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5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3-20 09:4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教版七下科学1.5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将柚子的枝条作为接穗,嫁接在橘子的砧木上,所结出的果实的味道应与哪种植物相似(  )
A.柚子
B.橘子
C.既与柚子相似又与橘子相似
D.两者都不相似
2.如图为果实形成的简图,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子房发育成③果实
B.胚珠发育成②种子
C.①珠被发育成果皮
D.胚珠里面有受精卵发育成胚
3.下列生物新个体的产生,属于无性生殖的有(  )
①椒草的叶片长出新植株 ②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 ③草履虫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 ④玉米种子种下长出玉米植株 ⑤马铃薯的块茎发芽生根 ⑥代孕母羊产下克隆羊多莉 ⑦蚕蛾产下受精卵发育成蚕
A.①②③④
B.①⑤⑥⑦
C.①③⑤⑥
D.②④⑥⑦
4.如图所示为桃的花与果实关系示意图,下列关于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①是子房,能发育成a果实;②是胚珠,能发育成b种子
B.①是胚珠,能发育成a果实;②是子房,能发育成b种子
C.①是子房,能发育成a种子;②是胚珠,能发育成b果实
D.①是胚珠,能发育成a种子;②是子房,能发育成b果实
5.甜美多汁的桃肉、西瓜子、葵花籽分别是由下列哪项发育而来的(

A.子房壁、胚珠、子房
B.子房、子房壁、胚珠
C.子房、胚珠、子房壁
D.胚珠、子房、子房壁
6.某同学为了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相同的大豆种子,并且设计如下的实验:这个实验设计应当改进的错误是两个花盆(

A.都应该放在向阳处
B.都应当浇给充足的水
C.温度都应当是0℃
D.都应当不浇水
7.生物的生殖使地球上的生命代代相传、繁衍不息。下列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A.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B.青蛙的自然繁殖
C.杂交水稻
D.试管婴儿
8.将多肉植物的一小片叶放在比较湿润的土壤中,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长成一株小多肉植物,下列繁殖方式与培育多肉植物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
A.用嫁接的方法培育果树优良品种
B.克隆技术出生的多莉
C.采用人工授粉培育杂交水稻
D.细菌的分裂生殖
9.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的,下述原因不正确的是(

A.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
B.开花时,雨多、风大、气温低,昆虫不能飞出活动,影响了传粉
C.开花时,遇到连绵阴雨,影响传粉
D.柱头上没有落上花粉,子房不能发育成果实
10.你到草莓园里摘过草莓吗?你注意过草莓是怎样繁殖的吗?如果将草莓直接种到土中,草莓是不能发育出幼苗。因此,人们常用草莓茎上长出的芽来培育幼苗,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A.扦插
B.嫁接
C.分根
D.压条
二、填空题
11.盖北葡萄经常采用嫁接的方式进行繁殖。图为嫁接过程示意图。
(1)A插进B的楔形切口后,要用麻绳或塑料条捆扎好,目的是使它们的___________紧密结合,这是嫁接成活的关键。
(2)这种繁殖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3)如果A是“甬优葡萄”的接穗,将其嫁接到B“本地葡萄”的砧木上,最后结出的果实是______(填“本地葡萄”或“甬优葡萄”)。
12.“科学就在身边”,请解释下列生活现象。
(1)每年4月份的农田里可以看到成片的油菜花,油菜花主要是靠________传粉的。
(2)一个枇杷往往有多粒种子,说明其花的一个子房内有多个________。
(3)多肉植物是指植物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种是肥厚多汁,具备储藏大量水分功能的。许多多肉植物的叶子能插在泥土里再生。这种繁殖方式属于营养繁殖方法中的________。
13.如图,“耙耙柑”是桔橙和椪柑杂交育成的最新品种,酸甜适口,少籽或无籽,请回答:
(1)若1个“耙耙柑”中出现了1粒种子,可以推断,发育成果实之前子房中至少有1个______;“耙耙柑”种子内新植物的幼体是______,它是由______发育而来的。
(2)为保持其优良性状,建议果农采用______(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来繁殖植株,如压条、______等(写一个即可)。
14.3月17日,2019钱江源国家公园第七届油菜花节在衢州开化立江畈开幕。油菜花是常见的经济作物,果实成熟后,里面的油菜籽可以榨油,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如图所示是从受精卵到一株油菜的生长发育过程,其中b表示______。
(2)油菜籽是由花的______发育而来的。
(3)油菜花粉易引起过敏反应属于______(“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15.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果实在发育过程中的体积变化,选择了两朵黄瓜雌花,坚持每天定时测量果实的体积,并绘制了果实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曲线a中,幼果体积增大是花的________迅速发育的结果。
(2)曲线b的原因是________。
(3)当黄瓜体积达到A点时,将它剖开发现有很多粒种子,这是因为每个子房里生有________。
三、探究题
16.小红在桃花节观花时突发奇想,如果给桃花授梨花粉,是否依然能结出果实呢?在老师的支持下,她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探究,步骤如下∶
①在果园里选择2朵含苞待放的桃花,将其标记为A和B。
②将这些桃花的雄蕊(图中②和③)去掉,并分别套上透气的袋子。
③分别采集一些桃花花粉和梨花花粉。
④将桃花花粉涂在A花柱头上,将梨花花粉涂在B花柱头上。
请根据他们的设计完成下列问题:
(1)该实验存在的明显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和④完成的是植物生殖中的____________过程;
(3)如果小红的猜想成立,那么支持她的猜想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土壤污染不仅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
农作物的污染、减产,而且危害人畜健康,引发癌症和其他疾病等。现在我国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有许多地方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镉、铬、砷、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和接近临界值。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方法和步骤:
①采集重金属污染液500mL,用蒸馏水将其逐级稀释10、102、103、104倍,获得4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
②取4只相同培养皿,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垫上纱布,加入等体积的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浸润纱布。
