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学导单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学导单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9 08:36:3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9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学导单
【学习目标】
1.了解事理说明文的特点及通过本文层次把握体会说明的逻辑顺序。
2.积累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等知识。
3.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说明的逻辑顺序。
【学法指导】
通过找出文中结论性的句子以及把握段落中心句理清说明顺序。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恐龙无处不在”初看题目,我们可能以为这篇短文要向人们描绘上亿年前恐龙家族繁衍生息.遍布世界的盛况,但读了全文,我们才明白这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而“被压扁的沙子”初看题目更是不知所云,沙子怎么会被压扁呢?
“被压扁的沙子”能说明什么问题?读完全文才明白,本文是前一篇内容的延续,作者正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的死因——再一次证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18》2.走近作者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曾获雨果奖和星云奖,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界泰斗。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恐龙无处不在》
【预习】
一、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骨gé(骼) 
臀(tún)  驮(tuó)
xié(携)带
褶皱(zhě
zhòu)
两栖(qī)动物
二、词语解释
【褶皱】由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连续弯曲的构造形式。
【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
破绽。
【繁盛】繁密茂盛。
三、明确说明对象和说明文类型
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有》,那么它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
本文是一篇事物还是事理说明文
不是。作者谈恐龙的灭绝,谈到恐龙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项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所以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四、通读文章把握文中结论性的句子以及把握段落中心句理清说明顺序
第1节——陈述作者的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第2节——发现现象: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第3节——发现现象:
南极外各洲发现恐龙化石
得出结论: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第4、5节——提出问题:恐龙是如何迁移的?
第6节——得出结论: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第7-14节——按照时间顺序,介绍和分析板块构造学说,也解释了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的原因
,也再次解释了开头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现象的原因
第15节——总结:“恐龙无处不在”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有力证据。
全文的说明顺序: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五、积累说明文知识
(一)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1)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
举例子,准确具体说明南极洲有恐龙,为文章说明
“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的主旨提供了材料。
(2)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
称为“泛大陆”。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泛大陆”加以解释。
(3)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打比方、列数字。将南极测比作“全球的大冰箱”,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冰雪覆盖的特点。“十分之九”说明南极洲冰的储量十分丰富。
(4)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
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作比较,将南极生物的命运同其他同类作比较,生动地强调了南极的寒冷和南极生物的厄运,突出表现了地壳运动带来的巨大变迁。
(二)请分别写出明文语言的句子和词语生动性和准确性。
(1)(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体现了语言的准确和完整性。
(2)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驮”字形象地写出了大陆漂移时的样子,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简单易懂。
(3)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中“大约”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不能。
“大约”表示推测,因为所推测的年代久远,不可能用确定的数字,如果去掉,就是一个很确切的数字了,与事实不符,用“大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被压扁的沙子》
【预习】
一、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潮xī(汐)
 
铱(yī)  陨
(yǔn)

硅(guī)
尘埃(āi)
劫难(jié
nàn)
衍(yǎn)

追sù(溯)
huì(彗)星
二、词语解释
【劫难】灾祸,灾难。
【致密】细致精密。
【追溯】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三、明确说明对象
1.课文标题是《被压扁的沙子》,它说明对象恐龙的灭绝,
“被压扁的沙子”是它的证据。
2.
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
本文的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所以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改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文题对本文内容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四、速读课文,厘清说明思路和顺序
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引出说明对象:恐龙灭绝的原因。
第二部分为2—6段,探讨恐龙大灭绝,介绍两种学说“撞击说”和“火山说”,揭示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为7—11段,解释斯石英的成因,重点说明其性质,为排除“火山说”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部分为12—17段,依据科学理论,进一步断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运动,现斯石英的岩层年龄有6500万年,6500万年前正是恐龙灭绝的时候,因此推断恐龙灭绝可能是由撞击引起的。从而得出结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五、体会说明文的句子和词语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一)文中3处这些括号中的句子分别有什么作用?请加以说明。
(1)
(万一某一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这一句看起来有调侃的意味,但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作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2)二氧化硅(非常纯的沙子)
这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易被人理解接受;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3)(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这一句是对上文所讲的道理的补充说明,这句话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成普通的沙子,把事理说得简明透彻,通俗易懂。也看出作者的幽默和思维的活跃
知识链接:
科普说明文中常常运用补充说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学概念为平易的介绍,化严密的科学论证为幽默诙谐的类比说明,表现了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二)“似乎可以肯定地说,
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中的"似乎”与"肯定”
连用是盾?为什么?
“似乎”和“肯定”连用,看似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
“似乎”表示一种猜测语气,“肯定”表示一种不容置语气。用”似乎”一词是因为无法确定地壳深处有没有斯石英,用“肯定”是因为根据客观条件可以推测比深处有斯石英的存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谨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