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溜索》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 《溜索》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9 08: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溜 索 阿城
1.了解文体,能够把握文章情节脉络。
2.学会品味文章语言,了解写作手法。
3.分析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英雄本色。
学习目标
走近作者
【阿城】原名钟阿城,1949年于清明节出生在北京,籍贯为四川江津,中国当代作家。发表小说集《棋王》,获1984年福建《中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和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最主要的是什么?
2.小说的情节包括哪些部分?
3.描写人物的方法有那几种?
文体知识
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找出小说的人物,情节和环境,概括文章的主旨,领悟英雄本色
精读课文,品味语言,走进英雄
文中写怒江环境的语句。
文中写牛鹰和我的语句。
文中写首领的语句。
文中描写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以壁顶为观察点,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峡谷的险恶,使人如临其境,侧面描写,反衬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
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鹰,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4)见前边牛死也不肯再走,心下大惑,就下马向前。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15)牛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汉子拽起一条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们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这边的牛们都哀哀地叫着,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
(24)那鹰斜移着,忽然一栽身,射到壁上,顷刻又飞起来,翅膀一鼓一鼓地扇动。
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鹰,我,这对人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牛的恐惧流泪发抖 反衬,鹰的展翅飞翔 正衬
人物描写——“我”的“战战兢兢” 与领队及汉子们的表现互相映衬,反衬出他们的勇敢无畏。
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
(1)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
(3)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
(4)领队下马,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领队瞟一眼汉子们。
(5)领队哑声问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漫声应道:“不消。”纷纷走到牛队里卸驮子。
(7)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领队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8)猛听得空中一声忽哨,尖得直入脑髓。回身却见领队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走到汉子们跟前。
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英雄形象。
⑴“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⑵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
⑶瞟一眼,问一声: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
⑷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他的英雄气概,粗犷豪迈。
四川 金沙江告别“溜索时代” 大桥飞架天堑变通途
拓展延伸

说说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
小练笔

写写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老师寄语

老师希望在即将到来的六月毕业学业水平测试中,同学们能像这群马帮英雄一样,无所畏惧,接受挑战,取得优异的成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