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物理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条形码等填写和粘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伽利略、牛顿等许许多多科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选项中符合伽利略和牛顿的观点的是( )
A.两匹马拉车比一匹马拉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力越大则速度就越大
B.两物体从同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较轻的物体下落较慢
C.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D.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2、起重机吊着货物在竖直方向做直线运动。货物的位移大小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t1时间内,货物的速度增加
B.在0~t3时间内,起重机对货物的拉力一定越来越小
C.货物在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t2~t3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若货物在0~t3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则货物一定是向下运动的
3、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s=3m,物体A以vA=4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的速度VB=10m/s,只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2m/s2,那么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的时间为( )
A.7s B.8s C.9s D.10s
4、倾角为37°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连接的质量均为1 kg的小球A、
B,在如图所示的水平向左的推力F作用下,一起沿斜面以4 m/s2的加速度向上做
匀加速运动,已知弹簧的原长为20cm,劲度系数为200N/m,sin37°=0.6,cos37°=0.8.此时弹簧的长度L和推力F的大小分别为
A.0.25 m,25 N B.0.15 m,25 N
C.0.25 m,12.5 N D.0.15 m,12.5 N
5、一木块沿一与水平面夹角为α的表面粗糙的传送带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传送带以速率v0逆时针转动,传送带足够长,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v-t图象可知木块的初速度大于v0
B. 从v-t图象可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tanα
C. 从v-t图象可以得出木块运动过程中的速度一定有等于v0的时刻
D. v-t图象描述的是木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传送带的底端开始向上的运动
6、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通过定滑轮用绳子吊起一个物体,若小车和被吊的物体在同一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为T,物体所受重力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匀速运动,且v1 = v2
B.物体做加速运动,且T > G
C.物体做加速运动,且v2 > v1
D.物体做匀速运动,且T = G
7、静止的城市绿化洒水车,由横截面积为S的水龙头喷嘴水平喷出水流,水流从射出喷嘴到落地经历的时间为t,水流落地点与喷嘴连线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为θ,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流射出喷嘴的速度大小为gttan θ B.空中水柱的水量为
C.水流落地时位移大小为 D.水流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2gtcos θ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如图所示,a、b两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一起沿粗糙竖直墙面匀速向上运动,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m,重力加速度为g,则
A.a物体与墙壁间存在弹力和摩擦力作用
B.b物体只受三个力作用
C.a物体对b物体的作用力大小为mg
D.恒力F大于
9、高一年级某体育生在体育场表演推铅球,铅球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已知铅球在B点时的速度与加速度相互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点的速率比C点的速率大
B.D点的加速度比C点加速度大
C.从B到D加速度与速度始终垂直
D.从A到D加速度与速度的夹角逐渐减小
10、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细绳拴着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所受向心力一定为小球重力
B.小球在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不可能为零
C.小球在最低点时绳子拉力一定大于小球重力
D.小球在最高点的速率至少为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7分)“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A实验小组选用如图实验装置,他们让钢球从斜槽固定位置滚下从槽的末端飞出做平抛运动,用铅笔描出小球经过的位置,通过多次实验,在竖直白纸上记录钢球经过的多个位置,得到钢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并利用轨迹求出钢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图中所给的实验器材外,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M1 M2 M3
x/cm 1.0 2.0 3.0
y/cm 0.40 1.19 2.37
为保证钢球飞出后做平抛运动,斜槽末端必须水平。请简要说明,在实验操作中你是如何检测斜槽末端是否水平的。
③B实验小组为了更方便研究平抛运动,他们在实验中用频闪光源代替钢球,频闪光源的频率为50Hz,抛出后经过画布时在上面留下了一串反映平抛运动轨迹的点迹。将点迹拍照后用软件分析可得到各点的坐标。下图中M1、M2、M3是频闪光源平抛运动过程中在画布上留下的三个连续点迹,M1、M2、M3的坐标见表格,通过计算可得频闪光源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m/s,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m/s2
12.(8分)某学校探究小组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若滑块的质量为M、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要完成该实验,则:
(1)本实验为了让细线拉力等于滑块所受的合外力,必要的实验步骤为 并保证M m。
(2)该小组先保证滑块的质量不变,作出a-F图象,如图乙所示,图象中弯曲的原因是 。
(3)如图丙所示为该小组实验时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周期为0.02s的交变电流。图中所选计数点为A、B、C、D、E,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则计算得到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让长木板左端升高,使其倾角为θ,撤去细线和砂桶,滑块恰好能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用题目中给出的字母表示)
13、(10分)为确保弯道行车安全,汽车进入弯道前必须减速.如图所示,AB为进入弯道前的平直公路,BC为水平圆弧形弯道.已知AB段的距离SAB=14m,弯道半径R=24m.汽车到达A点时速度vA=16m/s,汽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6,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要确保汽车进入弯道后不侧滑.求汽车
(1)在弯道上行驶的最大速度;
(2)在AB段做匀减速运动的最小加速度。
14、(13分) 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初速度为v0=10m/s,质量为m=10kg的小木块沿斜面上滑,若从此时开始计时,整个过程中小木块速度v的平方随路程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取g取10m/s2. 求:
(1)斜面倾角θ
(2)小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小木块沿斜面上滑到回到出发点所用时间
15、(16)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度为Lab=2m,斜面部分长度为Lbc=4m,与水平面的夹角370.―个物体A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传送带沿图示的方向转动,速率v=2m/s.若把物体A轻放到a处,它将被传送带送到c点,且物体A不会脱离传送带,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已知,,g取10m/s2)求:
(1)物体A从a点被传送到b点所用的时间;
(2)物体A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
(3)物体A与传送带之间的划痕总长度大小
物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C. 2、D. 3、A 4、A 5、C. 6、B 7、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B C 9、A D 10、C. 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7分)刻度尺(1分) 看小球能否静止在轨道的边缘(2分)
0.5(2分) 9.75(2分)
12.(8分) (1)平衡摩擦力(1分) 远大于(1分) (2)随m增大不满足远大于M (2分) (3) 0.60 (2分) (4)tanθ(2分)
13、(10分)
(1)在弯道为了安全 应该满足μmg=mv2/R v=12m/s
(2)在AB段 V2B-V2A=-2aSAB a=4 m/s2
14、(13分)
(1)斜面倾角θ=370(2)摩擦因数0.5 (3)所用时间1+√5
15、(16)1.物体A刚放上传送带,做匀加速运动, ,经过后,速度达到2m/s,位移,此后开始做匀速运动直到b点,耗时,所用的时间为.
2.由b到c的过程,由于,可知A做匀加速运动, ,由运动学公式得, .
3、由a到b加速过程中划痕vt1-v/2 t1 =0.8m 皮带超过物体, 由b到c的过程划痕2m 但是物体超过皮带 划痕长1.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