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2 《平均数》 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2 《平均数》 西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18 21:3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均数》教案
知识点与目标: 通过具体的事例初步了解平均数的概念。
知道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无实物可以对照。
知道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在该组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
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会求平均数,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问题
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运用已知数据解平均数应用题
授课内容 平均数
情景导入:
师:我们的母亲河是那一条?(黄浦江)
师:黄浦江上到目前为止建有那几座大桥?
生: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卢浦大桥、奉浦大桥、徐浦大桥。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壮丽的大桥吧!
(课件演示)
教师点击每座大桥,让学生了解有关五座大桥的知识。
探究新知:
师:你们知道这五座大桥中哪座最长?哪座最短吗?
生:略。
师:黄浦江上的这五座桥的平均桥长是多少呢?你会怎样思考呢?
(8346+7658+2202+6017+8700)÷5
=32923÷5
=6584.6(米)
答:黄浦江上的这五座桥的平均桥长师6584.6米。
师:请你现在用求出的数与五座大桥的实际数据比一比有什么发现吗?
生:①这五座大桥桥长的平均数6584.6不是指每座大桥实际的长度,而是“假设” 黄浦江上的这五座桥同样长,每座桥的长度是多少,是一个“虚拟”的数。
②所求得的平均数与五座大桥的实际长度进行比较,所求的平均数在五个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将一组资料中数值的总和除以这组数值的个数,所得到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
(8346+7658+2202+6017+8700) ÷ 5
平均数 = 总和 ÷ 个数
师:要求平均数,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小结:
要知道平均数,必须知道相对应的总数是多少,想对应的个数是多少。
【说明:充分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小组合作,主动探究求平均数的题目,引导学生比较平均数这个值与真实数据之间的关系。】
试一试:
师:请看题目:
师:请你们比较一下,先估计一下,所求的鸡蛋平均重多少千克在什么范围之内?
学生根据上面学习的知识,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比较题目。
生:重量在53克到58克之间。
请学生单独解题。
学生汇报:
(56+55+54+58+55+53+54)÷7
=385÷7
=55(克)
答:这篮子鸡蛋平均一个有55克重。
小结:
巩固练习:
(一)电费:
下表是老师家里今年到现在每个月的电费支出表:
月份








电费(元)
235
256
186
167
156
160
269
283
师:看了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通过相互的提问与回答,了解老师家里电费的支出情况。哪些月份支出高?哪些月份支出少?为什么等?
师:那么你能告诉老师这几个月平均支出多少元吗?
学生讨论解答。
(235+268+186+174+156+167+279+288)÷8
=1712÷8
=214(元)
答:张老师家八个月平均每个月支出214元。
(二)用水:
下表是学校从1月到8月的用水情况统计表:
月份






水(吨)
38
34
52
56
50
64
师:看了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通过相互的提问与回答,了解学校中水的使用情况。哪些月份用的多?哪些月份用的少?如何节约水等。
师:学校这六个月平均每个月用水多少吨?
学生讨论解答。
(38+34+52+56+50+64)÷6
=294÷6
=49(元)
答:学校这六个月平均每个月用水49吨。
小结:
(三)拓展小练习:
请班级中学生带来的上个月家中使用水、电、煤气的帐单,以小组为单位计算一下平均每户家庭的支出情况。
把班级中学生一分钟跳绳的次数进行汇总和统计,计算平均每人跳多少下绳子?
小结:
总结:
师:说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发现了什么,对我们有何帮助?你对你今天的学习评价如何?
授课内容:
求平均数问题是小学学习阶段经常接触的一类典型应用题,如“求一个班级的平均年龄、平均身高、平均分数……”解答这类问题时,主要是弄清楚总数、份数、一份数三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总数除以它相对应的份数,求出一份数,即平均数。
? ?求平均数应用题是在“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的特征是已知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最后所求的相等数,就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总数量相对应的“总份数”。
计算方法: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例题精讲:
例1: 有水果糖5千克,每千克2.4元;奶糖4千克,每千克3.2元;软糖11千克,每千克4.2元。将这些糖混合成什锦糖。这种糖每千克多少元?
