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植物的一生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4 植物的一生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3-20 09:4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教版七下科学1.4植物的一生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绿色开花植物的个体发育起点是(  )
A.种子
B.受精卵
C.胚
D.胚珠
2.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如图,符合实际的叙述是(

A.两种种子结构的区别之一是①的数量不同
B.玉米新植物的幼体都由①②③④⑥⑦组成
C.玉米种子的胚由①②③④⑥组成
D.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结构是⑦
3.蚕豆种子外面的“绿皮”和俗称“豆瓣”的部分,分别指哪种结构?(  )
A.种皮和胚
B.果皮和胚乳
C.种皮和胚乳
D.果皮和胚
4.几位同学利用如图装置研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条件,其中发芽率最高的处理方式是(  )
A.不加水,0℃
B.水位保持在①处,25℃
C.水位保持在①处,0℃
D.水位保持在②处,25℃
5.我们吃的面粉、大豆、花生和大米的营养物质依次是植物种子的(  )
A.胚乳、子叶、子叶、胚乳
B.胚乳、胚乳、子叶、子叶
C.胚乳、子叶、子叶、子叶
D.子叶、胚乳、胚乳、胚乳
6.黄豆、小麦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养料分别来自(

A.子叶、胚乳
B.胚芽、胚根
C.胚根、子叶
D.胚轴、胚芽
7.小明为了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相同的大豆种子,并且设计如下的实验:这个实验设计应改为两个花盆(

花盆
光线
温度


向阳处
20℃
充足

阴暗处
20℃
不充足
A.都应该放在向阳处
B.都应当不浇水
C.温度都应当是0℃
D.都应当浇给充足的水
8.下列哪项能表示大豆种子萌发长成幼苗并逐渐成熟的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

A.
B.
C.
D.
9.下列条件:
①充足的水分,②适宜的温度③足够的空气④充足的光照⑤有完整的和生活力的胚⑥足够的营养物质⑦合理的施肥,其中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为(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⑦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⑦
10.在种子萌发长出绿色的幼叶之前,幼苗生长需要的养料主要来自(

A.胚
B.胚乳或子叶
C.从土壤中吸收
D.光合作用合成
11.如图为研究皱叶醉鱼草种子萌发条件得到的实验数据。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探究了时间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B.皱叶醉鱼草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30℃
C.各组应挑选粒大饱满的2粒种子较适宜
D.该实验中种子能得到的空气和水分应保持适宜并相同
12.如图表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种子的营养物质都储存在④中
B.大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③
C.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色的结构是⑥
D.两种种子中的胚都由①②③组成
13.现有与某种植物种子萌发有关的4组实验处理如下表。下列组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实验组




处理
种皮完整,25℃蒸馏水浸泡24h
机械破损种皮,25℃蒸馏水浸泡24h
种皮完整,0.05%赤霉素水溶液25℃浸泡24h
机械破损种皮,0.05%赤霉素水溶液25℃浸泡24h
A.仅做Ⅰ组与Ⅱ组实验,可探究机械破损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B.仅做Ⅰ组与Ⅲ组实验,可探究种皮完整条件下赤霉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C.仅做Ⅱ组与Ⅲ组实验,可探究赤霉素或机械破损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D.仅做Ⅱ组与Ⅳ组实验,可探究机械破损条件下赤霉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14.在小麦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过程中,能正确反应胚干重变化的是(??)
A.
B.
C.
D.
15.种子中能发育成新植物幼体的是(  )
A.胚
B.胚芽
C.子叶
D.胚根
二、填空题
16.下图中的玉米种子能长出幼苗但是幼苗相对弱小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受损,不能为种子萌发提供足够的营养。(阴影部分表示受损伤部分)
17.根据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填序号)所示部分既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又是新植物的幼体。
(2)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两者中有胚乳结构的是_________.
(3)如图,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碘液,被染成蓝色的是图中的_________。(填序号)
(4)满足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且温度适宜时,将大豆种子浸泡在水中,种子仍不能萌发,这是因为缺乏种子萌发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_____.
18.在菜豆种子萌发的过程中___
先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菜豆种子的___里含有丰富的淀粉等营养物质。
19.下图为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对比示意图,烧杯内盛的是清水,玻璃棒上有三颗干燥的种子(三颗种子的生命活力是相似的)在一定的室温下静置一段时间,可以看到:
(1)甲种子
,原因是

