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
一、填空(31分,每空1分)
1.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发明了
,而
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2.通过观察可知,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
,蟋蟀的耳朵长在
的内侧,苍蝇的眼睛是
眼。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
就是它的“鼻子”
3.放大镜的镜片中央越
,放大倍数
,能看到的范围
;放大镜的镜片中央越
,放大倍数
,能看到的范围
。
4.如果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12.5x、40x,那么物体图像将被放大
倍。
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
,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白糖
、
。
英国物理学家
第一个发现并提出
这个名称。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它是生物最基本的
,也是生物最基本的
。
、
、
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用显微镜观察叶表皮和叶肉细胞上有许多
和
,那是植物进行呼吸和光合作用的重要部分。
光线从空气进人凸透镜时会产生
而弯曲,而人们认为物体反射的光是沿
传播的,所以通过凸透镜看物体会感觉放大了。
计算机和电视屏幕图像在放大镜下是由
、
、
三色组成的。
二、选择(20分,每空2分)
1.关于微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微生物对人类有益也有害
B.微生物不具有生命特征
C变形虫不是微生物
2下列仪器中,适合观察微生物的是(
)
A.放大镜
B.显微镜
C.望远镜
3.光学显微镜的两块镜片(
)
A.都是凸透镜
B.都是凹透镜
C两者各一
4.下列仪器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放大倍数最小的是(
)
A.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
5.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
)
A.血白蛋白
B.血红蛋白
C.细胞核
6.微生物也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
)
A.共同特征
B.形状
C.大小
7.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微生物大量(
)的结果。
A.繁殖
B.死亡
C.
排泄
8.制作玻片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是(
)
A.碘盐
B.
碘酒
C.酒精
9.雪是由(
)集合而成的。
A.雪花晶体
B.雨水
C.尘埃
三、判断(20分,每题2分)
1.霍乱、肺结核、伤寒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
2.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
3.花岗岩中的矿物晶体主要有长石、云母、石英等。(
)
4.碱面是粉末状的,它不属于晶体物质。(
)
5.近视眼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
6.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可以增加目镜中标本图像的亮度。(
)
7.自然界中所有的固体物体都是晶体。(
)
8.我们一般可以采用降低温度、减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晶体。(
)
9.为了便于观察,制作的植物切片标本要求薄而透明。(
)
10.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也有放大功能。(
)
四、连线(9分)
1.将下列科学家与他们的发现、发明连线。(4分)
列文虎克
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罗伯特·胡克
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
巴斯德
成功培植高产杂交水稻
袁隆平
最早发明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
2.将下列昆虫与它的触角类型连线。(5分)
蚕蛾
棒状
天牛
丝状
蝴蝶
鞭状
蚂蚁
羽状
蝗虫
膝状
五、探究(20分)
1.
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排序。(5分)
(
)从目镜往下看,慢慢调整调节旋钮,使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
)将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
)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拖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
2.把制作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排列起来。(4分)
A.将准备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起来。
B.准备两个放大镜。
C.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
D.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
)-(
)-(
)-(
)
3.在右图中标出显微镜各部分位置。(5分)
4.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时就碰到了两个难题,请你帮他找出错误并改正。(6分)
(1)从目镜里往下看,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3分)
错误之处:
.
改正:
.
(2)标本玻片已经放在载物台上了,可从目镜里只能看到亮圈,却看不到洋葱内表皮细胞。(3分)
错误之处:
.
改正:
.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答案
填空(30分,每空1分)
放大镜、显微镜2.扁平的细毛、足、复、触角3.厚、越大、越小、薄、越小、越大4.500
5.晶体、味精、碱面6.罗伯特·胡克、细胞、细胞、结构单位、功能单位7.霍乱、肺结核、天花(答案不唯一)8.气孔、叶绿体9.折射、直线10.红、绿、蓝
选择
(20分,每空2分)
1、A
2、B
3、A
4、B
C
5、B
6、A
7、A
8、B
9、A
判断(20分,每题2分)
1、√2、×3、√4、×5、×6、√7、×8、√9、√10、√
四、连线(10分)
1.将下列科学家与他们的发现、发明连线。(4分)
列文虎克
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罗伯特·胡克
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
巴斯德
成功培植高产杂交水稻
袁隆平
最早发明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
2.将下列昆虫与它的触角类型连线。(5分)
蚕蛾
棒状
天牛
丝状
蝴蝶
鞭状
蚂蚁
羽状
蝗虫
膝状
五、探究(20分)
1、
42315
2、(B)-(D)-(C)-(A)
3、从上到下分别是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4、(1)错误之处:反光镜没有调整。
改正:调节反光镜,直到能从目镜里看到一个亮的光圈
(2)错误之处: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
改正:调节细准焦螺旋,将镜筒上升或下降,直到看到标本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