格的集装箱参数如下表所示.
(1)若g取10 N/kg,该集装箱装满货物时总质量为 27.3 t,则总重力为多少?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类型
内长/m
内宽/m
内高/m
自身质量/t
载货重/t
普通箱
5.93
2.35
2.35
2.3
25
(2)若该集装箱体所用材料密度ρ=2.5×103 kg/m3,则该箱体所用材料体积为多少?
解:(1)由题意知:集装箱装满货物时总质量m=27.3 t=2.73×
104 kg,g取10 N/kg,
则总重力G=mg=2.73×104 kg×10 N/kg=2.73×105 N.
(2)该集装箱箱体所用材料密度ρ=2.5×103 kg/m3,m=2.3 t=
2.3×103 kg,
则该箱体所用材料体积为V= = =0.92 m3.
答:(略)
20. 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发射,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中国人必将登上神秘美丽的月球. 假如科学家从地球带了一支测力计和一盒刻有“50 g”字样的钩码登上月球表面,做了“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如图Z7-16所示),数据如下表所示.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钩码个数
1
2
3
4
5
6
钩码质量/g
50
100
150
200
250
300
测力计读数/N
0.08
0.17
0.25
0.33
0.42
0.50
请利用表格中的数据,在图Z7-16乙中坐标中画出月球上物体的G-m图象.
(2)根据图象分析,在月球上,物体所受重力大小跟质量是否成正比?并计算月球上的g值.
(3)在月球上做实验时,为什么钩码质量仍应采用刻着数值是“50 g”的?
解:(1)月球重力与质量关系图象如答图Z7-6所示.
(2)由图象知,在月球上,物体所受重力随质量的增加而增大,并且变化程度相同,所以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在月球上g= = =1.6 N/kg.
(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要物体确定了,其质量也就确定了,不会因为位置改变而发生变化,所以在月球上做实验,仍然可以使用“50 g”的钩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