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
01
未受南宋朝廷重用
02
陈述抗敌大策不被采纳
03
被多次诬陷遭弹劾
04
闲居江西上饶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陈同甫
01
02
主张抗金频遭打击
03
上饶访友共商大计
04
鹅湖之会相约复国
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词作吟读——读顺词作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词作,要求用朗读的刻意停顿来表现出你对词作层次的理解。并且请说明你这样分层朗读的理由。
读出层次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请同学们根据课下注解和自己的大胆揣测,以“那一晚,梦醒时分,我又想到了——”为话题来串讲一下整首词作的内容。
老师示例:那一晚,梦醒时分,我又想到了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弥漫在一片苍凉而又豪壮的号角声中。军队里大家聚坐在一起,傍着篝火分食上峰分派的烤牛肉,大快朵颐;旁边的营帐中又奏起振奋人心的边塞乐曲。不久,在肃杀的秋天的氛围中,排成整齐的队伍,大家的脸上都显现出凝重而又视死如归的表情,他们等待着将军的检阅。万马奔腾、万箭齐发,不禁让人心惊肉跳,同时又让人意气风发。待到凯旋而归,君王一统天下,将军也功成名就!可是恍然间看到自己的双鬓白发,徒增伤感之情啊!
读通词义
词作集美
寻一个词眼
想一场画面
看一种悲怆的梦境与现实的陡转
01
寻一个词眼
请大家在词作中任意找取一个字词,来作为你对这首词内容主旨情感等方面的大概理解,并且请简单说明理由。
梦
内容角度
可怜
情感角度
壮词
意境角度
……
02
想一串画面
想象是阅读体悟诗歌的好方法之一,它会让你神思飞跃、浮想联翩。那就让我们带着美好的想象来读《破阵子》。要求:试着从多种角度来对词作中呈现的词句画面的内容进行想象式描写。
感官角度
景物烘托角度
特写角度
02
示范:
闻角梦回
连营分炙
战乐鼓舞
沙场点兵
铁骑飞驰
万箭齐发
克敌制胜
赢得功名
白发徒增
报国无门
我闲居家中心情苦闷,只能借酒浇愁;然而,就是在深夜酒醉之时,还一次又一次地拨亮灯火,莹莹的灯光也照进我的心里,我借着灯火久久地端详着曾伴随自己征战杀敌的宝剑,渴望着重上前线,挥师北伐。带着这样的思念和渴望进入梦中也是一种奢望。可不多久又恍惚觉得天已拂晓,连绵不断的军营里响起了一片嘹亮雄壮的号角声。
凌云的壮志
豪壮的军容
壮阔的战场
雄壮的气概
悲壮的抒怀
壮
词
03
看一种悲怆的梦境与现实的陡转
陡转是原有的思维定势之门的陡然关闭,又是新的智慧之门的豁然敞开。陡转也可以用于词作的内容感情的表达,请你仔细观察《破阵子》这首词的陡转之处,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闻角梦回
连营分炙
沙场点兵
克敌制胜
鹰隼突起、翱翔天际
可怜白发生
陡然下跌
词作联读
以壮写悲
壮中含悲
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这是辛弃疾晚年的作品,那时他正在家中闲居。
chān
chuò
jīng
lù
词作联读
可惜少年英雄江湖老,从“弓如霹雳弦惊”到“醉里挑灯看剑”,从“壮岁旌旗拥万夫”到“春风不染白髭须”,从写下“万字平戎策”到只能换得“东家种树书”。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一腔悲愤,吐之于词,虽远隔数百年,我们仍然能感受到这一份悲壮,恨不能飞跃时空,追随稼轩,驰骋疆场,建功立业。
词作联读
意境的浸染
请自由选择右边出示的任一角度来比较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和《鹧鸪天》,寻找两首词的相同之处,叙说自己的发现和意见。
内容的呈现
情感的流露
手法的运用
词作联读
在内容上都是忆旧感今。怀念往昔的峥嵘岁月,感叹现下的无所作为。
在感情表达上都是感叹个人命运的不得志、国家命运的不济。正所谓“报国欲死无战场”,流露的是爱国者无言的悲愤、壮志难酬!
在写作手法上都运用对比。往昔与当下的对照,凸显词人关注国家民族个人命运,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不曾减损。
在词作意境上都是先雄壮再悲凉,“悲” 与“壮”的互相对照、“悲”与“壮”的紧密结合。
破阵子