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健康地生活
习题练习(附答案)
(1)
一、单选题
1.蛔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的(
)
A.
胃内B.
肺内C.
小肠内D.
大肠内
2.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其传播途径不包括(
)
A.
静脉注射毒品
B.
输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
C.
不安全的性行为
D.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
3.下列四种人体反应依次属于( )
(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
(2)某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可导致严重发病
(3)某人感染某种细菌后,体内产生抗体向它进攻,并进攻心脏瓣膜
(4)细菌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抗体与之结合,使细菌聚集而失去活性
①正常免疫②自身免疫病③免疫缺陷④过敏反应.
A.
④②①③B.
④③②①C.
④②③①D.
④③①②
4.健康是永恒的话题,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健康新概念包括(
)
①躯体健康②心理健康③道德健康④社会适应良好
A.
①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5.健康人、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于
①传染源②病原体③传播途径④传染病⑤易感人群
A.
⑤④③①②
B.
⑤②③④①
C.
①⑤④③②
D.
⑤④①③②
6.下碰到高兴的事情,喜上眉梢,精神振奋,干劲倍增。这是(
)
A.
不健康的心理
B.
需要彻底改变的心理
C.
正常的心理,但是还需要继续发展,使之高兴过度
D.
健康的心理
7.下列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是( )
A.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B.
不吸烟、不喝酒
C.
养成良好的早睡早起的习惯
D.
一日三餐,中、晚餐很重要,早餐可以不吃
8.下列情况下,发生后不能用胸外挤压的方法抢救的是(
)
A.
肋骨折断B.
溺水C.
煤气中毒D.
触电
9.下列各项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
体液中的吞噬细胞能吞噬病菌
B.
新生儿从母体获得抗体
C.
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
D.
淋巴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10.烟草燃烧时,烟雾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若长期吸烟,很可能诱发( )
A.
胃癌B.
肺癌C.
心脏病D.
肝硬化
11.患过天花的人对天花病毒有抵抗力,这是因为他(她)的体内有抵抗天花病毒的
A.
传染源B.
病原件C.
抗原D.
抗体
12.青少年应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健康的生活习惯的是( )
A.
生活有规律B.
合理膳食C.
合理用药D.
适量烟酒
二、多选题
13.为预防、治疗艾滋病,目前,我国科研人员自行研制出一种复合型艾滋病疫苗,并经国家药监局批准进行了Ⅰ期临床研究,从免疫学的角度看,给人体接种的疫苗和在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
A.
抗原B.
特异性免疫C.
非特异性免疫D.
抗体
14.艾滋病除通过性行为传播外,其它的传播途径是( )
A.
水源传播B.
输血传播C.
空气传播D.
母婴传播
三、填空题
15.据调查,患有流感的人在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而周围抵抗能力不强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病毒进入呼吸道,就可能引起流行感冒。据此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流行性感冒病原体是______,传染源是______,传播途径是______,易感染群是______。
(2)患者症状轻微时,一般可不用药物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痊愈,这是因为人体具有______能力。患者痊愈后,短时间内一般不会再感染同样的流感病毒,是因为体内已存在这种病毒的______。
(3)在教室中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16.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并通过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疾病。如图为伊蚊的生活史。分析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寨卡病毒的结构由_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组成。
(2)从图可见,伊蚊的发育过程从幼虫到成虫有较大的变化,发育过程包括_______、幼虫、______、成虫四个时期,称为__________发育。
(3)寨卡病毒是该传染病的______,从传染病的基本环节分析,蚊子属于_________;该病通过注射疫苗可预防,这一预防措施属于____________。
(4)寨卡病毒疫苗侵入人体后,会刺激_________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是______,而寨卡病毒疫苗属于_______,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免疫。
17.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病,而是___
疾病、恶性肿瘤等一些
___、___
疾病,这些疾病也常常被称为“生活方式病”或“
___”。
18.如果病人在停止呼吸的同时心跳也停止,则应在进行___________的同时做人工_____________。一般每做一次人工呼吸,需要做4~5次__________,如此反复进行。当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博动,并且脸色逐渐转为红润时,则证明抢救有效。
19.为了防止艾滋病传入我国,我国政府决定停止进口一切外国血液制剂,这种预防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传染病的传播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______三个基本环节.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蛔虫在人的肠道中吸收人体的营养物质,容易使人造成营养不良,蛔虫在生长发育中还会咬破肠壁,造成肠出血,蛔虫分泌的毒素对人有毒害作用.因此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考点: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2.【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3.【答案】B
【解析】免疫具有以三个方面的重要功能: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属于④过敏反应。(2)某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可导致严重发病属于③免疫缺陷;(3)某人感染某种细菌后,体内产生抗体向它进攻,并进攻心脏瓣膜属于②自身免疫病;(4)细菌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抗体与之结合,使细菌聚集而失去活性属于①正常免疫。
4.【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入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5.【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其中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流感患者等;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传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如老人和小孩等。所以传染病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就流行不起来。
