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版五年级下册五单元第95~96页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意义、特点和作用。 
 2、能看懂单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单式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及其变化情况作简单的分析。 
3、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意义、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及其变化情况作简单分析。 
教法:结合本节课的知识,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分析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探究并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学法:在课堂上,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实践操作法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在观察分析中掌握新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生活 
1、复习单式统计表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欣赏九寨沟那儿的美景吧(教师出示九寨沟图片)。想去吗?九寨沟的风景真美呀,亮亮他们一家也想去旅游。既然去旅游,就要了解当地的气温。于是,亮亮收集了一个去年九寨沟的月平均气温统计表。(出示统计表)。 
师:观察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信息?(第一栏表示什么?第二栏表示什么?) 
2、复习单式条形统计图 
师:如果我想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反映这张统计表中的内容,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统计图来表示? 
生:条形统计图。 
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说说从条形统计图中知又知道了什么? 
师:你认为条形统计图与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优势? 
3、导入折线统计图 
师:为了更加清晰地反映各个月份的平均气温情况,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 
(1)将条形统计图中的条形演变成点: 
师:你有什么发现?你还能知道数据的多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连点成折线统计图: 
师:你又有什么发现?(点与点之间用线段连接起来) 
师:这就是折线统计图。(板书 :折线统计图) 
观察折线统计图,由哪几部分组成?(标题、横轴表示--,纵轴---,点、线段) 
新知探究 
局部观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点 
师:仔细观察折线统计图中的点,你能看出什么?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6月是多少?怎么看的? 最高是几月,最低呢? 
师:(板书:点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 
2、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线 
师:在折线统计图中除了这些点以外,还有这些线段。观察这些线段,你能发现什么? 生:线段表示数量的变化。 
师:顺势利导1月到2月是----,表示气温------,6月到7月是----,7月到8月是----,表示温度-----? 
板书:线段上升(增加),下降(减少)。 
师 (板书:线段-----表示数量增减的变化) 
师:2月到3月,3月到4月的气温同样都是上升的,它们有什么不同呢?(长短、倾斜度) 
(线段比较斜,表示气温上升得快,线段比较平缓,表示气温上升得慢。) 
师:哪两个月之间下降得最快,哪两个月下降得最慢? 
师小结:坡度越陡,变化幅度越大。坡度越缓,变化幅度越小。 
板书:(线段的倾斜程度——数量的变化幅度) 
整体观察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师:整体观察折线统计图,发现1----12月的气温既有上升的、也有下降的, 
你能用手势比划1月-12月的气温变化过程吗? 
师:1---7月总体呈上升趋势,7月过后总体呈下降趋势。(板书:趋势) 
对下一年的一月天气进行预测。 
师:根据1月-12月的气温变化趋势,你能预测下一年一月的天气吗? 
如果亮亮去旅游,你可以给他提出哪些建议? 
师小结:看“趋势”来做预测,很有道理,这也是折线统计图独有的优势! 
(四)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观察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小组讨论) 
相同点:都能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 
不同点:折线统计图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和变化趋势 
 (五)广泛应用 
师: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你见过哪些折线统计图? 
生:股票的走势图、心电图、天气预报的变化图… 
课件展示教师收集到的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师小结:我们了解到折线统计图更关注数量的增减变化幅度或变化趋势。 
(六)、用手势比划数量的变化过程 
师:这样的变化过程也可以用手势来比划。从春天到冬天,梧桐树上每个月树叶数量的变化。(拿起手来,先找到起点,准备,春天发芽了,一直长到夏天,很多,很茂盛,秋天开始落叶了,落,冬天落完了。) 
三、制作折线统计图 
师:刚才同学们看了这么多折线统计图,这样的折线统计图是怎么制作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画法。请大家来看 
1、出示统计表 
2、标题、横轴、纵轴、网格图(一格表示5人)。 
3、2012年是多少人?怎样找?抽学生上台一边说一边指,怎么画的呢?(描点,标数,还要把这些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4、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方法来画折线统计图,完成后抽生展示,评价,画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5、展示老师的画法,然后回答问题。 
四、巩固新知 
1、辨析应用 
师: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以及画法,下面老师要考考你,敢接受挑战吗? 
这里有两张统计表,它们应该和下面哪个统计图配对?同桌互说。 
师:刚才同学们都做出了选择。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张统计表是统计5位同学各自身高的数据,他们的身高之间没有数量上的关联时,这种数据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统计;而第二张统计表统计的是一位同学的身高变化,表中的这些数据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这时我们就要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 
3、请你来判断。 
请观察,这两张统计图。猜一猜哪张图表示毛衣的销售量?哪张是表示衬衣的销售量呢?为什么? 
师:小小的两张统计图,居然是进货的依据之一,也能对消费者带来启发。真是太有用了。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对折线统计图有什么认识,说一说。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分析折现统计图,和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预测,我们也看到了一些生活中折线统计图的应用,还学会了制作折线统计图。 
最后,老师衷心的祝愿大家学习的心情能永远呈上升趋势!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