(2)乙种子
,原因是

(3)丙种子
,原因是

三、探究题
20.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小杨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五个大烧杯内分别垫上滤纸,并各放入20粒相同的菜豆种子,然后将它们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请回答:
(1)图中A、B对照,目的是为了验证种子萌发需要________。
(2)几天后,A、C、E中的种子均未萌发,B中有1粒没萌发,D中有2粒没萌发。多数种子萌发的B、D组对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菜豆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___。
(3)装置C中油膜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
(4)装置B、E能够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用来验证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吗?请回答能或否并简述理由________。
21.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小金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取4个罐头瓶,编号1-4,每一瓶底放6层餐巾纸,每一瓶中放入10粒大豆种子于餐巾纸上。②将1-4号瓶做了如表所示不同的处理,5天后取出观察到如表所示的实验现象。
编号
处理方法
实验现象
1
不做处理
盖上瓶盖
放入25℃的培养箱中
不萌发
2
不做处理
盖上瓶盖
放入5℃的培养箱中
不萌发
3
向瓶中加水至餐巾纸湿润
盖上瓶盖
放入5℃的培养箱中
不萌发
4
向瓶中加水至餐巾纸湿润
盖上瓶盖
放入25℃的培养箱中
萌发
请回答:
(1)该实验探究了____种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1号瓶与____号瓶组合,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____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比较分析3号瓶和4号瓶的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
(3)4号瓶中有1粒种子没有萌发,可能原因是____。
22.为了探究环境温度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小金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①选用籽粒饱满、均匀一致的菜豆种子60粒,将种子随机平均分成3组,分别放入三个垫有二层湿巾纸的培养皿内。②用记号笔在每个培养皿上做好标记(如图所示),然后将三个培养个培养皿上做好标记(如图所示),然后将三个培养皿分别放到4℃、25℃、40℃的培养箱中恒温培养7天。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步骤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温度外,请再列举1个影响实验结果的其它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培养皿垫二层湿巾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说上述实验材料过于浪费,每个培养皿只需要放一粒菜豆种子就可以了。你是否同意这个说法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周同学用另一种植物种子做了上述实验,结果发现4℃环境中的种子萌发率明显高于其它二组。请推测该植物所生活的环境条件很可能是______________。
23.小欢通过实验探究“烟草浸出液对黄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其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烟草、蒸馏水制得烟草浸出液(原浸液),浓度视为100%,再通过稀释原浸液得到浓度为70%、40%的浸出液;
②取4个同规格的培养皿,编号为A、B、C、D,并在里面铺上等量的干棉花;
③在每个培养皿中放20粒黄豆种子,盖上盖子;
④每天定时向各培养皿中喷洒等量、对应浓度的浸出液,并记录数据。
其中第5天的数据如表,回答问题:
编号
喷洒的浸出液浓度
第5天的平均芽长和萌发率
平均芽长/cm
萌发率
A
0%
10
100%
B
40%
4
95%
C
70%
1.2
65%
D
100%
0.5
35%
(1)培养皿编号为______(选填字母)的组别是本实验的对照组。
(2)步骤②中棉花不预先湿润的原因是______;步骤③中在每个培养皿中放的黄豆种子,在挑选时除考虑大小、形态和饱满程度相似外,还需要其不处于______期。
(3)该实验通过______来判断烟草浸出液对黄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24.食盐我们每天都摄入,爱思考的小明想,浓度的盐水会不会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呢?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
(1)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编号甲、乙,底部垫有四层纱布。向甲培养皿倒入一定量的低浓度盐水:向乙培养皿倒入___,作为对照组;
②甲、乙培养皿分别加入正常的饱满水稻种子100粒。每个培养皿不能只用一粒种子的原因是___;
③置于25℃和有充足空气的相同环境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连续7天记录水稻种子的萌发情况。
(2)实验结果:甲组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92%,乙组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93%;
(3)得出结论:低浓度的盐水不会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
小华认为实验存在不足,小明得出的结论并不准确,小华的理由是___。
25.萘乙酸(NAA)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与植物生长素相似.某同学决定“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他选用了番茄种子作为实验材料,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NAA溶液作为培养液.在培养皿底部铺3层纱布,分别用清水和不同浓度的培养液润湿,然后在每个培养皿中放入相同粒数的种子.在培养皿盖上标号,盖上培养皿,观察胚轴的生长情况.三天后,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依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设置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2)实验中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避免水分蒸发引起________。
(3)对番茄的胚轴来说,最适的NAA浓度范围是________mol/L。
(4)若想进一步探究NAA促进胚轴的生长的最适浓度,请简要写出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________。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
参考答案
1.B
【分析】
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详解】
在生物体的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通常要融合在一起,才能发育成新个体。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作用。生物的个体发育是指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的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该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胚的发育和胚后发育植物的个体发育首先经过受精卵的分裂,发育成胚,再发育成植株,胚乳是种子储存养料的结构,不能是一个过程。所以受精卵是绿色开花植物个体发育的起点。
故选B。
【点睛】