③挑选籽粒饱满、大小相似的水稻种子200粒。随机均分成4组,分别均匀放入上述4只培养皿的纱布上。
④将4只培养皿置于25℃恒温培养箱内,每天给它们补充等量、相应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
统计和分析:
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水稻种子的________________,进行比较。
预测结果:
如果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1)在步骤③中。每只培养皿中均匀放置50粒水稻种子,而不是1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方案存在缺陷。还需要增加一个实验,用与实验组相同量的蒸馏水代替金属污染液,培养水稻种子,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学习了种子萌发的条件后,小明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吃西瓜时为什么没看到过萌发的种子,而扔在地上的西瓜种子却会很快萌发呢?于是小明与学习小组的同学一起进行了分析,大家首先根据书本知识,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一:种子在西瓜内缺乏萌发所需的温度。
假设二:种子在西瓜内缺乏萌发所需的水分。
假设三:种子在西瓜内缺乏萌发所需的空气。
经过理性的思考和讨论,大家认为上述假设中有两个难以成立。你认为假设________不成立(写出一个即可),理由是___________。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他们了解到许多植物的种子成熟后都有休眠现象,即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仍不能萌发,这是植物重要的适应特性之一。而导致种子休眠的原因很多,西瓜内种子不能萌发是由于果实中存在抑制物质。
为了验证上述资料是否可信,他们决定对此展开探究,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①将一个成熟的西瓜切开,取出里面的种子并洗净,将瓜瓤捣碎后过滤,西瓜汁备用。
②取两个培养皿,分别贴上写有A、B的标签,每个培养皿中均放入多层滤纸,滤纸上各放10颗西瓜种子。
③在培养皿A中的滤纸上滴加一定量的清水,在培养皿B中的滤纸上滴加________。
④将两个培养皿放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每天添加水或西瓜汁,以保持滤纸湿润。连续观察多天,种子萌发数量如下表(单位:颗):
培养皿
第1天
第2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A
0
0
1
5
7
7
9
B
0
0
0
0
0
0
0
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他们找到的资料是否可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明做了如下实验来研究温度、光照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编号
环境条件
1
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2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
3
低温(O℃),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4
低温(O℃),黑暗中,适量浇水
(1)取4个同样大小的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土壤,并编号。
(2)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同的4块,每块马铃薯上都带有芽眼。将这4块马铃薯分别埋进4个花盆土壤中,处于相同的、适宜的深度。
(3)将这4个花盆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中(见表),进行观察并记录。
请问:
(1)马铃薯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填“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
(2)将1号和3号花盆进行比较,可以研究_________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3)这个实验在设计上还存在一些缺陷,请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
20.大豆种子具有2片子叶,能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小明认为:大豆种子子叶的完整程度会影响种子的萌发率。于是他进行相应的探究,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和问题交流。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设计要求
①准备两个大小相同的洁净培养皿,分别标为A、B;选取大小相近、具有完整胚的活大豆种子40颗,经充分浸泡后,随机平均分成两组。
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
②将一组每粒大豆种子的子叶均除去一片后,平铺在A培养皿中;将另一组大豆种子
(1)

设置对照实验
③将A、B两个培养皿放置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每天同时浇适量且等量的水。
控制实验条件
④每天观察并记录
(2)
,并进行统计分析。
观察和记录
(问题交流)
多次重复实验后,小明发现A、B两组种子大部分都萌发且萌发率基本相同,于是得出结论:大豆种子子叶的完整程度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率。小红认为该实验还不足以支持小明的结论,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
参考答案
1.A
【分析】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详解】
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如果将柚子的枝条作为接穗,嫁接在橘子的砧木上,成活后结出的果实是柚子。
故选A。
【点睛】
熟练掌握嫁接技术的应用以及优点,既能解答问题,又能应用于我们实际的生产生活。
2.C
【分析】
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详解】
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从图中可知:
A.子房发育成③果实,A正确。
B.胚珠发育成②种子,B正确。
C.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珠被发育成种皮,C错误。
D.胚珠里面有受精卵发育成胚,D正确。
故选C。
【点睛】
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3.C
【分析】
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详解】
通过分析,我们了解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可知,①椒草的叶片长出新植株、③草履虫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⑤马铃薯的块茎发芽生根、⑥代孕母羊产下克隆羊多莉等的过程中,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符合无性生殖的概念,属于无性繁殖;而②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④玉米种子种下长出玉米植株、⑦蚕蛾产下受精卵发育成蚕等的过程中都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符合有性生殖的概念,都属于有性生殖。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关键是掌握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再仔细分析各类生物的生殖过程中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过程,即可解答。