6.【答案】D
【解析】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碰到高兴的事情,喜上眉梢,精神振奋,干劲倍增,这是健康的心理,D正确。
7.【答案】D
【解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健康的生活还需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还应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因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吸烟、不喝酒、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都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日三餐都很重要,早餐要为上午的工作学习储备能量,午餐要补充上午消耗的能量并为下午的工作学习储备能量,晚餐的能量维持夜间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故选D。
8.【答案】A
【解析】病人在生命遇到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煤气中毒时,会出现停止呼吸和心脏停止跳动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要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来进行急救。而发生骨折后,不需要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到医院就诊。
9.【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体液中的吞噬细胞能吞噬病菌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体液中含有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这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C、D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10.【答案】B
【解析】烟草燃烧时,烟雾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使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的呼吸系统受到不良刺激,抑制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上纤毛的运动,使痰液不能及时排出,降低呼吸道的净化作用,使呼吸道容易受病菌侵袭而患气管炎、支气管炎等疾病.有害物质到达肺内后,还能诱发肺的疾病.据统计,慢性气管炎,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吸烟者比不吸烟者高。故选B。
11.【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这种免疫是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
异物其作用为特异性免疫,患天花时,天花病毒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了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抗体把天花病毒消灭后,人就好了,但是抗体仍然存留体内,在有
天花病毒侵入时,抗体直接杀死天花病毒。因此患过天花的人对天花病毒有抵抗力。
12.【答案】D
13.【答案】AB
14.【答案】BD
【解析】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个: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除此以外,其他的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阻断传播途径,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进行一般的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15.【答案】(1)流感病毒
患有流感的病人
空气、飞沫
病人周围抵抗能力较弱的人
(2)免疫
抗体
(3)经常开窗,保证教室内空气流通
【解析】试题分析:(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流感患者;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流感就可以通过空气和飞沫进行传播,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在周围生活的而免疫能力不强的人,
(2)由于人体具有一定的免疫能力,所以对于症状轻微时,一般可不用药物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痊愈,体内就会产生抵抗该病毒的抗体,可以抵抗该种病毒的侵入,一般不会再感染同样的流感病毒,
(3)由于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空气和飞沫进行传播,所以要预防该疾病必须从传染病的三个环节考虑,在教室里主要经常通风保证气流的通畅,勤打扫卫生,消毒等来切断传播途径,另外一旦发现患者马上要隔离防止传染。
16.【答案】(1)
蛋白质
遗传物质
(2)卵
蛹
完全变态
(3)病原体
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4)淋巴细胞
抗体
抗原
特异性(后天性)
【解析】(1)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并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
(2)从如图可见,伊蚊的个体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3)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在这种传染病传播的过程中,寨卡病毒属于病原体;该病患者属于传染源;蚊子充当了传播途径;该病通过注射疫苗可预防,这一预防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4)寨卡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是抗体。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当人体注射疫苗时,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寨卡病毒疫苗属于抗原,这种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
17.【答案】心脑血管疾病
慢性
非传染性
现代文明病
【解析】过去传染病曾一度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病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非传染性疾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营养过剩、熬夜、压力过大等,因此这类疾病又称为生活方式病。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病,而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也常被称为“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
18.【答案】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挤压
胸外心脏挤压
【解析】如果病人在停止呼吸的同时心跳也停止,则应在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做人工胸外心脏挤压。人体正常情况下,平静呼吸时,每分钟呼吸15~20次,每分钟心脏跳动60~100次,即心率是呼吸频率的4~5倍。所以一般每做一次人工呼吸,需要做4~5次胸外心脏挤压,如此反复进行。当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博动,并且脸色逐渐转为红润时,则证明抢救有效。
19.【答案】切断传播途径
20.【答案】易感人群
【解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