要求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要先出这几种糖的总价和总重量最后求得平均数,即每千克什锦糖的价钱。
(2.4×5+3.2×4+4.2×11)÷(5+4+11)=3.55元
例2: 王刚爬山锻炼,上山每分钟行50米,18分钟到达山顶;然后按原路返回下山,每分钟行75米。王刚上、下山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
上、下山的总路程是50×18×2=1800米,上、下山的时间是上山加下山时间,用18+50×18÷75=30分,最后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就能求出王刚上、下山的平均速度。
50×18=900米 900÷75=12分 900×2÷(18+12)=60米
例3: 小华的期中考试成绩在外语成绩宣布前,他四门功课的平均分是90分。外语成绩宣布后,他的平均分数下降了2分。小华外语成绩是多少分?
先求出四门功课的总分,再求出一门功课的的总分,然后求得外语成绩。(90–2)×5–90×4=80分
例4: 有5名小朋友,他们平均有卡通画片24张,如果把他们手中的画片按由少到多的顺序排列起来,前3名小朋友平均有19张画片,后3名小朋友平均有28张画片。中间的那名小朋友有多少张画片?
中间的小朋友拥有的画片是前3名和后3名拥有画片数的公共数。前3名的和加上后3名的和,正好是5个数的和加上中间数,减去5个数的和,即是中间数,也就是中间的那名小朋友的画片数。
(19×3+28×3)- 24×5=21张
例5: 某3个数的平均数是3,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5,平均数就变成了4.被改的数原来是多少?
原来3个数的和为3×3=9,改后3个数的和为4×3=12,12与9多了3,是因为把那个数改成5,因此,原来的数应该是5-3=2。
例6: 草帽厂有两个草帽生产车间,上个月两个车间平均每人生产草帽185顶。已知第一车间有25人,平均每人生产203顶;第二车间平均每人生产草帽170顶,第二车间有多少人?
可以用“移多补少获得平均数”的思路来思考。
第一车间平均每人生产数比两个车间平均每人平均数多几顶?203–185=18顶;第一车间有25人,共比按两车间平均生产数计算多多少顶?18×25=450。将这450顶补给第二车间,使得第二车间平均每人生产数达到两个车间的总平均数。
第一车间平均每人生产数比两个车间平均顶数多几顶? 203–185=18顶
第一车间共比按两车间平均数逆运算,多生产多少顶? 18×25=450顶
第二车间平均每人生产数比两个车间平均顶数少几顶? 185–170=15顶
第二车间有多少人? 450÷15=30人
(203–185) ×25÷(185–170) =30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把一堆物品分给几个人,或者把几个人的物品集中起来再按照一定数量分给他们。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平均数问题”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移多补少”,或者用总人数和总份数之间的关系来解答。求平均数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
课堂练习:
1、 右图是一个水泥厂2008年上半年每月
产量的条形统计图,读图填空。
1.第一季度平均每月产量有( )吨。
2.第二季度平均每月产量有( )吨,
比第一季度平均月产量( )了( )吨。
3.上半年平均每月产量有( )吨,用一
条线段在图上标出平均月产量的位置。
2、 有六个数的平均数是9,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1,这时六个数的平均数为8,这个被改动的数原来是几?
3、 五年级一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两倍,男生平均体重是42千克,女生平均体重是36千克,五年级一班全班学生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4、 一次测试,平均成绩是93.3分,复查后,发现把李如的89分误看成了97分,经重新计算,平均分为93.1分,这个班原来有多少名学生?
5、 小蔡在期末考试中,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生物五科的平均分是89分。政治、数学两科的平均分是91.5分。语文、英语两科的平均分是84分。政治、英语两科的平均分是86分,而且英语比语文多10分。问蔡深这次考试的各科成绩应是多少分?
6、 一次时装模特大奖赛上,一个模特刚刚表演完,主持人说:下面请评委亮分,6分,8.5分,8.4分,8.9分,8.8分,8.3分,8.5分,8.7分,8.4分,8.5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该选手的最后得分是---------
(1)如果不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这位选手平均分是( )
(2)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这位选手平均分是( )
(3)两种算分的方式哪一种算出的得分更能代表这位选手的水平?
7、 数学考试的满分是100分,六位同学的平均分数是91分,这六个人的分数各不相同,其中有一位同学仅得65分。那么,居第三位的同学至少得了多少分?
四、课后作业:
五、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 特别满意 ○ 满意 ○ 一般 ○ 差
学生签字:
六、教师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 ○ 好 ○ 较好 ○ 一般 ○ 差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 好 ○ 较好 ○ 一般 ○ 差
教师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