4.A
【分析】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由受精后的雌蕊发育来的,具体发育为:
图中①是子房,②是胚珠,a是果实,b是种子。
【详解】
由分析可知,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图中①是子房,能发育a果实;②是胚珠,能发育b种子。
故选A。
【点睛】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5.A
【分析】
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据此解答。
【详解】
一朵花传粉、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下:
从图中可知,受精后,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桃肉属于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西瓜子属于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葵花籽属于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
故选A。
【点睛】
掌握花的结构和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6.B
【分析】
种子萌发的条件有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自身条件是指种子的胚是完整的、活的,并且已过休眠期,环境条件是指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充足的水分。
【详解】
要探究阳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就要以阳光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在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注意: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有无阳光引起的,就应当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光照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实验中的两个花盆都应该有一定量水分。
故选B。
【点睛】
在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要注意保持变量的唯一。
7.A
【分析】
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例如利用种子进行的繁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详解】
A.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A正确。
BCD.青蛙的自然繁殖、杂交水稻、试管婴儿都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BCD错误。
故选A。
【点睛】
掌握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是本题解题关键。
8.C
【分析】
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详解】
将多肉植物的一片叶放在较湿润的土壤表面,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长成一株小多肉植物,没有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ABD.用嫁接的方法培育果树优良品种、克隆技术出生的多莉、细菌的分裂生殖,都属于无性生殖,与培育多肉植物的繁殖方式相同,ABD不符合题意。
C.采用人工授粉的方式培育杂交水稻,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繁殖方式与培育多肉植物有着本质区别,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熟练掌握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以及常见的繁殖方式,并理解其原理。
9.B
【分析】
异花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传粉的机会,如风媒传粉没有风,虫媒传粉因风大或气温低,而缺少足够昆虫飞出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为了弥补传粉不足,人们常采取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
【详解】
异花传粉的植物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制约,得不到传粉的机会,如风媒传粉没有风,虫媒传粉因风大或气温低,而缺少足够昆虫飞出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玉米开的花属于风媒花,因此玉米开花如果遇到连绵阴雨,柱头没有接受到花粉,果实产量就会下降。玉米产量下降的原因是花粉被雨水冲落,影响风力传粉,B选项是对虫媒花的传粉有影响,可见B错误。
【点睛】
人工辅助授粉的最直接的意义就是克服因条件不足而使传粉得不到保证的缺陷,以达到预期的产量。
10.A
【分析】
由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根、叶、茎)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营养生殖。例如,马铃薯的块茎、蓟的根、草莓匍匐枝、秋海棠的叶,都能生芽,这些芽都能够形成新的个体。营养生殖能够使后代保持亲本的性状,因此,人们常用分根、扦插、嫁接、压条等人工的方法来繁殖花卉和果树。
【详解】
A、扦插是把枝条剪成小段,插入土中,生根发芽后成为新植株,A符合题意。
B、嫁接是把一株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到另一株植物的枝干上,将两者的形成层紧密结合,长成为一个新植株,B不符合题意。
C、分根是植物的丛生茎下各自都有根,可以直接把它们分开,形成独立的植物,这种繁殖方法叫做分根。例子:夹竹桃、腊梅等,C不符合题意。
D、压条是将植物的枝、蔓压埋于湿润的基质中,待其生根后与母株割离,形成新植株的方法,又称压枝,用长出芽的草莓茎压条可以培育幼苗,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分根、扦插、嫁接、压条都是营养生殖。
11.形成层
繁殖速度快、保持亲本优良性状
甬优葡萄
【分析】
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嫁接的方式分为枝接和芽接。图中属于枝接,A是接穗,B是砧木。
【详解】
(1)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2)嫁接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繁殖,嫁接的繁殖速度快,保证了后代性状的稳定性,接穗决定品种的优劣。
(3)嫁接时被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能保持接穗的优良性状,因此,如果A是“甬优葡萄”的接穗,将其嫁接到B“本地葡萄”的砧木上,最后结出是“甬优葡萄”。
【点睛】
熟练掌握嫁接技术的应用以及优点,既能解答问题,也能应用于我们实际的生产生活.