生物的个体发育是指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的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
2.A
【分析】
菜豆种子的结构包括胚和种皮;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它们的胚都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不过菜豆种子的子叶2片,肥厚,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玉米种子的子叶1片,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观图可知:①是子叶,②是胚芽,③是胚轴,④是胚根,⑤是种皮,⑥是胚乳,⑦是种皮和果皮。
【详解】
A.菜豆种子的①子叶2片,玉米种子的①子叶1片,A正确。
BC.新植物的幼体是胚,由①子叶,②胚芽,③胚轴,④胚根组成,BC错误。
D.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结构是⑥胚乳,D错误。
故选A。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种子的结构。
3.A
【分析】
蚕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
【详解】
蚕豆种子包括种皮和胚,种皮质地坚硬,具有保护作用,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子叶是其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蚕豆种子外面的“绿皮”和俗称“豆瓣”的部分,分别是种皮和胚。
故选A。
【点睛】
明确蚕豆种子的结构成分是解题的关键。
4.D
【分析】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分析该同学的实验设置可知,①与②存在的变量--充足的空气,除此之外,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还有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据此解答。
【详解】
A..不加水,0℃,缺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A错误。
B.水保持在①处,25℃,缺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充足的空气,B错误。
C.水保持在①处,0℃,缺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C错误。
D.水保持在②处,25℃,具备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D正确。
故选D。
【点睛】
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5.A
【分析】
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都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种子有胚乳,一片子叶,营养物质的储存在胚乳中;大多数双子叶种子无胚乳,两片子叶,营养物质的储存在子叶中。
【详解】
大米用水稻加工而成,面粉是由小麦加工而成,水稻、小麦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内,大豆、花生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内。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点主要考查菜豆和玉米种子的主要结构、异同点以及营养物质的储存部位,属于识记内容,较易掌握。
6.A
【分析】
黄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其种子是由胚和种皮组成的;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其种子是由种皮、胚、胚乳组成的。
【详解】
黄豆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两片肥大的子叶组成,子叶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小麦种子由种皮、胚、胚乳组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一片子叶组成,胚乳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黄豆、小麦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养料分别来自子叶、胚乳。
故选A。
【点睛】
关键知道黄豆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小麦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
7.D
【分析】
种子萌发的条件有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自身条件是指种子的胚是完整的、活的,并且已过休眠期,环境条件是指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充足的水分。
【详解】
要探究阳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就要以阳光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在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注意: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有无阳光引起的,就应当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光照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实验中的两个花盆的放置位置应该相同:都应当浇给充足的水。
故选D。
【点睛】
在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要注意保持变量的唯一。
8.A
【分析】
种子刚刚开始萌发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量会减少;当种子萌发抽出绿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时,有机物的量就会逐渐增加。
【详解】
通过分析知道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量的变化是:刚刚开始萌发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量会减少;当种子萌发抽出绿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时,有机物的量就会逐渐增加。所以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有机物量的变化规律是先减少后增加。
故选A。
【点睛】
掌握种子的萌发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9.C
【分析】
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据此答题。
【详解】
种子萌发的条件分为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自身条件是完整有活力的胚和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因此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是①充足的水分、②适宜的温度、③足够的空气;自身条件是⑤有完整的和生活力的胚、⑥足够的营养物质。
故选C。
【点睛】
种子要萌发必须同时具备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这一点要记清。
10.B
【分析】
(1)双子叶植物种子是由胚和种皮组成的,而胚是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组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
(2)单子叶植物种子是由胚、胚乳、种皮和果皮组成的,而胚是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组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