12.昆虫
胚珠
扦插
【分析】
(1)桃、月季、橘、油菜等植物的花主要靠蜜蜂、蝴蝶等昆虫传粉,这样的花叫做虫媒花。虫媒花一般较大、花瓣的颜色较鲜艳,通常还有芳香的气味和甜美的花蜜,易于吸引昆虫。同时,虫媒花的花粉粒较大,有黏性,便于黏附在昆虫身上。玉米、水稻、杨、榆等植物的花主要靠风力传粉,这样的花叫做风媒花。风媒花的花粉多而轻,柱头常分叉或成羽毛状,能分泌黏液,并且伸出花瓣外面。
(2)果实的发育过程如下:
(3)有些被子植物除进行有性生殖外,也可以用营养器官(根、茎和叶)进行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叫做营养繁殖。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常用的营养繁殖方法有以下四种:夹竹桃、腊梅等植物丛生的茎下各自都有根,可以直接把它们分开,成为独立的植株,这种繁殖方法叫做分根。桑、夹竹桃等植物可以选择树上较长的枝条,把它弯下来,压埋在土中,待埋在土中的枝条上长出根后,再把枝条与母体截断,长成新的植株,这种繁殖方法叫做压条;月季、柳树、葡萄等植物可以剪取植物上带芽的枝段,插入土中,不久这些枝段就会生根发芽,长成新的植株,这种繁殖方法叫做扦插;橘、桃等果树可以将它们的枝或芽接到另一植物的茎或根上,使两者的形成层(茎中具有分生能力的组织)紧贴,不久它们就会长成一体,成为一株新植物,这种繁殖方法叫做嫁接。
【详解】
(1)油菜花是虫媒花,主要依靠昆虫传粉的。
(2)种子是由子房内的胚珠发育而来的,一个枇杷往往有多粒种子,说明其花的一个子房内有多个胚珠。
(3)多肉植物的叶子能插在泥土里时,一段时间后会再生,这种繁殖方式属于营养繁殖方法中的扦插。
【点睛】
掌握植物的生殖方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胚珠

受精卵
无性
嫁接(或扦插或分根)
【分析】
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传粉是指雄蕊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受精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一般当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进一步发育为果实。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图如下:
【详解】
(1)绿色开花植物的子房外为子房壁,子房内有胚珠,其数量是一个或多个。受精后,由胚珠形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一个胚珠发育成一粒种子,多粒胚珠就发育成多粒种子,果实内种子的数目取决于子房中胚珠的数目,一个粑粑柑中有1粒种子,说明子房中至少有一个胚珠。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2)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植物无性生殖包括扦插、嫁接、压条等。
【点睛】
关键点:果实内种子的数目取决于子房中胚珠的数目。
14.细胞分化
胚珠
特异性免疫
【分析】
(1)传粉和受精完成以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形成果实。如图:

(2)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详解】
(1)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分裂后产生的细胞,起初功能相同,其形态和结构也相同,但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这些细胞的功能各自不同,它们的形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图中的b表示细胞的分化过程。
(2)油菜籽是种子,由分析得知种子是由子房中的胚珠发育而成。
(3)人体具有一定的免疫能力,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机制是:当病原体(细菌、病毒、异物等)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但免疫并不是总对人体有益的,例如免疫的功能过强时,对进入人体内的某些异物会发生过敏反应,花粉过敏,从免疫的角度分析,花粉进入到人体内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花粉的抗体。因此花粉属于抗原,这种免疫性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
【点睛】
解答此题要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及人体的免疫。
15.子房
没有授粉
多个胚珠
【解析】
【分析】
植物开花完成传粉和受精后,除雌蕊的子房外,其他结构逐渐凋落,最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a曲线中的子房完成受精后,子房的细胞不断分裂生长使南瓜的体积不断增大。
【详解】
(1)植物开花完成传粉和受精后,花萼、花冠、雄蕊以及承认的柱头和花柱一般都逐渐凋落,子房却慢慢膨大起来,就像图中曲线a一样。
(2)曲线b表示的是黄瓜的凋落,原因是没有完成传粉和受精。
(3)当黄瓜的体积达到A点时,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中有多少胚珠受精,将来就会有多少种子,种子的数目取决于胚珠的数目。
【点睛】
本题考查绿色开花植物的传粉和受精以及果实的形成。
16.桃花数量少
传粉
AB组都能结出果实
【分析】
本实验属于探究实验,探究将梨花花粉授给桃花中,是否能结果。实验过程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同时涉及到植物开花结果的知识,将二者的内容结合考虑,进行解答。图中的①是柱头,②是花药,③是花丝,④是花柱,⑤是子房,⑥是胚珠。
【详解】