据分析可见: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养料来自种子的子叶或胚乳中。幼苗在第一片新叶长出之前,还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来自本身(子叶或胚乳)。
故选:B。
【点睛】
关键知道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
11.D
【分析】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2)从坐标曲线中看出,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种子萌发发芽率,此实验探究变量温度对皱叶醉鱼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详解】
A、本实验是在20℃、25℃、30℃、35℃的条件下进行,该实验探究了不同温度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错误。
B、由图中种子发芽率数值可知:在环境温度为20℃时,种子发芽率最高90%,所以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温度约为20℃,错误。
C、2粒种子数量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错误。
D、该探究实验温度影响种子萌发率的情况,所以除温度外,其他条件应保持适宜并相同,正确。
【点睛】
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12.C
【分析】
观图可知:菜豆种子中①是胚轴、②是胚根、⑤是种皮、③是胚芽、④是子叶、⑤是种皮;玉米种子中⑥是胚乳、④子叶、③是胚芽、①是胚轴、②是胚根,⑤种皮和果皮。
【详解】
A.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里,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A错误。
B.大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①胚根,发育成根,B错误。
C.淀粉遇碘液变蓝色,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结构是⑥胚乳,胚乳中含有丰富的淀粉,C正确。
D.新植物的幼体是胚,由①胚轴、②胚根、③胚芽、④子叶组成,D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种子的结构。
13.C
【分析】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中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I和II的单一变量是种皮是否完整,I和III单一变量是赤霉素,II和III有两个变量,不能确定赤霉素或机械破损对种子萌发的影响,II和IV单一变量是赤霉素,因此能够形成3组对照实验。
【详解】
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除了实验者控制的自变量以外,其它无关变量都应该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进行,A、B、D都符合上述原则,只有C存在两个自变量,即机械破损和赤霉素,因而最终的因变量不是单一变量引起的,无法得出单一变量的结论;故选C。
【点睛】
掌握植物种子萌发的生理反应,实验设计必须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14.B
【分析】
种子在萌发初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详解】
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能量由胚乳提供,而胚乳不是胚的一部分,所以在萌发的过程中,胚的干重不但没减少,而是随着胚的各部分发育而不断增加,因此能正确反映胚干重变化的是图A。
故选:B。
【点睛】
明确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所需的营养来源是解题的关键。
15.A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种子的结构和成分,双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单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详解】
双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单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在种子萌发初期,胚根生长最快,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胚芽突破种皮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可见能发育新植物体的是胚。
【点睛】
种子中的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胚芽发育成叶,胚根发育成主根,胚轴发育成茎。
16.乙
胚乳
【分析】
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种子储存的营养物质,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在玉米种子萌发时由子叶转运给胚芽、胚轴和胚根利用。
【详解】
玉米种子中胚乳的营养主要供给胚的发育、幼苗的形成,图乙的胚乳受损,玉米虽然能够长出幼苗,但是幼苗相对弱小。
【点睛】
本题主要考察种子的结构和种子的萌发。
17.⑥
玉米种子
J
空气
【分析】
大豆种子结构如图所示,各结构的名称是: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⑥胚,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
玉米种子结构如图所示,图中H胚轴,I胚根,F果皮和种皮,G胚芽,K子叶,J胚乳。
【详解】
(1)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即图示中的⑥所示结构,又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2)大豆属于双子植物,与玉米种子的结构相比,大豆种子中没有胚乳。
(3)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碘液,被染成蓝色的是图中的J胚乳,证明玉米种子成分中含有淀粉。
(4)种子萌发的条件分为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自身条件是完整有活力的胚和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并不是只要外界条件适宜,种子就能够萌发。种子浸泡在水中,缺乏空气,因此种子不能萌发。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种子要萌发必须同时具备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等。
18.胚根
子叶
【分析】
菜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子叶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增强,将储存在子叶或胚乳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和胚芽。萌发时,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胚芽突破种子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
【详解】
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吸水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菜豆种子的子叶2片,肥厚,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
【点睛】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菜豆种子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发育。
19.(1)不萌发
缺乏水分
(2)能萌发
有充足的水分和空气
(3)不萌发
缺乏空气
【解析】
【分析】
种子萌发需要两大条件: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
外界条件是: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是:完整的有活力的胚、充足的营养。
【详解】
甲种子不能萌发,因为甲种子所处的环境缺少水。
乙种子能萌发,因为乙种子所处的环境有充足的水分和空气,满足了种子萌发的条件。