(1)实验中的实验对象才是2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数量太少,无法得到令人信服的实验结果。
(2)绿色开花植物从开花到结果,中间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所以步骤③人工收集花粉和④人工授粉完成的是植物生殖中传粉过程。
(3)桃和梨是不同的物种,给桃花授梨花粉理论上是不能结果的,所以为了“给桃花授梨花粉,是否依然能结出果实呢”,小红进行了实验。小红的猜想是“给桃花授梨花粉,依然能结出果实”,要使猜想成立,那么支持她的猜想的现象应是AB两组都能结出果实。
【点睛】
解答本题既要掌握探究实验的一般解题技巧,也要熟练掌握植物开花结果的相关知识。
17.萌发数量(或发芽率)
随着重金属污染液浓度的升高,种子萌发率降低(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避免偶然性
形成对照
【分析】
(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
统计和分析:探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因此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水稻种子的萌发数量(或发芽率),进行比较。
预测结果:如果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则实际结果应是随着重金属污染液浓度的升高,水稻种子的萌发数量(或发芽率)逐渐降低。
反思与评价:
(1)1粒种子数量太少,会有偶然性,实验误差较大,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一般性,所用种子的数量要多,因此在步骤③中,每只培养皿中均匀放置50粒水稻种子,而不是1粒的原因是避免偶然性。
(2)实验方案存在缺陷,还需要增加一个实验,用与实验组相同量的蒸馏水代替金属污染液,培养水稻种子,其目的是形成对照。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对照实验中变量的唯一性。
18.一、二
西瓜内外的温度是一样的,同时西瓜内不缺少水分
等量的西瓜汁
可信
【分析】
种子萌发的条件有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自身条件是指种子的胚是完整的、活的,并且已过休眠期,环境条件是指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充足的水分。
【详解】
该学习小组最初提出的假设都是针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而提出的,没有考虑影响种子萌发的内部因素.这一、二两个假设都是不成立的,因为西瓜的种子所处的环境中包含了种子萌发所需的所有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他们应该从种子的自身方面去找原因。
③为探究种子的休眠是由于果实中存在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他们以西瓜汁为变量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培养皿A中的滤纸滴加一定量的清水,是对照组,培养皿B中的滤纸上滴加等量的西瓜汁,是实验组。实验结果是:培养皿A中的西瓜种子能够萌发,而培养皿B中的西瓜种子都没有萌发。分析实验结果可知:西瓜的果实中含有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即他们查找的资料是可信的。
【点睛】
该小组的同学能够多角度的寻找问题的答案,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这种勇于探究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
19.无
【分析】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过程,如扦插、嫁接等。
【详解】
(1)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来进行繁殖叫营养生殖,属于无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的一部分发育为新的个体,繁殖速度快,保持遗传稳定性。因此,马铃薯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2)1号和3号花盆的光照充足,适量浇水相同,只有温度这一变量,形成对照实验。因此,将1号和3号花盆进行比较,可以研究温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3)本实验中每个花盆都放了一块马铃薯,具有偶然性,误差太大,解决的方法是增加实验的数量;还有是实验的组数过少,增加实验的组数,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因此,这个实验在设计上还存在一些缺陷,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增加实验的组数。
【点睛】
无性生殖的特点,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
20.(1)不作处理,平铺在B培养皿中
(2)种子萌发的数量
【解析】
【分析】
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
②探究“大豆种子子叶的完整程度会影响种子的萌发率”实验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子叶的完整程度,因此“将一组每粒大豆种子的子叶均除去一片后,平铺在A培养皿中”;将另一组大豆种子未作处理,平铺在B培养皿中。④每天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的数量,并进行统计分析。
答案第1页,总2页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