丙种子不能萌发,因为丙种子浸没在水中,缺少空气。
20.水分
适宜的温度
隔绝空气
不能、存在温度与光照两个变量
【分析】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
(1)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外界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图中ABC可以形成两组对照实验,AB形成一组,变量是水分,目的是为了验证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BC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空气,目的是验证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2)题干中对照BD两组,D组放在恒温箱中,B没有放到恒温箱中,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3)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外界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装置C中油膜的作用是隔绝空气。
(4)对照实验具有变量的唯一性,对照BE两组发现有两个变量,温度和光照都不同,因此不能形成对照实验,不能验证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点睛】
关键是探究实验变量的唯一性以及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21.两
4
水分
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种子的胚已死(或种子处于休眠期)
【分析】
(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
(1)对照实验具有变量的唯一性,表中由两组对照,1和4变量是水分,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3和4变量是温度,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2)3和4变量是温度,比较分析3号瓶和4号瓶的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3)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4号瓶中有1粒种子没有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种子的胚已死(或胚不完整、种子处于休眠期)。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对照实验中变量的唯一性。
22.观察并记录每个培养皿中萌发的菜豆种子数
水分(或氧气或种子自身的因素等)
提供菜豆种子萌发时所需的水分
不同意;1粒种子具有偶然性,实验结果不可靠
低温(或寒冷)
【分析】
(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
(1)“用记号笔在每个培养皿上做好标记(如图所示),然后将三个培养皿分别放到4℃、25℃、40℃的培养箱中恒温培养7天”。因此步骤③是观察并记录每个培养皿中萌发的菜豆种子数。
(2)影响菜豆种子萌发的因素除了温度外,还有水分(或氧气或种子自身的因素等)等。为了排除其他变量对本实验的影响,处理的方法是除温度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3)培养皿垫二层湿滤纸的目的是提供菜豆种子萌发时所需的水分。
(4)1粒种子数量太少,会有偶然性,实验误差较大,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一般性。所用种子的数量要多。因此“有同学说上述实验材料过于浪费,每个培养皿只需要放一粒菜豆种子就可以了”,不同意这个说法;理由是1粒种子具有偶然性,实验结果不可靠。
(5)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小周同学用另一种植物种子做了上述实验,结果发现4℃环境中的种子萌发率明显高于其它二组”,推测该植物所生活的环境条件很可能是该低温(或寒冷)环境中。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对照实验的特点以及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23.A
防止喷洒的浸出液的浓度稀释
休眠
第五天的平均芽长和萌发率
【分析】
该实验探究了不同浓度烟草浸出液(等量的烟丝中加入不同量的蒸馏水,其浸出液的浓度不同;蒸馏水越多,烟草浸出液的浓度越低)中的黄豆种子和幼苗的生长,目的是验证烟草浸出液对对黄豆种子和幼苗的生长的影响。
【详解】
(1)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其中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即烟草浸出液的浓度的不同,第A组加清水的作用是对照。
(2)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要取平均值,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烟草浸出液浓度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实验环境中除烟草浸出液的浓度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即在对照实验中要保证实验变量的唯一。为减少实验的误差、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步骤②中的棉花不预先湿润的原因是防止喷洒的浸出液的浓度稀释。种子的萌发的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种子不在休眠期。步骤③中每个培养皿中放的黄豆种子,在挑选时除考虑大小、形态和饱满程度相似外,还需要其不处于休眠期。
(3)该实验通过第五天的平均芽长和萌发率,来判断烟草浸出液对黄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主要是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24.等量的清水
一粒种子具有偶然性
没有明确说明低浓度盐水的具体浓度
【分析】
(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种子不在休眠期。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3)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详解】
(1)①该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低浓度的盐水会不会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呢?所以,该实验的变量是低浓度盐水。向甲培养皿倒入适量的低浓度盐水,作为实验组;向乙培养皿倒入等量的清水,作为甲培养皿的对照组。
②因为所使用的水稻种子不一定都能萌发,每个培养皿不能只用一粒种子,而是放入相同正常的饱满的水稻种子100粒,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对实验结论的影响。
(3)该实验没有明确说明低浓度盐水的具体浓度,所以实验结论不准确。
【点睛】
对照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只能有一个变量。
25.对照
引起NAA溶液浓度变化
10-8~10-7
在10-8~10-7mol/L的范围内,增加若干实验组
【分析】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
(1)该实验是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变量是萘乙酸浓度,设置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和其他组形成对照。
(2)实验中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避免水分蒸发引起NAA溶液浓度变化,影响实验结果。
(3)从表中数据可见,当NAA浓度为10-8~10-7mol/L时,番茄胚轴增长长度最大,所以对番茄的胚轴来说,最适的NAA浓度范围是10-8~10-7mol/L。
(4)若想进一步探究NAA促进胚轴的生长的最适浓度,应在10-8~10-7mol/L的范围内,增加若干实验组。
【点睛】
掌握对照实验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答案第1页,总2页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